2015年NFV商用加速IT和CT企业共处“苍穹之下”

2015-03-16 05:42黄海峰
通信世界 2015年6期
关键词:开源运营商架构

本刊记者 | 黄海峰

2015年NFV商用加速IT和CT企业共处“苍穹之下”

本刊记者 | 黄海峰

全球运营商纷纷加入,电信设备商积极跟进,IT企业全力“入侵”,互联网企业寻求合作——2015年NFV市场一片火热。

在巴塞罗那MWC2015(移动世界大会)上,NFV(网络功能虚拟化)再次成为展示热点。众所周知,MWC是全球通信发展的风向标,而NFV的火热向产业链各方发出信号:2015年是NFV从实验室走向商用试验的一年。

NFV的本质是网络设备的虚拟化和云化,通过虚拟化实现软硬件解耦,云化实现硬件资源的共享和系统随业务大小的自动伸缩,从而支撑业务的快速创新和快速上市。

就如柴静的雾霾调查的主题,NFV让IT(信息)和CT(通信)企业共处“苍穹之下”,不像之前有很多差异。在未来运营商网络的建设、管理和运维,以及业务的设计、开发和上线中,我们将看到更多IT企业的身影。

NFV让产业链各方“疯狂”

NFV技术获得业界高度认可,Infonetics的统计数据显示,来自全球主流运营商和设备提供商的86%受访者认为,容量弹性伸缩是NFV最大的驱动力,其次是业务软件化带来的新业务上线快和硬件通用化。

在Infonetics参与调研的运营商中,拟部署SDN的运营商比例高达97%;拟部署NFV的比例达到93%。

中国移动、AT&T、德国电信、NTT docomo、意大利电信、Orange等运营商,以及华为、中兴、诺基亚、爱立信、上海贝尔等电信设备商均在进行NFV创新实践。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认为,目前运营商面临OTT日益严重的威胁,因此更迅速的服务和更高效的网络尤为重要,NFV和SDN将极大地改变网络现状,实现ICT产业2.0,从而帮助运营商更快地向客户提供新服务,同时大幅降低运营成本和资本支出,是运营商发展的机遇所在。

除了电信领域的企业,AR M、HP、红帽、思科、英特尔、广达、Wind River、Oracle、Affirmed、绿网等IT设备公司以及创新公司也积极参与或主导开展NFV试验。

就在MWC2015举办前夕,惠普和瞻博这两家主流IT厂商宣布加入NFV阵营之中,思科也曾放出过类似的消息,计划将移动网络元素从控制体系中剥离出来,转而布置到基站基础设施当中。

一位运营商人士告诉《通信世界》记者,IT与CT技术比较类似,但由于电信行业对网络高可靠等要求,CT行业成为电信设备厂商的天下,IT企业比较难以大规模进入,更多是提供业务支撑系统。

NFV技术对网络的开放,打破了传统IT和CT的藩篱,让运营商从通信网络服务提供商转变为网络和云服务提供商,这给HP、红帽等IT企业提供规模“入侵”的机会。

当然,NFV的实践涉及软硬件多个领域,并非一家企业可以实现,其发展挑战需要产业链各方共同解决。因此建立开放实验室,成为聚合产业链力量的主要形式。而包括中国移动、华为等企业的多个实验室在近日建立。

1月30日,中国移动宣布携手合作厂商成立中国移动OPNFV(Open Platform for NFV)实验室,该实验室是亚洲目前惟一的OPNFV实验室,将为业界提供一个国际化、开放的测试环境(目前全球仅有英特尔、戴尔、法国电信Orange成立了OPNFV实验室)。

领先的电信设备商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它们也联合产业各方成立实验室,以集成商的身份为全球客户提供服务。今年1月20日,华为在西安建成NFV开放实验室(NFV Open Lab),目前VMware、Red Hat等企业及部分主流运营商进驻NFV开放实验室。此后不久的2月13日,华为还与腾讯成立了“华为腾讯NFV产业联合创新实验室”。

开源模式颠覆传统标准制定

NFV的发展,首先要解决的是标准问题。目前,包括ETSI NFV ISG、Linux Foundation OPNFV项目以及3GPP SA5三大NFV国际标准组织起到主导作用,通过开源互动促进标准生成,推动厂商验证提供实际应用参考。其他如MEF等组织更多是从自身网络架构层面考虑如何配合NFV发展。

目前由运营商主导的NFV ISG着手制定架构与接口、可靠性、安全等方向的标准,OPNFV提出将在2015年3月发布OPNFV产品第一版,3GPP SA5将在年内完成3GPP网络中NFV网管的研究与相关标准的制定。

据悉,从2012年10月成立至今,NFV基本框架已经稳定,经过第一阶段的研究周期,已完成需求、架构和应用场景的分析,输出相关文档并发布白皮书(Version3)。2015年正式开启了第二阶段工作。

业内人士分析,由于NFV目标过大,ETSI NFV ISG第一阶段也只完成了部分总体规范,其他工作组定义的相关规范尚未完成。很多问题都被推迟到第二阶段实现,因此目前标准距离成熟尚有一定距离。

“过去通信领域的技术标准制定都是各方商议推出文件,工程师根据标准文件写程序、调试。NFV标准制定基于开源模式,吸引众多运营商等企业工程师加入到标准制定中。未来基于云平台,各方共同开发程序,解决BUG,在此过程中标准也就形成了。”中国移动一位人士表示。

ETSI NFV主席 Steven Wright表示,标准化工作的避免重复是至关重要的,标准制定必须加快。“基于开源模式的开发形成了事实上的NFV标准,这种模式可能高度破坏传统标准形成流程,也可能与传统模式互补。”

NFV标准发展历史

● 2012年9月,业界决定选择ETSI作为NFV的工作母体。主要负责制定电信设备NFV化的规范,业界其他标准组织负责实现,包括协议制定与增强。

● 2012年10月,ISG发布NFV第一版白皮书;描述了NFV的架构及其组成部分,分析了NFV的主要技术挑战,当时支持NFV的运营商有13家,包括AT&T、BT等。

● 2013年10月,ISG发布了第二版NFV白皮书,报告了各工作组的研究进展,当时已有25家运营商加入了NFV阵营。

● 2014年7月,NFV#7次全会上,己经有37家运营商加入了NFV阵营。

● 2014年11月,ETSI发布了第三版NFV白皮书,全面报告了各工作组的研究成果。NFV#8次全会上,接受30个立项,成立演进和生态系统(EVE)、接口和架构(IFA)等工作组。

猜你喜欢
开源运营商架构
基于FPGA的RNN硬件加速架构
功能架构在电子电气架构开发中的应用和实践
基于云服务的图书馆IT架构
五毛钱能买多少头牛
2019开源杰出贡献奖
WebGIS架构下的地理信息系统构建研究
大家说:开源、人工智能及创新
开源中国开源世界高峰论坛圆桌会议纵论开源与互联网+创新2.0
取消“漫游费”只能等运营商“良心发现”?
第一章 在腐败火上烤的三大运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