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医院838例住院患者现患率调查分析

2015-03-16 08:22唐晓铃侯章梅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5年23期
关键词:患率全院感染率

成 燕,唐晓铃,侯章梅,杨 薇

(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1.医院感染管理科;2.重症医学科 400014)



·临床探讨·

综合性医院838例住院患者现患率调查分析

成 燕1,唐晓铃2△,侯章梅1,杨 薇1

(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1.医院感染管理科;2.重症医学科 400014)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某一时间段医院感染的发生,对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强化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落实,为规范抗菌药物管理及降低医院感染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依照原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测规范》,采用床旁调查和查阅住院病历相结合的方法,对2014年7月14~18日的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 调查住院患者838例,医院感染36例、38例次,感染率、例次感染率分别为4.30%、4.53%;社区感染110例、115例次,感染率、例次感染率分别为13.13%、13.72%。医院感染、社区感染最高的科室分别为:综合重症监护室、呼吸内科;居首的部位均为下呼吸道,分别为65.79%、51.30%;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8.57%、75.00%,居首位的均为铜绿假单胞菌,为17.86%、25.00%。全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0.76%,以治疗用药为主,占79.89%,主要为一联用药,占88.51%,全院细菌培养送检87例次,送检率62.59%;调查结果显示,医院感染前3位致病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结论 通过现患率调查,了解和掌握医院感染现状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查找医院感染管理的薄弱环节,针对性开展目标性监测,加强抗菌药物管理,为制订和落实各项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现患率;医院感染;社区感染;抗菌药物;病原菌;调查分析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是医院感染监测方法之一,属于横断面调查,指在特定时间段内对某一特定人群医院感染分布状况进行调查,可了解医院感染率及分布、病原学监测、抗菌药物应用等[1]。有利于提高全院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控制意识、有利于评价日常监测效果、有利于确定医院感染监控工作的重点,具有省时省力效率高的优点。为进一步掌握全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及抗菌药物使用等情况,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规范医院感染管理,本研究于2014年7月14~18日对全院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7月14~18日开展全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规定调查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包括当日出院、转科、死亡患者,不包括当日入院患者。

1.2 调查方法 根据《医院感染监测规范》要求,制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方案》,对调查人员按照医院感染监控网统一调查方法进行集中培训,成立5个调查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监控医生、临床药师、监控护士、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参加调查。采取床旁逐个调查和病案调查相结合,查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检验结果,疑难病例由调查组相关人员讨论确定,按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培训基地拟定的调查表逐项调查填写,所有调查资料,由医院感染管理科人员,录入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数据网络处理系统进行汇总分析。

1.3 诊断标准 依据原卫生部2001年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执行。

2 结 果

2.1 感染率调查情况 见表1。应调查患者838例,实查838例,实查率100.00%;医院感染36例、38例次,医院感染率为4.30%、例次感染率为4.53%;社区感染110例、115例次,社区感染率为13.13%、例次感染率为13.72%。医院感染前5位科室分别为:综合重症监护室(ICU)、肝胆外科、老年一病区、老年三病区、老年二病区;社区感染前5位科室分别为:呼吸内科、泌尿外科、老年二病区、普外科、肿瘤/血液科。

表1 各科室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现患率

续表1 各科室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现患率

2.2 感染部位分布情况 见表2。医院感染部位居首位的是下呼吸道,占65.79%,其次为胃肠道和腹腔内组织,占7.89%,深部切口占5.26%;社区感染前3位分别为:下呼吸道(51.30%)、泌尿道(14.78%)、其他(13.04%)。

表2 各感染部位分布情况[n(%)]

注:-表示无数据。

2.3 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 见表3。医院感染共检出病原菌28 株,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8.57%,前3位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17.86%)、大肠埃希菌(14.29%)、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10.71%);社区感染检出病原菌12株,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75.00%),前3位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25.00%)、鲍曼不动杆菌(16.67%)、金黄色葡萄球菌(16.67%)。

2.4 抗菌药物使用率及病原学送检率 见表4。全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0.76%,以治疗用药为主,占79.89%,主要为一联用药,占88.51%,全院细菌培养送检87例次,送检率为62.59%。

表3 各种病原菌分布情况[n(%)]

注:-表示无数据。

2.5 医院感染细菌耐药情况 前3位致病菌耐药情况: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舒巴坦类耐药率均高达到100.00%;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耐药率为80.00%;大肠埃希菌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75.00%;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他啶耐药率为66.67%。上述耐药调查结果显示,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制度、流程落实提出更高要求。

表4 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率及病原学送检率[n(%)]

3 讨 论

3.1 本调查结果显示,医院感染现患率为4.30%,例次感染率4.53%,略低于重庆市医院感染控制中心调查重庆地区的平均水平4.82%[2]及本院日常综合性监测中4.96%的发病水平,略高于国家卫计委医院感染监测网报道数据[3]与刘卫平等[4]报道数据。社区感染率13.13%,稍低于翁月萍等[5]和徐秀莉等[6]的报道。医院感染率、社区感染率均是内科系统高于外科系统。医院感染现患率前5位科室分别为:综合ICU、肝胆外科、老年一病区、老年病三病区、老年二病区,ICU现患感染率最高,和国内报道一致[7-8]。值得注意的是内科系统患者医院感染存在多项高危因素,如基础疾病多、高龄、病重、免疫力低下、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时间长等情况,而呼吸机插管、深静脉置管、导尿管或手术部位引流管等侵入性操作又大大增加了医院感染的发生概率[9-10]。社区感染率较高的有呼吸内科、泌尿外科,与其科室收治疾病特点密切相关,这部分患者入院时已是携带病原体的感染源。因此,应做好相关监测,加强高危因素防控措施,强化员工手卫生规范,严格落实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及医疗环境的清洁与消毒制度,减少侵入性操作,积极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和手术部位的感染[10]。

3.2 医院感染部位居首位的是下呼吸道感染,占65.79%,和综合性监测结果及国内大多数文献报道无较大差异[11]。与本院以内科高龄患者为主及使用呼吸机及气管切开相关,应高度关注。其次是胃肠道、腹腔内组织,占7.89%,和综合性监测结果有差异,可能与本次调查期间肝胆外科较高的现患率有关。第3位为深部切口感染,为5.26%,这可能与备皮方式、手术种类、手术时间和术中是否保温等有关,还需加强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社区感染最主要的感染部位为下呼吸道,提示其可能成为医院感染的感染源,需加强防控。

3.3 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是革兰阴性杆菌,本次调查共检出22株,占78.57%,与国内报道及日常细菌监测结果一致。全院前4位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主要为条件致病菌,与医院感染患者基础疾病重及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有关,提示应加大抗菌药物监管力度,加强耐药性监测,减少侵入性操作[12-13]。社区感染检出病原菌12株,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多见于呼吸道感染。

3.4 调查日全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0.76%,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明确建议抗菌药物使用率应小于30.00%[14]及全国同类调查资料(49.63%)[15]。全院均以治疗用药为主,占79.89%,主要为一联用药,占88.51%。数据显示抗菌药物使用率与国家标准相符合,抗菌药物使用均以单一用药为主,说明抗菌药物管理取得较大成效。全院细菌培养送检87例次,送检率62.59%,内科系统治疗用药患者中标本送检率达到国家标准,临床医生在治疗性用药时主动送检意识在逐步增强,使用抗菌药物从经验用药转为目标用药,但外科系统送检率普遍较低,经验性用药现象时有发生,如未能及时送检,适当和足够的抗菌药物治疗可能无法根治病原菌感染[16]。因此,抗菌药物整治工作仍需继续在全院范围深入开展,尤其应加大对外科系统的培训与检查力度,增强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提高病原菌送检率意识,规范抗菌药物使用,减少耐药菌产生。

3.5 本调查结果显示,医院感染前3位致病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尤其检出多株全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表明全院耐药形势严峻,需要高度关注,加强监测,规范细菌学检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医院感染暴发。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了解和掌握一段时间内真实的临床各科室医院感染发生及抗菌药物使用等情况,及时发现科室对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视程度、执行力到位等日常感染控制措施的缺陷,为针对性开展目标性监测、制订并落实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加强重点部位环节督查等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

[1]王悦,张鲁涛,史利克,等.1 483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7):2566-2569.

[2]陈萍,刘丁,王豪,等.重庆地区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J].重庆医学,2011,40(36):3660-3661.

[3]文细毛,任南,吴安华.2010 年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感染病例病原分布及其耐药性[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2,11(1):1-6.

[4]刘卫平,闫志刚,邢慧敏,等.2011年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5):913-915.

[5]翁月萍,陈夏容,张华平,等.现患率调查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7):4233-4235.

[6]徐秀莉,聂渝莉,吴小燕,等.三级综合教学医院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结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21):5282-5284.

[7]文宗萍.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感染现患率及抗菌药物应用调查研究[J].中国药房,2011,21(10):895-898.

[8]王靖,赵应兰,杨爱芝.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2):154-156.

[9]金鑫.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9):1287-1288.

[10]贺雄飞.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8):159-160.

[11]李俊晓,陈恩利,陈琳,等.2010~2012年二级综合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9):2172-2174.

[12]林萍,李延年,张文洁.1 856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3):4964-4965.

[13]刘玉岭,史广鸿,田真,等.2009~2012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3):620-622.

[14]Finn J.Applicatiln of SBDD to the discovery of antibacterial drugs [J].Methods Mol Biol,2012,841(10):291-319.

[15]吴安华,李春辉,文细毛,等.2010年中国740所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日使用率调查[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2,11(1):7-11.

[16]王露,张郑平,叶丹妮,等.2013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21):5288-5290.

△通讯作者,E-mail:1240964088@qq.com。

10.3969/j.issn.1672-9455.2015.23.049

A

1672-9455(2015)23-3565-04

2015-03-25

2015-06-15)

猜你喜欢
患率全院感染率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全院病床统筹收治模式下的绩效核算方法初探
PDCA循环在全院复用器械基数管理中的应用
白衣天使穿上绿装拓展忙
四川省23家医院2011年6月25日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降低新生儿机械通气感染率的效果分析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
2012~2013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我院感染现患率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