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年某院肺炎克雷伯杆菌分离及耐药情况分析

2015-03-16 08:22李艳君钱扬会丁毅伟丁赔赔郝秀红赵强元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5年23期
关键词:克雷伯耐药性抗菌

李艳君,钱扬会,丁毅伟,丁赔赔,郝秀红,赵强元

(海军总医院检验科,北京 100048)



·临床探讨·

近3年某院肺炎克雷伯杆菌分离及耐药情况分析

李艳君,钱扬会,丁毅伟,丁赔赔,郝秀红,赵强元△

(海军总医院检验科,北京 100048)

目的 了解海军总医院近3年来肺炎克雷伯杆菌的分离和耐药变迁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临床送检标本分离培养后用VITEK 2 COMPACT进行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检测,应用WHONET软件和SPSS17.0进行数据汇总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肺炎克雷伯杆菌的分离率从2012年的9.53%上升至2014年的10.91%;痰标本是主要来源,占53.11%,其次是尿液和血液标本,分别占19.71%和11.46%。耐药方面对哌拉西林和氨苄西林耐药率高达100.00%;对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大都在50.00%~70.00%,低于50.00%的有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和头孢替坦;与2013年相比,2014年耐药率增幅超过50.00%的药物有5种,增幅最高的为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超过 150.00%。结论 肺炎克雷伯杆菌的分离率呈上升趋势,多种药物耐药率增幅明显,应引起临床广泛关注。

肺炎克雷伯杆菌;分布;耐药率;升高

肺炎克雷伯杆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属肠杆菌科克雷伯杆菌属,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是导致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1-2]。近年来,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和多种介入治疗方法的开展,肺炎克雷伯杆菌引起各类感染的发生率居高不下[3]。自2014年以来,本院在临床工作中不断检测到泛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所以有必要对近3年本院肺炎克雷伯杆菌的分离和耐药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进而控制多重及泛耐药菌株增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 030株肺炎克雷伯杆菌分离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住院患者,其中男661例,女369例,年龄0~97岁,标本类型以痰、尿、静脉血和分泌物为主,还包括脓液、脑脊液等其他类型的标本。

1.2 仪器与试剂 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仪及其配套鉴定(GN)、药敏卡片(AST-GN09),Bact/ALERT 3D全自动血培养仪和分离培养基均为法国 BioMerienx公司产品。

1.3 方法 对送检标本进行分离培养,次日挑取纯培养菌落,应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相关操作严格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结果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2011~2013年标准进行判读。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WHO细菌耐药监测网提供的WHONET5.6软件和Excel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汇总,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两样本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肺炎克雷伯杆菌的分离率 见表1。

表1 肺炎克雷伯杆菌分离结果

2.2 肺炎克雷伯杆菌分离来源 2012~2014年1 030株肺炎克雷伯杆菌标本分离情况及构成比分别是痰液547株(53.11%),尿液203株(19.71%),静脉血118株(11.46%),分泌物58株(5.63%),脓液27株(2.62%),咽拭子21株(2.04%),引流液18株(1.75%),脑脊液10株(0.97%),导管7株(0.68%),宫颈拭子4株(0.39%),胆汁4株(0.39%),气管刷片4株(0.39%),腹水3株(0.29%),胸腔积液2株(0.19%),其他4株(0.39%)。4种主要标本来源各年度构成比变化趋势见图1。

图1 4种主要标本来源各年度构成比变化趋势图

2.3 2012~2014年肺炎克雷伯杆菌耐药变迁情况分析 见表2。

表2 22种抗菌药物对肺炎克雷伯杆菌耐药率(%)

续表2 22种抗菌药物对肺炎克雷伯杆菌耐药率(%)

注:增幅表示2014年比2013年耐药率的增幅;P值表示 2014年与2013年耐药率比较的P值;-表示无数据。

3 讨 论

肺炎克雷伯杆菌是临床常见的院内感染病原菌,导致感染类型多样,从本文的分析结果来看,肺炎克雷伯杆菌的分离和耐药情况不容乐观,多重和泛耐药株的出现给临床合理用药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首先从3年肺炎克雷伯杆菌的临床分离情况来看(表1),从2012~2014年,由肺炎克雷伯杆菌引起的临床感染例数和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在2014年,其感染例数为385例,所占比例达10.91%,超出2013年的1.2%,与文献[4-5]报道一致,应引起临床医生广泛关注。

其次从感染来源来看(表2),肺炎克雷伯杆菌可以引发多种部位的感染,包括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血流感染、颅脑感染等,其中以呼吸系统感染最常见,占53.11%;其次为泌尿系感染,占19.71%;血流感染位居第3,占11.46%。上述3类是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的主要部位,占所有感染的84.94%,与文献[6]报道一致。从标本来源年度变化趋势来看(图1),血流感染呈上升趋势,分离率从2012年的7.99%上升至2014年的12.99%,与其相反,痰液标本中肺炎克雷伯杆菌的分离率略有下降,可能与上呼吸道标本送检的规范化及临床医生对血培养的日益关注有关。

最值得关注的肺炎克雷伯杆菌耐药变迁情况(表3),该病原菌对哌拉西林和氨苄西林的耐药最为严重,2013和2014年已达到100.00%耐药;对于第1、2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其耐药率在60.00%左右,变化趋势不明显。第3代头孢菌素中的头孢哌酮和头孢曲松,耐药率与第1、2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相当;头孢他啶耐药率稍低,在50.00%以下,但是2014年的耐药率比2013年升高了8.85%,头孢替坦耐药率最低,3年来统计未超过20.00%,可能与本院未使用该药物进行相关治疗有关;与第1、2代头孢菌素相比,第4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的耐药率较低,2014年仅为32.21%。氟喹诺酮类药物常用于肺炎克雷伯杆菌引起的泌尿系感染,敏感性较好,但2014年耐药率显著高于2013年,应该引起重视。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是本院常用的治疗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抗菌药物,2012年和2013年耐药率仅为11.51%和11.73%,但是到了2014年迅速升高至23.64%,给临床用药敲响了警钟。耐药变化最为严重的当属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2012年和2013年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已经接近8.00%,高于文献[7-8]的报道,到2014年,肺炎克雷伯杆菌对上述两种药物的耐药率接近20.00%,与前一年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前国内外许多报道进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肺炎克雷伯杆菌耐药基因检测,以携带 KPC-2酶基因为多见[9-11]。对于本院日益增多的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肺炎克雷伯杆菌的耐药机制研究,是下一步将要进行的工作。

综上所述,肺炎克雷伯杆菌近年来分离率呈上升趋势,自2014年以来,该病原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大幅度提高,尤其是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如果不采取措施控制肺炎克雷伯杆菌引起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有理由担忧肺炎克雷伯杆菌将成为继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以后又一种多药耐药的细菌,给临床治疗和院内感染的控制带来更为棘手的难题。

[1]张前进,孙德明,谢志强,等.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感染特点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3):3137-3138.

[2]查翔远,宋有良,林建,等.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安徽医学,2015,36(1):71-74.

[3]朱照辉,胥琳琳,陈宗宁.肺炎克雷伯菌的医院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58-60.

[4]李平,金炎,邵春红,等.住院患者感染病原菌和常用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6):838-841.

[5]卢雁英,粟永俊,王章涛,等.2010~2012年某院临床常见病原菌耐药性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13):1785-1787.

[6]祝慧华,姚金元,董通雨,等.2011~2013 年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5,25(4):586-589.

[7]刘欣,刘远程.2013年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2):207-208.

[8]郑春华,李春红,奚伟星,等.2013年医院病原菌耐药性监测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5):1042-1044.

[9]Garza-Ramos U,Barrios H,Reyna-Flores F,et,al.Characteristics of KPC-2-producing Klebsiella pneumoniae (ST258) clinical isolates from outbreaks in 2 Mexican medical centers[J].Diagn Microbiol Infect Dis,2014,79(4):483-485.

[10]陈玉宇,李辉军,许春燕,等.肺炎克雷伯菌产碳青霉烯酶特性与耐药趋势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5,27(2):174-177.

[11]Gan LJ,Wu XF,Gao LQ,et al.Analysis genotype and homology of carbapenems-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J].Chin J Microecol,2014,26(3):316-318.

△通讯作者,E-mail:zhaoqiangyuan001@126.com。

10.3969/j.issn.1672-9455.2015.23.052

A

1672-9455(2015)23-3572-03

2015-04-02

2015-06-21)

猜你喜欢
克雷伯耐药性抗菌
变栖克雷伯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侵袭性和非侵袭性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CT特征对比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婴幼儿感染中的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WHO:HIV耐药性危机升级,普及耐药性检测意义重大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连翘等中草药对肺炎克雷伯菌抑菌作用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影响肺炎克雷伯菌粘附上皮细胞作用的研究
基因组揭示结核杆菌耐药性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