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子提琴》教学设计

2015-03-16 23:17李思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起因梨子自然段

李思源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童话故事。

2. 理清童话故事的写作顺序,学习概括童话故事的主要内容。

3. 抓住童话故事中动物的特征,激发学生进行合理想象,模仿创编童话。

【教学重点】

理清童话故事的写作顺序,理解并概括童话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抓住童话故事中动物的特征,激发学生进行合理想象,模仿创编童话。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质疑

课题

1.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梨子提琴》。(齐读课题,相机提示“琴”字读音。)

2.课题质疑。回忆初读课题时的感觉,质疑课题。

3. 课前质疑引导。课前质疑时应多提有价值的问题。

【设计意图:课题往往是“文章的眼睛”,是思维的切入点。针对课题进行质疑,能检查学生对内容的把握程度,培养学生揣测课文内容的能力。如今,课前质疑存在着学生不经过思考提“假问题”的现象,教师应及时引导。要让学生明白,能通过预习自己解决的问题就不是真问题,课前质疑应多提有价值的问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

预习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音正确,读通顺,读流利。

2.出示句子,指名读句子,检查反馈。

小松鼠把半个梨子做成了一把小提琴,又拿树枝和自己的胡子,做成了一把

琴弓。

优美的音乐,好像果子蜜流到了动物们的心里去了,大家都觉得心里甜蜜

蜜的。

小松鼠拉小提琴给绿芽听,绿芽听到琴声呼呼地直往上长,很快长成了一棵大梨树。森林里的动物们不再追来打去了,他们每天在梨树下学拉琴。

3.齐读句子。重点检查长句子的朗读停顿,适时指导。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朗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朗读的基本要求是读正确、读流利。朗读是理解的基础,通过朗读文中的长句子,既可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促进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三、 走进童话,指导概括童话故事的主要内容

1.请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着梨子提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让学生自主交流)

2.想一想:这个童话故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引导学生发现童话故事的写作顺序。)

3.既然故事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也就是说我们要弄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指导学生发现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4.请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故事的起因,并学着用“谁?做了什么?结果怎样?”一句话讲清楚故事的起因。

学生交流故事起因:小松鼠用梨子做了一把提琴,拉出了动听的歌声。

(根据学生回答,师概括并板书:做提琴  音乐动听)

5.默读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试着用“谁?做了什么?结果怎样?”来概括这三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学生交流第二、三、四自然段的内容)

6.出示第二、三、四自然段的段意,请学生谈谈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这三个自然段结构相似、内容相仿,第四自然段是对第二、三自然段的概括。

方法指导:抓住具有概括性的关键段落,就能把故事的经过部分讲清楚。

(师板书:听琴声   心里甜蜜)

7.齐读故事结尾部分,试着模仿板书概括故事结尾部分。

(生交流,师板书:学拉琴   充满快乐)

8.请学生练习将“起因、经过、结果”串起来讲讲故事的主要内容,小结概括童话故事主要内容的方法。

【设计意图: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语文教学提出要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刚刚迈入中年级的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指导。《梨子提琴》是一篇童话故事,抓住童话这一文体中的要素进行主要内容的概括就会事半功倍。童话故事,应抓住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进行概括,针对较长的“经过”部分,采用“段意相加法”概括。教师从方法上下功夫,旨在教会学生一些常用的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给学生提供扶手,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好地学习并运用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四、 交流童话故事神奇的想象、童趣的语言

1.学生自由交流故事中神奇的想象、童趣的语言。

2.引导学生关注故事的经过部分,发现第二、三两个自然段的相似点和不同点。

相似点:段落结构、语言和内容相似。

不同点:动物的特点

不同。

3.孩子们,我们来看看这两句话,这两句话也很有意思,你发现了吗?

出示句子:

狐狸走来,他的身后,跟着那只小野鸡。狐狸让小野鸡躺在他的大尾巴上,这样,小野鸡听音乐时会觉得更舒服。

狮子走来,他的身后,跟着那只小兔子。狮子让小兔子躺在他的怀里,这样,小兔子听音乐时会觉得更暖和。

4.如果老师把两个句子中的“大尾巴上”和“怀里”调换一下,你觉得这样可

以吗?

出示句子:

狐狸让小野鸡躺在他的怀里,这样,小野鸡听音乐时会觉得更舒服。

狮子让小兔子躺在他的大尾巴上,这样,小兔子听音乐时会觉得更暖和。

(不能调换,因为狮子的尾巴又细又长,狐狸也没有大大的怀抱。)

5.是啊,童话故事想象不仅十分丰富,而且还抓住了动物的特征,十分合理。咱们以后想象时也得要注意合理性。

【设计意图:新课标针对第二学段的阅读提出要求: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接,感受童话故事中稚气的语言和丰富合理的想象,特别提示要抓住动物特征进行合理想象,为下一步创编童话故事做好准备。】

五、发挥想象,创编童话

1.孩子们,森林可大了,在小松鼠拉琴的时候,森林里还有可能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你们发挥想象,模仿第二、三自然段,创编一个属于你自己的童话故事,注意要抓住动物特征进行合理想象。

(生思考,同桌互相说,指名说。)

2.出示练写填空:

这时候,在森林里的另一个地方,有                        ,

一面          ,一面

,             可凶啦!他大喊道:“我一定要把你捉住!”                    ,                ,            很快就要追上         。“救命呀,救命呀!”           吓得            。突然,好听的音乐传进了            。呀,真好听呀!        对        喊起来:“喂,你别跑啦,我不捉你了,我们一起去听这动听的音乐吧!小松鼠还在松树上拉小提琴。          走来,他的身后跟着            。        让

,这样,                          。

3.学生填好后,指名绘声绘色地讲自己编的故事。

六、推荐阅读

孩子们,在童话作家冰波叔叔的笔下还有很多语言纯美、想象丰富的童话,课后,你们可以自己去读读这些有意思的童话故事。

七、 板书设计

梨子提琴

做提琴  音乐动听

听琴声  心里甜蜜

学拉琴  充满快乐

【教后所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重点在于指导学生学习概括童话故事的主要内容,习得概括童话故事主要内容的方法。在初读解决字词问题后,学生再次默读课文,走进故事,我随机给出一个大的问题:“课文围绕着梨子提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学生能够把故事的主要内容说得很具体、很全面,但如何更加简洁地概括童话的主要内容,就得从方法上给学生以引导。首先,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事情发展顺序,弄清楚童话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接着,以“起因”部分为例,让学生学着用“谁?做了什么?结果怎样?”一句话讲清楚故事的起因。由于故事的“经过”部分较长,较难概括,所以采取了先分别概括每一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然后引导学生发现第四自然段是对第二、三自然段的概括,教会学生抓住具有概括性的自然段来概括意义段的段意。最后,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讲清楚之后,让学生运用“段意相加法”,将三部分的意思串起来讲,就能将童话故事的主要内容说得轻松、清楚。

本篇童话故事具有纯美童趣的语言、丰富大胆的想象、反复回环的构段,特别适合学生发挥想象去创编童话。想象丰富大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天马行空。课文中的想象是抓住了动物特征进行的,让学生明白即使是童话,想象也得联系现实,也得合理。所以,在创编童话前先让学生了解这一点是十分必要的,可为学生创编童话做好铺垫。学生创编后的童话极具他们自己的特色,他们的情感与文本自然得到对接,他们也读

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童

话独特的文体魅力就这

样在课堂上得到了充分的

彰显。

(作者单位:重庆渝中区民生路小学)

(责任编辑 张振清)

猜你喜欢
起因梨子自然段
一起船舶火灾事故起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奇妙的梨子提琴
梨子
美丽的秋天
分梨子
梨子提琴
画画
津海关事件起因探析
朝鲜战争是怎样打起来的?——对朝鲜战争起因、性质、责任的探讨
中印边境战争起因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