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有钱很任性

2015-03-17 06:51林梅琴
福建人 2015年3期
关键词:工商总局淘宝网正品

本刊记者 林梅琴

淘宝有钱很任性

本刊记者 林梅琴

一石激起千层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2015年1月28日,阿里巴巴股价下跌4.36%至98.45美元,市值蒸发多达11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680亿元。不过对财大气粗的马云来说,这么大的损失,也未能动摇他的根本。

阿里巴巴股价暴跌,导火索是淘宝网与国家工商总局的一场大战。然而这场风波来得快,去得也快。

2015年1月23日,国家工商总局在其官网上发布了《2014年下半年网络交易商品定向监测结果》。这是国家工商总局网监司委托中国消费者协会开展的2014年8月至10月网络交易商品定向监测报告。监测结果显示,样品中的正品率为58.7%。

不过,让人有些意外的是,这次的监测,只采了92个批次的样品。其中,淘宝网样本51个,正品率为37.25%;京东商城、天猫、1号店的样本数量分别为20个、7个和10个,正品率分别为90%、85.71%和80%;聚美优品的3个样本均为正品;中关村电子商城的1个样本为非正品,正品率0%。

“对于10亿总量(网购商品总量),仅抽样这点样本,在抽样统计学面前有点苍白。”巨人集团董事长史玉柱在微博上这样吐槽。

而面对这样一份监测报告,除中关村电子商城以外正品率最低的淘宝网,被迅速激怒了。1月27日下午,淘宝官微以“一位80后淘宝网运营小二”的名义发表公开信,表示“避免黑哨对市场多么重要”,矛头直指国家工商总局网络监管司司长刘红亮。

这位“运营小二”毫不客气,在公开信中频频纠错:“在双十一这次抽检中的三个商家,一家根本没有销售您说的产品,您搞错了;一家是品牌商直接发货,您也搞错了;还有一家我们通过核查,没有售假,正在请您重新判定,我相信您肯定也是搞错了。”

“运营小二”这么“理直气壮”,当然离不开他“背后的男人”——马云。

这封信看似情词恳切,实则句句针锋相对,“运营小二”还不忘“升华主题”,苦苦哀求:“一定不要因为淘宝,一棍子打掉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棍子打掉中国消费新趋势,一棍子打掉广大商家对公平执法的信心。”

对于淘宝所说的“吹黑哨”行为,国家工商总局回应:“网络交易商品定向监测是评估市场风险、警示违法经营的重要工作方式。”

真正的高潮在1月28日。

国家工商总局紧随淘宝之后,发布2014年7月就做出的关于阿里巴巴集团“网络交易平台淘宝网和天猫商城在主体准入、商品销售、交易行为管理等方面长期存在的违法问题”的白皮书。白皮书里还特意指出,之所以过了这么久才公布,是“为了不影响阿里系上市前的工作进展”。

不过很明显,马云并不打算领这份情。就在同一天,淘宝网发出声明,称“刘红亮司长在监管过程中的程序失当、情绪执法的行为”,并决定向工商总局正式投诉。

在这份声明中,淘宝网对国家工商总局提出的“主体准入把关不严、对商品信息审查不力、销售行为管理混乱、信用评价存有缺陷、内部工作人员管控不严”这五大问题并未做出明确反驳,还信誓旦旦地表示“假货问题绝不推责”。不过,淘宝也提出希望,他们“需要有更多的执法部门与我们一起,从根子上拔掉众多制假的毒瘤”。这显然是把责任推到了执法部门的头上。

而在声明的最后,便是对刘红亮的控诉。剧情在这里急速反转。公众的焦点,从淘宝是否售假,转向了刘红亮是否违规。各路媒体迅速反应,纷纷爆起了刘司长的料。

很明显,在这场对决中,马云以快、准、狠的姿势,将控制事件的方向盘抢了过来,不留情面,甚至还有些不讲理。因为有钱,底气十足的马云做的也是任性事。

1月30日,马云前往国家工商总局见了局长张茅。这场亲切友好的会面,让马云和国家工商总局有了共襄打击侵权盗版的大计,也让国家工商总局在已经撤回白皮书的情况下,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这是一份会议纪要、内部文件”,“没有法律效力”。

到这里,事情算是告一段落。相较于之前的高起点、神转折来说,结局让人有些意犹未尽,却也在情理之中。毕竟这样“双赢”的局面,对马云和国家工商总局来说,都不算太差。

猜你喜欢
工商总局淘宝网正品
浅析淘宝网店运营过程的动态数据
冬虫夏草鉴别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浸润“正品”课程文化培育学生自信人格
严惩诱骗高校学生参与传销的组织者
绘潭
开放大学网上学习平台的构思与设计——基于淘宝网运营机制的启示
淘宝网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