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村农村经济发展新模式

2015-03-17 06:52张柏芳
福建人 2015年3期
关键词:网店卖家淘宝

本刊记者 张柏芳

淘宝村农村经济发展新模式

本刊记者 张柏芳

龙岩培斜村是福建“第一淘宝村”。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淘宝村这种新兴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据统计,到2014年,全国共有淘宝村211个,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河北等10个省市;其中,福建省的淘宝村数量排名全国第三,占全国总数的13.3%,给老百姓们提供了发家致富的新道路。

福建第一淘宝村

2013年8月,在阿里研究中心公布的14个淘宝村名单中,福建龙岩的培斜村,成为首批在列、福建省唯一的淘宝村。

没错,培斜村就是福建“第一淘宝村”。

培斜村之所以能成为淘宝村,离不开一个年轻人——村支书华锦先的儿子华永良,他是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华永良读大学时就对淘宝有所了解,并萌生了开网店的想法。2007年,大学毕业后,他找到了一份待遇不错的工作,心里对创业却总是念念不忘。2010年他突然提出辞职,并交给父亲华锦先一份“创业计划书”。

对于儿子放弃稳定工作的做法,华锦先一开始并不同意,不过最后还是拗不过儿子,给了他一笔创业基金,但要他按照信用社的标准支付利息。

华永良的创业之路由此开始。

一年下来,华永良收获了辛劳的果实。他的淘宝店总销售额有四五万元,虽然不多,却给了他很大的信心将网店继续经营下去。

培斜村地处龙岩市新罗区西部,距中心城市20公里,是远近闻名的“竹茶之乡”。当地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全村有2000多亩竹林、1500多亩茶园,村民们利用这一条件,发展竹制品加工及茶叶生产等多种产业。2012年,全村竹凉席产值达1.6亿元。

但是多年来,村里凉席的销售渠道比较单一,大部分都是通过批发的形式低价销售出去,而产品到了消费者手里时却已层层加价,不论是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得不到多少好处。这是当地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电子商务在此时便像一阵清风吹进了村民的心里。不仅是华永良,同村的另一个大学生余俊亮,也在上大学时就开始了自己的淘宝创业计划。毕业之后他与人合伙开淘宝店,半年就销售了近百万元的竹制品。

有了这些年轻人的成功先例,村委会的干部们觉得这不失为一条促进当地发展的好路子,便决定大力支持和发展。

2012年,培斜村建起了一条可以容纳100家商户的“淘宝街”,为大学生创业解决了仓储和办公场所的问题,而且还实行一年免租、竹凉席和茶叶生产厂家先供货后收款等优惠措施,鼓励大学生采取“网店+实体店”的经营模式。

这些来自于政府的支持,无疑为当地电子商务的发展增添了有力的臂助。到2013年底,培斜村“淘宝街”已有20多家商户入驻,吸引了10多名大学生回乡创业。这些大学生不仅仅经营竹凉席和茶叶制品,还将范围扩大,衍生出汽车用品、服装、创意DIY杯子等相关产品,仅2013年上半年,就实现了超过3000万元的销售额。

然而,这些成功的背后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创业初期,华永良这些年轻人曾经面临着一个在淘宝销售中至关重要的问题——快递。

培斜村距市中心较远,当时没有快递公司进驻村子,经华永良询问后也没有人愿意来村里收件,所以起初华永良是自己开车将货物送到城里,晚上八九点才能回到家,回来之后还要照顾网店生意,往往将近凌晨一点才能休息。

现如今,随着培斜村“淘宝街”规模不断做大,已经有6家快递公司在村子里设点,店主们不用再来回奔波运送货物了。有了快递的便利,村里的淘宝生意也越来越红火了。华永良说:“没有快递,培斜就成不了福建‘第一淘宝村’。”

在互联网的销售模式下,产品是面向全中国甚至全世界的。市场大了,路就宽了,路变宽了,农特产品也就能走得更远了。

自第一家淘宝店诞生至今,培斜村已经形成了巨大的“规模效应”,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还带动了就业,吸引了60多名大学毕业生回乡创业,甚至连外地的人都被吸引过来。

还在中山大学南方学院读书的广东小伙子黎新举,通过朋友了解了培斜村的情况后说:“我毕业后100%会来这里创业!”吸引他的,正是这里的创业氛围和资源优势。

原本担任中通快递业务员的卢权,看着自己在培斜村的客户生意越做越大,于是放弃快递生意,转行跟人一起合作开起了淘宝店,生意也做得如火如荼。

随着近些年的发展,培斜村的电商业务不仅遍及全国,最远甚至已经把产品卖到了日本、欧美地区。现在,培斜村里10%以上人口都在经营淘宝网店,到2014年底,全村电子商务成交额已突破9000万元,而该村淘宝电商年交易额则超过1000万元。

不同的村子,近似的模式

除了培斜村,福建省还有27个已成规模的淘宝村。其中,泉州的淘宝村数量惊人,多达17个,位列全国地级市第二;余下分别为莆田9个、福州1个、龙岩1个。

纵观福建各地的淘宝村发展和运营模式,有许多的共同点。

首先,它们大部分建立在当地原有资源及产业优势的基础上,如泉州安溪县的藤铁家具和工艺品制作、福州闽侯县建平村的根雕。

其次,以大学生创业者为代表的带头示范效应,也是淘宝村兴起和发展的重要原因。接受过高等教育、对社会热点信息准确把握以及敏锐的头脑,让以大学生为主的年轻团体成为众多淘宝村的“开路人”。

当然,政府部门的重视更是淘宝村发展的极大助力。除了各市、县、村相关部门重视,福建的省级行政部门对此也格外关注。

2014年12月中旬,在福建省商务厅与阿里巴巴集团的共同推动下,阿里巴巴“千县万村农村淘宝计划”福建省首个合作项目落户三明尤溪。2015年,福建省商务厅也将在全省范围全面启动与阿里巴巴合作的新农村电商项目,并配合出台扶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在示范推广、人才培训、物流配套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货真价实才是硬道理

尽管淘宝村的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态势,然而,经过几年的发展,一些问题也陆续浮出了水面。

商家恶性竞争、产品单一化严重、缺乏专业人才、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不足等,都是挡在淘宝村今后发展道路上的障碍。而其中最大、最危险的那一块,就是恶性竞争。

淘宝是个大平台,在这个相对开放的平台上,数以万计的商家“各自为政”、互不干涉,每一家店都有自己进货渠道和货源,给产品质量的监管造成了很大困难。而网购这种途径直接决定了消费者无法在购买前看到实物,也就难以有效分辨商品的真伪优劣。因为这一漏洞的存在,便产生了很多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或以次充好来欺骗消费者的卖家。如此一来,消费者的利益无法得到切实保障,诚信经营的卖家也受到严重的冲击和影响。

说到底,淘宝村的商户,也是淘宝卖家中的一员,其实他们也面临着这样的窘境。

以培斜村为例,全村60多家淘宝店中,绝大部分都是经营竹制品销售,卖家们也大多从本村的工厂进货,没有自己独立的工厂。这些工厂所生产出来的产品的质量不一定都能达到店主们的要求,再加上产品的同质化,培斜村的淘宝卖家面临着和本地以及其他地区商家竞争的双重压力。而这些经营压力便促使有些卖家降价促销,甚至部分人用虚假宣传、以次充好的方式来吸引顾客。

淘宝作为电商平台,本应对平台上的各个店铺负责、对消费者负责;而政府以对人民负责为基本原则,对此更是责无旁贷。双方应该联手监督管理,积极引导淘宝村走向良性竞争,确保淘宝村这一新兴产业模式的规范发展。

链接

根据阿里研究院标准,淘宝村的认定主要包括以下三条原则:

1、交易场所:经营场所在农村地区,以行政村为单元;

2、交易规模: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达到1000万元以上;

3、网上规模:本村活跃网店数量达到100家以上,或活跃网店数量达到当地家庭户数10%以上。

猜你喜欢
网店卖家淘宝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校园“淘宝”
买家秀和卖家秀
卖家秀女人 vs 买家秀女人
不会吃蟹腿的买手 不是好卖家
网店装修二三事
付款不及时卖家将房卖出,能否解除购房合同?
北村返乡开网店:卖的不只是“乡愁”
淘宝试衣间
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