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辅导策略

2015-03-17 11:12张秀娟
新课程·上旬 2014年12期
关键词:平常心关键点辅导

张秀娟

教导“学困生”是教育的工作内容之一。对于“学困生”的指导,有些教师会逐题讲解,此种方略不但不益于学生具有个性的学习,组成自身的学识网络,而且极易使学生养成依赖心理,不利于“学困生”的学习进步,因而指导“学困生”需注重策略。

一、教导中需细化基础知识点

比如,在学习“小数的性质”这个知识点时,小数点的推移是这部分的一个基础学识点。若对此不掌握,那么数的转换学习极难把握。所以,教师在指导“学困生”时,对他们的指导不要追求速度,必须要稳抓基础知识,让其熟练把握,才可以推进学生构建自身的知识网络,学习变得愈来愈顺利。

二、指导时需放慢速度,多鼓励

对“学困生”来讲,缺少信心,对学习感到恐惧是其内心特征之一。为什么呢?正是长时间、很多的挫败“赠予”的。所以在指导“学困生”时,需放慢速度,多鼓励,使“学困生”得到更多的进步体验,回望自身的进步,对自己的信心大增。这不仅是对“学困生”的学习指导,亦是对其心理疏导。唯有建立信心、把握学习规律、体味学习的喜悦,学生方可迈向独立。

三、加强沟通,敦促反思

在指导中,教师对学生不但是学识上的指导,而且要在内心获得沟通。高效的心灵沟通不但能够提升辅导成效,而且能够促进他们形成优良的学习习惯,促使其变成能够自控的优秀学生。

举个例子,一旦有“学困生”的作业完全正确,书写整齐。我则会与其攀谈,询问进步的原因。一般他们的答案是上课用心了,掌握就会了。那么,我会顺势鼓励他,告诉他只要确保每天仔细听就可以一直这么厉害。老师的用心良苦,饱含着对学生的认可,而且经过鼓励,指引学生反思进步的经验,内化“仔细听课”这个习惯,促使他们形成优良的学习习惯。

四、辅导“学困生”需关注的若干问题

1.教师需有平常心。对待“学困生”,老师重视的是进步,并不是拔尖。这需要老师具有平常心,注重该生的学习进程,细心和其沟通,诚挚地给予指导,关键是教会其学习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辅导“学困生”需有关键点。在学年开始时能够编订出本学年需辅导的“学困生”名录,预防工作没有关键点,成效不显著。

3.指导内容需紧跟课本,稳抓基本知识,教会他们如何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指导实践。每日0.5小时至1小时。集体指导的效果更佳。

每一位“学困生”均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爱心与忍耐再配以最佳的方法,必定会让每一位“学困生”取得进步,开发学生学习的兴致,培养大家的良好习惯,逐渐放开扶在他们身后的手,使他们变成会自主学习的独立个体

参考文献:

[1]沈莉萍.让后进生在关注中得到和谐发展[J].小学时代:教师版,2009(3).

[2]肖星.关于学习困难的研究新进展[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S1).

[3]付强,蔡小蓉,夏忠玉,唐学蓉,姚丹,杨蕾,黄忠云.“大家认同这个观点吗?”[J].教育科学论坛,2007(9).

猜你喜欢
平常心关键点辅导
肉兔育肥抓好七个关键点
以平常心看婚姻
菜根谭之《平常心是道》
医联体要把握三个关键点
锁定两个关键点——我这样教《送考》
保持一颗平常心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