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胎心监护在产程中的应用与分析

2015-03-17 05:33徐敏
医学信息 2015年6期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产程产妇

徐敏

摘要:目的 探讨电子胎心监护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所选对象是在我院分娩的产妇共4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产妇均在宫口开大3cm时进入产妇,并实施相关监护。对照组产妇实施间断多普勒测定胎心,测1次/5 min,1 min/次。观察组产妇在产程中应用电子胎心监护仪进行测定,对胎心进行监护。观察两组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监测到的胎儿窘迫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的胎儿窘迫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轻度新生儿窒息和重度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低于对照组的轻度及重度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的剖宫产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电子胎心监护有助于发现异常胎心改变,及时发现胎儿窘迫,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提高母婴安全。

关键词:电子胎心监护;产妇;产程;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

电子胎心监护在产程中的应用较为广泛,能够早期临床监测胎儿窘迫症,及时作出处理,利于降低胎儿窘迫发生,减少对胎儿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减少新生儿窒息发生[1-2]。本文选择我院100例分娩产妇,观察电子胎心监护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选对象是在我院分娩的产妇共400例(均为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产妇),上述产妇均为初产妇,胎位为头位,同时排除合并有妊娠合并症患者。上述产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00例,年龄为22~35岁,平均年龄为(30.8±3.4)岁;孕周为38~41 w。对照组200例,年龄为23~36岁,平均年龄为(29.9±2.7)岁;孕周为38.5~40.5 w。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产妇均在宫口开大3 cm时进入产妇,并实施相关监护。对照组产妇实施间断多普勒测定胎心,测1次/5 min,1 min/次。观察组产妇在产程中应用电子胎心监护仪进行测定,对胎心进行监护,观察胎心情况,监测胎心率曲线和宫缩曲线,监测到胎儿娩出。

1.3胎儿窘迫评定标准及新生儿窒息严重程度

1.3.1电子胎心监护下的胎儿窘迫评定标准 出现以下图形之一的即可认为是胎儿窘迫,临床立即给予相应处理。连续出现典型的迟发减速,如果细变异及加速消失,提示为胎儿酸中毒,情况危急;胎心率<100次/min,持续时间>5 min,提示重度心动过缓;胎心率下降到60~70次/min,持续时间超过60 s;胎心率基线变异消失。上述4种情况之一可认为是胎儿窘迫。

1.3.2多普勒听诊法的胎儿窘迫评定标准 胎儿胎心率超过160次/min,特别是>180次/min或<120次/min;羊水污染为Ⅱ度及Ⅲ度。

1.4新生儿窒息严重程度 根据Apgar评分情况观察新生儿窒息严重程度,出生1 min,新生儿的Apgar评分结果为4~7分,为轻度窒息;出生1 min,新生儿的Apgar评分结果为0~3分,为重度窒息。

1.5统计学处理 在统计学软件SPSS 17.0下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胎儿窘迫监测结果、轻度及重度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实施剖宫产发生率比较观察组监测到的胎儿窘迫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的胎儿窘迫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轻度新生儿窒息和重度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低于对照组的轻度及重度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的剖宫产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胎儿窘迫是导致新生儿脑瘫、癫痫、智力低下、死亡等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到新生儿结局,及时有效的纠正缺氧状况,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改善患儿预后。胎心率改变是急性胎儿窘迫发生的一个重要临床征象,胎心率监测对胎儿窘迫的发现其中重要作用。传统的听诊监测胎心有局限性,在子宫收缩时不能听到胎心音,而只能监测到一定时间内的平均胎心率,而不能及时有效的发现缺氧早期胎心率改变[3-5]。电子胎心监护不受宫缩的影响而能够连续对胎心率进行监测,能够连续观察胎心率改变情况,从而提高胎儿窘迫的检出率。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胎儿窘迫的发生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电子胎心监护能够提高胎儿窘迫的检出率,胎儿窘迫检出率提高了,能够及早及时就诊胎儿缺氧状况[6-7],所以观察组新生儿轻度和重度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实施电子胎心监护后,由于及时及早发现胎心窘迫,在分娩过程中,为了避免胎儿发生不可逆损伤,要采取有效措施,可及时实施剖宫产,所以根据母婴情况而实施剖宫产的发生率增加了,所以观察组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采用电子胎心监护有助于发现异常胎心改变,及时发现胎儿窘迫,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提高母婴安全。

参考文献:

[1]李建敏,侯振平,卜彩霞,等. 持续性胎心监护在胎儿轻度心动过缓中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4,02(1):239-240.

[2]陈惠仪.超声联合胎心监护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35(2):53-55.

[3]王志春.电子胎心监护对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诊断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21:157-158.

[4]项秀芳,黄洁.持续全程胎心监护在待产孕妇中的应用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7(30):552-553.

[5]周海梅.胎心电子监护在足月妊娠分娩中的应用价值[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2(4):147-149.

[6]邓惠敏,张维平,林惠.连续胎心监护在顺产产妇各个产程中的应用价值[J].海南医学,2013,14(1):2136-2138.

[7]李晓虹,樊尚荣,李云.产时联合应用胎心内外监护56例临床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3,10(2):831-832.编辑/张燕

猜你喜欢
新生儿窒息产程产妇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新生儿窒息复苏操作对专科医生基地学员培训的效果评价
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和复苏抢救的体会
窒息新生儿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无痛分娩联合缩宫素缩短产程的效果及护理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
间苯三酚联合SRL998A型分娩监护镇痛仪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