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研究

2015-03-18 17:22大连商业学校财务处薛梅
中国商论 2015年19期
关键词:会计核算事业单位

大连商业学校财务处 薛梅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研究

大连商业学校财务处 薛梅

摘要:在经济市场逐步发展的过程中,会计核算工作是其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保证事业单位正常运行的基本。在市场经济不断发生改变的过程中,同为市场主体的行政事业单位与一般企业单位在会计核算工作中有着一定的区别。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规范下,事业单位业务逐渐呈现多样化、复杂化,但是会计核算工作也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为适应财政改革与形势变化,新事业会计制度随之产生。本文就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新事业会计制度 事业单位 会计核算

会计,会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同时也会跟随着经济的产生而产生。无论是何种规模的经济主体,会计核算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工作内容。与此同时,会计核算是财务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在日益渐变的经济环境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在此过程中,政府职能也发生转变,防范财政风险意识也在不断提高。目前,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在展开的过程中已经暴露出了一定的问题。在过去,《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只是重视政府管理的需要,并没有将内部管理情况考虑在内。在财政体制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中,会计工作理念也发生改变。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状况,需要将市场经济理论作为指导,将财经法规作为根据,促进会计工作的发展。但是相对于其他企业单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基础并不扎实,其中存在的问题仍旧亟需解决。

1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经济市场的改变,促使政府职能已经开始从过去的管理模式转变成为服务型,制度方面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发生这种改变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将财政支出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作为一种理念进行推广,这样才能够促使政府各项机制变得更为完善,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但是在会计核算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由于财政资金管理发生改变,致使其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开始慢慢暴露出来,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缺乏规范的资金管理以及薄弱的会计基础

事业单位在资金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管理观念意识比较薄弱。在日常行为中重资金使用轻资金管理,会计核算的时候没有实行有效的监督,导致出现了诸多问题。首先,会计核算忽视了对基础工作的管理[1]。众所周知,事业单位会计大多数都属于记帐会计,工作只要求不出现差错就可以,这样就直接造成了会计凭证结果填写出现不规范的情况,单据有错填、漏填的现象,会计核算工作并不严谨,账实不符等现象时有发生。与此同时,并未重视财务报表与财务分析,对重要的实行决策、实施过程与最后结果并不了解。其次,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制度很难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现如今,会计核算工作基本上都由软件代替。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会计核算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是由人完成的,导致工作职责不明确,监督流于形式,加大了财务风险的同时,还提高了差错率。

1.2 预算与执行约束力不强

在国家公共财政改革实行的过程中,“零基预算”开始逐步地推行,在充分了解单位人员、开展工作情况与资产等多方面内容的基础上,同时需要结合财政部门来确定标准的编制预算。但是编制预算的时候,编制部门都会根据本部门的利益争取将预算高出往年,并没有将制度约束充分考虑在内,零基预算根本就不会在编制预算中实行。同时,在开展会计核算工作中,关于资金使用情况,不会严格地根据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来进行分类使用管理。有时候出现挖西墙补东墙的情况,专款专用的规定并没有约束到这方面的行为。另外,在资金使用方面,重视支出,不重视效益,只重视资金进行拨出,并不会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很难发挥出资金的实际效用。

1.3 固定核算并不存折旧

事业单位在购买固定资产的时候,将这笔资金归类为资本性支出,也就是在某时花费支出购买价值比较大、使用期限可能比较长且可以多次重复使用的有形资产。实际上,这样的资产使用会带来一定的效益。在当前事业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在核算固定资产的时候,不会提折旧。账面上所记载的价值都是从购买回来到使用报废,实际上这就很难反映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也就是说忽视了固定资产实际使用中损耗的费用与带来的经济效益。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展开会计核算,就虚增了自身与净资产的使用总量,致使会计信息失真,难以及时掌握固定资产的真实情况,不利于资产管理。同时这样非常容易造成责任不明确,固定资产流失的情况发生。

2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资产会计核算的变化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出现以原有的会计制度作为基础,将合理的部分继续使用,同时对相关的内容进行创新和改进。相比原有的事业会计制度,其在多方面发生了变化。

2.1 要素与主体发生改变

在过去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要素的规定并不是非常明确,在实际会计操作中通常都会将会计科目作为会计要素,将其分类为资金来源、资金运用与资金结存。但是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会计要素进行明确的规定,也就是将其很细致地分类为净资产、支出与收入等内容。会计要素的规定为会计核算与自主管理提供了参考根据。同时,过去的事业单位会计主体主要是以预算资金活动为主,并不会将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全面反映出来,很难适应新时代财务管理工作的改革需要。在新事业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将本单位各相关业务作为主体进行核算,覆盖面相对比较广,可以将会计核算的全面性体现出来,这有利于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有利于保证资金的完整。

2.2 增加了会计核算内容

在原有的事业会计制度中,关于财政性补助与非财政性补助并没有进行严格的区分。而新事业会计制度弥补了这项的不足,增加了这方面的内容规定,如新增政府预支分类、国有资产管理与国库集中支付等财政改革相关的会计核算内容。这项规定很明显地实现了会计核算与国家财务法规政府的相互衔接。同时为了能够区分财政资金与非财政资金,将非财政补助结转、非财政补助结余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促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在财政资金管理方面更加精细化。

2.3 改变固定资产核算方法

在过去,为了将固定资产的价值反映出来,事业单位会计采用的是固定基金项目与固定资产项目,而这样的反应计量并不精确,难免会影响会计信息质量。但是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不仅将“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作为核算项目,还将“累计折旧”规定在内。在计算固定资产的时候,进行相应的冲减,这样也就减少了非流动资产基金[2]。

2.4 完善财务报表结构与体系

在过去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务报表中,其所具备的机构与体系并不能将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充分显示出来,这给实际工作造成了一定的欠缺。原有的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上本就存在着结构不合理的情况,需要对其进行完善与补充,并对构成要素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样才能够促使财务报表进一步完善。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了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是由会计报表与附注内容构成的。会计报表包含了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与财政补助表与支出表。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是财务报表新增的主要因素,可以将财政补助充分地显示出来。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促使财务报表体系与会计惯例相互协调,并对原有的会计报表体系不合理之处进行了改进,促使其更加完整。

3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加强会计核算措施

从前面的论述中就可以了解到,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此种情况下,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强会计核算工作。

3.1 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体系的建设

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不断实施的过程中,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内容上就对会计核算的目的、会计假设、会计基本要素与会计核算的对象等基本内容加强了规范[3]。事业单位在财务报告内容编制中应当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体系一致,同时还应当保证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就是围绕着会计核算的目的展开的。在实际工作落实的过程中,应当不断执行并完善会计制度,这样才能够促进不同制度在会计核算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事业单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事业单位运行机制的会计核算细则,通过这些细则来稳定和巩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工作。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一旦细则制定,就应当严格地落实,保证基础工作的完整性与真实性。与此同时,还需要健全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规定不同岗位之间的权责,各项工作内容都应当区分开。唯有如此才能够控制内部制度的执行情况。

3.2 改进固定资产折旧与无形资产推销会计核算工作

无论是哪个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固定资产属于资金比较大的资产管理内容,尤其是使用年限比较长的固定资产,更应当予以重视。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就明确规定了固定资产折旧等相关内容,以此来保证实用价值与消耗、磨损价值能够真实地反映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在使用固定资产的时候,实际消耗就会产生,为确保单位预算管理执行情况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事业单位就应当在新会计制度下采用该种方式将固定资产的价值反映出来,以此来确保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信息的真实性[4]。

3.3 将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核算的基础

在事业单位改革不断实行的过程中,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与核算工作都应当将市场作为主体,并采用收付实现来作为会计核算的基础。采用该种方式的原因主要在于事业单位缺少经营业务的业务收入,会计核算只针对核算资金的收支问题,并不会涉及到资金周转使用。

现如今,在事业单位逐步转型的过程中,市场变得越来越活跃,不少事业单位开始尝试着减少国家财政拨款,而这样就需要针对事业单位的资金周转的实际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但是,收付实现其实是很难在单位运作中反映出来的。针对此种情况,有必要将权责发生制引入其中,来充分体现单位的经营资金周转情况。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将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相互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以体现资产管理的公平性、公开性,还能够将不同时期、不同项目的资产充分体现出来。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影响下,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促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质量获得保证,需要予以相应的措施。

参考文献

[1] 刘青.浅谈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重大变化与积极影响[J].财经界,2013,16(18).

[2] 张雪芬.新版《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主要变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12(2).

[3] 刘艳丽.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影响[J].财会通讯,2013,13(12).

[4] 吴延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几点变化──对《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的解析[J].商业会计,2012,15(14).

中图分类号:F71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07(a)-061-03

猜你喜欢
会计核算事业单位
谈营改增对建筑行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制造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对策
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难点与重点
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会计核算的要求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