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开发对资源破坏性的经济成本分析

2015-03-18 17:22海口经济学院雷石标
中国商论 2015年19期
关键词:乡村旅游解决措施资源

海口经济学院 雷石标

乡村旅游开发对资源破坏性的经济成本分析

海口经济学院 雷石标

摘要:开发乡村旅游在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乡村的生态平衡、乡村的自然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因此,本文重点研究了乡村旅游的开发对资源的破坏性,即乡村旅游开发对经济成本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使资源经济成本的破坏性降到最低。研究结果得出,尽管开发乡村旅游对资源经济成本带来了破坏性,但从长久利益角度出发乡村旅游的开发具有积极影响作用。

关键词:乡村旅游 资源 经济成本 解决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乡村旅游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形成的一种高级旅游形式,势必会成为我国未来主要的旅游形式,同时也将作为旅游行业经济增长的新突破点[1]。乡村旅游形式的兴起一开始是以带动乡村经济、拉动落后地区经济增长为目的发展起来的。随着乡村旅游事业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乡村旅游逐渐成为刺激乡村经济增长、振兴乡村经济的一种特殊手段,承担起了使乡村地区摆脱贫困走向致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任。

就乡村旅游的开发情况来看,乡村旅游的开发确实在相当程度上担负起了这些重任,通过乡村旅游的开发带动了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农村地区脱贫致富发挥出了积极的经济带动作用。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在乡村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大量不良问题,这些不良问题为经济成本带来的破坏性极为严重。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旅游地自然资源最先遭受到严重破坏,接踵而来的旅游地文化侵害、资源环境恶化对旅游地区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2-4]。目前,就乡村旅游开发对资源破坏性的经济成本分析研究现状来看,乡村旅游的开发对经济的影响各有利弊[5]。

因此,本文接下来着重从乡村旅游开发对经济影响的不同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分析乡村旅游的开发为经济带来的破坏性以及对当地经济带来的积极拉动作用,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在资源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大力开发乡村旅游事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1 乡村旅游的开发给地方经济带来的优势分析

1.1 解决大量剩余劳动力

开展乡村旅游为当地带来最直接、最显著的经济优势就是解决了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为广大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使乡村旅游地区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旅游业是一项关联性极强的经济产业,是一项以乡村文化、乡村生活、乡村自然资源为旅游对象的产业。当地百姓可以利用乡村旅游的这一特殊性,足不出门便可实现就业并能得到可观的经济收入。开发乡村旅游不仅能够积极调动起众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热情,为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同时也能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开发乡村旅游是促进当地经济增长、解决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手段,积极做好乡村旅游事业有利于提高百姓生活水平、缓解地方经济压力。

1.2 开发乡村旅游促进当地经济呈多元化发展

旅游业是世界公认的多元化经济产业链。据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从事旅游业相关的在职人员,每增加一位从业者可以为当地地区创造出至少五个以上的就业机会,即旅游业经济的增长方式呈多元化发展,在带动旅游业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拉动旅游业当地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产生了超强的倍数扩增效应。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中的一种旅游形式,凭借旅游业经济发展的倍增效应,使得当地地区的经济呈现多元化发展。开发乡村旅游不仅能够为当地地区以及周边地区解决大量剩余劳动力,提供大量就业机会,最主要的是为当地以及周边地区的各种旅游商品提供了巨大的销售市场,使原来单一的经济增长方式变得多元化、立体化,可以有效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通过开发乡村旅游实现乡村地区旅游的产业链、形成产业群,进一步促进当地地区经济的发展。

1.3 开发乡村旅游加快了农村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

开发乡村旅游为当地带来的又一大好处就是加快了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并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在乡村旅游没有开发之前,大部分地区都是一些经济落后、生活条件差、卫生得不到保障、交通堵塞、通讯困难的未经系统开发过的自然山区。仅仅凭借自然风光、原始风情等自然因素作为吸引游客的旅游卖点。由于城市游客对乡村旅游的认可度不断增高,因此,为了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业,扩大乡村旅游业的规模,吸引更多的城市游客以便实现最大化的乡村旅游经济效益,各地方政府开始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热情、加大了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以便为乡村旅游业提供更适宜的发展空间。在政府大刀阔斧进行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无意中加速了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为广大落后地区畅通了道路、疏通了移动通讯线路、解决了供水、供电难的问题、改善了整个地区的城市面貌。开发乡村旅游能够加速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基础设施改造的进程,能够解决各大落后地区诸多的生活难题,为落后地区实现持续、稳定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可能。

2 乡村旅游开发对资源破坏性的经济成本分析

尽管从整体来看,开发乡村旅游能够带动当地经济多元化发展、能够解决大量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能够促进落后地区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区域性经济增长、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民经济状况,在拉动农村经济、促进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上发挥的积极贡献是巨大的。在为当地经济带来巨大贡献的同时,开发乡村旅游为当地自然资源造成的破坏以及为当地经济成本带来的破坏性也是不容小觑的。乡村旅游业是市场经济体制下自发形成的,这也是导致诸多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开发乡村旅游对资源破坏性的经济成本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开发乡村旅游对生态、资源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严重

乡村旅游开发的过程同时也是对生态、自然环境破坏的过程。乡村旅游成为众多游客喜爱的一种旅游形式,最重要的一点是游客向往无污染、无破坏的自然生活。乡村生活拥有独特的民族风情,这里远离喧嚣、淳朴、自然,散发着自然、原始的味道,是吸引众多游客到此一游的重要原因。但是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纷纷涌入乡村地区,在观光游玩的过程为当地地区带来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旅游垃圾和旅游破坏。旅游垃圾是指在旅游景区活动后残留下的食物垃圾、生活垃圾、汽车尾气垃圾、污水垃圾、旅游建筑设施等垃圾;旅游破坏是指为了更好修缮旅游景区而对周边自然资源的大肆破坏,无视旅游景区的自然承受能力,以雁栖镇的“虹鳟鱼一条沟”为实例,这里的水系传承着千年的历史文化,同时也是供给全村所有住户生活所需的用水源泉。但自从开发乡村旅游后,每天到此观光游玩的游客就超过千人,严重污染了这里的水质,为这里的用户造成了吃水、用水难的问题。如若不加以控制,越来越多的餐饮、旅店等乡村旅游配套产业将会彻底毁掉乡村旅游景区的生活用水水系,为当地资源带来的破会性将不无估量。乡村旅游业不同于一般性旅游业,自然资源是乡村旅游业生存发展的唯一支柱,一旦由于乡村旅游业开发过度造成地方资源受到污染和破坏,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之路也将走向尽头,不做好资源保护措施,乡村旅游业就会面临毁灭的威胁。

开发乡村旅游只考虑眼前利益、大肆对当地自然资源进行破坏的行为是伪科学、不合理的做法。实现乡村旅游持续、稳定发展才是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以破坏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作为换取经济的手段,实属是以小换大、不可采取的经济增长方式。乡村资源是不可再生的稀有资源,在保护生态资源不遭受破坏的前提下开发乡村旅游业才是唯一正确的做法。

2.2 乡村旅游开发对乡村自然面貌产生破坏

要开发乡村旅游业,打造农村城镇化风貌是开发乡村旅游业的第一步战略,也是促进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开发乡村旅游业就必须对农村进行城镇化改造,因此,农村城镇化改造的过程成为了决定乡村旅游业最终经济成本的重要影响点。在农村城镇化改造的过程中需要平衡农村原始特点、风味和新农村的关系,既要保留乡村特有的自然资源风貌,又要在此基础上做好农村城镇化改造工作。因为乡村的原始面貌是乡村旅游的唯一卖点,自然资源不可再生、无法炮制,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处理不好二者平衡的关系,在改造过程中出现过度改造现象对乡村自然面貌造成了破坏,会丧失乡村原始资源的特殊性,使乡村旅游景观变得平凡没有卖点,将会严重阻碍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2.3 乡村旅游开发环节中存在经营管理体制问题

合理、科学的乡村旅游开发经营理念,能够在保障资源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实现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市场体制不完善,加之乡村旅游发展的时间尚短,导致乡村旅游业在开发的过程中存在了严重的经营管理问题。正是由于乡村旅游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经营管理体制问题,使得乡村旅游在开发中出现了大量对资源造成破坏的行为,并严重影响了乡村旅游经济的持续、良好发展。乡村旅游业存在经营管理体制缺陷,造成的后果也非常严重。

首先,大部分的乡村旅游经营模式是以个体经营方式为主,个体经营的利益主体也属于个人,因此,在经营观念、经营技巧上都存在着不足之处,为后续发展埋下了巨大的隐患;其次,乡村旅游业的经营管理体制不健全势必会在开发、经营的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良问题,例如经营管理者的经营眼光短浅只考虑局部利益,忽略了可持续发展观,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获取最高经济效益,为当地自然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再次,经营管理者管理能力不足、缺乏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致使乡村旅游经济成本增高,降低了乡村旅游的经济效益;最后,在缺乏完善的经营管理体制下,乡村旅游地区会出现大量的外来经营者,并在乡村旅游地区进行不正当、不公平的旅游竞争。这种行为不但侵害了众多消费者的财产,还破坏了乡村旅游景区的市场秩序。

由于乡村旅游开发环节中存在经营管理体制问题,并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当地自然资源很难得到保障。从眼前利益角度出发来看,大规模破坏自然资源开发乡村旅游业,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收回投资的经济成本,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但从可持续、科学的发展观念来看,在不健全的经营管理体制下出现的以破坏大量自然资源为代价,只为获取暂时的经济成本的这种做法是非常可笑的。自然资源是支撑乡村旅游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因素,而为了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加大乡村旅游的开发力度,不考虑当地自然资源的承受能力,肆意开发乡村旅游业,使当地的自然资源遭受破坏时,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之路也将走到尽头。

3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乡村旅游开发对资源破坏性的经济成本可以发现,乡村旅游业在开发过程中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优势的同时,自身开发过程中也为自然资源带来了严重破坏。因此,需要用经济战略性的眼光对待乡村旅游业的开发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将乡村旅游业大力发展下去,争取为落后地区创造更多的社会经济效益,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辉.发展乡村旅游的“公地悲剧”问题及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27).

[2] 朱正杰.黑龙江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拉动作用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3(9).

[3] 吕品,张耀广,李星明.对长阳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08(4).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07(a)-174-03

作者简介:雷石标(1977-),男,湖南郴州人,硕士,海口经济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企业管理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乡村旅游解决措施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乡村旅游供应链优化探析
浅谈城市道路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
谈谈如何杜绝矿井测量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