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企业文化中的儒学印记

2015-03-18 08:28王月婷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学报职工经营

王月婷

(大连理工大学 城市学院,辽宁 大连116600)

一 日本企业构成机制

(一)劳资一体化

在日本企业中,据相关数据资料显示,几乎95%的企业实行终身雇佣制,这也是日本企业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日本民众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人口老化现象越来越明显,这必然会和日本企业退休员工之后的生活质量和基本情况产生直接关系,而日本企业这种终身雇佣制度很 好的解决了职工的后顾之忧,对职工退休之后的工作生活等各项权利进行了保障,加强了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并体会到对企业生存和发展依赖的重要性,极大地调动了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终身雇佣制度,使职工强烈的感受到“企业为职工服务、企业追求利润也是为了提高职工生活福利和培养人才”,实现劳资一体化,减轻职工危害企业发展的行为,促使职工不断努力,为企业不断创造价值和财富。

(二)企业工会

企业工会已经成为日本企业经济的重要之柱之一,特别是在日本终身雇佣制度的影响下,企业职工之间调动的几率特别低,职工的各项利益直接和企业的生存发展水平相挂钩,一旦出现各种问题,企业工会便会出面发挥作用,寻找各种措施将所带来的损失范围缩小,并将所造成的危害性降到最低。另外,企业工会还可以对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进行积极引进,对于提高企业整体工作效率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重视企业工会的作用十分必要。

(三)充满激情与活力的组织机构

在充满变化的环境中,日本企业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企业员工不仅工作努力,而且十分灵活,能够对各种变化进行及时的反应和应对。人事调动和品质管理是日本企业经常采取的措施,通过人事变动,能够对问题进行及时的认识和了解,并不断积累实战经验,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培养复合型人才。通过品质管理活动,能够强化人们对品质的认识,不断在节省成本改善质量等方面下功夫,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提高工作的效率,强化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二 企业的内部经营和对外经营分析

(一)企业的内部经营

日本企业的内部经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欲善人,先善己”。尽管企业以商品经营为宗旨,但是其根本出发点却是“制造人”。人才是企业必须首要关注的问题,只有强化对人才的培养和管理,领导干部以身作则,才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出更为优质的产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第二,“上意下达,下意上达”。自主管理或者群众性管理是日本企业普遍采取的管理模式,无论是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还是对企业各项政策制度管理,企业职工均可以积极参与其中,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体现职工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企业领导应该及时和下级职工进行沟通和交流,职工有想法和意见时也应该及时向上级反馈,以便齐心协力,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三,“欲进,则人先行”。科技和人才的及时引进和培养是日本企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所在。只有不断对产品进行更新,采取先进的科学技术,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专业人才,才能激发企业的发展活力,及时与社会和时代接轨。企业职工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技能,弥补自身所存在的不足,才能发挥自身的创新精神,为企业进一步开拓市场奠定强有力的人才和技术基础。

(二)企业的对外经营

日本企业的对外经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己之长,补人之短”。从长远角度出发,日本企业经济发展经常采取长远发展策略,为了进一步占领市场,不断强化企业管理,进行内部机制改革,加大对劳资无差别的宣传力度,提高了职工的劳动意识,促进了产品质量和价格等多方面竞争力的提高。第二,“触类旁通”。很多经营管理模式都有相通的地方,日本企业发展避免走入各种局限性的误区,只要是有利的战略和措施就应该进行思考和分析,积极与自身发展情况相结合,形成自身独特的经营模式。第三,“入乡随俗”。为了进一步减小外销的各种压力和阻力,打进当地市场,就必须入乡随俗,研究当地的风俗习惯和喜好,以便生产的产品能够满足当地的需求,提高企业的对外经营竞争力。

三 儒家思想对日本企业的影响

日本社群文化认为企业和社会经济是一种相互和谐、互相影响、密不可分的关系,强调整体统一协调运作,而西方文化便将其放在了“无我”的意识范畴,在社会网络结构中,“克己”便是“自我舍弃”的反映。人们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自己的个人“人格”,并在此基础上成为社会秩序网络结构中的一个“结”。人的人格以及人性已经归于一定的社会秩序中,在这种社会秩序网络中,人们对于人事关系、相互牵制的社会关系比较重视,体现在日本的经济社会中,便是日本企业中强烈的团体本位主义。日本民众对于别人的期待、暗示以及评价等感情比较重视,并在相互制约的社会关系中发扬善良表达善意。日本企业中员工之间可以进行公平竞争,诚信是日本企业发展首要关注的问题。

日本企业外在机制之所以能够较好的运转,主要受益于日本这种独特的文化和制度支持和保障。例如:日本之所以能够以很高的质量,很低的价格,物美价廉的向国外进行出口,离不开日本国内企业之间激烈的竞争,这也是对日本历史的传承和发展,符合日本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日本企业的竞争模式不同于西方文化的个人竞争,而是以集体为单位进行综合整体竞争,从而形成了“对内和谐,对外统一竞争”的局面,加大了日本企业在国际经济中的综合竞争力。为了确保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打败对手,必须进一步加强企业内部之间的凝聚力和亲密度。因此,忠诚精神便成为日本企业文化中的主要内容和必备要素,企业在对员工进行聘任和选拔的过程中,不仅会对职工的性格进行考察,而且还会对职工的忠诚度以及长远发展潜力等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这些内容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员工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实力。“家长式的”、“家族的”、“同事式的”这种氛围便在中世纪的日本企业集团中十分普遍。

在国际经济竞争中,日本整个经济团体便可以看成是一个巨大的团体,作为一个十分严密和团结的整体参与到国际经济竞争当中。企业对于日本政府来说,就像是职工对于企业的关系一样,忠诚仍然是日本政府和企业信奉的首要绝对原则。统一协调的集体主义特征仍然存在于日本民主主义当中。日本民主主义人士认为,任何重大决策的制定和实施都不能够以个人的决定为准,而是应该广泛收集团体人员的意见和看法,在进行同一协商和讨论的基础之上进行集体决定。开会主要目的便是为了形成统一的观点和见解,让绝大多数人员觉得满意可行,达成普遍统一的观点,没有人对此决定进行强烈的反抗和否认。

日本在没有足够资源的情况下,通过不断吸收引进先进科学技术,积极培养人才,并在不断学习西方先进经营模式和东方传统模式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本企业经营模式,促进了日本企业的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对于日本这种企业经营模式的形成和发展路程,值得我们进行学习,以便不断深化改革,及时与时代接轨,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1]刘禹宏.日本企业人本管理给我们的启示与借鉴[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1):44-49.

[2]陈丽华,张海波.透视日本企业文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90-192.

[3]王运丽.日本企业文化对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3,(5):112.

[4]穆道林,高海滨.日本企业文化对我国企业发展的借鉴意义[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3):118-122.

[5]刘乃成.日本企业文化的特点与启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02):77-80.

[6]卫闻璇.论日本企业文化建设对中国企业发展的启示[J].凯里学院学报,2012,(4):79-81.

[7]安萍.大连中日企业文化比较[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47-49.

[8]刘绮霞.现代日本企业文化战略及其启示[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05):83-87.

[9]官文娜.日本企业的信誉、员工忠诚与企业理念探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140-149.

[10]曾晓霞.日本企业文化和儒家思想[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77-78.

[11]张秀峰.企业文化建设对提升企业管理水平重要性探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8):133-134.

猜你喜欢
学报职工经营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致敬学报40年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