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要求下的受评学校
——二级学院评建工作的思考

2015-03-18 08:28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毕业论文教学质量学院

雷 振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基于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要求下的受评学校
——二级学院评建工作的思考

雷 振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文章根据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方案和受评学校二级学院评建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二级学院评建工作关键在于“建”,并对二级学院依据什么“建”?“建”什么?怎么建?进行了探讨。最后重点阐述了课程教学建设、毕业论文指导建设、课程考核建设、质量管理建设。

课堂教学;毕业论文;课程考核;质量管理

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虽然是对学校层面进行评估,没有直接对受评学校二级学院提出明确要求,但是二级学院的评建工作仍然是评建工作的关键。如何做好二级学院评建工作?二级学院评建工作的关键是什么?笔者 经过研读教育部评估中心的文件和相关参考文献,认为做好二级学院评建工作的关键就是一个字,“建”字。依据什么来建?建什么?怎么建?这是二级学院评建工作的重点。

一 二级学院评建工作依据什么来建?

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以后简称合格评估)的指导方针是“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这20字方针可得“建”是始,“评”是终;“建”是本,“评”是末;“建”是重点,“评”是手段。在合格评估工作中“建”字竟如此重要,受评学校二级学院应该根据什么来建?笔者研读合格评估方案认为应依从如下几方面进行建设:一是二级学院应根据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规律,循道而建;二是二级学院应根据人的发展需要,以人为本,建设适合人类发展的课程,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简称“依人而建”;三是二级学院应根据党和政府的教育教学方针和政策,领会文件精神,依策而建;四是二级学院应根据地方(行业)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行建设,培养社会现在和未来需要的人才,简称“依需而建”;五是根据学校定位和二级学院教育教学资源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建设,简称“依状而建”。这所有的建设都应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落实到二级学院办学思路、顶层设计、专业建设、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课程建设、课程考核、课程质量管理等教学环节中。

二 二级学院评建工作建什么?

依据已找到,目标已定好,那么二级学院在评建工作中应建什么?应从四方面进行建设:一是二级学院办学思路建设。办学思路即顶层设计,这主要是解决二级学院目标、方向、路线、规划等问题。通过二级学院顶层设计能告知师生前进的目标、方向和路线;二是二级学院专业建设,通过其解决二级学院课程体系问题;三是课程建设。这是教学建设的重点,主要包括理论课程建设和实践教学环节建设;四是教学质量管理建设。这是教学建设的保障,主要包括理论课程教学质量管理和实践教学环节质量管理。

三 二级学院评建工作怎么建?

(一)二级学院办学思路建设

二级学院办学思路建设即二级学院的顶层设计,主要是解决二级学院办学目标、定位、方向、路线等问题。二级学院领导通过二级学院顶层设计能清楚地告知师生二级学院的目标定位、层次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类型定位、服务面向定位等。二级学院在办学思路建设上主要解决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二级学院专业设置的面向。受评学校二级学院专业设置要面向地方(行业)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服务地方为主;第二个问题是人才培养定位。受评学校二级学院要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第三个问题是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受评学校二级学院要科学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以教学为主;第四个问题是办学层次。受评学校二级学院要本科比例适当,以本科教育为主。二级学院办学思路建设不是虚的、空的,要体现在二级学院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规划、专业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和教育教学过程中。

(二)二级学院专业建设

二级学院专业建设包括专业设置、专业结构优化、专业建设规划、专业培养方案等,其要点是面向地方(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找准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目标,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受评学校二级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是应用型,那么二级学院各专业的课程体系,就应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课程体系。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应用型课程体系?笔者根据传统的培养方案和一些专家的意见,对课程体系提出了“四增四减”原则。“四增四减”即“一是增加地方(行业)课程,减少传统理论课程;二是增加选修课程,减少必修课程;三是增加课外学时,减少课内学时;四是增加实践教学学时,减少理论教学学时”。

(三)课程建设

二级学院课程建设是教学建设的重点。课程建设主要包括理论课程建设和实践教学环节建设。理论课程建设包括课程规划建设、理论课程标准建设、理论课程大纲建设、理论课堂教学建设、理论课程教学方法建设、理论课程考核建设等;实践教学环节建设主要包括实践教学规划建设、实践教学标准建设、实践教学大纲建设、实践教学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实践教学考核建设等。这些建设都必须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并紧紧围绕它,指向它。本文重点介绍课堂教学建设、毕业论文指导建设、课程考核建设等内容。

1.课堂教学建设。课堂教学是评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评估专家必看的环节(主要通过听课来考察)。教师要把课堂当作神圣殿堂,要做到课前充分准备,课中认真讲解,课后积极反思。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应维护课堂的神圣性,科学安排教学内容,精选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重点做好备、教、辅、研。“备”即备课,做好课程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教”是重要环节。应注以下几点:①要根据教学大纲,安排教学内容,突出“三基教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②要熟悉教学内容。基础理论应讲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理论的结构框架、基本观点及其逻辑关系;基本知识应表述规范、准确,突出重点和难点,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并适当介绍本课程前沿动态,比如理论动态、应用动态、政策动态等;③要精选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和课堂环境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建议精选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数据、事件等材料。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启迪学生智慧,培育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④要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资源等;⑤教师语言表述清晰、简洁、准确。“辅”即教师课外辅导。“研”是加强课程研究,积极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撰写教研报告,申报教改课题。

2.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工作是实践教学工作的重点。做好毕业论文工作应重点做好以下几点:(1)毕业论文必须真题真做,严禁购买、由他人代写、剽窃或者伪造数据等作假情形;(2)强化毕业论文工作过程的指导,认真完成毕业论文各环节的指导工作,主要包括毕业论文选题、任务下达、开题报告、开题答辩、中期检查、成绩评定、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环节工作,确保毕业论文质量合格;(3)确保毕业论文文本格式规范。制定开题报告格式标准和论文文本格式标准;(4)确保毕业论文工作材料的要素齐全。主要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开题记录、中期检查、指导教师评语、评阅人评语、答辩记录、论文指导工作记录、论文文本(包括论文封面、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致谢及附录)等毕业论文工作材料,并确保以上材料完整入库;(5)确保有50%的论文在实验、实习、社会实践中完成。

3.课程考核建设。课程考核也是合格评估的重点,是评估专家必看的环节。合格评估方案强调课程考核改革,倡导课程考核方法科学多样,重视学习过程考核。(1)教师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来对学生课程学习进行评价。具体依据的文件是《专业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考核大纲》。(2)课程评价包括理论课程评价和实践教学环节评价。理论课程评价分为考试课程和考查课程。理论课程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构成,有课程实践的课程还包括实践成绩,特别注意平时学习过程评价,并保存相关佐证材料。独立开设的实践教学环节,例如实验项目、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毕业设计单独进行评价。(3)理论课程的评价工作是课程评价的主体。应做好如下工作:①考试课程的命题工作。考试课程的命题必须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和考核大纲进行,全面测量学生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②试题难易度要适中,题型选择要科学,题量要适当,试卷结构要合理,知识覆盖率达到教学大纲的85%;③命题时一定要填写《命题双向细目表》;④试题拟定后,须制订参考答案和评分细则(主观题应提供“答案要点”)。评分标准应公平合理,对答题的每个要点应分别给出评分要求;⑤试卷评阅工作。阅卷人必须要据评分细则,采用流水方式集中阅卷,做到公平、公正、无误。试卷必须同时记卷首分、题首分和小题分,一律记正分,不得记负分。记分数字必须清晰,严禁涂抹,每份试卷评卷人和复核人必须签名。阅卷须使用红色钢笔或红色圆珠笔。全错和未答题应记“0”分,全对记满分,未全对的主观题应标出知识点分或观点分,客观性题目只能打满分或“0”分,不得出现其它随意性分数。若因误判或漏判确需更改时,应同时有评卷人和复核人等至少两人签名;⑥试卷分析工作。试卷分析要根据课程教学大纲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认真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重点就学生对该课程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相关能力目标的实现、教与学各方存在的主要薄弱环节进行归因分析,并据此提出教学改进措施。(4)做好课程平时成绩考核工作。(5)确保课程考核材料的要素齐全。课程考试材料主要包括:命题审定单、命题双向细目表、空白样卷(A、B卷)、期末考试成绩登分册、试卷分析表、考场情况登记表、参考答案和评分细则、考试试卷(按学号顺序排列)等材料。平时成绩材料主要包括:学生点名册、作业本、课堂笔记本等。(6)补考试卷的评阅、分析工作参照考试课程进行。(7)考查课程的命题、制卷、评卷、试卷分析、平时成绩考核参照考试课程进程。如果考查课程期末考试不用试卷评价,平时成绩参照考试课程。(8)实践教学环节的评价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实践教学目标(实验教学目标、实习目标、实训目标、社会实践目标等)进行评价。具体依据的教学文件《专业培养方案》、《实验教学大纲》、《实训教学大纲》、《实习教学大纲》、《实训教学大纲》等。评价方法由指导教师设计,必须要有评价和评价依据材料。

(四)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管理建设

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体系是教育部评建工作的重点,是教学质量保障的重点,是评估专家考察的重点。(1)教学质量目标。制定科学的教学质量目标,并对目标进行分层。教学质量目标主要包括学院教育教学目标、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实验教学目标、实训教学目标、实习教学目标、社会实践目标、毕业论文综合训练目标。(2)教学质量标准。根据二级学院实际情况制定规范的科学的教学质量标准。教学质量标准主要包括学院质量标准、专业质量标准、课程质量标准、课堂质量标准、实验教学质量标准、实训教学质量标准、实习教学质量标准、社会实践质量标准、毕业论文综合训练质量标准。(3)教学质量实施方案。根据二级学院情况制定可行的、合乎实际情况的教学质量实施方案。这些实施方案主要包括学院教学质量实施方案、专业教学质量实施方案、课程教学质量实施方案、课堂教学质量实施方案、实验教学质量实施方案、实训教学质量实施方案、实习教学质量实施方案、社会实践质量实施方案、毕业论文综合训练质量实施方案[2]。(4)教学质量执行系统。教学质量执行系统分线执行,分别是专家(学院督导)、学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学生管理人员等5线。督导评课、评导(毕业论文指导)、评管(教学管理),学生评课、评管(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评导(毕业生评指导教师),教师评课(自评和他评)、评学(学生课程学习效果)、评管(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人员评学(学生状况)。这5线平行进行相互牵制,以质量目标和质量标准为依据,以客观准确的数据为证,以事实说话,建立评价数据库。(5)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系统。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系统主要是根据收集的信息,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人员,让其及时改进工作。(6)教学质量改进系统。教学质量改进系统是根据收集信息和反馈信息情况,分析其内在本质原因,然后根据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学质量目标、质量标准、质量实施方案等。以上各要素紧密联系,相互协调,并将其与日常教学工作结合起来,构成科学、规范、有效运行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1]教高[2011]9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通知[S].教育部,2011.

[2]雷振.民办本科院校内部质量监控体系构建及运行[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7).

(责任编校:周欣)

G647

A

1673-2219(2015)04-0165-03

2014-12-21

雷振(1979-),男,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

猜你喜欢
毕业论文教学质量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本科毕业论文要不要取消”为何长期无解
高等院校音乐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和写作的问题透视与思考
海盗学院(7)
学院掠影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我的月子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