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阳光体育运动模式研究进展

2015-03-18 10:41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河南新乡453003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5年13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体质阳光

□ 代 狄 冯 伟(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河南 新乡 453003)

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阳光体育运动模式研究进展

□ 代狄冯伟(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河南新乡453003)

国家发出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以来,许多专家、学者对阳光体育运动纷纷进行了研究,以推动阳光体育运动向纵深发展。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法将阳光体育运动与体质健康以及阳光体育运动推广模式等研究加以综述,旨在把握当前研究现状和不足之处,并为以后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阳光体育运动体质健康推广模式

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体育锻炼是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有效途径,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要求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充分保证学校体育课和学生体育活动,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同年,教育部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这些政策的出台,一方面说明了学生体质下降问题增多亟待解决;另一方面也表明国家和社会各界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创造了较好的社会环境与制度保障。对此,许多专家、学者对阳光体育运动纷纷进行了研究,以推动阳光体育运动向纵深发展。徐学慧在《阳光体育研究述评》中认为阳光体育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阳光体育的意义与价值、阳光体育含义与特征、如何发展阳光体育等问题。这些研究推动了阳光体育发展,但也存在着理论研究缺乏严谨的逻辑论述、缺乏制度和机制性研究、研究方法单一等不足。加强阳光体育推广模式、发展长效机制研究,既是阳光体育理论研究纵深发展的需要,又是阳光体育运动发展的必然要求。

1、阳光体育与促进体质健康的研究

余迅在其硕士论文《实施阳光体育对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中从阳光体育大背景出发,表明阳光体育活动对学生体质健康有一定影响,但无法替代体育课。我们要在立足体育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阳光体育活动,在必要时对未设立体育课年级(大学三年级、大学四年级)的学生进行体育健康促进干预。把阳光体育同体育教学改革相结合,使阳光体育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董新军2011年4月在《阳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改善效能分析》一文中通过建立阳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干预机制;表明,阳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干预能够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这对于增强大学生体质、缓解竞争压力、提高就业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曾红卒2012年8月的《基于阳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途径的思考》中,从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情况、锻炼方法、生活方式和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入手,分析大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突出问题和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寻找遏制和减缓大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有效途径,使阳光体育运动真正受益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闫领先2012年11月在《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研究》一文中,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针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剖析,研究发现,由于法规、安保、激励、评价、监管等机制不够健全致使"阳光体育"工程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鉴于此,探究全面改进大学生体质的科学有效、便于实施的“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势在必行。

殷征辉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研究》中讲述了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身体的影响是增强体质、端正姿态、塑身美体;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放松身心,释放压力、有利于坚强意志品质的培养、有利于人际关系的改善。建议端正教学思想、把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落到实处,加大宣传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课程建设,将阳光体育与体育教学结合起来、注重学生课外活动的体育锻炼。

苗秀丽,董捷等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对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实验研究》中通过“阳光体育运动”与“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相结合的方法,依据学生体质的具体情况为学生开具运动处方的实验研究,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1)开具课外运动处方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成绩,使学生体育锻炼更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体育成绩显著提高。(2)开具课外运动处方为学生提供体育锻炼的方法,运动负荷和运动的时间,并且根据锻炼的效果不断地修改,从中获得体育锻炼的成就感、乐趣,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3)课外运动处方的开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积极主动的道德能力与素质。引导青少年自学、自理、自强、自律,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许敬在《石家庄外国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对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研究》中对石家庄外国语小学2009年和2010年的在校小学生两次大规模的健康体质检测结果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开展实施“阳光体育运动”方案后,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1)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以来,对全校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近两年来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达标率和良好率明显提高。(2)学生身体形态方面:身高增高的趋势比较明显,体重的增加得到了适当的控制,身高标准体重的评价中多数学生由正常体重接近最高限、最高限甚至超重的现象得到了有效的控制。(3)学生身体机能监测评价结果呈上升趋势,说明“阳光体育运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呼吸系统功能的提高。(4)身体素质方面:柔韧素质水平较高,成绩评价结果比较理想,且呈小幅上升趋势;力量速度素质近两年虽有一定程度提高,但整体水平不高。说明“阳光体育运动方案”中有关力量速度素质练习的较少。

王健在《阳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实验研究》一文中,以阳光体育为平台,有计划、有目的运动干预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有助于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能力;实验结果表明阳光体育运动在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中具有一定的优势条件,其丰富多彩的形式、终身教育的理念都可以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心理的洗礼和升华,可以有效地改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态,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干预,是解决大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的新途径,体现了终身体育的理念。

司庆洛,曾红卒在《阳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体质健康中不良行为的干预研究》中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在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背景下,针对大学生体质健康中的不良行为,以阳光体育运动作为干预手段,改善大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增进大学生的体质健康,为阳光体育运动形成长期有效的干预功能提出一些建议。

姚鑫在《贵州省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研究》一文中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调查贵州省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并分析学生自身、学校和社会因素等对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贵州省大学生实测体质平均合格率和优秀率明显低于上报国家教育部的数据;大学生体质按照所在年级的不同差异非常显著;来自农村的学生体质状况较好;而城市籍学生的体质总体状况较差;且呈现两级分化趋势。因此,“阳光体育运动”有效开展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2、阳光体育推广模式的研究

马维平等《高校“阳光体育运动”运行模式的实践研究》一文中,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考察访谈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常州大学阳光体育运动运行模式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从中得出: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应结合高校体育发展规律与特点,构建符合本校实际的阳光体育运动运行实践模式,逐步建立健全阳光体育运动长效运行机制,通过有效监管保障阳光体育运动深入持久开展。

吴婷婷等在《社会转型背景下“阳光体育运动”高校推广模式探究》中从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出发,就社会转型背景下高校阳光体育运动模式进行探索并提出运行机制和实施对策。第一、建立阳光体育运动达标制度;第二、建立安全保障和健康教育制度;第三、建立阳光体育运动下的教师指导制度。

白雪等在《谈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多元化推广模式--以遵义为例》一文中,提出了一系列推广模式:一、家庭、学校、社区一体化推广模式;二、体育俱乐部推广模式;三、其他推广模式:包括大课间推广模式、体育文化节推广模式以及以体育竞赛为载体的推广模式等。这么多的推广模式都可以应用到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的推广中来,而作为地方政府和学校,则有必要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对多种推广模式的综合利用中来,从而为青少年创造一个良好的“阳光体育运动”氛围。

刘丽萍等在《阳光体育运动发展模式研究》中,对“阳光体育运动发展模式”作了界定,提出四个发展模式:体育课模式、课外体育活动模式、俱乐部体育活动模式和校际间的体育活动模式。在分析了各个模式存在问题后提出构建一个分别适应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五级阳光体育运动发展模式,促使阳光体育运动有效、可持续性发展。

鲁天学等的《“阳光体育运动”多元化推广模式的研究》一文中遵循分析推广理念,推广原则基础上提出了阳光体育运动的推广模式。即:俱乐部的推广模式、行政推广模式、课内外推广模式、大课间推广模式等。多元化的推广模式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加强青少年的体质,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切实加快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

3、小结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未来的研究方向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注重地域性,把某个地区的阳光体育运动及其实施状况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探索符合地方特色的阳光体育运动推广模式。使各地区各学校都能够更好的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从而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

正确的理念、明确的目标是影响人们思维与行为的主因。研究“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阳光体育活动新模式”实施的战略及其意义,完成大学生体质健康活动模式的制定和实施,通过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影响到家庭,辐射整个社会,对提升国民整体素质水平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与深远影响。

[项目来源:2015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2015-QN-320)]

[1]徐学慧.阳光体育研究述评[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

[2]余迅.实施阳光体育对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3]董新军.阳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改善效能分析[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4)

[4]曾红卒.基于阳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途径的思考[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8)

[5]闫领先.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2,(11)

[6]殷征辉.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31)

[7]苗秀丽,董捷等.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对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实验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8,(10)

[8]许敬.石家庄外国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对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9]王健.阳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实验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4,(12)

[10]司庆洛,曾红卒.阳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体质健康中不良行为的干预研究[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4)

[11]姚鑫.贵州省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4)

[12]马维平,徐勤儿,于楼成.高校“阳光体育运动”运行模式的实践研究[J].河西学院学报,2013,(2)

[13]吴婷婷,刘培星.社会转型背景下“阳光体育运动”高校推广模式探究[J].科技资讯,2014,(32)

[14]白雪,令狐昌琴,苏晓玲.谈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多元化推广模式--以遵义为例[J].统计与管理,2014,(6)

[15]刘丽萍,陈善平,孙蔚.阳光体育运动发展模式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2)

[16]鲁天学,李国忠,陈晓.“阳光体育运动”多元化推广模式的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2,(1)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体质阳光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走,出发!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走在阳光路上
呆呆和朵朵(13)
西点军校体育运动的开展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