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沙特阿拉伯石油经济贸易的挑战与展望

2015-03-18 22:32刘玲芳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22期
关键词:沙特阿拉伯沙特石油

□刘玲芳

一、中国与沙特阿拉伯石油贸易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一)中沙不是一种完全均衡的相互依赖关系。从供需关系上来说,沙特阿拉伯是位于中东地区的全球最大石油生产和输出国,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中沙两国在能源领域存在着相互依赖关系,双方的互助合作都满足了彼此的利益需求;从国家实力的角度看,中国的综合国力超强于沙特国。然而,从资源占有的角度,沙特坐拥丰厚的石油和天然气能源,具备话语权。由于利益关系,中沙两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稳定和谐的交往状态,对两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但是,中国在石油能源安全层面还存在着很大的隐患因素,中国应高度重视,尽力消除消极因素,努力维护本国的能源安全。

(二)技术问题。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强和市场化能力不高,严重阻碍中国和沙特石油、天然气等能源方面的更深层次的交往和合作。但是,在石油贸易中,技术的地位与市场的能量同等重要,并且是支配企业和国家在国际石油市场占比份额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沙特阿拉伯在实行石油资源国有化之后,曾经为了获得跨国企业的技术和人才流入,不惜以开放本土的一部分油气资源为代价,由此可见,中国石油企业在技术领域对沙特阿拉伯的吸引力不强。

(三)美国的干预。美国为了保证石油等能源进口途径的专一性和无限充足,时而会使用唯我独尊、以自我为中心的独霸手段,他们打击和排斥的对象中那些被其作为战略竞争强敌的国家更是首当其冲。美国尽管降低了对驻沙军事基地的依赖,并有意减少向沙特进口石油的比重,但并不代表美国可以欣然接受中国取代其而轻易获取利益真空。“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美国在沙特的控制力量远远大于中国,中国与沙特的合作势必会削弱美国的控制力,损害美国的既得利益,因此美国不希望更不想看到中沙两国的进一步合作和交往。

二、中国与沙特阿拉伯石油贸易合作对策和前景展望

(一)中国与沙特阿拉伯石油贸易合作对策建议。

1.加强高层合作,全面巩固中沙关系。中沙两国的最高领导人之间的高层会晤是两国石油贸易合作的前提,之后中沙两国在高层联系上更要下功夫。与此同时,中国作为石油需求方,更应该增加与沙特阿拉伯在国内各个方面的深度合作,拓展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以积极的态度参加国际事务,巩固中沙两国的关系,以充分保证中东地区中国能源的利益和市场份额。

2.开拓外向型的能源战略布局。具体来说,其一,中国需要全面吃透沙特阿拉伯相关能源投资和开发领域的具体规章制度,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使中国在沙特石油进口方的权益得到充分保护。其二,中国应该尽快在中亚等海外地区建立属于自己的油气供应站。因为中亚地区虽然和中东地区一样存在着非常宝贵的能源资源,但是该地区生产力落后、经济贫困、科学技术不发达,直接导致该地区的油气勘探和开发都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对此中国应该积极主动、把握机会,通过购买油田、风险投资等方法,尽快在中亚等海外地区建立属于自己的油气供应站。

3.实行“走出去”战略,快速提高中国的能源竞争实力。众所周知,沙特国家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丰厚,有关能源方面的政策不紧,中国企业必须把握好时机,提高市场竞争力。政府应该积极参与到沙特油气田的勘探和开发队伍中,努力做到自主研发和勘探海外油气田,并且实行“走出去”战略,加快建立海外石油生产和供应平台。当前中国对沙特石油能源的使用,不仅包括经政府批准的企业在国际石油市场上实行期货及现货贸易,在勘探、开采等方面也与沙特有着密切合作关系。中国使用“份额油”的方式在与沙特的合作项目中,换言之,即中国在沙特地区的石油开采项目,一般采用投资和参股的方式,这样可以在项目开发的过程中分取一块蛋糕,并且借助这样的途径可以确保本国的石油进口量不会因为价格的上下波动而受损,同时,中国还可以不断降低目前过于依赖中东、中亚石油的能源进口格局,进而逐步解除因地缘危机可能引发的能源危机。

(二)中沙石油经济贸易合作的前景预测。

1.中国和沙特两国之间的石油政策互相补充。沙特国家的石油政策以稳定价格、推动具有超强竞争实力的石油工业发展、为政府财政收入添砖加瓦为基本目标。因此,沙特的石油政策行事稳健,希望寻找稳定的石油进口国为合作伙伴,达到降低石油价格浮动和风险的目的。中国对石油的需求量还是空间很大,沙特与中国石油贸易合作的空间和前景也很大。正如沙特国家石油公司的一位高级官员所解释的那样:“我们需要中国的市场,我们要像得到日本和美国市场那样得到中国的市场,手段是通过积极的营销资助方法。”[2]

2.沙特国内政局稳定为中沙石油合作提供政治保证。虽然沙特实行君主制,但是中产阶级是国家人口的中坚力量,中产阶级的利益必须仰仗于王室和贵族,这种情况导致占据人口绝大多数的公民不仅不是威胁,反而是沙特政府得以传承和稳固的阶级基础和保障。同时,与伊朗、苏丹这些国家相比,沙特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比较良好,能够使中沙合作避免无须有的政治风险。此外,中国经济的快速腾飞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攀升,使中国的石油进口量急剧增长,早已经远远超过了生产量。中国作为能源方面最大的需求方,时刻对中东石油公司有着巨大吸引力,这些企业全部都盯着这块肥肉,希望凭借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腾飞而带来的利益机遇和巨大市场,沙特亦在其中。为此,沙特承诺给中国提供充足的原油,并积极投身于中国的炼油厂建设项目中。

3.中沙两国相对比较固定的战略伙伴关系为经贸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6年伴随着阿卜杜拉国王登基,他把中国确定为首访国家,与此同时,胡锦涛同志回访沙特。两国首脑的互访活动开启了中沙国际关系史的先河。首脑外交是国际关系修复和保持的法宝,对消除两国之间的历史隔阂、修复两国友好关系并达成发展共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现实价值。两国首脑互访为中沙之间的经贸合作往创造了非常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为两国之间的政治互动打下坚实基础。

三、结语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进入深水区,目前稳固和平的外交关系、石油等能源领域的供需平衡比任何时期都尤为关键。我国必须尽量避免由于中东局势动荡可能造成的石油价格波动,以及石油能源在供应链环节的完整性。还必须推动石油美元兑换的价格稳定性,努力争取进口石油和出口产品之间的收支平衡。沙特国家是中东地区在石油能源领域最大的出口国家,在整个中东地区事务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沙特政府出台的能源政策是把双刃剑,对于中国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总体而言,机遇多于挑战。机遇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有助于强化中沙两国之间的能源合作共赢;有助于中国构建外向型、多元化能源格局;有助于使中国的石油进口成本更趋合理;有助于降低中国能源供应的安全风险,并对中国的能源政策制定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为了保证中国的能源安全,灵活面对沙特处于变化中的能源政策,中国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加强高层合作,全面巩固中沙关系;开拓外向型的能源战略布局;实行“走出去”战略,提高国际能源竞争力;逐步完善和健全石油战略储备系统,增强应对能源风险的抗打击能力;开发石油期货,避免能源价格波动带来的各方面风险。

[1]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J]. International Energy Outlook,2007:88,187

[2]黄一玲. 石油安全与中国对中东的石油外交[J]. 理论界,2013,11

猜你喜欢
沙特阿拉伯沙特石油
沙特阿拉伯MO面包房&咖啡吧
石油石化展会
来自沙特的新燃料
奇妙的石油
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剑指美国页岩油产业?
沙特阿美IPO的蝴蝶效应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
沙特阿拉伯AL Masane VMS型多金属矿床的研究进展及认识
彪悍的沙特传统舞蹈:边跳边对自己开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