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融入东北朝鲜族人民革命斗争史的思考

2015-03-18 23:44金亨煜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21期
关键词:革命斗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延边

□金亨煜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不但体现了综合性、整体性的要求,而且它的特点又是有史、有论、有应用,因此有利于大学生在历史与现实联系中,比较全面地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帮助大学生激发爱国热情,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时代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接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思想,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纲要》课教学现状

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1840年以来的中国历史。然而,《纲要》不是专业课,而是大学生必修的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它所讲述的内容不可能去作详尽的叙述和论证。着力点应当放在使大学生大体上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总体面貌和基本线索,做到了解国情、国史,深刻领会中国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社会主义的有关历史情况和历史经验。

延边大学作为民族院校,朝鲜族学生在本科生当中比例约占40%,对一直在朝鲜族学校学习的他们来说,用汉语授课是比较难适应的事情,并且目前大学生的情况来看,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掌握,所以,“学生不欢迎,老师没兴趣”就成为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甚至有些学生明确表示:“上政治课是因为怕点名,影响期末成绩”。因此,通过分析教材,教学体系的研究和探索,结合地域特色,努力完成由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的转化,并且在这种转变的过程中更好地突出民族地区的特色和优势,以提高《纲要》课的吸引力和说服力。作为边疆地区的民族院校,有必要在教学内容中增加少数民族革命斗争、奋斗史,使学生通过发生在身边的历史,更加亲切真实感受历史,增强民族院校大学生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和历史观,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综合搜集、甄别历史资料和动手操作及应用能力。

二、《纲要》课教学融入东北朝鲜族人民革命斗争的内容

中国的朝鲜族,是鸦片战争以来从朝鲜半岛迁入到中国的朝鲜移民。迁入到东北以后,清政府就对朝鲜族人民开始实行民族同化政策,剃发易服,编入满洲旗。清政府垮台后,封建军阀政府就迫害与驱逐朝鲜族人民。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后,想要彻底毁灭朝鲜族人民的民族意识,强加给他们“满洲国臣民”和“帝国臣民”,把他们变为自己的奴隶。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以“小日本”或“韩侨”的名义把朝鲜族人民排斥在国门之外。只有中国共产党根据朝鲜族人民的历史实际,承认他们是中国的少数民族,同全国各族人民一样享有平等的权利。

延边大学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高校之一,是坐落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首府延吉市的一所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综合性大学。作为边疆地区的民族院校,将朝鲜族人民的革命斗争以及经验引入教学环节,发挥边疆民族地区的高等院校的优势,结合地域特色,努力完成由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的转化,并且在这种转变的过程中更好地突出民族地区的特色和优势,不仅可以提高《纲要》课的吸引力和说服力,而且可以增强《纲要》课教学的实效性。

(一)朝鲜族人民“一身兼两任”的历史使命。中国朝鲜族人民在革命斗争中所取得的斗争业绩,又是中华民族革命斗争业绩的一部分。由于历史的原因,从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朝鲜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之前,朝鲜族人民肩负着既为朝鲜的解放而斗争,又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斗争的“一身兼两任”的特殊历史使命。他们积极投入到朝鲜革命和中国革命。朝鲜族人民从迁入那天起,就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日韩合并,朝鲜沦为日本殖民地以后,朝鲜族人民在反日民族主义团体的领导下,创办民族教育和反日教育,发展反日团体,组织反日武装,同日本侵略者进行坚决的斗争。之后,他们又在朝鲜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争取朝鲜独立而斗争,但是,由于历史条件和时代条件局限,都以失败而告终。从19 世纪30年代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正确对待中国革命和朝鲜独立运动的关系,积极投身于中国革命,又积极开展朝鲜民族独立运动和解放运动,直到1945年8月中国和朝鲜光复为止。接着,朝鲜族人民同中国各族人民一起,又为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而斗争,直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夺取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的斗争中,朝鲜族人民逐渐具备中华民族的民族要素和特点,成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灿烂的五星红旗上,染着朝鲜革命烈士的鲜血。”

(二)朝鲜族革命者在东北开展革命斗争。中国的朝鲜族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早在20 世纪初,在反日民族主义团体的领导下,开展反日民族教育,并开始进行反日示威斗争和反日武装斗争。后来,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掀起红五月斗争和秋收、春荒斗争热潮,建立了党的基层组织。“九·一八”事变后,他们在党的领导下积极组建抗日武装,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进行了英勇的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他们前仆后继,誓死如归,消灭和牵制了大量的日本侵略军。在解放战争时期,他们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争先恐后地参军参战,为祖国的解放事业谱写了壮丽的民族英雄史诗。在革命斗争中,比起中国的其他民族,朝鲜族人民动员的范围更广泛一些,组织起来的程度更严密一些。在革命战争年代,朝鲜族人民最集中的延边地区就有14,756 名革命烈士,其中,朝鲜族烈士占93.8%,占整个吉林省革命烈士的41%。在解放战争时期,朝鲜族人民平均每15 人中就有1 人参军,参战的民工达30余万人次,动员的牛车达3万余辆次。因此,在东北朝鲜人民聚居区里,山山都开金达莱,村村都有烈士碑。二十世纪初到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生活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二百多万朝鲜人同时具有中国和朝鲜双重国籍。其中不乏先期参加中国革命,后期回国参加朝鲜革命的朝鲜族名人。

(三)朝鲜族人民几十年的斗争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平等和民族自决的纲领,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唯一正确的纲领。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列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旗帜,把马列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圆满地解决了中国的少数民族问题,并创造性地制定中国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并付诸实践。

抗战结束后,东北局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从当时的实际出发,明确界定了中国朝鲜族的概念。指出:“除参加华北抗战的朝鲜义勇军以外的东北朝鲜族居民,一般地认定为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

在东北,解放战争时期,各级党组织根据中共中央的有关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给予朝鲜族人民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平等权利,真正享受国家的主人待遇,为实现朝鲜族人民的民族区域自治创造了条件。第一,在户籍问题上,依据吉林省工委对延边问题的指示精神,延边地委先后制定了《关于延边民族问题》和《关于民族政策中的几个问题》等文件,其中不仅阐明了解决朝鲜族问题的方针政策,而且加以落实。文件规定,中国朝鲜族的祖国是中国,凡有户籍的登记户口的都是中国公民。后来,按此规定东北三省其他地方都解决朝鲜族人民的户籍问题。第二,在参政问题上,中国共产党为朝鲜族人民充分保证参政权利,以便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据1948年的统计,朝鲜族干部在延边的各级人民政府机关中所占的比例为75.5%。第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朝鲜族农民群众分得土地,真正成为了土地的主人,同兄弟民族一样获得同等的地权、人权和财权。第四,党非常尊重、重视和发展民族文化教育。陆续建立起朝鲜族中小学,特别是1949年4月1日,成立延边大学,就已经正式建立起朝鲜族教育体系。同时,各项文化事业也得到迅速的发展,包括朝鲜族文学艺术、广播、报刊和出版等。此外,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逐步实现干部民族化,并积极培养和大胆提拔朝鲜族干部。如,从1946年到1949年,多次举办省委和延边地委组织的讲习班和训练班,而且培养了民族干部五千多名。在此基础上,1952年9月3日,延边朝鲜族自治区(1955年12月根据宪法改为自治洲)成立,后来相继建立东北三省各地方的朝鲜族自治县或乡、镇。

[1]本书编写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0年修订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崔厚泽,金香花. 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与朝鲜族人民的解放[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3]崔厚泽著. 英明的政策 辉煌的历程[M].哈尔滨: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1997

[4]韩俊光. 中国朝鲜族人物转[M]. 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1990

猜你喜欢
革命斗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延边
《延边大学学报》(社科版)2020年总目录
延边大学美术学院绘画作品
“图们江论坛2018”在延边大学举行
신라 -고려 시기 경물 묘사 관련한시의 어음문체론적 특성 소고
陶铸在连江领导革命斗争的故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人民教育家柳湜研究
鄂豫陕镇安苏区的革命斗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