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体育生活化模式的构建研究

2015-03-18 09:30杨雨丰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体育工作部辽宁大连116052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5年20期
关键词:舆论生活化大学生

□杨雨丰(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体育工作部辽宁大连116052)

高校大学生体育生活化模式的构建研究

□杨雨丰(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体育工作部辽宁大连116052)

体育生活化是现代体育教学的核心追求,从其视角对高校体育教学“健康第一”指导思想进行研究,为了实现体育教育生活化,本文从舆论宣传、体育教育活动组织、终身体育三大方面构建体育生活化,为高校体育工作有序开展提供借鉴。

高校体育生活化构建研究

前言

自从20世纪改革开放初期,高校开始了体育教学改革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体育锻炼成为高校学生一种自觉和理性的生活方式。大学生只有实现体育生活化的方式,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体育活动需求。在此背景下,高校体育改革势在必行,当前比较风靡学校体育模式的——体育生活化,该文从舆论宣传、体育活动组织、终身体育三大方面构建体育生活化模式,为高校体育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1、舆论宣传

1.1、舆论宣传对构建体育生活化的重要性

首先,公众舆论是促进体育生活化的重要载体。舆论宣传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来展示体育成果,学生生活情况的重要手段,促进经验和创新生活方式的有效途径。高校体育公共舆论直接反映了体育的重要性。一所高校对体育管理、体育竞赛的舆论宣传,反映出一所高等院校某一阶段的工作成果,通过舆论宣传,让广大师生知道、了解体育生活化的意义。

第二,舆论是推动体育生活的有力平台。宣传可以说是促进体育生活的“代言人”,通过舆论宣传,可以向上级及时反映推进体育生活的新情况、遇到的新问题,进行的新探索,总结的新经验,为领导掌握情况,科学决策,指导工作提供了基础,并能提高工作的透明度,更好地使教师和学生的理解,支持和监督,创造一个和谐和宽松的工作环境。因此,良好的舆论宣传不仅是推动体育生活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体育部门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必然选择。

1.2、舆论宣传顺应体育生活化途径

促进体育生活化的途径有多种,如组织竞赛、体育课堂、网络、学校广播、旗帜等。但对于高校,体育生活化的宣传主要依赖于组织竞赛、体育课堂、网络、组织群体活动等方面。在宣传不足的背景下,我们必须提高学生的体质素质,首先,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体育教育的目的,使学生了解体育生活的内涵,促进学生的生活,提高体育生活的宣传。当然,宣传形式不能单纯依靠文字材料,还要通过动画、视频、漫画等形式的宣传内容,使其生动有趣、形式多样。体育生活化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树立一种体育意识,每天都参加体育锻炼,参加体育运动作为生活的一部分。舆论宣传应反复宣传体育锻炼的好处,促进身心健康,促进从意识到行为的转变。

2、体育教育生活化的组织

体育生活化的组织是高校构建体育生活化模式的核心内容。体育生活化的组织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其一是体育课堂的组织;其二是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场地、器材配备到位很难,但是可以通过有效的组织,可以发挥场地、器材的最大效用。

2.1、体育教学组织

(1)制定体育教育生活化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反映了学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是教育理念和教学计划实施的基本保证。也是日常教学、教材建设和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新的教学大纲不仅应体现“健康第一”、“人本”理念,而且还应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行为,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在教学大纲的制定过程中,必须结合学生的文化课学习,平时生活习惯,促进学生将体育活动融入生活习惯。

(2)改革现有的授课模式。

当前,体育课程教学授课模式一般采用小班授课,这种授课模式在提高学生运动技能方面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影响,弊端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技能水平的差异性;第二,学生兴趣的差异性;第三,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性,小班授课不可能解决上述问题。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必须进行改革,俱乐部制教学模式是最贴近体育生活化的模式,可以克服上述课程教学中的不足。

2.2、体育竞赛组织

校园竞赛是体育生活的内容之一,通过竞争吸引广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高校体育竞赛组织可以模拟专业俱乐部的格局,采用联赛制度,确保每一周都有比赛,比赛的形式各种各样,尽可能多地吸引学生参加比赛。这种竞争组织模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体质,提供一个舞台,展现学生个人魅力,同时通过让学生参与俱乐部的管理,提高个人能力,与社会接轨。

3、终身体育教育观

3.1、体育教育生活化实现了体育的最高目标——服务于人的生存与发展

从哲学上看,体育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可表述为:体育源于生活,体育高于生活,体育的最高目标在于其将服务于生活。

如若要将体育的价值最大化,则必须将其直接或间接与我们的生活接轨,变成生活中有益的组成部分,而当体育实实在在地步入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固定组成时,终身体育也便水到而渠成。

3.2、体育教育生活化是促进体育生活化的催化剂

教育即生活,教育是人在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积累的知识经验,以间接的方式,有效地传递给后代,使其少走弯路,并在前人实践的基础上取得更大的成就。高校体育教育生活化即将人类体育文明尽可能多地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高校体育教学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关。高校体育教学的实践性比较低。它可以通过运动来实现。它将被引入大学生的真实生活。让更多的学生被带进生活,让它更自然。

3.3、唯有根植于生活的,方有可能是终身的

不同年龄阶段人参与体育的动机大相径庭,儿童参与体育活动,动机在于娱乐;青少年参与其中在于娱乐、休闲、社交与强身;中老年人参与运动在于休闲、社交与健身。不同年龄段人的生活内容不同,导致其对于参与体育的动机也因此而不同。

大学生正处于这一阶段,大学阶段通常是其生命力最旺盛时期,健康对于大多数大学生而言并不是个问题,出于健康缘故参与体育运动的人数并不占多数。而出于缓解紧张校园生活,提升高校期间生活品质的动机则占了绝对多数。大学生希望通过体育,娱乐身心、充实生活;通过体育,健美身姿、吸引异性注意;通过体育,重塑个人形象、获得社会认同。

4、结语

实践证明,做好大学体育教学工作是进一步深化素质教学改革,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由之路。因此,大学体育教育工作者应借鉴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实施有效的生活化教学,进而提高大学体育教学水平和质量。

[1]曹中屏.“千古奇丐”武训与西方“教圣”裴斯泰洛齐[J].齐鲁学刊,2007,197(2)

[2]段长波.体育生活化:裴斯泰洛齐的体育思想[J].体育与科学, 2012,33(1).

[3]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4]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5]李清柔,胡卫群.从终身教育观看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4).

[6]宋士美.终身体育观念在高校体育中的培养[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1).

猜你喜欢
舆论生活化大学生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大学生之歌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