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判性阅读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2015-03-18 01:54封萍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文本解读高中英语

【摘 要】评判性阅读是一种深层次的阅读,是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英语阅读中的评判性阅读策略,提出利用预测、概述、分析、质疑等阅读策略及方法,达到对阅读材料的深刻理解,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深层次的阅读探究思想,并最终形成评判性阅读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文本解读;评判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06-0047-03

【作者简介】封萍,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江苏南京,211100)教师。

高中英语阅读课不仅要帮助学生对文本语言和信息进行表层的理解,而且还要帮助学生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关注作者观点、情感和态度、写作意图,把握文本的脉络层次和结构特点,了解文本的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等方面的技巧,进而鉴赏语言文化。[1]评判性阅读是一种深层次的阅读,要求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运用预测、分析、质疑、推断、总结、评判等思维方法,达到对阅读材料的深刻理解。评判性阅读是分析性阅读,是积极阅读,同时也是个性化阅读。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渗透评判性阅读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品质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高中英语阅读课在文本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改的日渐深入,高中英语阅读课确实有了较大的更新,但在教学改革实践的过程中,在“精彩纷呈”的课堂背后,问题也越来越多,其中很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的阅读还是处于一种被动的浅层次的状态。[2]阅读课并没有真正做到“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部,2003)这一阅读教学的基本目标。在现行高中英语阅读课文本处理中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致使评判性阅读教学无法实施:(1)简单低效的文本处理;(2)问题设置缺乏层次;(3)过度讲解文本“语言点”;(4)阅读和思考时间不足。

二、评判性阅读理论内涵及教学流程

评判性阅读是指“在阅读中评价、推断并根据事实论据得出结论”。[3]评判性阅读通常涉及对文本内容的推理、评价和作出个人的判断。Pirozzi(2003)认为评判性阅读是对文本的高层次理解,它包括释义和评价的技能,可以使读者分辨重要和非重要信息,把事实与观点区分开,并且确定作者的目的和语气。同时,要通过推理推导出言外之意,填补信息上的空白部分,得出符合逻辑的结论。[4]因此,概括而言,评判性阅读是在认知、理解、记忆文本信息的基础上,对文本的作者和内容进行分析、质疑、辨别、推敲、筛选和评价,挖掘文本的隐藏含义或寓意,了解文本中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等方面的技巧,关注作者观点、情感态度和写作意图,从而达到对文本的深层次理解。

贵丽萍、黄建英等(2013)把评判性阅读教学的流程设计如下:

三、评判性阅读的策略运用

评判性阅读常用的策略包括:预览、评注、概述、分析、提问、预测和评价等。[5]这些策略的运用能帮助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层次阅读,形成探究质疑、分析评价等积极主动的阅读习惯。本文将以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教材为依托,从预测、概述、分析、质疑等四个角度进行文本解读。

1.预测(predicting)。

预测文本可以在预览的基础上展开,先了解文本的概要、大意和结构,将文本的标题、副标题、小标题、首尾段及文本中的插图等作为切入点,达到对文本大意、内容、结构及写作意图的了解,便于把握文本的总体方向。这是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它需要读者在读前、读中或读后根据已了解的文本信息,结合自身的认知经验,通过自身的理解和推断,对文本的内容或后续的情节发展等进行猜测,并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验证,预测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对读者的思维能力要求也很高。

例如:Module 6 Unit 3的Reading:Cultural differences是一篇网络聊天室里有关各国文化差异的对话,教师设计了以下两个教学步骤来实施“预测”这一策略:Step 1:If you want to chat with them, what questions are you willing to ask?List at least 5 questions.这一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预测愿望,并激活一些有关文化差异的已有知识。Step 2:Compare your questions with the questions in C1 and C2 on Page 36 to see if your questions are the same or similar with them.这一设计帮助学生验证预测并训练学生的快速查读能力。

2.概述(summarizing)。

概述指的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原文的主题,不加主观评论和解释,但必须简明确切地表述原文的重要内容。给阅读的文本写概要,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逻辑分析语言及内容的组织和概括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6]概述要求学生有能力区分文章中的主次信息。首先要对文章脉络心中有数,文章可分成几个部分,再用一句话概括该部分大意,然后找到或写出全文的主题句,最后用自己的语言把主题句和每个部分的概括写成一篇通顺完整的概要。概要的长度一般为原文长度的20%左右。

例如:Module 5 Unit 1的Reading:Secrets and lies. 教师先让学生找出文本中五段内容的主题句:(1)Hannah and I have been best friends since primary school.(2)My math teacher told me that I had the lowest grade in the class!(3)I begged her not to tell anyone else, and she said she would keep my secret.(4)I was shocked to find a piece of paper on my desk that said, ‘Stupid Sarah got a D!(5)I went straight to Hannah and told her we werent going to be friends any more because she couldnt keep her word.

这样文章的脉络就十分清楚了,其中第二、三、四段可以合并,然后让学生用三个关键词概括这三个部分内容:friends, betray,lose。

3.分析(analyzing)。

真正的阅读者不仅要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还要能够通过分析识别字里行间隐藏的意思(read between and beyond the lines)。对构成语篇思想内容的词语和句子还需要在阅读中赏析,这样理解才能得到升华,才能欣赏、评价作者的真实创作意境。[7]评判性阅读的过程就是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质疑评价的过程。在阅读的过程中师生共同分析文章的遣词造句、结构内容、作者的写作手法、情感态度等,以达到对文本更准确、更全面、更深层的理解。

例如:Module 9 Unit 1的Reading:Canada-land of maple trees,讲述了加拿大的风土人情。教师根据文章对加拿大的介绍,让学生描述分析加拿大国家的特点:What do you think of Canada?Use several adjectives to describe Canada and give right clues from the text.

这样的推理分析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提升对语言文字的鉴赏能力,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在情感教育方面也产生了一定的效果。

4.质疑(questioning)。

边阅读边质疑的能力不仅能让读者集中注意力,也有助于提高理解力。Lewin(2010)认为评判性思维源于反思提出问题。[8]在评判性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己提出一些思考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就是质疑的一种方式,教师引导学生读前、读中及读后能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去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解决自己的问题。提问可以分为提问自己、提问作者、提问文章三个层面。[9]

例如:Module 2 Unit 3的Reading:The curse of the mummy,教师引导学生如何运用提问的策略:(1)对自己提问:Do I believe it—the curse?Do I want to have an adventure to Egypt?(2)对作者提问:Whats the authors attitude to the curse of the mummy?What does the author want to tell us through this passage?(3)对文章提问,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文章内容的拓展,文章提到“神秘的诅咒”,教师引导进行思维拓展:Besides the curse of the mummy,what similar ones do you know?文章提到很多人进入墓穴之后都离奇死亡了,甚至包括一直被蛇吃掉的鸟,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思维:What do you think the cause of their death?Howard Carter在探险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教师引导学生对Carter进行总结:What characteristics helped Carter become adventurous?通过这一系列的提问,学生的思维得到不断的拓展延伸,对文章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深入,同时建构了自己对神秘诅咒的认知。

以上这些策略的运用能帮助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层次阅读,形成探究质疑、分析评价等积极主动的阅读习惯。当然,要让学生掌握并自觉运用这些策略,需要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把评判性阅读策略渗透到常态的阅读教学中。

四、对评判性阅读教学的思考

评判性思维通过“评判”他人或自己的观点积极建构认知系统,事实上,评判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更有效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分层次提问才能更好地抓住评判性思维的灵魂。这就要求教师们要循循善诱,层层递进。这种层层递进的问题设置可以不断提醒学生在评判性思维的提升过程中既求真务实,又创新升华。学生的个性具有差异性、独特性,每个学生评判性阅读能力发展的速度和轨迹不同,认知方式差别多样。教师应该注意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了解不同学生的认知方式,尊重学生在评判性阅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水平,让学生根据各自的文化环境、已有知识和思维方式等,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地学习。

评判性思维绝不是片面强调对前人知识的否定和解构,而是用自己的经验和事实去重新审视他们的观点是否有逻辑,是否有道理,从而去发现真理。这才是评判性思维真正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并非所有的文本都适合开展评判性阅读,不同的文本开展评判性阅读的活动设计及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教师要根据师生的认知水平及学生的阅读兴趣科学合理地设计评判性阅读教学活动。

评判性阅读对高中学生来说具备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评判性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鼓励学生克服思维上的惰性,挑战自己。同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的具体要求适当开展评判性阅读教学,量力而行,而不是根据少数优等生的英语水平来设计教学活动,教师一定要注意保护大部分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葛炳芳. High School Reading Instruction:A SIMPLE Perspective[J].一线教师,2010(02):4-8.

[2]贵丽萍,黄建英. 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思维活动:评判性阅读视角[M].2版,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3]Carr, K.S. How can we teach critical thinking?[J]. Childhood Education,1998(65/2):69-73.

[4]Pirozzi R. Critical Reading,Critical Thinking[M]. New York:Longman,2003.

[5]Flynn,L. L. Developing critical reading skills through cooperative problem solving[J]. Reading Teacher,1989(42/9):664-668.

[6]刘伟,郭海云.批判性阅读教学模式实验研究[J].外语界,2006(03):14-18.

[7]王晓青.培养文体意识,体会语言内涵[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01):95-98.

[8]Lewin,L. Teaching critical reading with questioning strategies[J]. Educational Leadership,2010(06):86-90.

[9]张冠文.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评判性阅读教学的尝试[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09(12):20-24.

猜你喜欢
文本解读高中英语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美文阅读USE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究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把握解读“维”“度”,感悟文本精髓
文本解读不能忽视语言品味过程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语境层面的文本解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