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十渡景区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

2015-03-19 06:43耿玉环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32期
关键词:风景区景区旅游

耿玉环,吕 途,邱 蕾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北京100101)

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事业也日益蓬勃。房山区作为北京市的近郊区,旅游资源丰富,也是京郊著名的旅游胜地。作为中国北方唯一一处大规模喀斯特岩溶地貌,房山区十渡景区的建立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同时也带动了旅游及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振兴。为加强对十渡风景区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十渡风景区的整体规划和建设,有效保护景区旅游资源,更好地促进旅游与当地经济的协调发展,笔者着手于房山区十渡景区的旅游资源开发,为增进景区建设而展开研究。

研究以房山区十渡景区为研究对象,从游客的角度出发,分析和探讨十渡景区自然资源与基础设施资源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资源开发的具体建议,以使游客得到最好的旅游体验,促进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1 房山区十渡景区概况

北京十渡旅游风景区位于北京西南的房山区境内,与河北野三坡接壤,从千河口到十渡村,沿途在拒马河上要过桥渡水10次,“十渡”因此得名。十渡景区自然风景独特,是距首都最近的华北地区最大的岩溶峰林峡谷。这里的景物既有中国北方的雄奇,又有南国水乡的柔媚。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构成了极为罕见的地质奇观。

随着景区自然资源开发与景区建设,根据其特有的自然景色与独特资源,十渡景区被划分为18个渡口,并且每个渡口也分别有代表其特色的名称(表1)。

表1 十渡景区资源类型

2 研究方法

研究主要采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调查研究广大游客对于十渡景区资源开发现状的态度与建议,并采用定量研究(SPSS统计软件),进一步分析十渡景区资源开发的优劣势与发展战略。

2.1 问卷设计 研究设计的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①游客人口学特征调查,包括游客的年龄、性别、职业、学历、收入等社会特征;②游客的旅游方式和游览动机;③十渡风景区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④游客对十渡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的满意度调查。有关游客对十渡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感知和评价方面,问卷共分两个维度,分别是十渡风景区自然资源开发和十渡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每个维度设置8~9题。

2.2 问卷发放 每年的5月份是十渡风景区的旅游高峰期,因此,调查问卷的发放原则是在旅游高峰期多次随机发放。2014年5月,笔者前后3次前往十渡风景区,共发放调查问卷250份,回收有效份问卷235份,回收率为94%。对问卷的信效度分析显示,问卷总体的克朗巴哈α值为0.826,KMO测度值为 0.858,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显著(Sig.=0.000),表现出可靠的信度和效度。SPSS分析数据诊断结果较好。在实地调查途中,重点观察十渡风景区自然资源开发状况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在问卷发放完毕后,随机对不同年龄段的游客进行访谈,就游客对十渡风景区资源开发所提出的问题和意见进行记录,并从中获得宝贵建议。

3 有关十渡景区资源开发的分析

3.1 房山十渡风景区旅游人口统计学特征分析 被调查游客各年龄段分布较为均匀,其中男女比例分别为男性占30.2%,女性占69.8%。从年龄构成上来看,1~20岁的游客占 15.7%,21~35 岁的游客占 43.4%,36~55 岁的游客占30.6%,55岁以上的游客占10.2%。可见,十渡风景区的游客以中青年为主体。从月收入的分布情况来看,月收入在1 000元以下的占8.1%,1 001~2 000元的占 11.5%,2 001~4 000元的占28.5%,4 001 ~6 000 元的占21.7%,6 000 元以上的占29.8%。就旅游方式而言,87.2%的游客是自由行,12.3%的游客是跟团游。

3.2 自然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3.2.1 环境污染严重,自然资源遭到破坏。

(1)自然资源破坏严重,开发缺乏科学性。通过实地调查,十渡风景区在开发河道的基础上,水体的污染逐渐恶化,河道开发缺乏整体性和科学性,除九渡、十渡河道以外,其他渡区多依靠天然形成的河道,疏于河道管理,缺乏特色;山体资源开发过程中,不论是索道的建设,还是娱乐项目的开设,都对山体资源造成了破坏,出现了部分滑坡、植物覆盖率减低的问题(图1、图2)。

由此可见,在自然资源的开发进程中,对于资源的保护成为一大问题。对于十渡景区而言,最吸引游客的便是自然资源本身,对于自然资源的不当开发显然会对景区形象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景区缺乏可持续发展观念,势必会对景区未来发展造成不好的影响。

(2)游客环保意识薄弱。在旅游活动的进行中,不当的旅游活动亦会加深对于资源的破坏。就如十渡景区存在的问题一样,随着自然资源的开发,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览观光,从而自然资源保护意识的薄弱也使自然资源承载着更大的压力。如此恶性循环,自然资源的开发也成为了资源破坏的前提,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二者之间的矛盾也因此产生。

图1 十渡景区河道污染现状

图2 十渡景区山体破坏现状

由图3清晰可见,游客普遍认为“资源保护意识低”是十渡景区资源开发进程中最大的问题所在,占26.95%。显然,资源保护意识已经在人们心中有了初步的概念,但更需要正视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矛盾所在,寻求二者之间的平衡,才能够保证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

3.2.2 游客出现旅游需求膨胀现象。随着自然资源的不断开发,十渡景区的旅游吸引力也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到十渡景区来进行旅游活动。然而在旅游业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旅游的需求不断膨胀,要求也随之增加。根据调查问卷的自然资源态度量表分析可得出数据(表2)。

由前文所述,人们前来十渡风景区旅游的动机大多是由于优美的自然景观。然而,从表2分析可以看到,游客对于山体资源,有42.1%的人选择“比较满意”,高达31.5%的比率人群认为“一般”;而对于水资源的满意度来看,选择“一般”的人群比重占比最大,高达43.8%。由此分析来看,大多数游客前来十渡旅游虽然是冲着自然资源而来,但对于山水等自然资源的满意度并不是很高。

图3 十渡景区自然资源开发游客认知情况

表2 自然资源美观情况态度量表

由此可见,十渡景区有限的自然资源已然不能满足人们日益膨胀的旅游需求,所以在自然资源的开发中,如何寻求新的开发角度,以满足人们的高需求与猎奇心理,成为自然资源开发中的大问题。

3.3 基础服务设施资源现状分析

3.3.1 景区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十渡风景区公共服务设施存在的问题比较严重,因为十渡风景区为传统景区,建设之初对厕所、游客中心、安全设施等服务设施重视不够,缺乏统一规划和合理布局,其中景区厕所数量有限,且大多规模小、档次低、管理不到位,开发最完善的十渡拒马河乐园,景点内公共卫生间卫生环境非常差,旅游高峰期排队如厕的现象经常发生。

3.3.2 景区饭店服务水平低。餐饮是旅游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旅游景区的配套服务设施,直接关系着整个景区的旅游形象。另一方面,特色的饮食也是旅游资源的重要部分,对于提升景区吸引力有很大帮助。通过调查问卷可以看出(表3),有56.2%的游客对景区饭店水平评价一般,更有10.6%的游客提出比较不满意。而通过调查走访发现,随着十渡景区游客数量逐年增长,每到旅游旺季,景区内现有的饭店数量不能满足需求。另外,大多数游客对十渡风景区的餐饮不太满意,普遍认为价格贵,饭菜质量低,缺乏特色。所以可以看出,十渡风景区餐饮服务水平,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表3 景区饭店服务水平态度量表

3.3.3 景区娱乐项目开发情况差。对于十渡风景区来说,娱乐项目也是吸引客源的重要旅游资源之一。1997年蹦极首次传入中国,落户于十渡,更有“十渡蹦极,天下第一”的响亮宣传语。如今新开发的乐谷银滩景区更是大力宣传“京郊峡谷第一漂流”,使十渡风景区的娱乐项目又提升了一个新的档次。但是在这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十渡风景区内设有竹筏、漂流等水上项目,很多老人和小孩参与这种项目,一旦疏忽或操作不慎很容易出现问题,但是实地调查时并没有在河边发现安全管理人员。调查中也发现很多竹筏和船因使用时间过长略显破旧,不仅影响着景区的形象,也给游客进行娱乐活动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4 建议和对策

4.1 自然资源开发要突出特色 随着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游客们的旅游需求日益膨胀。所以,要使自然资源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在开发的时候就必须要突出其资源特点。

就十渡景区而言,“小桂林”称号以及北方罕有的喀斯特地貌使得其声名远播。然而,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一味地将景区山水资源按照桂林景区特色打造,就会使一部分游客失去对十渡景区的兴趣。根据游客访谈结果统计可以看出,北方特有的“南方”特色才是最吸引游客的地方,人们更希望看到的也是不失区域特色的十渡景区。可见,在自然资源开发的过程中,紧紧抓住十渡景区的独有特色及显著特点,才能突出景区本身的独特魅力,才能使资源本身别具一格。所以,坚持特色性原则开发,才能使景区实现长远发展。

4.2 加大资源保护力度,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4.2.1 保护自然资源,合理进行开发。十渡风景区山体资源开发应以保护为主,严禁改变山体形态,破坏山体地形地貌,砍伐植被,开山采石等行为。山体开发游览设施,如道路、索道修建等,不应破坏山体形态轮廓,应合理控制游人容量,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风景区可在山林中适度开发建设一些旅游渡假村、娱乐设施等大型游览项目,但景区要严格控制其位置、规模、体量与造型,与山体整体空间环境相协调,注重景区开发的整体性。

对于景区河道治理工作,应以工程与非工程相结合的治理措施阻止水环境恶化。不仅要对河道进行平整清淤,还要提升河道水环境的自净能力,这就需要进行河道生态治理。同时打造人工景区,把过去臭气熏天的河流改造成景色宜人的休闲娱乐空间,再完善河道周边居民的垃圾、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必要的管理宣传,从根本上改善河道水环境的现状。

4.2.2 提高群众的资源保护意识。十渡景区要防止由生产和生活引起的环境污染,包括防治当地居民在生活与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污水和垃圾等也会对自然资源造成污染,所以要提高游客的素质与资源保护意识,杜绝不文明现象的发生。自然资源的保护,不光要在建设过程中合理、科学地开发,更要增强群众的资源保护意识,积极引导,转换游客的消费模式,使十渡景区良性发展,符合社会潮流。

4.3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景区管理

4.3.1 景区应加大对公共卫生间的筹备建设。景区应对公共服务设施给予高度重视,在游客方便停留的地点建设公共卫生间,并安排专门的清洁人员对卫生间进行定时清理和检查,以保证卫生间卫生质量过关。尤其是在拒马河乐园这类游客必去的景点景区,应增加公共卫生间数量,以缓解旺季卫生间排队现象。

4.3.2 增设公共休息场所,加强景区管理。十渡风景区内应在不影响景区风景和交通环境的前提下,大量增加供游客休息的座椅、服务点,未开发或不收费的景点各类设施也要加强建设,如湍急的河段应加设护栏,以免游客戏水时发生危险。同时也应增加管理员,对游客不文明行为及时制止,如三渡大量自驾游游客利用河水洗车,野餐的游客乱扔垃圾破坏环境,管理员应按照规定对其进行教育和处罚。

4.4 政府引导,提高景区餐饮水平

4.4.1 增加饭店数量,提高旅游接待能力。政府应积极引导十渡镇村民充分利用乡村的优美生态环境和丰富的人力资源,开发乡村餐馆,展示乡村民俗生活,把闲置院子改造为高质量农家院,在增加旅游接待能力的同时,增加当地居民收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景区应大力推行“农家乐”特色村、示范点、星级乡村旅游点和星级经营户标准,同时建设停车场、安全设施、旅游标识等配套设施,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旅游接待能力。

4.4.2 开发特色餐饮,增强旅游吸引力。近些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走俏,越来越多的景区通过开发特色乡村餐饮作为增强旅游吸引力的重要手段。以北京为例,怀柔虹鳟鱼、延庆豆腐宴、昌平春饼宴等都是最近京郊热门的特色乡村美食。房山十渡风景区依山傍水,有着良好的自然资源优势,可以体验式饮食为突破点,开发与其他京郊地区不同的特色旅游餐饮,让游客参与食材的获取过程,如拒马河内钓鱼、捞河虾、蔬菜采摘等,既可以让游客体验乡村生活,又可以增进游客的感情。通过大力宣传,十渡风景区一定会成为城市上班族假日聚会的优质选择。

4.5 总体规划,建立完整的娱乐项目体系

4.5.1 设置专业安全管理机构。各个水上项目都配备专业技能和水平的安全管理人员,在游客进行娱乐项目前进行安全知识的培训,并为游客发放安全知识手册,确保发生事故时,安全管理人员能第一时间实施救援以确保游客的安全。应定期检查、修缮娱乐设备,以确保景区娱乐项目的绝对安全,对游客负责。各主要路段及景区应在显要位置设置“游客须知”警示牌,公开价格和管理部门投诉电话,接受有关部门和游客的监督。

4.5.2 实行通票制,开通旅游环保区间车。对于十渡旅游娱乐项目分散不利于政府对景点娱乐项目和游客的统一管理的问题,为加强景区的管理,可以实行景区娱乐项目通票制。即从南到北游客购买一张门票即可体验所有或部分娱乐项目。各部门、各景点可以共同协作,制定一个合理的门票价格。实行通票制以后,景区可以开通旅游环保区间车,旅游环保区间车半小时或一小时一趟,游客凭票上车,这样既便于景区对各娱乐项目价格的统一管理,也进一步推动景区娱乐项目这一资源的不断增加和完善,使景区娱乐项目成为十渡风景区的一大旅游特色。

5 结论

研究通过分析十渡风景区的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得出房山区旅游资源开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结合十渡风景区开发建设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吸取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进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得出应执行政府主导战略、生态文明战略和特色化战略,结合发展战略提出十渡风景区可持续发展对策。十渡风景区须处理好资源开发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须在其原有旅游产品的基础上,结合旅游资源特色大力开发新旅游产品,吸引更多游客;须通过政府的支持,对景区进行整体规划,以整体的保护和社会的广泛参与解决管理体制不顺的问题;须在旅游服务方面加强旅游者的环保意识教育;须发挥十渡风景区当地居民的带动作用,树立旅游可持续发展意识;须优化管理系统,提升管理水平,不断推动十渡风景区旅游资源更好更完善的开发和保护。

[1]邹统钎,刘进.北京房山十渡风景区可持续旅游发展战略[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5):32-37.

[2]王志农.十渡风景名胜区的景观资源[J].园林科技,2006(1):30-33.

[3]刘晓静,付军.北京十渡镇乡村景观规划初探:以北石门村为例[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2(3):67-70.

[4]张志杰,邓琪.旅游型乡镇总体规划编制的几点思考以《房山区十渡镇总体规划》为例[J].北京规划建设,2011(5):197-200.

[5]胡星.房山世界地质公园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09.

[6]耿红莉,杨永杰,秦志红.房山区十渡镇民俗旅游业的调查研究[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5(4):12-15.

[7]刘雪野,郭佳.喀斯特地貌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生态保护策略:以十渡风景名胜区为例[J].现代园艺,2015(10):180.

[8]朱育帆,孟兆祯.生命之旅:十渡风景区规划与设计:第32届IFLA国际大学生园林规划与设计竞赛大奖方案介绍[J].中国园林,1997(4):14-15.

[9]赖秀凤.我国地质公园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3.

[10]许涛,田明中.我国国家地质公园旅游系统研究进展与趋势[J].旅游学刊,2010(11):84 -92.

猜你喜欢
风景区景区旅游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摘牌”
明月湖水利风景区的水文化挖掘与诠释
GIS在风景区用地适宜性评价的应用——以威海市圣水观风景区为例
用“尚方宝剑”保护沙澧河风景区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国家水利风景区(四)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