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犯罪的网络危险因子与保护性因子

2015-03-19 10:02陈思思王广新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5年3期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网络成瘾

陈思思?王广新

摘 要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逐渐成为影响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网络成瘾、暴力网络游戏和网络不良行为等青少年犯罪的危险因子,以及网络社会支持和网络利他行为等青少年犯罪的保护性因子,共同影响着青少年心理、行为和社会性的发展。未来研究可以以犯罪青少年为对象,使用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挖掘更多影响青少年犯罪的网络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关键词 青少年犯罪;危险因子;保护性因子;网络成瘾;网络利他行为

分类号 D917.2

1 引言

青少年犯罪与吸毒、环境污染被称为“三大社会公害”,一直受到犯罪学、心理学等诸多领域的广泛关注,现有的理论从不同角度解释了青少年犯罪行为发生的原因。赫西最早提出社会控制理论,认为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建立起的社会联系能够防止犯罪行为,依恋理论则进一步提出,在所有的社会联系中,依恋关系起到核心作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犯罪行为是后天习得的,其中观察学习是重要的途径(蒋索,何姗姗,邹泓,2006)。大量的实证研究也从个体自身及外部环境出发探讨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因素,其中有关个体因素的研究涉及青少年人格特征、自我控制、社会问题解决技能等因素(屈智勇,邹泓,2009;蒋俊梅,2005;金灿灿,邹泓,2012);关于外部因素的研究较多集中在家庭环境的影响,如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是否离异,父母监控和教养方式,家庭的亲密度、矛盾性、情感表达、道德观等(屈智勇,邹泓,2009;张秋凌,邹泓,王英春,2005);也有不少研究关注了同伴交往、友谊质量、师生关系、生活事件等因素的影响(臧刚顺,2012;金灿灿,邹泓,2012)。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率逐年提高,网络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特别是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与此同时,研究者也开始关注网络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网络直接催生了新的犯罪类型,二是网络对青少年的现实生活及身心发展产生影响,进而间接提高了青少年犯罪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董军(2011)归纳了在网络影响下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类型,其中既包括网络催生的现实犯罪,如为获取上网费用而进行盗窃、抢劫,在网吧内实施侵财犯罪,以及利用网络联系的便利性结伙作案等,也包括网络虚拟环境中的犯罪行为,如利用网络的匿名性和隐蔽性进行盗窃、诈骗。郭开元(2010)对网络诱发青少年犯罪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网络环境中的道德缺失、法制观念淡薄、立法不完善,以及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使犯罪行为实施者的犯罪感和内疚感减少,这些因素是导致青少年网络犯罪的主要原因。同时,网络也会对青少年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青少年在网络中和现实中表现出的不同人格特征可能增加青少年自我意识矛盾。青少年可能将网络中的行为模式,如暴力、控制等应用于现实中,导致行为方式的偏差。此外,网络环境中缺少社会情境,人被符号化,不利于青少年社会化水平的发展;网络中的各种不良信息,利己主义、推崇黑客行为等网络亚文化也可能导致青少年价值观的

扭曲。

从网络与青少年犯罪的相关文献中可以发现,现有的文献大多是分析性的,实证研究很少,而且大多关注的是网络对青少年的不利影响,较少关注网络中的积极因素。因此,本文将结合网络与青少年的相关实证研究,主要包括对中学生和大学生两个个群体的研究,从网络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归纳总结出青少年犯罪的网络危险因子和保护性因子(Cluver & Orkin,2009)。危险性因子(risk factor)是指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可能导致或加剧青少年社会适应不良或偏差行为的因素以及社会心理事件(Farrington,2000)。保护性因子(protective factor)是有别于危险性因子而独立存在的促进儿童青少年发展的因素(Luthar,1991)。通过划分网络危险因子与保护性因子,对网络与青少年犯罪之间关系的研究有所补充和丰富,对从网络的角度控制青少年犯罪、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2 青少年犯罪的网络危险因子

网络危险因子是指与网络有关的、可导致或加剧青少年不良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因素(杨放如,郝伟,魏宏萍,李飞,罗文凤,2009)。本文将网络成瘾、暴力网络游戏和网络不良行为作为三个主要的网络危险因子进行讨论。

2.1 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是指个体无法控制自己对网络的使用,最终对其心理、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不利影响(Beard &Wolf,2001)。大量研究显示,网络成瘾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发展产生不良影响。陈平周、刘少文、罗丽君、吴俊文和魏锦洪(2007)对汕头360名大学生的调查发现,网络成瘾大学生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总分和多个因子得分上都显著高于非网络成瘾大学生,焦虑和抑郁水平也显著偏高,而在社会支持及利用度上则显著偏低。网络成瘾的青少年还具有高社交焦虑、低自尊和低自我和谐水平等特点(易晓明,2005)。

不同的网络使用动机和网络成瘾类型对青少年的影响也有差异。张锋、沈模卫、徐梅、朱海燕和周宁(2006)的研究发现信息获取性动机可以正向预测社会健康,并间接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而人际情感性动机则会正向预测上网冲动、分离逃避和网上优越感等病理性网络行为,进而对社会健康和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可能导致社会参与度、生活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降低,孤独感和抑郁水平提高。李欢欢、王力和王嘉琦(2008)发现,网络社交成瘾大学生的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都显著偏高,而网络游戏成瘾大学生只在恐怖维度上得分较高。除了偏执和恐怖这两个维度,在其他维度的得分和量表总分上,网络社交成瘾的大学生都高于网络游戏成瘾的大学。两项研究的结果似乎都表明,对网络人际交往的过度依赖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较大,这也验证了社会替代的观点,即网络中的人际交往模式与现实中有一定差异,过多地依赖网络可能使个体越来越不适应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导致现实人际交往减少、与亲人朋友疏离等不良影响(郑璐璐,2012)。

网络成瘾与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和问题行为之间也存在联系。网络成瘾青少年表现出更多的问题行为,如伤害行为、偷盗、撒谎等(王莉,邹泓,任磊,么娆,2010)。认知研究的结果显示,网络成瘾青少年的适应性决策能力较差,较难根据之前的决策后果调整策略,这提示了网络成瘾青少年在一次犯错后还会有持续犯错的可能性(梁三才,游旭群,2010)。网络成瘾青少年更容易消极悲观,忽视积极信息,在悲伤情绪下的认知调节能力更差(郑希付,2009),因而可能更多地做出消极的行为。另外网络成瘾青少年的决策冲动性强,对奖励具有高敏感性而对惩罚具有高耐受性,容易冒险,倾向于以高惩罚换取高奖励(梅松丽,张明,张秀玲,姜英杰,2010;徐四华,2012),因此网络成瘾青少年可能为一时的欲望而产生冲动性的不良行为甚至犯罪行为。

青少年处于心理和社会性不断发展的时期,一旦受到不良影响,就可能导致不良行为的产生,严重的甚至发展成犯罪。随着青少年使用网络的时间增加、使用网络的功能增多,网络成瘾的问题越来越严重。鉴于网络成瘾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发展问题之间的关系,以及网络成瘾青少年的认知和行为特点,网络成瘾与青少年犯罪之间的关系不容忽视。未来的研究中,不仅要重视网络成瘾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和认知特点的关系,更要着重于行为方面的研究,提出有关网络成瘾和青少年犯罪的直接证据,需要更多设计良好的实验研究以提供实证支持。

2.2 暴力网络游戏

很多网络游戏涉及到暴力和攻击的内容,这是其受欢迎的原因之一,而这类网络游戏的影响就直接表现在对青少年内隐和外显攻击性的影响上。崔丽娟、胡海龙、吴明证和解春玲(2006)的研究发现,接触网络游戏较多的青少年在攻击性量表总分及生理攻击和言语攻击两个维度上的得分都与其他被试没有显著差异,仅在敌意维度上得分较高。与外显攻击性的研究结果相比,网络游戏对内隐攻击性的影响则更为明显,接触网络游戏较多的青少年,其内隐自我攻击性信念更强,对攻击的评价更积极,自我与攻击性概念间的联结更强(陈美芬,陈舜蓬,2005),而且更倾向于将攻击与不愉快的内容相联系(魏谨,佐斌,温芳芳,杨晓,2009)。

已有研究得出了较一致的结论,即暴力网络游戏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青少年的内隐攻击性。内隐人格理论认为,人格特质在社会情境中有重要作用,青少年如果长期在网络游戏中进行虚拟的攻击行为,可能会形成攻击性的人格倾向(崔丽娟,胡海龙,吴明证,解春玲,2006)。 知识可接近性理论认为,知识的可接近性受知识使用的新近性和经常性的影响,经常或长期使用的知识在个体判断时发挥重要作用(Higgins,1996)。青少年经常接触暴力网络游戏,会提高攻击性内容的可接近性。而长期可接近的心理表征则存在自动激活效应,可以在相关信息呈现时自动激活,不会受到意识监控的影响(Bargh & Chartland,1999),这就意味着,在某些情境下,内隐攻击性可以自动被激活而且无法通过意识过程终止,进而提高了青少年产生攻击行为的可能性,因此,暴力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犯罪有一定的影响。

2.3 网络不良行为

目前,研究者关注较多的网络不良行为包括网络偏差行为、网络失范行为、网络不文明行为和网络攻击行为,不同研究中使用的名称不同但内涵相近,大致涵盖了网络中的过激、色情、欺骗、侵犯、盗窃等不良行为。网络不良行为本身就可能发展成网络犯罪,而且有研究表明,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与现实中的问题行为有显著相关(王莉,邹泓,任磊,么娆,2010),网络偏差行为与网络成瘾之间、网络失范行为与内隐攻击性之间也有显著相关(王莉,邹泓,任磊,么娆,2010;胡志海,2009)。由此可见,网络不良行为是不可忽视的危险因子之一。

很多研究关注了网络不良行为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也是控制青少年网络不良行为产生、进而减少现实中的不良行为和犯罪行为的重要因素。青少年的愤怒反应和愤怒表达能够预测网络攻击行为(李晔,王利刚,周文娇,高文斌,2012),激惹水平与网络不文明行为显著相关(胡志海,2007)。线索滤掉理论认为,网络本身具有虚拟性和超空间性,网络中的交往不是面对面的,缺少了很多社会线索,使个体对他人的感知能力降低,对自身的约束减少,进而更多地发泄情绪(李冬梅,雷雳,邹泓,2008)。因此,控制网络不良行为需要从青少年自身出发,培养青少年健康的情绪表达方式和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可能遭遇到各种负性的生活事件,产生焦虑情绪,可能会以退避的方式来应对,而生活事件、焦虑、退避应对方式都与网络不良行为有正相关(胡志海,2007;罗伏生,张珊明,沈丹,罗匡,2011),因此减少负性生活事件、培养积极的应对方式可能是控制网络不良行为的有效途径。马晓辉和雷雳(2010)的研究发现,对网络道德的认知和意向能反向预测网络偏差行为,说明了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改善环境对控制青少年网络不良行为也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网络使用年限、开放性人格特质、网络使用动机和网络自我效能感都与网络不良行为有显著正相关(马晓辉,雷雳,2010;金灿灿,邹泓,2013;胡志海,2007)。随着上网年限的增加,青少年接触到的网络信息不断增加,具有开放性人格特质的青少年会更多地寻求网络中的新奇事物,网络使用动机和自我效能感强的青少年也会更愿意在网络中探索。然而网络中有大量的不良信息,上网时间的增加和网络探索的深入会使这些青少年更多地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进而更可能产生网络不良行为,因此要重视对网络环境的净化。除网络环境外,家庭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金灿灿和邹泓(2013)关注了父母监控的作用,发现网络偏差行为与消极控制与反馈呈正相关,与知晓度和自由反馈呈负相关,说明父母能在控制青少年网络不良行为上起到积极作用,但要采取适度的、合理的方式,保持知晓同时又能给予青少年一定的自由空间,过度和消极的监控可能会起到反作用。

3 青少年犯罪的网络保护性因子

网络保护性因子是指在网络环境中可以抵消危险因子的不良后果,或在危机状态下可以抑制不良行为和犯罪行为产生的因素(杨放如,2009)。本文将网络社会支持和网络利他行为作为两个主要的保护性因子进行讨论。

3.1 网络社会支持

已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有积极影响(孙风等,2012;严标宾,郑雪,2006;严标宾,郑雪,张兴贵,2011;李金钊,2004),随着网络交往成为人际交往的重要形式,研究者也逐渐关注网络中得到的社会支持会对青少年产生怎样的影响。网络社会支持是在虚拟空间的交往中,人们在情感、信息交流以及物质交换的过程中被理解、尊重时获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梁晓燕,2008)。景永昇和李瑛(2012)使用症状自评量表评估420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发现网络社会支持能正向预测大学生的现实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水平,网络社会支持对网络人际信任也有积极影响(丁道群,沈模卫,2005)。网络中良好的人际信任能够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带来积极的心理感受,也可以增加网络人际交往中的积极情感和对他人的积极反馈,减少网络不良行为和犯罪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网络社会支持包括情感支持、友伴支持、信息支持和工具性支持,研究发现这四种网络社会支持对青少年的影响程度不同。梁栋青(2011)的研究表明,网络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相关,其中信息支持和情感支持起到重要作用,能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池思晓和龚文进(2011)发现,网络社会支持能够预测网络人际信任,其中情感支持的预测作用最大。梁晓燕(2008)的研究也发现,情感支持能正向预测青少年的社会参与度、生活满意度和自尊水平,并能负向预测孤独感。可见网络中的情感支持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影响最为显著。

鉴于网络社会支持与青少年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网络人际信任等积极因素之间的联系,网络社会支持可以作为青少年不良行为和犯罪行为的保护性因子,但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起到保护作用。梁晓燕(2008)的研究发现,网络使用非适应性认知在青少年网络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其中情感支持通过降低非适应性认知来提高心理健康的各项指标,而信息、友伴和工具性支持则通过增加非适应性认知来提高心理健康的指标。非适应性认知的增加表明青少年可能将从网络中获取支持作为逃避现实的方式,进而可能导致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和适应性问题,而心理健康指标的提高可能是将网络与现实混淆的结果。另外,梁晓燕的研究还发现了现实社会支持和自我同一性的调节效应,可见青少年的现实社会支持和自我同一性水平不同,网络社会支持产生的影响也不同。因此要了解保护性因子是否能起到保护作用以及何时能起到保护作用,不仅需要研究网络保护性因子与青少年心理和行为的相关,还要进一步探索其中的作用机制。

3.2 网络利他行为

网络利他行为又称为网络亲社会行为,是指在网络环境中发生的使他人受益而行动者本人又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愿行为,包括网络支持、指导、分享和提醒等(郑显亮,2010)。目前大部分实证研究关注的是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这对如何增加网络利他行为、发挥网络利他行为的积极作用有很大启示。自尊与网络利他行为显著相关,并在人格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郑显亮,张婷,袁浅香,2012)。马晓辉和雷雳(2011)的研究发现,网络道德认知和情感能正向预测网络亲社会行为的水平。张敏,王乐乐和刘静(2014)发现,感戴作为一种人们在受到恩惠时产生的道德情绪,其深度和广度也能显著预测网络利他行为。因此,学校和家庭应帮助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提高自尊,并注重对青少年道德感的培养。

现有研究大多关注青少年在网络中的不良行为,而网络利他行为是网络中积极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净化网络环境,在抵消网络不良行为的消极后果上也可能起到作用。另外,网络利他行为与现实利他行为有显著相关(张敏,王乐乐,刘静,2014;郑显亮,2013),说明网络利他行为的积极影响不仅局限在网络中,也会延伸到现实中,所以有必要通过实证研究提供更直接的证据,进一步探讨网络利他行为在控制青少年不良行为和犯罪行为中的作用。

4 总结与展望

4.1 现有研究的局限

4.1.1 实证研究的缺乏

目前有关网络与青少年犯罪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分析层面,实证研究较少,更缺乏直接探讨二者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现有研究在取样的时候,都选取了比较容易测量的大学生和中学生样本,从这个测量样本中推测网络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已有研究模式固然可以得出网络行为与青少年犯罪的间接证据,但是尚不足以提供二者关系的实证支持。因此,未来研究应直接取样青少年犯罪群体,探讨这个群体中的网络使用行为,才能为二者关系的研究提供直接证据。

4.1.2 对网络积极影响的关注不足

研究者较多地关注长时间依赖网络导致的网络成瘾、人际交往损害等不良影响,对于网络积极影响的发掘和关注较少。探讨网络的积极影响对于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使网络在青少年发展中发挥正向促进作用以及控制青少年的不良行为是非常重要的。现有研究所强调的保护性因子还只局限在网络社会支持和网络利他行为两个方面,对保护性因子的关注还是不够的。未来研究应该进一步深化网络保护性因子的研究,不仅要关注保护性因子自身,也要探讨保护性因子和危险因子的关系,探讨青少年自身的人格因素,如心理韧性与网络危险因子、网络保护性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

4.1.3 网络对青少年影响的持续性不明确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是暂时性的还是长期持续的,哪些影响会随着网络使用的减少而减弱,哪些影响会一直持续甚至形成某种稳定的特质,这些问题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答案。在暴力游戏对内隐攻击性影响的研究中就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研究者很难确定由于暴力游戏而产生的内隐攻击性在不接触游戏后是否会持续存在,也很难确定接触暴力游戏是否会形成攻击性人格倾向。如果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具有持续性,那么网络危险因子就更有可能引起不良行为和犯罪行为,仅仅减少网络的使用也很难控制其不利影响。

4.1.4 网络行为与现实行为之间的关系不明确

现在研究较少关注网络不良行为与现实中不良行为的关系、网络利他行为与现实利他行为的关系、以及由接触网络而产生的内隐攻击性与实际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等。了解网络行为与现实行为是否存在直接联系,或是通过其他因素的作用而产生间接联系,可以帮助我们通过网络行为来预测青少年的现实行为,更好地通过控制网络因素来控制青少年的不良行为和犯罪行为。

4.2 未来研究的展望

4.2.1 研究对象方面

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研究对象。一是研究样本,二是研究主题。从研究取样的角度来看,未来研究中不仅要关注正常发展的青少年,更要关注犯罪青少年,探索其网络使用和犯罪行为的关系,以提供二者关系的直接证据。从研究主题上看,未来研究要更多关注网络中的积极行为。另外,网络危险因子和保护性因子对青少年心理和行为影响的机制复杂,其中可能存在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的作用(梁晓燕,2008),中介变量反映的是危险因子和保护性因子产生影响的原因,调节变量反映的是两种因子发挥作用的条件。未来研究要更多地挖掘其中的中介和调节变量,加深对其作用机制的了解,为如何减少危险因子的影响、发挥保护性因子的作用提供参考。

4.2.2 研究方法方面

网络危险因子和保护性因子与青少年心理和行为之间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很可能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如暴力网络游戏可能导致青少年内隐攻击性提高,而内隐攻击性的提高也可能促使青少年更多地玩暴力网络游戏。现有的研究大多是横断研究,得出的是相关关系的结论,相比之下纵向研究更有利于阐明因果关系,也更适合研究网络影响的持续性以及网络行为对现实行为的预测性,因此需要更多的纵向研究来丰富现有的研究结果。

现有研究已经表明网络对青少年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影响,网络中存在青少年犯罪的危险因子和保护性因子,虽然还缺少对犯罪青少年的直接研究,但危险因子和保护性因子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和行为表现之间的相关关系,可以说明网络危险因子是青少年犯罪的预警信号,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而保护性因子则是通过网络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重要切入点。随着今后研究的深入,可能会发现更多的网络危险因子和保护性因子,其对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机制也会更加明确,有利于我们利用网络发掘更多的有效措施,减少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陈美芬,陈舜蓬.(2005). 攻击性网络游戏对个体内隐攻击性的影响. 心理科学,28(2),458-460.

陈平周,刘少文,罗丽君,吴俊文,魏锦洪.(2007).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5(1),40-41.

池思晓,龚文进.(2011). 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与网络社会支持的关系.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19(1),94-96.

崔丽娟,胡海龙,吴明证,解春玲.(2006). 网络游戏成瘾者的内隐攻击性研究. 心理科学,29(3),570-573.

丁道群,沈模卫.(2005). 人格特质、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人际信任的关系. 心理科学,28(2),300-303.

董军.(2011). 网络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38,40-42.

郭开元.(2010). 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原因和对策.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3(1),86-89.

胡志海.(2007). 网络不文明行为实施者的心理特点初步研究. 心理科学,30(6),1508-1510.

胡志海.(2009). 网络行为失范者的内隐攻击性、内隐自尊研究. 心理科学,32(1),210-212.

蒋俊梅.(2005). 青年罪犯的人格特征研究. 心理科学,28(1),217-219.

蒋索,何姗姗,邹泓.(2006). 家庭因素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研究述评. 心理科学进展,14(3),394-400.

金灿灿,邹泓.(2012). 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6),816-817.

金灿灿,邹泓.(2013). 父母监控与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的关系:人格类型的调节作用. 中国特殊教育,6,63-68.

景永昇,李瑛.(2012). 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现实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陇东学院学报,23(1),86-88.

孔风,王庭照,李彩娜,和娟,王瑾,游旭群.(2012). 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孤独及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作用机制研究. 心理科学,35(2),408-411

梁栋青.(2011). 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19(8),1013-1014.

梁三才,游旭群.(2010). 网络成瘾者情感决策能力的对照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8(5),597-599.

梁晓燕.(2008). 网络社会支持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研究. 博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

李冬梅,雷雳,邹泓.(2008). 青少年网上偏差行为的特点与研究展望.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6(1),95-97.

李欢欢,王力,王嘉琦.(2008). 不同网络成瘾亚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及其与人格的关系.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6(4),413-416.

李金钊.(2004). 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心理压力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心理科学,27(4),980-982.

李晔,王利刚,周文娇,高文斌.(2012). 中学生网络攻击行为与愤怒.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6(7),532-536.

罗伏生,张珊明,沈丹,罗匡.(2011). 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与人格特征及应对方式的关系.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4),492-493.

马晓辉,雷雳.(2010). 青少年网络道德与网络偏差行为的关系. 心理学报,42(10),988-997.

马晓辉,雷雳.(2011). 青少年网络道德与其网络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心理科学,34(2),423-428.

梅松丽,张明,张秀玲,姜英杰.(2010). 基于延迟折扣任务的网络成瘾者冲动性研究. 心理科学,33(3),722-725.

屈智勇,邹泓.(2009). 家庭环境、父母监控、自我控制与青少年犯罪. 心理科学,32(2),360-363.

王莉,邹泓,任磊,么娆.(2010). 青少年网络成瘾、网络偏差行为与一般问题行为的关系. 中国特殊教育,8,74-78.

魏谨,佐斌,温芳芳,杨晓.(2009). 暴力网络游戏与青少年攻击内隐联结的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7(9),715-717.

徐四华.(2012). 网络成瘾者的行为冲动性——来自爱荷华赌博任务的证据. 心理学报,44(11),1523-1534.

严标宾,郑雪.(2006). 大学生社会支持、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3,63-64.

严标宾,郑雪,张兴贵.(2011). 大学生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 心理科学,34(2),471-475.

杨放如,郝伟,魏宏萍,李飞,罗文凤.(2009). 青少年犯罪危险因素、保护因素及其社会生态学预防模式的探讨. 实用预防医学,16(1),31-35.

易晓明.(2005).网络成瘾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心理科学,28(6),1476-1478.

臧刚顺.(2012). 交往越轨同伴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心理科学进展,20(4),552-560.

张锋,沈模卫,徐梅,朱海燕,周宁.(2006). 互联网使用动机、行为与其社会心理健康的模型建构. 心理学报,38(3),407-413.

张敏,王乐乐,刘静.(2014). 感戴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现实利他行为的中介作用. 中国特殊教育,4,66-70.

张秋凌,邹泓,王英春.(2005). 亲子依恋与青少年犯罪行为、心理适应的关系(综述).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7),483-485.

郑璐璐.(2012). 青少年网络交往研究概述. 社会心理科学,27(11),1348-1353.

郑显亮.(2010). 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编制与多层线性分析. 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师范大学.

郑显亮,张婷,袁浅香.(2012). 自尊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通情的中介作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4),550-551.

郑显亮.(2013). 现实利他行为与网络利他行为:网络社会支持的作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1,31-37.

郑希付.(2009). 网络成瘾者不同情绪状态下的认知加工特征. 心理学报,141(7),630-638.

Bargh,J. A.,& Chartrand,T. L.(1999). The unbearable automaticity of 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54(7),462.

Beard,K. W.,& Wolf,E. M.(2001). Modification in the proposed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Internet addiction.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4(3),377-383.

Cluver,L.,&Orkin,M.(2009).CumulativeriskandAIDSorphan hood:Interactionsofstigma,bullyingandpovertyonchildmentalhealthinSouthAfrica.SocialScience&Medicine,69(8),1186-1193.

Farrington,D.P.(2000).Explaining and preventing crime:The globalization of knowledge-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riminology 1999presidential address. Criminology,38(1),1-24.

Higgins ,E. T.(1996). Knowledge activation:Accessibility ,applicability,and salience. In Higgins,E.T. & Kruglanski,A.W.(Eds.). Social psychology:Handbook of basic principles. NewYork:Guilford Press.

Luthar,S.S.(1991).Vulnerability and resilience:a study of high risk adolescents. Child Development,6(2),600-616.

猜你喜欢
青少年犯罪网络成瘾
论青少年犯罪现状及预防犯罪的策略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对策
盘点与梳理:网络成瘾大学生的运动干预研究
构建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五重”预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