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闭式引流中的应用

2015-03-20 02:34麦素贞莫美华杨惠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闭式穿刺针胸腔

麦素贞 莫美华 杨惠芳

麦素贞:女,大专,主管护师

胸腔积液是临床常见的病症,病因以结核性胸膜炎、恶性胸腔积液居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1]。清除积液是胸腔积液治疗中的重要措施,传统的方法是反复胸穿抽液,这种方法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增加感染的几率,且危重者往往不能配合整个操作过程[2]。为更好地服务患者,我院自2005年开始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经皮穿刺置入胸膜腔行闭式引流法取代传统的反复穿刺抽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推广该项技术,对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50 例胸腔闭式引流患者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观察其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50 例,其中男32 例,女18 例。年龄18~80 岁,平均(49.56 ±0.69)岁。其中肿瘤性胸腔积液30 例,结核性胸腔积液5 例,感染性胸腔积液15 例。所有患者经B 超、胸CT 和(或)胸部X 线确诊为中等量、大量胸腔积液。

1.2 穿刺方法 穿刺前采用B 超定位,为患者确定最佳穿刺点,并做好常规消毒。穿刺时取坐位或半卧位,2%利多卡因局麻后,穿刺者左手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以下一肋间隙上缘处垂直、缓慢进针,感觉有突破感并见有液体进入穿刺针时,则停止进针,然后用左手将穿刺针固定,右手将金属导丝导入胸腔(约10 cm),拔出穿刺针再将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约10~15 cm),拔出导丝,同时关闭导管,防止空气进入胸腔。选用无菌敷贴固定导管,导管末端与无菌引流袋相连后打开关闭的导管,此时可见液体流出,则表示穿刺成功。

1.3 结果 本组患者一次性穿刺及置管全部成功,成功率100%。24 h 内各类胸腔积液引流量<50 ml 后拔管。导管置管时间3~60 d,平均(9.23 ±0.69)d。患者置管期间局部无不适,疼痛明显减轻,无并发症发生,置管活动方便,引流效果满意。

2 护理要点

2.1 术前护理 以心理护理为主,根据患者的情况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相关知识、手术操作者的业务水平和以往成功案例,消除患者紧张情绪,解除思想顾虑,树立治疗信心,并取得患者家属的支持与配合。告知患者在术中的注意事项,确保穿刺成功,如告知患者在穿刺时不能改变体位,不能大声喊叫,并且尽量避免咳嗽或深呼吸,以免损伤胸膜或肺组织。

2.2 术中护理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减少感染几率。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必要时床旁心电监护。一旦患者穿刺中出现胸膜反应,则应立即停止进针,取平卧位,与医师积极沟通,并予必要的紧急处理。

2.3 术后护理 (1)一般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出现发热、呕吐等不适情况,及时报告医师予以处理。要求患者卧床休息,经常改变体位,多倾向胸腔积液患侧。置管期间禁止沐浴,若擦拭皮肤则应避开置管部位,以免感染,敷贴定期更换。嘱患者进食易消化、高蛋白质、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3],以加强营养,促进康复。(2)引流管及引流袋的护理。保持引流管通畅、固定、无扭曲,定期清洗导管。采用一次性引流袋,并做到每日更换,如发现破损,则随时更换,且引流袋放置不能超过插管部位,避免引流液逆流引起感染。观察引流液的情况以及穿刺点周围情况,并准确记录,严格控制引流速度和引流量,避免患者出现因突然大量放液引起的虚脱、循坏障碍、复张性水肿以及纵隔摆动等。(3)胸腔内注药护理。为患者注药时,应缓慢注入,且压力不可过大。注药后持续2 h 内,要求患者每30 min 更换体位1 次,以便药液在胸腔内均匀分布,利于吸收。同时注意观察患者注药后有无不良反应,如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心悸等不良反应时,立即开放引流,并给予对症处理;如无不良反应,则闭管24 h 后开放引流管。(4)拔管的护理。于拔管前夹管1~2 d,在患者复查B超、胸片,确定积液无增加时,遵医嘱拔管。拔管后做好穿刺点消毒与敷料贴覆盖,防止感染,并于拔管后12 h 内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且48 h 内禁止淋浴,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3 讨 论

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具有如下优点:(1)中心静脉导管的管径较细,管壁光滑,对肺和胸壁损伤小。(2)引流量能灵活控制,开闭方便,可以调节放液速度、置管深度,避免患者出现因突然大量放液引起的各种不良情况。(3)置管期间可实现胸腔积液的动态观察,并能够随时胸腔内注药或采集引流液的标本送检[4],有助于提高诊断率与治愈率。(4)穿刺操作简单,且无需切口,导管携带方便,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和睡眠,有利于患者的自我护理[5]。(5)避免了反复胸腔穿刺的痛苦,减轻了医务人员工作量的同时也减少了反复穿刺引起的创伤感染的机会,降低了胸腔穿刺导致并发症的发生。(6)可一次性地将胸腔积液尽可能排尽,利于胸膜的充分接触与均匀粘连,提高局部药物浓度。

选择正确的穿刺部位可达到良好的引流效果,反之定位不准确可造成引流失败、无效。为避免感染,在为患者选择合适敷料以及引流装置的基础上,做到合理更换敷料、及时更换引流装置以及做好局部皮肤的护理,同时在整个护理的过程中要严格无菌操作,注意手卫生,可提高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引流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取代常规的穿刺抽液,此法创伤小、疗效好、患者满意度高,可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护理工作量,且患者易于接受,有良好的社会效益,是安全、经济、方便、有效的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1]崔丽娟,邓建功,邓建英.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积液引流中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43(12):1493 -1495.

[2]单太华,张成姝,宓贵萍.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技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48 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71 -73.

[3]戴维红,叶京英.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胸腔积液治疗的护理[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15(4):557 -558.

[4]陈 丽.应用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胸腔积液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315 -316.

[5]李雪会,王剑如.胸腔闭式引流术在胸腔积液诊治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0):79.

猜你喜欢
闭式穿刺针胸腔
一种新型套管针用穿刺针的设计
胸腔巨大孤立性纤维瘤伴多发转移1例
高炉半闭式液压油箱的开发和应用
槽型鞘脑穿刺针的设计及动物实验初步结果
胸外科术后胸腔引流管管理的研究进展
液压机闭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一种闭式静压回转工作台新型结构设计
化疗联合恩度胸腔灌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改良后的清洗流程在髂骨穿刺针清洗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拐形可注水穿刺针在单孔腹腔镜腹膜外内环结扎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