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农业》栏目文章谈期刊的内容策划

2015-03-20 13:19李晟阳赛树奇
传播与版权 2015年10期
关键词:肉鸡科技期刊策划

李晟阳 赛树奇

从《新农业》栏目文章谈期刊的内容策划

李晟阳 赛树奇

在市场经济中,“内容为王”已被广大期刊人所接受,同时“适者生存”也让期刊人切身感受到竞争的残酷。期刊之间的竞争,实质是期刊内容的竞争,内容强,期刊必强。《新农业》作为全国“百强报刊”,40多年来始终坚持为农业生产者当参谋,通过与时俱进、贴近读者的内容策划,《新农业》已被读者信赖和依赖,这也是《新农业》最高订阅数量达39万份,累计总发行量近1亿份的原因所在。本文以2014年第23期《新农业》刊载的《新形势下对肉鸡育种的思考》为例,阐述具体文章的内容策划过程。

期刊;内容策划;农业热点;专家思想;新农业

[作 者]李晟阳,沈阳农业大学出版部新农业杂志社执行总编辑;

赛树奇(通讯作者),副编审,沈阳农业大学出版部新农业杂志社总编辑。

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仍然聚焦农业、农村、农民(“三农”)。2004年至2015年,连续1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与“三农”有关,体现出“三农”对提高我国国力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农业科技期刊是面向“三农”宣传党的政策方针、传播农业科技、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平台[1]。科技期刊是科学知识与信息的载体,也是思想的载体。鲜活而深刻的思想、独到的见解与主张,是形成刊物风格特色的重中之重。随着我国农业专业化、现代化和集约化进程加快,农业科技期刊如何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服务“三农”的能力,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新农业》创刊于1971年,作为农业高等院校——沈阳农业大学主办、农业行政管理部门——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主管的农业科技期刊,44年来始终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办刊宗旨,期刊文章内容具有“新、准、深、活”等鲜明特点,针对性强,实用性强,可读性强。《新农业》发挥高校主办的优势,始终以农业学者和专家为依托,在内容上加强策划,关注产前、产中、产后全程,解析新政策和市场动态,力求达到深度、广度和厚度相统一,突出权威性、指导性、服务性与贴近性[2]。

期刊内容策划既是编辑流程的起点,也贯穿于整个编辑流程,是编辑工作的核心和灵魂,内容策划应满足读者需求且具有前瞻性、具有特色、具备敏感的信息意识,内容策划是编辑流程中最有挑战性的一环,最能体现编辑对行业动向的把握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3]。本文以2014年第23期《新农业》刊载的《新形势下对肉鸡育种的思考》为例,介绍内容策划的具体过程。

一、内容策划的背景

中国的肉鸡消费量排在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但国内所有的种鸡都从外国进口,且种鸡一般每年都需更新。目前,全球商务肉鸡品种主要由美国少数几家公司掌握,一旦发生贸易问题,将对国内鸡肉市场供应产生极大打击,急需打破肉鸡生产种质资源“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4]。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施畜禽良种工程,是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新农业》2014年第23期针对上述情况,刊发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王晓峰撰写的《新形势下对肉鸡育种的思考》[5],用专家视角重新审视我国肉鸡育种工作,提出真知灼见。

二、根据内容选择作者

农业科技期刊绝大多数的作者为农业科研、农技推广等领域的从业者,作者层次决定着期刊的办刊质量和影响力,重视作者队伍建设,是农业科技期刊的“生存之本”;抓住了作者就是拥有了读者,作者的权威性和知名度对提升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具有积极作用[6]。2014年3月21日,农业部办公厅发布了《全国肉鸡遗传改良计划(2014—2025)》[7],计划要求以提高育种能力和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为主攻方向,到2025年培育肉鸡新品种40个以上,自主培育品种商品代市场占有率超过60%。未来10年,肉鸡育种产业将进入大发展、大繁荣的蓬勃发展阶段。《新形势下对肉鸡育种的思考》一文的作者单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是以家禽种质资源保护及评价、家禽遗传育种与种禽扩繁、家禽品种性能测定与品质监督检验、家禽重大疫病研究与防治、家禽业信息服务与决策咨询等为主要研究任务的研究机构,为我国家禽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能力。通过作者的学术权威性,提高期刊高度和办刊水平。

三、承载专家思想,实现期刊指导性

《新形势下对肉鸡育种的思考》一文主要提出四个观点,为我国肉鸡育种业的发展提出战略性意见。第一,肉鸡产业将迎来品种市场的全面繁荣,未来10年将是肉鸡育种业发展的机遇期。放眼全球,肉鸡育种被少数大型商业育种公司垄断,我国作为养鸡大国,发展独立自主的肉鸡育种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随着国家对提高肉鸡种业生物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视和加大科研经费投入,肉鸡遗传改良加速,未来10年将会涌现一批“中国制造”的肉鸡商品化新品种。第二,坚持市场需求主导下的企业育种。近些年,国家通过科研经费和专项资金的投入形式支持肉鸡新品种选育,但往往只重视项目验收、品种审定,忽视商业价值转化,所培育的品种不适应市场需求。《全国肉鸡遗传改良计划(2014—2025)》指出,政府发挥导向作用,强化企业肉鸡育种主体地位,市场需求引领企业育种。第三,白羽肉鸡育种应立足本土市场。通过引进国内、国外育种素材,选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合我国市场需求的品种。第四,黄羽肉鸡育种要迎合消费趋势的变化。因受禽流感疫情影响,活禽交易受到限制,体型大小、羽毛形状和颜色、鸡冠形状、皮肤色泽等育种性状对消费者的影响越来越小。在新形势下,培育出适合加工的黄羽肉鸡以应对市场需求,是企业育种的新方向。作者根据我国肉鸡育种目前的“症结”所在,提出打破外国企业市场垄断的意见,高度高,可操作性强,具有较强的指导性。

四、增加危机感,靠内容求生存

20世纪70—90年代,是农业科技期刊的“黄金时期”,《新农业》的最高期订阅数量曾高达39万份;农业科技期刊是农民获得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主要渠道,农民将科技致富的期待寄托于此。进入新世纪,随着我国农业专业化、集约化、产业化的快速发展,使得20世纪70—90年代活跃在农业生产一线的“老一辈”农民逐渐丧失农业生产“主力军”地位,且步入老龄阶段;青壮年农民主要以互联网作为获得科技信息的主要途径,导致农业科技期刊的读者群的严重流失。目前,陕西省大多数科技期刊的平均期印数约1000份,超过2000份较罕见[8],导致传统纸质科技期刊生存压力陡增。

在市场经济中,期刊不仅是舆论宣传的工具,还作为信息载体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期刊要想“叫好又叫座”,必须通过内容实现。《新农业》作为面向农业一线生产者的科技期刊,必须时刻关注农业生产中的“热点”,即农业生产或农产品市场影响大的事件;必须善于发掘农业生产者最关心、最急需了解的“热点”;善于发现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瓶颈问题。《新形势下对肉鸡育种的思考》一文就是针对当今我国农业“热点”的典型策划案例。《新农业》44年来始终坚持为农业生产者当参谋,通过与时俱进、贴近读者的内容策划,《新农业》已被读者信赖和依赖,这也是《新农业》最高订阅数量达39万份,累计总发行量近1亿份的原因所在。

[1]院金谒.农业科技期刊如何更好地服务“三农“[J].科技展望,2015(14):81.

[2]赛树奇,张宜军,杨奇.新时期农业科普期刊办刊理念的转变——以《新农业》杂志为例[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661-663.

[3]古明加.略论学术期刊编辑策划的内容[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9(2):107-109.

[4]中国肉鸡产业的困惑:除了食品安全,还有育种[J].湖北畜牧兽医,2013(4):89.

[5]王晓峰.新形势下对肉鸡育种的思考[J].新农业,2014(23):16-17.

[6]严秀丽,院金谒,张龑.浅析农业技术类期刊作者队伍建设[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7(7):126-128.

[7]文杰.全国肉鸡遗传改良计划(2014~2025)[J].北方牧业,2014(11):18.

[8]李侠.地方农业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今传媒,2015(3):116-118.

猜你喜欢
肉鸡科技期刊策划
科技期刊的分类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春季肉鸡健康养殖要过六关
科技期刊的分类
肉鸡腹水咋防治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本期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