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的研究现状

2015-03-20 13:19
传播与版权 2015年10期
关键词:资料性内刊新闻出版

李 妮

高校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的研究现状

李 妮

高校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在一定程度起着交流学术成果、推广科技技术、传播科技信息、扩大高校及科研机构影响力的作用,但是因为没有正规刊号,这些刊物也存在着稿源不足、质量参差的状况。本文对其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高校;内部出版物;研究现状

[作 者]李妮,讲师,硕士,西安医学院学报编辑。

高校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在一定程度起着交流学术成果、推广科学技术、传播科技信息、扩大高校及科研机构影响力的作用,尤其有部分高校还没有正式发行的科技期刊,由于种种原因,内刊还是某些高校唯一的科技型出版物。因此,了解内刊的生存现状,评估内刊的质量,分析其在运作过程中的优劣,以及存在的必要性,探讨在出版体制改革浪潮中内刊的出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国内研究现状

文化是国家的血脉和灵魂,是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六大做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战略部署,2003年文化体制改革开始试点,2006年改革全面推开,2010年底,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转企改制工作全部完成[1-3]。2011年,新闻出版业增加值达到4000亿元,出版产业作为文化产业主力军、国民经济新亮点的作用开始凸显。2012年8月,根据《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意见》精神[4],新闻出版总署制定了《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5],对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从事报刊出版活动、获得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但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做出部署。

对于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编辑部体制改革,《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指出,原则上不再保留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编辑部体制。现有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编辑部均并入新闻出版传媒企业;对其中具备建立报刊出版企业条件的,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可转为期刊出版企业[6]。主管主办多种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编辑部的科研部门和高等学校,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可对所主管的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编辑部实行整体转企改制,组建专业性期刊出版传媒集团公司。

实施办法甫一出台,在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2012年8月12至17日,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在哈尔滨理工大学举办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编辑业务培训暨学术发展前沿报告会(根据总署精神安排的年度例行责任编辑继续教育培训活动),参会者数量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成员单位有200多名代表参加,会上对于《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部分参会者对体制改革的具体实施办法充满了疑虑,对即将到来的改革浪潮有诸多不安,随后以长安大学出版社为首,一场波澜壮阔的深刻变革正在陕西科技和学术期刊出版单位如火如荼地进行着[7]。

作为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一般简称内刊),内刊没有出版物那样严格的出版机制,它们相对宽松,由于内刊没有采编权,也没有“正式”的发行渠道,其“发行”有的是通过连锁店的网络,有的是附赠,有的只是口口相传,更多的是在领域内慢慢发散开来,渐渐有了自己的口碑。但是得到正规的刊号编制、进入正规发行期刊的行列,是摆在其面前的奋斗目标。所以,也有人将质量好、欲待申请到正规刊号的内刊称为“围墙外的花朵”[8]。

近年来,由于公开出版期刊严格的审批管理制度,高校内还存在着一定数量的科技内刊,在目前“一号难求”、处境艰难的形势下,这些内刊在正规期刊的夹缝中艰难地生存着,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推广科技成果、传播科技信息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随着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深入,期刊国际化、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内刊如何在浩瀚的公开发行期刊的夹缝中求生存、谋发展,找到适合自己的特色、精品栏目,提高竞争优势、改善办刊条件,早日申请公开发行刊号,是每一份内部期刊的任务和亟待解决的问题[9]。乘着编辑部体制改革的春风,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内刊发展的改革之路,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那么,在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形势下,高校科技内刊的生存状态如何?在这场变革中有没有受到冲击?影响有多大?以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现有的体制和模式也需要变革吗?如何改革?目前,国内外还没有资料显示有这方面的研究。

二、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内刊”叫“定制刊物”。定制出版物是用来建立并增强品牌忠诚度的工具,包括杂志、视频、报纸和画册等,目的是用以吸引特殊的受众以及特定的客户。最为典型的定制出版物名为“飞行杂志”,该杂志的目标很明确,主要面向乘坐定期航线的顾客。飞行杂志也是最早使用定制出版物进行市场营销的典型案例。从本质上讲,它是典型的信息或编辑类的刊物。许多单位都利用定制出版物来维持现有客户,定制刊物也用来招徕新的客户。定制出版物应精心构设,也应该按照严格的审稿、校对、出版发行流程来进行。

从党的十六大做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以来,我国的文化体制经历了一场深刻变革,尤其在《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出台以后,出版界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冲击。据粗略估计,我国现有各类正规发行期刊9000余种,除人文、社会类期刊外,科技类期刊就有5000余种,在这成百上千的科技期刊中,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的生存状态如何,是否起到交流、推广和传播科技成果和信息的作用,其数量和质量怎样,是否有继续存在的必要,本研究通过调查分析这些问题,为新闻出版总署、新闻出版局和相关决策单位,制定管理政策提供参考依据,为内部刊物的体制变革提供基础数据。

文化体制改革的已经如火如荼的进行了十多年,也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效。随着《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的出台,十八大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提出,新一轮改革浪潮正在席卷着科技期刊,而在成百上千的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中生存的内部资料性科技出版物,却鲜为人所知。

在出版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很多期刊和出版人都呼吁要改善科技期刊的“边缘化”状态,作为高校科技内刊办刊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有何困难,需不需要改革,甚至有没有存在的必要性,对于科技内刊来讲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对于管理部门进行决策也是很重要的基础。[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4JK1626);2015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00)。项目来源: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专项项目(项目编号:14JK1612)]

[1]刘雪立,董建军,周志新.我国医学期刊出版周期与影响因子关系的调查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1):44-45.

[2]刘海霞,方平,刘雁书.外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医学期刊调查研究[J].图书馆杂志,2005(7):20-22.

[3]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EB/OL].http://www.gapp.gov.cn/cms/html/21/508/201208/761738.html.2012-8-3.

[4]刘声.中国2013年将加快推进新闻出版事业单位改革[N].中国青年报,2013-01-05(02).

[5]刘声.我国全面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N].中国青年报,2012-02-16(06).

[6]新闻出版体制改革获得重大突破[N].经济日报,2012-11-06(11).

[7]新闻出版总署.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理办法[EB/OL]. http://www.sxxwcb.gov.cn/xxgk/zcfg/bmgz/2011/1020/318. html.

[8]庶民.科技期刊的功能与作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1):59.

[9]王士忠,冯民,张士莹.高校科技期刊改革及其创新[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4):510-512.

猜你喜欢
资料性内刊新闻出版
马克思新闻出版思想的文本考释及其当代启示
内刊编辑的职业素质浅析
办好机关企事业内刊的几点思考——以温州市委组织部《温州党建》为例
内部资料性出版物执法困境及解决路径
国家标准审编基础
内刊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关于新闻出版改革的若干思考
内刊加入期刊数据库有关问题分析
论新闻出版中少儿图书的版面设计
长三角新闻出版职教创新联盟在上海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