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科技期刊编辑素质提升分析

2015-03-20 13:19王连山
传播与版权 2015年10期
关键词:科技期刊常态稿件

王连山

新常态下科技期刊编辑素质提升分析

王连山

科技期刊具有传播科技思想、开拓人们科技视野、引领科技未来的使命。新常态下科技期刊编辑应不断加强政治觉悟、责任意识、能力素质、业务水平,及时了解科技前沿动态,加强创新能力提升,为在新常态下发挥科技期刊的重要作用而奠定基础。

科技期刊;编辑;素质

[作 者]王连山,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科技期刊是刊登相关科学与技术研究过程和成果的连续性出版物,及时介绍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观点、新进展、新理论等内容,以时效性强、发行面广、资料翔实,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对社会发展起着能动作用。新常态是我国目前经济形势的显著特征,许多行业的发展都呈现出了新常态,这其中也包括中国期刊业,而期刊业提高质量是当前最紧迫的根本性问题[1]。曹建等[2]分析了新常态下出版业的六个特征,以及大学社在新常态下发展十方面对策和建议;林玲娜等[3]对提升科技期刊编辑能力,从加强修养、提升素质方面进行论述。在新常态下,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潮流,提升编辑素质以达到提高科技期刊质量,是每位编辑适应新常态所面临的挑战。

一、政治素质提升

科技期刊是传播前沿理论、交流实践经验、弘扬先进文化的一个科技工作者交流平台,新常态下科技期刊的质量不容忽视,而期刊质量与编辑工作、编辑的政治素质密切相关。期刊编辑应具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社会责任感,加强学习出版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适应新形势。

加强理论学习是提高政治理论素养的关键,是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的手段,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思考、感悟,使之内化为自身素养,变成自觉而不是强加的、自然而不是勉强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从而正确地看待事物、分析问题和决策工作。通过理论学习,培养编辑本身的政治敏锐性、洞察力及鉴别力。用政治的眼光审视、编辑、检查稿件,避免出现政治性失误。

二、思想素质提升

编辑作为一种职业及工作,具有“幕后英雄”、“为他人做嫁衣”之说,编辑的思想素养是在编辑工作意识中,经过思维逻辑形成的结果[4]。期刊提高质量,就需要期刊编辑具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精神。思想素质是对社会善、美、丑以及其他现象的认识、行为和做法,包括思想认识、思想觉悟、思想方法、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素质。不断提升思想素质,是提高期刊质量的关键。

编辑须增强自身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认真负责,扎扎实实、不遗余力地完成工作任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踏踏实实地投入出版工作。工作中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期刊的稿件数量较多,来稿时间随机,而且处于源源不断的持续状态,每天几乎都会收到作者来稿及读者来信/电,因此,要提升期刊质量,不仅是文字语言质量,还应包含品牌质量、服务质量,处理来稿应做到“三及时”:及时登记、及时审读、及时答复。

编辑还应在工作中甘于寂寞、甘于清贫,才能在新常态下抓好期刊编辑质量。稿件的作者一般为行业专业技术人员,他们的作品需要编辑人员精心修改,使稿件的主题更突出、结构更紧凑、层次更分明,逻辑更严密、文字更流畅,因而,编辑人员在做着日复一日的“润色提高”文稿加工整理工作,因此,要能耐得住寂寞,认真负责、精益求精,以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对待编辑工作。

三、文化素质提升

质量是期刊的生命线,保证期刊质量,除要把握好期刊内容、整体设计和印刷装订质量外,关键是还需要抓号编校质量。尽量避免知识性、逻辑性、语法性差错,减少错字、别字、多字、漏字、倒字、混用简繁体字的差错。编校质量问题,其实就是语言文字的正确运用与规范问题[5]。科技期刊编辑在工作中不但应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还应加强对人文知识的学习,培养人文精神,提高文化底蕴。而且,还须加强自身文字语言能力,掌握文字、标点符号规范和注意语法、修辞、逻辑方面的训练,对文章编辑加工时,须遵循三大原则[6]——尊重作者,忌强加于人;改必有据,忌无知妄改;依据规范,忌滥施刀斧。

加工整理过程中,编辑还需对文章的引文进行核对,可采取专项抽取与随机抽取相结合的方式,对引文的作者、篇名、文献出处及卷/期号进行核对。其中,针对文章标题、文章内容的编排等,应加强与作者沟通,尽量做到通俗易懂、严肃凝重。在完成稿件的编辑加工整理后,还应复查稿件、清稿誊抄、检点稿件和对稿件进行次序编排,达到“齐、清、定”的要求。

四、职业素质提升

科技期刊编辑的职业素质是期刊质量的重要保障。而职业素质中,专业能力是第一位的,但是除了专业能力水平,爱岗敬业和职业道德也是必备的。期刊是联系读者与作者的纽带,而编辑就是这根纽带的牵线者,在编辑工作中要发挥好这种中介作用,了解读者的需求、爱好和接受能力,处理读者的意见和建议;向作者反映读者的需求,对作品提供参考资料及修改建议,为作者拾遗补阙。

编辑工作中必须要细心,尤其在发稿后的校对期间,更应杜绝烦躁不安的情绪,应采取通读方式审读校样,检查处理新发现的问题。编辑职业素养除需具备敬业精神外,还应具有较强的执行力、团队精神及进取心。善于在工作中沟通、协调,及时把握信息,对信息资源分析、利用;积极参加学术交流会议,了解科技前沿动态,加强与专家学者的情感交流、信息交流及学术交流。

五、创新能力提升

新常态下期刊竞争日益激烈,如想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应富有创新意识。“互联网+”作为当今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不断演进的新成果,代表着一种先进的生产力。7月下旬,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7],提出大力发展众创空间、开放式创新等;鼓励各类创新主体充分利用互联网,把握市场需求导向,加强创新资源共享与合作,促进前沿技术和创新成果及时转化,构建开放式创新体系,推动跨区域、跨领域的技术成果转移和协同创新。

“互联网+”的出现,直接影响着出版业的创新发展,隅人[8]提出互联网是出版建设的助推器和推进器,且由于编辑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所以,作为编辑人员,应该在快速发展的形式下,融入创新热潮,编辑的创新意识是期刊的灵魂所在[9],应体现在编辑工作的各个环节,思想观念应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

六、结语

新常态下提高质量是期刊生存之道,作为科技期刊编辑人员,不但要从政治思想、职业道德、专业文化、素质修养等方面提高,而且还应顺应时代潮流,加强编辑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知识结构及理论水平,探索新常态下科技期刊建设之路,加快科技期刊改革创新步伐,推动科技期刊数字化发展进程,适应互联网技术给编辑工作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

[1]石峰.期刊业发展呈现六种新常态[J].新闻前哨,2015(4):8-9.

[2]曹建,杨闯.出版新常态下大学社十大攻略[J].中国出版,2015(14):15-18.

[3]林玲娜,刘新永,杨小萍.论科技期刊编辑的素质与修养[J].传播与版权,2015(3):68-69.

[4]冯秀果.新常态下学报编辑应具备的素质[J].山西煤炭干部管理学院报,2015(1):221-222.

[5]王敏.《咬文嚼字》编校质量的三块基石[J].青年记者,2009(21):23-24.

[6]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办公室.出版专业实务[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7]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EB/OL].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7/04/content_10002.htm.

[8]隅人.相看两不厌——也说互联网与期刊的融合发展[J].科技与出版,2014(9):4-7.

[9]刘冬梅.互联网时代科技期刊编辑的坚守与创新[J].天津科技,2013(4):101-102.

猜你喜欢
科技期刊常态稿件
科技期刊的分类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