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与城市社区红色阅读文化建设

2015-03-20 13:19姚慧君刘玉婷温盛勇
传播与版权 2015年10期
关键词:红色文献图书馆

姚慧君 刘玉婷 温盛勇

高校图书馆与城市社区红色阅读文化建设

姚慧君 刘玉婷 温盛勇

为社区居民阅读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服务功能的拓展,为社区居民提供红色经典阅读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参与地方文化建设的体现。在推行“文化强国”政策和倡导“全民阅读”理念的大背景下,作为全民阅读重要组成部分的红色经典阅读,愈来愈受到广大群众的重视。高校图书馆在文献资源、人才队伍和技术手段等方面有着公共图书馆不可比拟的优势,高校图书馆若能利用其优势来推广城市社区红色阅读与助力文化建设,将会大大提高全民阅读的积极性,弘扬红色文化,增强红色阅读的成效。

高校图书馆;城市社区;红色阅读;文化建设

[作 者]姚慧君,副研究馆员,赣南医学院图书馆;

刘玉婷、温盛勇,赣南医学院图书馆。

一、高校图书馆在城市社区红色阅读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当前,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为了提高国民素质,培育国家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很多国家都将全民阅读推广作为基本的国策,西方发达国家进行了多种形式的阅读推广活动,例如德国政府通过“全国朗读日”“朗读志愿者”“阅读起跑线”等活动,提高了国民对阅读的兴趣,培养了大批有文化、懂技术的人才队伍;英国政府成立了专门组织用于全民阅读推广工作,推出了诸如“夏季阅读挑战”等读书方式,提高了国民素质。可见,全民阅读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主潮流。1997年,我国正式提出了“倡导全民读书、建设知识工程”的口号,将每年的12月定为全民阅读月,并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直至今日,全民阅读的活动依然方兴未艾,对提升国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巨大帮助。

红色阅读是我国全民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资源是我国珍贵的、反映革命文化的精神资源,也是我们老一辈革命家带领中国人民保家卫国、建设家园的历史见证。反映红色文化的红色文献是对人民群众进行教育的优质资源和鲜活教材,起着其他文献所无法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西方各种腐朽的、反动的、落后的思潮开始在互联网涌现,对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产生了蛊惑和煽动作用,部分群众的政治立场出现动摇,对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前途丧失信心。这时,加大红色阅读的推广,对弘扬正气、传播先进思想、净化社会风气有着重要作用。图书馆具有收藏人类文化知识、传播人类文明、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的作用,图书馆不仅是文化的传承者,更是文化理念和精神的传播者。目前,国内很多公共图书馆都加大了对红色阅读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例如作为中国近现代革命的策源地之一,越秀区图书馆开展了“红色阅读快车进社区”活动,在全区掀起了红色经典阅读高潮[1]。然而,更多的公共图书馆由于受到图书资源、技术手段和人才资源的制约,无法高质量地进行红色阅读推广活动。同时,作为图书馆组织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有着公共图书馆无法比拟的图书文献资源和人才资源[2]。可是,传统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主要局限在校内师生,甚少参与全民阅读活动,造成大量红色文献的浪费。事实上,教育部曾在文件中规定,有条件的高校图书馆在满足本校师生阅读的基础上,要尽量向社会和公众开放,充分发挥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由此可见,为了提高城市社区红色阅读的成效,必须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职能和作用,进一步拓展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职能。

二、高校图书馆推动城市社区红色阅读文化建设的措施

(一)整理红色文献资源,丰富文化建设载体

与公共图书馆相比,高校图书馆有着较为丰富的红色文献资源,这也为其进行城市社区红色文献推广提供了基础。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高校图书资源建设从传统的纸质资源向数字化资源过渡,大部分高校的文献资源采购比重向数字资源倾斜。而且随着新媒介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提高,电子阅读成为社会大众阅读的主要方式,对电子文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可以预见,未来数字化文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图书馆发展的重中之重。高校图书馆在数字文献资源建设上要远远领先于公共图书馆[3]。然而,调查中我们也发现,由于历史的原因,高校图书馆中的红色文献资料并不完整,大量的红色资源散落于民间,缺乏应有的保护措施,有的被损坏无法阅读,有的直接丢失了、难寻踪迹,搜集整理起来十分困难;有的高校图书馆对红色资源的挖掘整理力度不够,红色资源建设处于较低的档次,缺乏应有的感染力和渲染力,不能发挥其素质教育的作用;有的高校图书馆红色文献资源过于陈旧,缺乏对红色资源数据库的整理和建设,不能发挥红色教育平台的作用,更遑论在城市社区红色阅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此,高校图书馆应加强对红色资源的重视程度。一方面,通过订购、征集等各种途径,将各种有价值的红色资源进行搜集和整理,尤其是一些能够反映革命年代政治、军事、文化的历史文献,可在图书馆内设置红色阅读专架,将红色资源分门别类、完整系统地呈现出来。另一方面,积极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对图书馆的红色资源进行数字化整合。这里注意的是,红色资源不仅具有时代性,同时也有地域性的特征,人民群众往往对反映本地区红色革命历史的文献更为感兴趣,为此高校图书馆在红色文献开发时,要注重从数据库、论坛等途径搜集与本地区相关的红色文献,并利用网络技术制作出集文字、图片、视频于一体的红色文献特色数据库,为城市社区红色阅读推广打下基础,从而推动城市社区红色阅读文化建设。

(二)推广社区红色阅读服务,弘扬红色文化

一直以来,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基础和保障,其服务对象主要是高校的师生,对于如何服务社会和公众比较陌生。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高校图书馆大多对公众开放,公众能够享受到完善的图书借阅和信息服务。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也加强了与社会的联系,成立了诸如“社会合作服务处”等部门,与当地政府和社会公众进行深层次的交流和资源共享,特别是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指导实践。首先,高校图书馆在城市社区红色阅读推广活动中,除了发挥知识桥梁和纽带作用之外,还要积极宣扬红色文化的魅力,让更多的城市居民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所在,自觉地加入到红色阅读队伍中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教育[4]。比如高校图书馆可定期面向社会举办一些红色文化学术交流活动,由图书馆或者聘请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教授为社区居民进行讲座,讲述红色年代的峥嵘岁月、烽火连天、金戈铁马,讲述中华民族艰难坎坷的强国之路,让人民群众深深地为今天祖国的发展感到自豪,坚定党的英明领导,坚信中国梦一定会成功。高校图书馆还可以利用世界读书日和全民阅读月等特殊时段,举办红色文化专题展,为读者推荐与红色文化相关的书籍。有条件的高校图书馆可以邀请一些流行红色书籍的作者到场,进行现场的签售活动。还可以举办红色经典书籍知识竞答活动。通过激烈的比赛,并利用社交网络,例如豆瓣、人人、QQ、MSN等,创建红色经典书籍讨论小组,吸引更多居民去阅读红色经典书籍。其次,发挥指导作用,激发红色阅读兴趣。调查发现,很多红色图书由于年代久远、内容深奥等问题,影响了社区居民的阅读积极性[5]。尤其是在快餐阅读盛行的当下,现代人生活和工作节奏不断加快,身心比较疲惫,真正愿意静下心来细细阅读咂摸的并不多。作为红色阅读的倡导者和引导者,高校图书馆员自身要热爱红色文化,熟读红色经典,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的心得和体会,并能用通俗易懂、诙谐幽默的语言为社区居民进行阅读指导,引导更多的居民走进红色经典的世界,爱上红色经典。固然,城市社区居民人多且杂,每个人的学历不同、兴趣不同、性格不同、年龄不同、理解能力也相差迥异,这就需要图书馆工作人员提供分层次的阅读指导,能够根据不同居民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红色阅读推广服务,例如对儿童而言,可以为其推荐《黄继光》《小兵张嘎》《王小二》等儿童读物;对老年人可以为其推荐《中国人民解放军征战纪实》《伟大的长征》等系列丛书等。此外,为了弥补人力上的不足,高校也可以征集一些表现优异、素质过硬、成绩较好的志愿者组建服务团队,为社区居民提供红色阅读的指导服务。

(三)建立多样化的社区红色阅读方式,渗透红色文化

首先,纸质文献资源的借阅服务一直以来是图书馆的基础业务,高校图书馆在保证本校教职员工、学生文献需求的前提下,应该对社会开放。可为城市社区居民办理读书证件,在周末等时间段内向社会开放,允许社区居民进入高校图书馆进行红色图书阅读[6]。并为社区居民提供红色图书借阅服务,每次凭证借阅3~5本红色图书。当然,这会增加高校图书馆的人员、设备等成本支出,图书馆可以进行适当的有偿收费,收费标准在社区居民可接受的限度内,同时也可以满足高校图书馆额外的费用支出。其次,高校图书馆在向社区进行红色阅读推广的实践中,可以借助现有的远程接入技术或者办理相关的校外图书证,让社区图书馆和居民共享相关的红色电子资源及数据库,并通过有计划、分阶段的共建实施方案,对社区相关的馆员进行基本的网络技能、咨询服务的培训。当然,实现这样的愿景需要高校和相关政府部门建立知识资源的共享共建机制,而且这种合作也应该是长期持续的,而不是一年一度应景式的文化秀。各级高校及政府不仅要将图书馆为社区文化服务作为一种长效考核机制纳入高校图书馆的日常运营,同时也要将社区服务纳入高校图书馆的社会评价体系[7]。再者,积极推广手机阅读服务。互联网的出现和迅速普及,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态度和工作方式。城市居民大多拥有一到两部智能手机,他们已经习惯在互联网上浏览信息,电子图书成为越来越多读者的阅读选择。且与纸质图书相比,电子图书阅读器不仅安装简单方便,而且内容丰富、容量大,可以装载海量的图书馆资源。携带起来也十分方便,读者可以在工作之余、茶余饭后随时随地的进行阅读,大大提高了阅读效率。因此,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发挥电子阅读的优势,将红色经典书籍数字化,普及以手机为代表的阅读终端新模式,并创建相关网站或者与其他大型网站合作,提供红色经典书籍下载服务,使得社区居民能够方便地使用手机阅读红色书籍,使红色经典书籍紧跟时代脉搏,为读者阅读带来便捷与新鲜。

三、发挥高校图书馆社区红色阅读文化建设的配套措施

(一)加强馆员培训,提高馆员文化素质

如果说图书馆是红色文化建设的载体,馆员则是红色文化建设的主力军。馆员的职业道德、业务水平、知识结构和组织能力,直接影响着红色文化建设的水平和层次。目前,各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人才比较匮乏,图书馆对红色文化也缺乏较深层次的认识,对红色文化保护和研究的意识比较薄弱,红色文化建设的效果不是特别显著[8]。因此,各高校图书馆应有针对性地对馆员进行培训,聘请这方面的专家学者讲授红色文化的相关知识,提高馆员对红色文化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培养他们搜集、整理和挖掘红色资源的能力,充分发挥他们在城市社区红色阅读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二)参与红色文化研究,提供个性化服务

图书馆应积极参与红色文化研究,把所学的红色文化知识应用到红色文化研究,一方面鼓励员工积极研究红色文化知识,探索红色文化精髓,开辟红色文化研究基地,主动加强与学校相关部门、地方政府及其他文化机构的合作,发挥自身的人才和科研优势,积极参与红色文化项目研究,承当起红色文化研究相关的课题,在红色文化研究上有所作为,多出成果;另一方面,图书馆员还应发挥其作为专业服务人员的作用,利用所掌握的红色文化相关信息,有针对性地向研究红色文化的有关人员,如学校老师、政府工作人员等提供红色文化研究资料,开展个性化服务,主动为他们进行红色文化信息推送服务。

总之,如何引导人民群众阅读红色经典类书籍,普及红色经典阅读已经成为我党在思想教育领域的重大课题。图书馆是社会文化、信息资源的集散地,是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主力军,高校图书馆在城市社区红色阅读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为此,高校图书馆要加强服务社会的意识,积极利用自身在资源、人才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加强对城市社区红色阅读的推广,让更多的城市居民树立起红色阅读意识,使红色阅读取得实质性成效,最终将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成果。(本文系高校图书馆与城市社区红色阅读文化建设研究课题,课题编号:YG2014035)

[1]陆海英.“红色经典”文学误读现象解析[J].安徽文学,2008(11).

[2]寇世珍,王思根.高校图书馆社区服务现状与构想[J].价值工程,2011(24).

[3]唐晓阳,林英.提高数字出版物使用率,迈向数字阅读新时代[J].图书馆论坛,2004(2).

[4]刘虹.红色资源: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资源[J].教育评论,2008(3).

[5]杨祖逵.高校图书馆社区阅读推广服务之理性思考[J].图书馆建设,2014(12).

[6]李淑青.高校图书馆社区延伸服务的难题探析[J].科技信息,2010(33).

[7]李亚卓.高校图书馆社区服务有效实现的若干思考[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1).

[8]张文超.高校图书馆社区化服务策略研究[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8(5).

猜你喜欢
红色文献图书馆
红色是什么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红色在哪里?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图书馆
追忆红色浪漫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