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技术“高速”发展背景下工程测量专业建设实践研究

2015-03-20 15:01陈志兰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高速测绘校企

陈志兰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212)



测量技术“高速”发展背景下工程测量专业建设实践研究

陈志兰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212)

工程测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工程质量。在测量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工程测量专业建设实践应当与时俱进,从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的角度出发,构建与之相匹配的专业发展目标、核心课程、教学机制、校企合作机制等,以此来保证所开展的工程测量专业能够为企业、社会、国家培养工程测量方面的实用型人才。

工程测量技术;发展前景;工程测量专业;建设

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当下,人才培养已经成为促进企业、社会乃至国家发展的重要手段。而要想实现人才培养就需要高职学校创新,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专业教学水平,这样才能够培养出高实用性人才。对此,以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测量专业为背景,就当前测量技术“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如何强化工程测量专业建设实践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希望可以为我国培养更多专业水平过硬的高技能工程测量人才给出宝贵意见。

一、工程测量技术简单概述

所谓工程测量通常是指在工程建设的勘测设计、施工和管理阶段中运用各种测量理论、方法、技术的总称。而传统的工程测量技术是对建设、交通、水利等工程中基本内容的测图和放样。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工程测量技术也有很大的提升。因此,现代工程测量已经打破了传统工程测量技术范围,其不仅涉及工程的静态、动态几何与物理量测定,还包括对测量结果的分析,甚至还有对物体发展变化的趋势预报。可以说,现代工程测量技术有很大程度的突破,其为准确的、标准的进行工程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1]。

二、工程测量技术“高速”发展前景浅析

在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传统测量技术向数字化测绘技术转化,这使得工程测量技术逐步向工程测量内外作业的一体化、数据获取及其处理的自动化、测量过程控制和系统行为的智能化、测量成果和产品的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工程测量技术“高速”发展,主要表现在当前工程测量中采用了卫星定位技术、数字化技术、摄影测量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它们可以建立工程控制网,以此来支持GPS技术的有效应用,也就是能利用GPS技术来对测量对象进行准确定位,进而科学、合理的测量,得到精确的测量数据;采用数字化技术,可以针对测量对象,构建三维模型,在三维模型上进行数字测绘,并按照一定比例换算为实际工程测量数据,为工程建设提供精确的测量数据;采用摄影测量技术,则是基于数字影像与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确定测量对象,对测量对象进行摄影,根据所得到的影像来构建三维表面模型,对三维表面模型进行测量,就可以得到关于测量对象的测量数据。由此可见,现代测量技术的确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实现了工程测量的智能化、自动化和数字化[2]。

从当前现代工程测量技术应用情况来看,工程测量技术应当向人工智能方面进一步发展。也就是说,工程测量技术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将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这也会使得工程测量技术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影像、图形、数据处理等方面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为工程建设提供测量精确度、完整性高的测量数据的同时,对测量数据进行全面且有效的分析,达到工程项目的高质量建设目的。

三、工程测量技术“高速”发展背景下工程测量专业建设实践

上文已经说明了我国工程测量技术有很大发展和进步,其已经向自动化、智能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在此种情况下,高职院校强化工程测量专业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才能够培养出与时俱进的专业工程测量人才,更好的服务于工程测量工作。所以,高职学校应当就工程测量技术“高速”发展背景下工程测量专业发展目标、专业建设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工程测量专业发展目标

高职学校作为为企业、社会、国家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摇篮,在测量技术高速发展背景下优化建设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之际,首要的工作就是优化工程测量专业教学水平,合理规划工程测量专业内容,从而有效开展此项专业教学。对于工程测量专业发展目标的建设,高职学校应当与企业合作,创新以就业为导向的“校企共育、四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式;从企业人才需求角度出发,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对校企人才培养机制予以优化,为培养实用性人才创造条件;分析当前工程测量专业教学存在的不足,聘请行业专业对教师予以有效指导,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技能,为提高教学水平而努力;以跟踪毕业生发展轨迹为重点,建立教学过程监控管理体系,为规范教学活动创造条件。如上文所述,有必要制定合理的工程测量专业发展目标,并按照此发展目标来开展专业教学活动,这样才能够将学生培养成专业强、能力高、素质佳的优秀人才,更好的服务于工程测量工作。

(二)工程测量专业建设内容

工程测量是测量技术高速发展背景下工程测量专业建设实践的重要内容。对此,一定要对人才培养模式予以改革、对课程体系予以优化、对校企合作机制予以强化。所以,工程测量专业建设内容主要有: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工程测量是研究地球空间中具有实体测量和抽象几何实体试验测设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应用学科。为了确保此门学科可以有效开展,完成人才培养计划,需要对人才培养模式予以改革,建立与工程测量专业发展目标相符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使其有效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应当以测量技术高速发展为背景,以培养学生测量专业技能为目标,根据企业工程测量人员需求、工程测量工作内容,规划各个学期教学安排。具体为:

第一、二学期进行专业基本技能教学。由于刚刚接触工程测量的学生,对工程测量的了解尚浅,为了将学生培养成为专业技能强的实用型人才,在第一二学期教学中,应当主攻专业基本技能,促使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学生熟练、灵活、准确、有效的运用技能做铺垫。另外,在第一二学期中还要安排学生进行认岗实习,通过现场实践学习,促进学生对工程测量工作、工作环境、作业设备等方面的了解,为后续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3]。

第三、四学期进行专业单项技能学习。本阶段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单项技能训练,帮助学生准确的掌握测绘技术。另外,在对学生进行单项技能训练的过程中适当的开展实际训练活动,让学生在工程测量现场进行外业观测、数据采集、测绘成果整理、数据处理、技术报告编写等方面实习,提高学生单项技能运用水平。

第五、六学期进行综合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各种技能的能力,在第五、六学期中,主要安排学生进行综合技能训练。也就是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由专业的教师各负责一个小组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综合技能训练,正确的指导学生,并纠正学生的错误,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水平。

2.课程体系优化

依据职业岗位能力设置专业课程、按照教育基本规律组织教学,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对于课程体系构建的具体内容是:

制定核心课程。由于工程测量专业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测绘方面的实用型人才,所以在构建课程体系的过程中一定要制定合理的、有效的核心课程,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基于此点,核心课程的制定,应当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在课程内容融入真实的项目、实例、职业规范等方面的内容,以此来完善核心课程,提高核心课程的教育价值。

制定合理的教学机制。在建立科学合理的工程测量专业的过程中,构建教学机制可以保证整个教学活动有效展开,促使学生得到良好的教授,提升学生测绘技能。对于合理的教学机制的制定,主要是参照测绘技术要求,分析教学中可能存现的问题或不足。以此为依据,科学、合理的制定教学机制,促使其适用于教学活动中。

3.课程体系“高速”化

所谓课程体系“高速”化就是要让学生尽早接触现代带有高科技属性的测量技术,丰富他们的头脑,强化他们的科技意识。学校可以通过市场中的多方调研,按区域测量测绘行业得特点为学生安排诸如“数次测图”、“GPS测量”、航空照片内业处理“等典型的测绘工程项目案例学习,通过真实案例提高学生对目前该领域高速发展的全新认识,让他们能够跟得上时代发展的快节奏。

在具体课程安排方面,可以以工程项目培养任务为主,按测绘技术的领域配置为学生分配专业领域课程,比如以学生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为主导的“项目导向”知识学习,以真实测绘技术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的“地形测量”、“数字测图”、“GPS测量技术”、“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等课程。同时,还可以为学生设置公共学习领域的基础理论课程,该课程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它与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具有一脉相承的特色,连续性和系统性都有所保证,按比例可以设计其课时占到基础课程的50%左右。

为了响应目前测量技术的高速化发展背景,学校还可以针对不同技术邀请城市中的工程测量专业人士来学校讲课,创建专家讲坛,客座教学模式等等。让学生能够实时接触城市测量工程技术发展动态,与实际的测绘人才沟通,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实现对实际岗位需求的前瞻理解,同步科学发展节奏,这对学生未来顺利上岗具有很大帮助[4]。

4.校企合作机制强化

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实用型人才,可以使学生真正被培养成实用型人才,并服务于企业。为了确保校企合作可以有意义的进行下去,在建设工程测量专业的过程中应当制定规范地、合理地、有效地、实用地校企合作机制,促使其充分发挥作用,为培养工程测量方面的技能人才创造条件。构建校企合作机制的具体内容为:

其一,深化订单合作:深化与行业知名企业开展订单培养;重组专业指导委员会,校企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等教学文件;改革实习考核机制,突出企业对学生的评价作用,从职业道德、团队协作、人际沟通、操作技能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发挥学院设备、师资优势,共同开展员工培训、企业证书认证和横向科研课题。

其二,合作开发专业核心课程:以企业典型项目、实例为载体,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进行核心课和课程资源库的建设,建成校企合作优质核心课程。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开发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内容必定是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的,对学生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强化学生技能,这对于实现学生灵活运用测量技术有很大帮助。

其三,联合开展实训课程:结合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企业人才需求、学校教学任务,制定适合的实训课程,确保所开展的实训课程,是以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对学生进行技能运用方面予以强化,为使学生可以熟练运用测绘技能创造条件。需要注意的是在实训课程完成后,要由校方和企业共同对学生进行考核和评价,一方面是明确学生技能运用水平,另一方面是明确实训课程存在的不足,以便对实训课程加以优化。

其四,搭建双师培养平台:建立“双岗人员津贴”政策,统筹考虑企业的人力资源建设与专任教师培养,逐步搭建双向兼职、双向服务的合作平台。与此同时,选派骨干教师担任企业工程师,促使骨干教师在担任企业工程师的过程中通过承担实际生产任务、协同企业开展横向科研课题、协助企业开展员工培训等方式,不断强化自身工程测量相关技能,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双师教师培养可以强教师理论和技能,促使其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准确的、有效的教学[5]。

四、结束语

在我国工程测量技术向高速发展的情况下,高职学校工程测量专业建设实践应当与时俱进,从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的角度出发,构建与之相匹配的专业发展目标、核心课程、教学机制、校企合作机制等,以此来保证所开展的工程测量专业能够为企业、社会、国家培养工程测量方面的实用型人才。所以,以工程测量技术高速为背景来科学、合理、规范的建立工程测量专业是非常必要的,其可以为创造与时俱进的实用型工程测量人才,更好的服务于工程测量工作。

[1] 孙雪梅.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建设思考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2,(19).

[2] 范海英.顾德元高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0,(1).

[3] 赵国忱,米志强.以实践能力为培养目标的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A].全国测绘学科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7.

[4] 王晏民,洪立波,过静珺,等.现代工程测量技术发展与应用[A].现代空间定位技术应用研讨交流会论文集(第5卷 第3集)[C],2007.

[5] 左美蓉.浅谈高职测绘专业学生的顶岗实训——以湖南工程职院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为例[J].科技创新导报,2007,(33).

[编校:杨 琴]

Research on Engineering Survey Specialty Construction Practi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easurement Technology "High speed" Development

CHEN Zhilan

ChangJiangInstituteofTechnology,WuhanHubei430212)

Engineering survey determines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to some ext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easurement Technology "High speed" Development, engineering survey specialty construction practi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namely, starting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specialty, construct the matching specialty development aim, core courses, teaching mechanism, college-industry cooperative mechanism, etc., and thus achieves a good practical effect.

engineering surve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rospects; engineering survey specialty; construction

2015-08-17

陈志兰(1983- ),女,湖北麻城人,讲师,工学硕士,研究方向为现代工程测量技术发展及应用。

G

A

1671-9654(2015)03-025-04

猜你喜欢
高速测绘校企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工程测绘中GNSS测绘技术的应用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04 无人机测绘应用创新受青睐
无人机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李志科的“高速”突围
弦论十一维
高职高速铁道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设计
检察长“高速”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