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评教制度的改革与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

2015-03-20 15:56曾庆茂倪春林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学生评教华南农业大学改革

曾庆茂,倪春林

(华南农业大学 a.数学与信息学院、软件学院; b.材料与能源学院,广州 510642)



高校学生评教制度的改革与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

曾庆茂a,倪春林b

(华南农业大学 a.数学与信息学院、软件学院; b.材料与能源学院,广州510642)

摘要:学生评教是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重要手段。文章以华南农业大学的学生评教为例,将其改革过程分为“试行”、“执行”和“修订”三个阶段,分别讨论了农林高校学生和教师在各个阶段对评教制度的认识。通过分析师生对评教制度认识上的转变,论述了该校评教制度改革的得与失,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学生评教制度改革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学生评教;改革;华南农业大学

学生评教是由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综合评价的活动。通过学生评教,学校可以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了解自己所授课程的教学效果,所以学生评教是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重要手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全国高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大环境下,各高等院校先后掀起了学生网上评教制度改革的浪潮。华南农业大学是一所省部共建的“211工程”教学研究型大学,其改革工作在我国高校教学改革中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以华南农业大学评教制度改革为例,在分析教师和学生对评教制度认识转变的基础上,探讨华南农业大学评教制度改革的得与失,并针对现有问题,提出了建议,可为其他高校的改革提供实例借鉴。

一、教师和学生在不同阶段对学生评教制度的认识

为了便于分析和讨论,笔者将华南农业大学的网上评教制度改革进程分为“试行”、”执行“和“修订”三个阶段。其中,判断“试行”和“执行”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评教的结果与师生的利益是否有直接关系。

(一)“试行”阶段

在“试行”阶段,学校先确定了一套评教指标体系,然后在学期末要求学生上网对任课教师进行评价,并在下学期初反馈评教结果,但学校没有施行任何配套的奖惩政策。

在此期间,教师对学生评教制度的认识比较模糊。例如,有些教师支持学生评教制度的改革,希望通过学生评教来检查自己的教学效果;也有些教师对于学生评教制度采取的是一种无所谓或观望的态度;还有些教师对学生评教制度抱有一种抵触情绪,认为学校“瞎折腾”,常常在不同场合发一些牢骚等等。

教师对学生评教的认识不够充分,影响了学生对于评教制度的认识。主要表现在:有些学生认为,评教跟自己没多大关系,评了也没什么用;有些学生认为评教只是应付了事,甚至抱着一种游戏的态度;还有的学生觉得机会来了,可以通过评教来“发泄”一下心中的不满等等。

(二)“执行”阶段

1.与学生评教相关的一些政策变化

倪春林(1965-),男,湖北潜江人,华南农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

针对“试行”阶段的一些问题,华南农业大学在学生评教制度“执行”阶段加大了评教制度改革的力度,实施了一些相关的配套政策。

(1)职称评审政策的变化

在“试行”阶段,华南农业大学的职称评审文件中没有涉及学生评教的相关条款。进入“执行”阶段后,学生评教被写入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相关文件,其中有多处涉及学生评教制度。例如,在基本条件方面,文件明确指出“最近两个学期学生评教结果均在本单位排名80%以后的,不得申报高级职称,排名均在90%以后的,不得申报中级职称。”在评教授的备选条件方面,要求“教学效果好,有3个学期以上的学生评教结果均在全校排名前15%。”副教授的备选条件则要求“教学效果好,有3个学期以上的学生评教结果均在全校排名前30%。”

(2)奖励政策的实施

学生评教制度正式实行之后,学校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些配套的奖励政策。例如,在年度考核方面,有些条款是与学生评教相关的。还有一些二级学院(如理学院和工程学院等)对教学效果良好,学生评教成绩优秀的教师给予表彰奖励,颁发荣誉证书或奖金等。

2.师生对评教制度认识的加深

随着学生评教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和学生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

(1)教师对评教制度认识上的加深

以前,一些教师对学生评教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在正式执行学生评教制度之后,学校通过对相关政策的改革,让这部分教师不得不在态度上重视学生评教。例如,在职称评审条件中增加了与学生评教相关的规定,一些教学水平没有达到要求的教师“深受其害”,迫使他们重视学生评教结果,不断地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又如,奖励制度的实施,让一些教师屡屡“获益”。

(2)学生对评教制度认识上的加深

随着教师对评教制度认识的加深,大部分学生也开始认识到评教制度改革是一件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的教学改革,并能自觉地参加到学生评教制度改革中去。例如,评教制度的改革促使大部分任课教师能根据学生反馈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端正教学态度,这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了评教制度给自己的学习带来的帮助,从而在态度上更加重视评教制度。又如,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强调了评教制度,间接地向学生宣传了其重要性。

(三)“修订”阶段

1.学生评教制度相关政策的修订

(1)“教学型”教授(副教授)评审理念的提出

华南农业大学是一所“教学研究型”大学。有的教师擅长科学研究,而有的教师却更热心于教学事业。为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鼓励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及教学研究工作,确保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2013年,华南农业大学开始试行“教学型“教授(副教授)的评审新理念。“教学型”教授(副教授)不但要符合“普通”教授(副教授)的基本条件,而且还要求教师在教学方面具有突出的业绩。也就是,教师在兼顾基本科研能力的同时,适当偏向于教学改革有突出贡献的教师。这一政策是高校“优中选优”,与时俱进的时代产物。

(2)学生评教评价指标体系的修订

为了适应时代的新要求,学生评教指标的调整也要修订。自执行学生评教制度以来,华南农业大学教育管理部门针对学生评教所反馈的各种问题,曾先后5次对学生评价指标进行调整。

(3)奖励制度的修订

随着学生评教制度的深入,越来越多教师的评教结果进入了“优秀“行列,各单位奖励的面也越来越广。为了保持奖励的“先进性”,有关部门对奖励制度也进行了修订。例如,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将2008年执行的奖励条件“当年每学期学生评教的所有课程均在90分以上”于2012年更改为“当年每学期学生评教的所有课程在本学院综合排名前30%”,又于2013年更改为“当年每学期学生评教的所有课程在本学院综合排名前20%”。

2.教师和学生对评教制度的认同

进入学生评教制度改革的“修订”阶段后,随着学生评教制度改革的深入,评教制度逐渐得到了大部分教师和学生的认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自觉关注学生评教的结果

大多数教师都能有意识地关注学生对自己教学工作的评价和反馈,并在教学工作上做出相应的调整。此外,在参加职称评审时,从普通教师到学校各级领导,都开始关注学生评教结果。

(2)教师自觉参加评教制度改革

随着评教制度改革的全面铺开,一些隐藏着的问题渐渐浮出水面,这些问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教师投入评教制度的改革工作。通过查阅中国知网(CNKI)可以看到,华南农业大学在“试行”阶段发表的以“学生评教”为主题的论文只有4篇;在正式“执行”后,以“学生评教”为主题的论文达到了24篇之多,这说明评教制度的改革已经得到了一些教师的认同,并自觉地参加到评教制度的改革和探索工作中去。

(3)学生自觉参加评教工作

随着评教制度的日益完善,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结果以及大多数建议和意见都得到了任课教师的重视,并在学习中受益。这使得评教制度得到了广大学生的认同。在学生评教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能较客观地对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关建议和意见。

二、学生评教制度改革的成果与经验

(一)学生评教制度改革的成果

1.评教制度改革促进了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承担着全校数理化公共基础课和数学与应用数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应用化学等8个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现有专职教师169人,在校本科学生2400余人。下面以理学院为例,谈谈学生评教制度改革对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的具体情况。

(1)学生评教结果达“优秀”的教师人数呈整体上升趋势

学校将学生评教成绩90分以上的教师定为“优秀”等级。通过统计改革以来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到,进入”优秀”行列的教师比例呈现整体上升的趋势。

(2)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效果显著

在公共基础理论课学生评教结果的教师排名中,进入学校或学院前30%的青年教师比例呈上升趋势,并趋于稳定。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各类教学竞赛并获奖。其中,获得校级本科教学十佳教师的有3人、省级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理科组二等奖1人,校级教学竞赛1等奖3人次,二等奖4人次。

2. 学生评教制度改革调动了学生参加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随着学生评教制度改革的深入,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主要体现在近年来有效参评学生比例基本上都稳定在99%左右,这说明了大多数学生对待学生评教是积极、认真的。

(二)学生评教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

1.“循序渐进”的改革模式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学生评教制度改革必须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华南农业大学的改革之所以可以平稳进行,就是因为评教制度的改革经历了一个从“试行”到“执行”,再到“修订”的渐进过程,让师生对评教制度的认识经历了从“模糊”到“重视”,再到“认同”的过程,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2.“以奖励为主,惩罚为辅”的奖惩政策是调动师生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学生评教制度的贯彻必须制定一些相应的奖励政策,以便更好地调动教师参加学生评教活动的积极性,有意识地利用学生评教反馈的结果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而适当地辅以惩罚措施,可以鞭策后进,让“后进”教师尽快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及时改进,从而使教学水平得到提升。

3.评教制度的改革必须与时俱进

评教制度不能一劳永逸,必须不断修订。”教学型”教授(副教授)理念的提出,适应了“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校情,为教师参加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学生评教制度改革的若干建议

1. 增强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以确保评教工作的效度

学生评教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主要“工具”,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指挥棒”。因此,学生评价指标的制定极其重要。

一套科学的学生评教指标体系应具备以下特征[1, 2]:(1)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反映素质教育和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2)指标体系必须要指向评价目的,只有目的明确才能有针对性。(3)指标体系必须要能体现一些基本的高校教学原则。(4)指标体系要在强调教师教学共性的时候,重视教师的教学个性表现。(5)指标体系应该涉及与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密切相关的课程和教材问题,并考虑学生是否通过学习取得了进步。(6)整套学生评教的指标体系应该体现出教育规律和教学相长的原则。

2. 加强评教制度的宣传,提高学生对评教的重视和认识

学生评教的主体是学生,但有些学校忽视对学生评教的事前教育与引导,对学生评教的重要性宣传不够,导致有的学生在评教时应付了事,打分也颇为随意,甚至视评教为“一分钟游戏”——“不用看选项说明,一般都打A,偶尔打一两个B,免得人说,一分钟就可以搞定了”[3],这种现象在华南农业大学也存在着。因此,学校应该坚持加强学生评教制度的宣传工作,让学生树立“主人翁”姿态,提高对评教的重视和认识。

3. 增强学生评教结果的时效性,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

学生评教主要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相长,最终让广大师生都受益。但学生评教结果的反馈常常滞后,甚至一门课程结束后,才能得到相应的反馈信息。显然,这对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帮助是不大的(或者说是“不那么直接的”),因为在下一个学期,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可能是另一批学生了,这有悖于制度设计的初衷。

4. 贯彻“增值评价”的理念,以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张民生在中国教育学会第26次全国学术年会上指出[4],时下的教育质量评价,大多关注的是学生、教师和学校当前所取得的成绩,而不去考虑他们原来的基础和发展。这种教育评价方式大大挫伤了教师教、学生学和学校办学的积极性。增值评价则不然,不仅关注原来的基础,而且更加关注现实的进步和学生未来的发展。增值评价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首先,它不仅能够检测出学生的学业进步,而且还能预测学生未来可能取得的进步程度。其次,它还能根据学生进步的程度对教师和学校进行评定,从而让他们清楚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并积极反思自己在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此,将来的学生评教制度应该贯彻“增值评价“的理念。

参考文献:

[1]周婷婷.国外部分高校学生评教指标体系分析[J]. 中国大学教学, 2012,(02):89-94.

[2]毛建青, 秦汉林. 理性对待和使用“学生评教”的结果——基于国内外学者的文献分析[J]. 现代教育管理, 2011,(11):41-44.

[3]姚琳, 彭泽平. 大学生评教如何“给力”[J]. 教育与职业, 2013,(04):34-38.

[4]靳晓燕. 我们需要怎样的质量评价[N]. 光明日报, 2014-01-01.

(责任编辑:刘学伟)

Understanding and Thinking about the System of Student Evaluation of Teaching in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University——Taking SCAU As an Example

ZENG Qing-mao, NI Chun-lin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uangzhou510642)

Abstract: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CAU) is a teaching and research oriented university, which is typical in Chinese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ies. Taking the practice in reforming the system of student evaluation in SCAU as an example, the authors divide the whole reformation process into three stages, which are Testing Period, Implementing Period and Updating Period. Th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student evaluation system and the policies in different periods are discussed. Based on these, the authors point out the loss and gain in SCAU's reformation by analyzing the changes of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system. Aiming at the loss in reformation, some advice for the reformation of the student evaluation system is proposed, which is helpful to other universities' reformation.

Key words:student evaluation of teaching; reformation; SCAU

作者简介:曾庆茂(1973-),男,江西赣州人,华南农业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软件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华南农业大学2014年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JG14043);华南农业大学2013年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攻关项目(JG13001);广东省2013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粤教高函[2013]113号)成果。

收稿日期:2015-01-28

中图分类号:G647 G64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9-2080(2015)02-0010-04

doi:10.3969/j.issn.1009-2080.2015.02.002

猜你喜欢
学生评教华南农业大学改革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作品精选
华南农业大学生生命科学学院简介
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设计作品选登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室内设计作品选登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分析与策略研究
残疾大学生评教制度效果和问题研究
改革创新(二)
关于民办高等学校学生评教可靠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