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戏剧发展现状及其产业化路径的思考

2015-03-20 18:06朱卫国刘镇伟
甘肃开放大学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产业化改革研究

朱卫国,刘镇伟

(1.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办公室,甘肃兰州 7300302.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甘肃戏剧发展现状及其产业化路径的思考

朱卫国1,2,刘镇伟2

(1.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办公室,甘肃兰州730030
2.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把握甘肃戏剧发展现状,认清甘肃戏剧发展中存在的地方剧团财政困难、观众断层、忽视民众需求、研究缺位、批评失语以及人才流失等问题,直面现实,对症下药,寻找与时代背景相适应的甘肃戏剧产业化发展路径,真正实现“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戏剧大省”建设目标。

[关键词]甘肃戏剧;改革;研究;产业化

戏剧作为一种文化形式,与甘肃人民的渊源悠久绵长,它一直是甘肃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样,戏剧在给养甘肃的同时,甘肃也凭借其历史悠久、内蕴深厚的灿烂文化为戏剧的发展提供着源远流长的艺术源泉,这才形成了甘肃戏剧曾经的璀璨与辉煌,为甘肃戏剧未来的发展鼓足了勇气、铆足了劲儿。但在现代传媒技术日新月异、传媒手段日渐多样、影视的冲击越来越大、快餐式文化备受青睐的社会大背景下,作为传统艺术的戏剧由于强调舞台感、空间感,强调演员与观众现场交流互动的艺术形式逐渐走向衰微,甚至一度引起剧坛的恐慌和不安,认为戏剧危机时代正在到来。甘肃戏剧在如此躁动不安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其衰微气象也不可避免。但甘肃却能逆水行舟,迎难而上,审时度势,提出了建设“戏剧大省”的口号,欲挽狂澜于既倒。显然,困难可想而知。但机遇与挑战并存,它既然是一项挑战,也就很可能是一次机遇。所以,在认清形势的前提下,只有直面现实,寻求突破,才是甘肃戏剧实现“突围”的惟一出路。所谓认清形势,就是要在认清戏剧整体式微的大背景下,准确把握甘肃戏剧发展的现状,了解目前甘肃戏剧发展存在的问题;所谓直面现实,则要对症下药,寻求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甘肃戏剧生存与发展之道。

一、对甘肃戏剧发展困境的审视

(一)地方剧团面临的生存困境

毫无疑问,剧团改制是社会变革和市场经济大背景下的必然选择。多年来的政府“圈养”和政策依靠,使剧团的竞争意识淡薄、文化创意缺失,并且养成了依赖的生存惯性,以“等、靠、要”的姿态坐吃山空,等待给养。这种生存模式的弊端在市场经济中越来越凸显,改革势在必行。剧团改制从1980年代的理论探讨和实验摸索,到2011 年5月中宣部、文化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快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的通知》,已经跌跌撞撞地走了近30年。其间,有些剧团成功转型,在市场中呼风唤雨,演艺事业蒸蒸日上,但也有一大批剧团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岌岌可危,乃至名存实亡。究其原因,则是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模式已经使很多剧团丧失了开发演出市场、引导文化消费的能力,没有财政的拨款支持,就无法在市场中自产自销,缺乏自我生存能力,面临生存危机。

就甘肃地方剧团目前的情况来看,省级剧团本身实力雄厚,自营能力较强,社会关注度高,相对来说,转企改制较为成功。2012年4月15日,甘肃省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它以甘肃省歌舞剧院、省话剧院、省秦剧团、省京剧团、省杂技团、省曲艺团六个省直院团和省演出公司、省舞台美术工厂等省直文化单位的资产为基础,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而成,为省属大型国有独资文化企业,标志着甘肃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迈出了新的步伐,并于2012年6月推出其挂牌成立之后的第一部大型话剧《天下第一桥》,获得较大的社会反响和良好的观众评价。2014年9月,由海峡两岸戏曲戏剧艺术家联袂打造的全省第一部跨界时尚歌舞剧《女神·西王母》在甘肃大剧院强档首演,高潮迭起,场场爆满。由此观之,甘肃省直院团转企后整体运营效果良好。但是与此欣欣向荣之态大相径庭的却是各市、县的地方戏剧院团,呈现出一派荒凉颓败之象。市县级院团由于自身规模小、实力弱,缺乏抗风险能力,在投入市场勉强支持了几年之后,就迅速地分崩离析,走向衰落。因为它们已经习惯了单纯依靠财政的拨款生存,一旦这种常制被打破,则突然失重站立不稳。整体来看,地方剧团面临生存危机,突出表现在:一是剧目少,演出少,创新能力较弱;二是市场小,影响力弱。除非有大型企业和其签约、政府支持,才会有一些“戏剧下乡”之类的活动。三是有的剧团难以为继,人员分流,剧团不复存在,阵地已改作他用;四是有些地方剧团虽已完成改制,推向市场,但缺乏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面临窘境。比如,张掖市原七一秦腔剧团改制后为七一剧团演艺公司,2012年文化体制改革,部分人员提前离岗,致使专业人员紧缺,戏剧创作、编排、演出等都受到极大的限制,原本辉煌的七一秦腔剧团改制后演出活动日益减少,既未产生新的作品,更无可观的经济效益可言,发展后劲尚未形成,影响渐小,前景堪忧。这样中央繁荣、地方衰落的情况比较普遍。面对此现状,政府及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根据各地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尤其是对地方剧团,还是适当给予财政补贴和支持为宜,在这些剧团改制后扶助其提高自我生存能力,逐步形成发展后劲,走上良性发展道路,所谓“扶上马送一程”。或者转换解决问题的思路,如采取职工入股、政府补贴的方式筹集资金,待戏剧创作排演成功打入市场,并获得经济效益之时,再根据入股情况分红分利。政府切不可采取“一刀切”的工作方式,将所有剧团,无论规模大小、实力强弱,统统实行剧团改制,赶往市场之海,任其自主沉浮。“一刀切”的工作方式致使地方剧团面临生存危机,梨园遍地之花很有可能衰落为零星的花朵,这样的发展态势将不利于甘肃戏剧长远发展,建设“戏剧大省”的宏伟构想也难以付诸实现。

(二)戏剧观众的断层

观众是戏剧这种舞台艺术、剧场艺术得以发生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按照接受美学的理论,戏剧是由观众和演员共同协作完成的。也就是说,如果剧作家创作的剧本是第一文本的话,那么演员和观众则直接参与对第一文本的再度阐释与创作,“使剧作家创作的字面上的第一文本最终成为活的第二文本,观众的参与直接赋予并创造了第二文本,并在这种创造中对第一文本的‘召唤结构’与‘空白点’进行了回应和补充”[1]。由此可见,在戏剧演出过程中,观众的观演是极其重要的,它可能比文学、影视等其他艺术形式更强调观众的在场性。

戏剧如此需要观众,可如今戏剧观众的流失、断层现象却特别严重。在影视快餐的冲击下,大批观众与剧院挥手告别,与电影院热情相拥,其中年轻人居多。而且,不同的戏剧门类,受众人群也不一样,中国传统戏曲的观众基本清一色的是老人,而话剧、歌剧、舞剧等的观众则主要是青年人。当然,这种现象的出现与现代影视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也与戏剧观众的培养缺失有关。当代青年大部分从小就没有受到戏剧艺术尤其是戏曲艺术的熏陶和滋养,加之传统戏曲大都表现古代历史与生活,与年轻一代的审美趣味差距较大,在他们出生和成长阶段,戏剧生存发展的危机又日趋严重,不可能培养起他们对戏剧的兴趣,他们与戏剧隔膜很深,所以与戏剧不投缘不喜欢也情有可原。但戏剧尤其是戏曲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要想永久传承就必须后继有人,不仅要培养戏剧演职人员,更要培养戏剧接受的观众,注重对欣赏主体审美情趣和审美判断力的建构,因为“文化的全面统一,必须靠主体之间的互相呼唤、回应、交流、沟通和互相承诺责任来实现”[2]。只有演员和观众形成良好的交流沟通,才会增加戏剧的需求量和受众面,才能促使甘肃戏剧朝着良性循环发展。

不过,近年来,甘肃也特别注重戏剧观众的培养和发展,举办了很多戏剧进校园的活动。如2007年9月,“第一届甘肃校园戏剧节”在兰州职业技术学院拉开帷幕,评选出了一批优秀的剧目,参加2008年上海举行的“中国大学生戏剧节”。2011年,西北师范大学话剧社演出的话剧《男生禁入》获得大学生戏剧节的最高奖项“金刺猬奖”;2013年,其姊妹篇《女生禁入》又一次获得该奖。2014年5月27日,兰州市城关区嘉峪关路小学京剧艺术节暨甘肃省京剧团“京剧进校园”展演拉开帷幕,省京剧团的京剧名角在简易舞台上唱念做打,让该校千余名师生近距离感受到“国粹”京剧的无穷魅力。嘉峪关路小学是我省首批京剧进课堂的试点学校之一,注重培养孩子从小对京剧艺术的感受和鉴赏能力。同样,大学里的戏剧节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为甘肃高校学生搭建了一个走进戏剧、参与戏剧的舞台。这些活动在培养青年戏剧观众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但非一日之寒冻结的三尺之冰并不能在一朝一夕溶解,观众的流失和断层现象依然严峻,戏剧演出的市场有待进一步扩大,使戏剧真正走向民间、走向“广场”,仍需社会各方面给予支持,仍需戏剧演出机构和广大创作、编导、演职人员持之以恒,不懈努力,勇于创新。只有不断创新载体,搭建更多与观众沟通交流的舞台,使戏剧真正走出“象牙塔”、走出都市,走向广场、走向民间,培养广大观众对戏剧艺术的兴趣爱好和审美情趣,才有可能使甘肃戏剧拥有更多的受众、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无穷的生命力。

(三)“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脱节

近年来,甘肃戏剧在全国大奖赛中获得多项大奖,在文化部“文华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剧协“曹禺戏剧奖”以及中国艺术节、中国戏剧节等全国性会演中连连得奖。就舞剧《大梦敦煌》来说,据不完全统计,曾获得国家级奖项达15个之多;甘肃歌剧院1990年代以来,先后获得国家级重大奖项8个、省级奖项40多个。这些奖项的获得鼓舞了甘肃戏剧人发挥聪明才智,勇攀梨园高峰,也增强了甘肃人民对戏剧的自信心。但在具体的操作中,也容易出现“唯奖是从”的现象,一味地排练一些唱段难度高、舞台技巧复杂、主题思想深刻的剧目,这些高难度、高技巧、高深度的剧作固然容易在大赛中得奖,但由于资金投入大,舞台的选择很挑剔,参赛结束之后由于条件限制,这些舞台设计极其精美华丽,艺术表演极其精妙绝伦的大手笔、大制作的舞台盛宴,很难在一些乡村城镇的简易舞台或广场上重现当日风采,无法将这无与伦比的美丽、震撼人心的享受带给千家万户。长此以往,这样动辄成百上千万资金投入的剧目可能由于演出的减少而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民众的看戏需求也得不到满足。

另外,很多制作精良、艺术精湛的“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往往远离民众,只是少数专业人士的精品,存在着“圈内热、圈外冷”的状况。这些精品对普通大众来说,是高深莫测、高不可攀的奢侈品。这些作品往往在表现内容、艺术形式、灯光舞美、语言表达以及昂贵的票价等方面都与普通民众有着遥远的距离。叙述也多以高姿态、俯视式的视角给人居高临下的感觉,往往会使民众有一种压迫感和距离感,无法以轻松愉悦的心情欣赏艺术之美。长此以往,我们所谓的经典和精品可能就会被束之高阁,成为少数人欣赏的“阳春白雪”,而与“下里巴人”日渐疏远。

因此,在此背景下,如何正确处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关系,仍然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在戏剧排演和创作中,既要大阵容、大场面地打造戏剧艺术之经典,不断超越艺术原有的高度,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也要兼顾民众的需求,注重对精品表现内容和主题思想的定位,把握艺术性和观赏性的完美契合,以极大的审美愉悦来拉近观众与精品的距离。同时,也可创作排演一些小投资、小规模、内容健康、形式活泼的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让民众喜闻乐见的剧作,培养广大民众的戏剧艺术审美情趣。亦可组合一些经典片段(类似传统戏曲的“折子戏”)送戏下乡,满足基层民众对戏剧文化的需求,培育广大的民间市场。农村是戏剧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场所,因此,市县级剧团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把握市场。有论者认为,“能够深入到田间地头和农民心贴心服务的,首先是遍布全国的市县级剧团。他们通过舞台和农村庞大的观戏群体共同构筑了农村中国戏曲的文化阵地,使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得以充分地发扬光大,深入人心,家喻户晓”[3]。

(四)戏剧批评的失语乃至缺席

“戏剧批评是在一定理论基础和批评标准下,对某些戏剧现象做出的及时、有力的逻辑分析与价值判断。”[4]戏剧批评是戏剧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从剧作出发,通过分析和评论戏剧,既影响创作者对戏剧的重新认知和理解,也影响着观众对戏剧的鉴赏,并促进社会戏剧审美理想的形成。

审视甘肃戏剧批评界,就会发现一片荒芜颓败之象,偶有几棵羸弱的小花在风中凄然盛开。也就是说,甘肃戏剧批评的失语甚至缺席是极其严重的。受到戏剧批评关注比较多的只有少数享誉国内外的经典剧作,批评文章成千累万,研究也相对透彻充分,如经典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等。而其他剧作则鲜有人问津,如2012年排演的大型历史话剧《天下第一桥》,成功入选了由文化部、财政部联合授予的“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2011—2012年度)资助剧目”,也是甘肃省继舞剧《大梦敦煌》,陇剧《官鹅情歌》、《苦乐村官》之后,第四部斩获“国字号”舞台艺术精品荣誉的力作,实现了甘肃省话剧历史在此奖项上零的突破。但就是这样一部精品大剧,几乎没有戏剧批评者对此发声。能找到的有关该剧的批评除了报纸上的新闻之外,只有彭迎春的《谁说看话剧不许叫好—话剧<天下第一桥>观后遐想》和肖美鹿的《朱衡与话剧<天下第一桥>》。而对甘肃戏剧活动进行整体研究的项目也屈指可数。据不完全统计,现已结项的有关甘肃戏剧的社科项目有两项:一是兰州城市学院文学院讲师范建刚申请的甘肃省社科基金项目“甘肃当代戏剧创作论析”;二是兰州商学院法学院教授张革新申请的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版权战略与甘肃戏剧大省建设研究”。仔细阅读这两个项目的阶段性成果文章,就会发现这两个项目都不是对甘肃戏剧本身的研究,而只从侧面切入展开论述,或通过十七年甘肃戏剧创作来探析意识形态与戏剧创作的关系,或从法律视角,探讨版权战略对甘肃戏剧文化建设之意义,并未对戏剧创作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对戏剧发展的建设性意义并不大。的确,如此寥若晨星的戏剧批评也确实让人心忧,戏剧批评无法与戏剧创作良性互动,又怎能期待戏剧创作的繁荣及演出市场的扩大呢?

造成如今戏剧批评寥寥无几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评论队伍的弱化。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甘肃剧坛曾有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戏剧评论者,他们对甘肃戏剧冷静而客观的评价,使甘肃戏剧的发展轮廓更为鲜明,有力助推了戏剧创作,大大提升了甘肃戏剧在全国的影响力,确立了甘肃戏剧在全国戏剧界的地位。老一代戏剧工作者如程士荣、金行健、范克峻、石兴亚、李迟、赵毅、扈启贤、梅加林、董兆俭、陈明山等人在戏剧评论园地中笔耕不辍;中年理论工作者王正强、梁胜明、王学秀、陈仁川、曹燕柳、张新天、董汉河、王勉、田宜、严森林、安裕群和青年评论家肖美鹿、王登渤、汪跃华、魏珂、何娟、濮梅庆、北辰等人不断有颇具分量的戏剧论文及评论文章见诸国家级或省级报刊,充分显示了甘肃戏剧评论的实力,他们中的一些人已成为甘肃戏剧评论队伍的中坚力量。但时至今日,老一代戏剧评论者很多都已作古,当年的中年理论工作者有的也已进入老年,有的已改做行政工作,有的转向文学评论,从事戏剧理论研究者已寥寥无几,青年戏剧评论者后继乏人,戏剧理论研究成果亦少之又少;青年评论家大部分也已不再从事戏剧评论,转向文学评论。在以文学研究见长的高校,也从未形成一支从事戏剧研究的队伍,在高校文学、传媒、音乐等相关院系,专设戏剧研究课程者亦不多见。另外,地方剧团的戏剧研究更是少之又少,甚至接近于零,基本没有相关的戏剧研究。通过调研得知,张掖市目前基本没有专业从事戏剧研究者,金昌、武威也仅李德文、岳永进坚持不懈,偶有相关研究文章见诸报端。戏剧研究边缘化由此可见一斑。目前,依旧活跃在戏剧评论界的主力是严森林和肖美鹿,他们紧跟戏剧发展动态,每有新剧目出演,就有他们的文字跃动在甘肃戏剧评论的前沿,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他们的工作有关(两人都是甘肃省戏剧家协会的副主席),他们笔耕不辍的精神也反映了对戏剧的一腔热爱之情。整体来看,上一辈的戏剧评论家日渐衰落,新的一代戏剧评论者并没有被培养出来,尽管也有一部分人涉足戏剧评论,但他们大部分都是高校教师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并没有对戏剧长期的关注和研究,也没有从事过戏剧实践活动,所写评论也是偶尔为之,也就是说,他们并不是专业的戏剧评论者。这样一批不成队伍的散兵游勇自然不能支撑起甘肃戏剧评论的大厦,批评危机的出现也就不可避免。

(五)优秀人才的流失与断档

在崇尚金钱、物质至上、利益驱动的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优秀的编剧、演员等人才的流失非常严重。很多有才华、有能力的编剧、演员根据自己的发展需求选择自己的供职院团,人员变动非常大。一些经多年培养和锻炼出来的“台柱子”可能就因为工资福利待遇低而跳槽,转而到其他省份谋求更好的发展,这对甘肃戏剧的发展是很不利的。俗话说,十年磨一剑,可等剑出鞘显威、群英争霸之时,握剑之人却早已不是磨剑之人,其损失不难想象。据调研了解,目前甘肃戏剧行业的人均月工资基本在2500元左右,与其他行业工资相比,处于中下状态。而且,论资排辈的工资级别制度,也会严重制约优秀青年人才的脱颖而出。因为不管他们的业务多么好,工作多么努力,多有发展潜力,其待遇也得不到根本的改变。比起那些一夜走红、一场暴富的唱歌“明星”,戏剧工作者的待遇可谓天壤之别。这也使一部分人转而改变奋斗的方向,在其他方面谋求发展。人才是第一资源,有人才才可能出好戏、出经济效益,而人才的流失直接影响着整个剧团的声誉、经济收入乃至存亡。

另外,院团改革的“一刀切”工作模式,也是造成优秀人才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转企改制的过程中,一些剧团工作方式不当,或为降低人力资源成本,统一为达到一定年龄的人员(通常在40 -50岁之间)办理了退休,但这些人员绝大部分是剧团的业务骨干,他们的退休使业务人员近乎断层,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因此,在复排传统剧目选择演员时难免捉襟见肘,只有返聘退休人员和部分业余文艺骨干才能完成。而演出人员的不稳定,也影响着演出市场的稳定,同时返聘退休人员又无经费付酬,进一步增加了公司的财政困难。据调研了解,张掖原七一秦剧团在2012年5月转企改制为张掖市七一剧团演艺有限责任公司时,有35人符合改制方案中的退休条件而办理了退休手续,剩下44名人员转入演艺公司(其中管理人员3人;专业技术人员35人;工勤人员1人;长期聘用工5人)。从此数据可知,该剧团在改制中差不多有一半的业务人员流失,尽管精简了剧团的人员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财政负担,但过度的、不合理的“瘦身”也可能会带来更大强度的反弹,影响整个剧团的运营。

二、甘肃戏剧产业化路径的思考

尽管有很多质疑之声,但产业化之路依旧是甘肃戏剧在困厄中图发展的必然选择。戏剧产业化是文化产业化的一个支流,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借助市场机制去有效地配置资源,以规模化地生产文化产品或提供文化服务,其实质是把社会文化事业从行政管理转向市场经营的过程”[5]。那么,如何将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使戏剧这一精彩纷呈的艺术形式也成为文化产业的有力支柱呢?

甘肃目前戏剧发展走的正是产业化之路,正在尝试将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2010年5月24日,甘肃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甘肃戏剧大省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戏剧大省建设的主要措施之一,就是完善戏剧产品的营销机制。具体措施有培育本地演出市场,开拓省外、国外市场,与文化旅游产业相结合等。这些政策措施很明显将戏剧的发展放到了市场,把能否抢占市场作为戏剧发展的关键点。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市场的导向将代替政府的调控而成为戏剧创作的风向标。以此政策导向为依据,近年来甘肃戏剧在产业化道路上的摸索与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许多剧团也勇敢地迈出了走向市场化的第一步。甘肃省秦腔发展的龙头剧团—甘肃省秦剧团,为了能扩大市场,在市场中求得生存,一方面以“低姿态占领市场,高质量赢得观众”的经营理念,到甘肃各地区演出,仅2010年上半年,商演高达117场;另一方面,改制后的甘肃秦腔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在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成功修建了“7·7演艺工场”,自开演以来场场爆满,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省话剧院也放下身段,开始创排“小剧场话剧”,排演了《胆大包天的村庄》、《我真的喜欢你》等一批妙趣横生、诙谐幽默的话剧,博得了年轻人的青睐。省杂技团则将“演出市场定位在了旅游文化城市敦煌,将《敦煌神女》作为文化旅游项目纳入敦煌旅游整体规划”[6]。《敦煌神女》加入旅游规划项目之中,既为戏剧开拓了广阔的演出市场,延伸了文艺演出的产业链,也实现了戏剧与旅游的结合,使文化旅游的内涵更为深厚。而且,《敦煌神女》还成为继《丝路花雨》和《大梦敦煌》之后敦煌旅游的第三大品牌项目。据了解,《敦煌神女》在敦煌的演出很成功,自2008年4月至2011年1月,《敦煌神女》在敦煌演出达千场,观众超过20万,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该团还派出营销人员打开了台湾市场,与台湾演出公司签订了3年商演合同。”①走市场化道路并不是省直文艺院团的专利,通过调研发现,一些市县级院团在努力寻求市场化道路中也找到了一定的方向,收到初步成效。如庆阳市镇原县秦腔剧团坚持开拓农村市场,深入田间地头演出,迈出了地方剧团走向市场的第一步,为其他地方剧团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至于像《丝路花雨》、《大梦敦煌》这样蜚声海内外的艺术精品,自创演以来,30多年长盛不衰,凭借“演出年轮、场次最多”而获得不菲的经济收入。据了解,“省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凭借《丝路花雨》的品牌效应,在近四年来已累计演出174场,其中国外演出32场,国内演出收入达1700万元,国外演出收入128万美元”②。而且,这些精品剧目在形成高位品牌价值后,能够带来产业链的系列经济效益,使其他以敦煌文化为创作题材的剧目也大获成功,如舞剧《敦煌韵》、陇剧《敦煌魂》、杂技剧《敦煌神女》、乐舞《敦煌古乐》、舞蹈诗《西出阳关》等。而且,这些独具甘肃特色的文化名片成为旅游名片,其价值空间还可以扩大,不局限于票房,而是票房以外可能实现的利润,即拉动旅游业和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娱乐、餐饮、住宿、购物等,从而带动城市经济的增长。

另外,成熟的文化市场与文化经济公司能够有力地推动戏剧的发展,因此,建设文化产业园和文化演艺公司也是实现戏剧产业化之路的必然举措之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第四十一条特别指出,“扶持壮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加大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支持敦煌艺术、麦积山石窟艺术等历史文化遗产的挖掘开发,做大做强以《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等为代表的歌舞,支持建设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庆阳农耕和民俗文化产业园、临夏民族文化产业园和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6]。尽管这些文化产业园时至今日仍未建好,但正确的政策导向有利于戏剧的产业化之路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文化演艺公司随着剧团的改企已逐步成立,实行企业化管理,可以帮助剧团更好地适应市场化之路,如前文提到的甘肃省演艺集团。除省级演艺集团外,一些地方演艺公司的运营现状也值得肯定。2012年5月28日,天水市秦剧团有限责任公司挂牌成立,其前身为天水市秦剧团。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西秦腔的挖掘、保护与传承,保留优秀人才,成立了“天水市西秦腔研究院”。转企改制后的天水市秦剧团有限责任公司大胆探索、积极创新,用好、用活、用足改革改制的相关政策,迅速打开了戏剧发展的新局面。《麦积圣歌》作为一部展示天水历史文化的戏剧力作,情节曲折跌宕,矛盾冲突尖锐激烈,演员表演精湛到位,舞美音乐美轮美奂,是天水市近年来成功实施精品文化工程建设的作品之一。自2009年10月首演以来,已在北京、西安、乌鲁木齐等10多个城市演出百余场,获第五届秦腔艺术节优秀剧目大奖、甘肃省敦煌文艺奖二等奖等多个单项奖和表演奖。2014年8月,由该剧团创作演出的另一部力作—新编历史秦剧《大秦文公》,在第七届西北五省区秦腔艺术节获得优秀剧目奖、优秀编剧奖、特别优秀表演奖和优秀表演奖等多个单项奖。2012年是甘肃各地方院团转企改制的关键一年,也是它们扬帆起航,在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市场中大展身手的起始年。同年5月26日,河西地区的武威天马艺术剧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7月初进入运营阶段,以奋发有为、迎难进取的工作姿态,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创先争优”和“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年”活动。“截止2012年11月底,剧院年累计演出154场(次),其中公益性(送文化下乡、进社区、千台大戏送农村)演出26场(次),文企联营演出96场(次),其他演出32场(次),观众人数达到150万人(次)。”[7]

毋庸置疑,戏剧的产业化可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有利于戏剧的长足发展。但戏剧产业化在追求经济效益时,自然不可避免地与商业化挂钩。商业化的市场定位,商业化的营销策略,商业化的票房追求等很有可能将戏剧推向一个商业化的极端,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因此,需要明确的是,文化的产业化并不等于文化的商业化。“前者要求运用市场机制,把文化事业做大做强,达到繁荣与弘扬文化的效果;后者只顾把文化推向市场,使文化被商业侵蚀和架空,导致文化被异化。”[8]换言之,戏剧的产业化与戏剧的商业化也不是同义词,两者虽然联系密切,但不能等同视之。戏剧作为一种精神文化消费品,往往是“娱情”、“娱心”的共同体。它既能让人身心愉悦,满足感官享受,还具有教化功能,传达着主流社会的伦理观念。因此,在戏剧产业化过程中,应警惕“唯利是从”的倾向,避免将戏剧过度商业化,流于纯娱乐化,而丧失戏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彻底沦为金钱的附庸。

甘肃戏剧界在探索戏剧产业化之路的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并非不存在问题,也并非所有的剧团都能准确把握市场脉搏,都能平稳地实现戏剧的产业化,赢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金张掖”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秀丽的山川使张掖成为一座极具观光游览价值的城市。但张掖的戏剧发展却并没有像敦煌那样,及时把握政策导向,找准经济增长点,利用优势资源,将戏剧产业与旅游资源相结合,凭借旅游优势来促进戏剧的发展,带动相关经济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在探索前进的道路上,走向另一个极端,以致彻底丧失文化独立性的潜在风险也依然存在,我们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及时矫正航向,降低风险,保证戏剧产业化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目前还只能说,戏剧产业化之路,我们在路上。

“西部领先,全国一流”(似应改为“西部一流,全国领先”更为妥当)是甘肃建设戏剧大省的总目标,也是甘肃戏剧工作者和广大民众共同努力的方向。甘肃戏剧的发展现状所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必须引起文化工作领导者和戏剧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并尝试采取恰当的方式及时解决问题,因为他们是制约甘肃戏剧发展的瓶颈,也是戏剧产业化之路不能回避的问题。现在说甘肃戏剧已经走上了有序、稳步、持续发展的健康道路还为时尚早,但甘肃戏剧大省建设的确在尝试着扬帆起航,且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愿甘肃建设戏剧大省的梦想早日实现!

注释:

①国办发〔2010〕2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http: //www.gov.cn/zwgk/2010-05/06/content_1600275.htm,2010-05-06.

②连辑《在加快戏剧大省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4 年8月7日.

[参考文献]

[1]戴清.大戏剧理念:当代话剧发展现状及走向[J].戏剧文学,2004(2) :65.

[2]金元浦.文学解释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30.

[3]岳永进.中国戏曲与新农村建设[J].中国戏剧,2006 (10) :11.

[4]谷海慧.现状与理想:戏剧批评的效力[J].戏剧文学,2014(7) :4.

[5]夏红莉.论文化的产业化发展[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1) :14.

[6]张霖.资源—产业:甘肃戏剧的檀变[N].甘肃经济报,2011-01-17(3).

[7]武威年鉴编辑部.武威年鉴(2013)[Z].武威:武威年鉴编辑部,2013:357.

[8]李景端.文化产业化不是文化商业化[J].博览群书,2012(12) :27.

[责任编辑张亚君]

作者简介:朱卫国(1958-),男,甘肃民勤人,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基金项目: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国家文化政策调整与甘肃戏剧产业化研究”(13YD001)。

收稿日期:2014-11-26

[中图分类号]J89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4630(2015)02-0006-07

猜你喜欢
产业化改革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改革之路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系统产业化之路
改革备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