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近况

2015-03-20 19:11赵利华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关元穴关元绝经期

赵利华,麦 威

(1.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3;2.广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广西 南宁 530001)

灸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近况

赵利华1,麦威2

(1.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530023;2.广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广西 南宁530001)

灸法;围绝经期综合征;综述

围绝经期综合征(peripheral menopause syndrome,PMS)又称“更年期综合征”,是妇女在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出现以内分泌失调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1],现代医学主要采用激素替代疗法(HRT)治疗该病,但长期应用HRT有诱发乳腺癌、心血管疾病等危险[2]。中医学将PMS归于“经断前后诸证”的范畴,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报道表明艾灸治疗PMS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且成本低。本文收集近5年灸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文献,从PMS的中医病因病机、临床和实验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旨在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及防治

中医认为,女子七七,肾气渐衰,天癸将竭,冲任二脉渐虚是导致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根本原因,如《黄帝内经·素问》曰:“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诸病主病诗》曰:“任主天癸,乃天之元气,任脉充,然后冲脉旺,月事时下而有子,故真阴之盛,必由真阳之实。因此冲任不足,则天癸渐竭。”但同处“天癸竭”的生理时期,中医学认为,PMS发病与否及病情轻重程度与个体体质及易患性有关。经断前后诸证便是在肾虚的基础上出现了机体阴阳失衡,而气虚、气郁、痰湿、湿热等又可成为其临床症状的易感因素。本病病位在肾,与肝、脾、心、冲任二脉密切相关,肾虚为本,肝阳上亢(心火)为标,兼夹湿热痰浊、瘀血内阻,病机以虚为主,虚实夹杂[3]。中医强调治未病,如高武在《针灸聚英》中指出“逆针灸”,即“无病而先针灸曰逆。逆,未至而迎之也。”指在机体无病或疾病发生之前,预先应用针灸的方法,激发经气,增强机体抗病力,防止疾病发生、减轻疾病损害程度及促进健康的保健延年方法。

2 临床研究

2.1单纯灸法钱小路等[4]在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神阙、大赫(双)、足三里(双)5个穴位上施以隔药饼灸,每周治疗5次,20次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隔药饼灸能有效改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症状。何璐等[5]采用温和灸治疗围绝经期患者三阴交(双)、关元穴,对照组则予艾叶精油涂抹;两组均隔日治疗1次,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结果治疗后艾灸组患者血清雌二醇(E2)含量显著升高(P<0.01),血清促卵泡生长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显著降低(均P<0.01);而艾油组血清E2、FSH、LH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说明艾灸三阴交、关元穴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性激素水平有较好的调节作用。钱小路等[6]在围绝经期综合征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神阙、大赫(双)、足三里(双)穴位上施以隔药饼灸,对照组20例施以隔姜灸,均每周治疗5次,疗程为20次。结果显示:2组治疗后Kupperman指数(MI)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MI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较本组治疗前降低(均P<0.05),对照组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1或P<0.05),两组治疗后TC、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HDL-C、LDL-C较对照组有下降趋势,由此可见,隔药饼灸能有效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症状,调整血脂。

2.2针灸并用朱晓玲等[7]在绝经后伴潮热妇女四花穴(双侧膈俞、胆俞)施以麦粒灸,并针刺三阴交、肾俞、太溪、太冲、风池;对照组单用针刺治疗,均每周5次,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郑利芳等[8]针刺配合隔姜灸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与单纯针刺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及Kupperman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潮热汗出、失眠、抑郁、肌肉关节痛等方面优于单纯针刺(P<0.05)。孔凡等[9]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针刺后在腹部神阙、气海、关元、中极予大艾灸盒施灸;对照组仅予针刺治疗,2个疗程后,发现针刺结合艾灸治疗较单纯针刺更能有效改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症状(P<0.05)。张宏阳[10]按照肾阴虚、肾阳虚辨证分型取穴,配合命门加温针灸、神阙加附子饼灸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结果总有效率达96.77%。柳浩等[11]针刺配合耳穴,并在关元、气海、水分及足三里四穴采用温针灸治疗更年期伴肥胖患者,结果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激素水平及临床症状。张娜等[12]在主穴脾俞、肾俞、胃俞、三阴交、太溪、足三里、关元、天枢的基础上配合温针灸关元、气海、水分、足三里;耳穴取脾、肾、三焦、交感、肾上腺、皮质下、卵巢、内分泌,与体穴同时进行,治疗3个疗程后发现脾肾阳虚型更年期组总有效率为97.4%,伴发肥胖组总有效率为87.2%。白新霞[13]在足三里、三阴交、风池、百会、印堂、神门、内关、气海、关元为主穴的基础上,配耳穴内生殖、内分泌、交感、神门、心、脾、肺、肾、命门与关元隔天交替艾灸,失眠严重者温和灸风池和百会穴,46例绝经前后诸症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7%。

2.3灸药结合庞智文[14]在气海、关元、肾俞、脾俞进行艾灸并配合济生肾气丸口服治疗更年期水肿妇女,对照组予济生肾气丸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治愈率及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表明艾灸配合药物治疗更年期水肿具有显著疗效。农志新[15]用逍遥丸结合太溪与涌泉艾条温和灸治疗女性更年期亚健康状态,治疗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为96%,临床疗效较满意。

2.4综合疗法文幸等[16]在围绝经期睡眠障碍患者背俞穴进行艾灸联合电针治疗,对照组仅予电针治疗,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睡眠状况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艾灸联合电针治疗围绝经期睡眠障碍具有较好疗效。张梅等[17]在口服加味逍遥丸基础上予背部走罐及艾灸综合治疗更年期肝郁化火型失眠症,在远期疗效、PSQI各因子、SAS及SDS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

3 实验研究

目前灸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实验研究主要从下丘脑-垂体-性腺/肾上腺轴、抗氧化应激、血脂代谢及雌激素受体等方面揭示其防治机制。

3.1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肾上腺轴李娜等[18]发现逆灸关元穴使去卵巢大鼠下丘脑、垂体及子宫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受体(ER)、E2水平均不同程度升高,FSH、LH水平均不同程度降低,表现出对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良性调节作用。郑玲等[19]发现逆灸关元穴对更年期大鼠下丘脑HSP70 mRNA、HSP70的表达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β-内啡肽(β-EP)的含量具有一定良性调节作用,提示逆灸对自然更年期大鼠下丘脑内应激蛋白、基因及激素的调节,可能是该疗法实现保护作用的途径之一。赵胤等[20]发现更年期保健灸关元、双足三里能够提高E2含量,降低FSH和LH含量,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调节雌性激素的分泌水平,从而发挥延缓衰老的作用。徐天舒等[21]发现麦粒灸关元、双足三里及三阴交能提高大鼠E2水平,同时降低血清LH、FSH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麦粒灸能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或肾上腺轴的功能,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性激素水平。苏妆等[22]研究发现艾灸关元、足三里穴可有效调节更年期大鼠雌激素分泌水平。

3.2抗氧化作用孙志芳等[23]发现对自然更年期大鼠逆灸关元穴,可以使自然更年期大鼠子宫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强。揭示逆灸关元穴可以明显提高SOD的表达,增强子宫抵抗不良应激的能力,对更年期综合征的防治有一定意义。王淑娟等[24]发现保健灸关元、足三里使大鼠丙二醛(MDA)含量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均P<0.05),使脑组织p5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提示保健灸法可以抗氧化,并可调控p53蛋白的表达,抑制细胞的凋亡,延缓更年期衰老。李晓泓等[25]逆灸14、16个月龄组自然更年期大鼠的关元穴,使子宫HSP70、HSP70 mRNA表达明显增强(P<0.05或P<0.01),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逆灸关元穴可增强外周子宫组织细胞HSP70及其基因的表达,促进组织SOD、NOS活性增强。3.3影响血脂代谢苏妆等[22]艾灸关元、足三里穴可有效调节更年期大鼠脂质代谢,抑制脑组织中caspase-3的表达,进而延缓衰老。李晓泓等[26]发现逆灸关元穴,可使12个月龄组大鼠下丘脑胰岛素受体表达较自然月龄组显著升高(P<0.01),14、16个月龄组平均灰度、总灰度显著升高(P<0.01),结论为逆灸关元可改善更年期机体的胰岛素抵抗状态,调节脂质代谢紊乱。

3.4雌激素受体李晓泓[25]逆灸14、16个月龄组自然更年期大鼠的关元穴,使子宫HSP70、HSP70 mRNA表达明显增强(P<0.05或P<0.01)。子宫中雌激素受体ER-α含量丰富,是雌激素效应较明显的器官之一[27],HSP70参与子宫内膜的增生及分泌过程,对腺上皮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28]。莫捷等[29]发现逆灸可使自然更年期大鼠子宫ER-α的表达水平明显提高(P<0.01)、HSP70的表达波动升高(P<0.01),表明逆灸可以提高子宫ER-α水平和HSP70表达,从而保护子宫功能。

4 结语

灸法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就有“灸治百病之说”。灸法防治围绝经期综合征包括单纯灸法、针灸并用、灸药结合、艾灸配合电针、耳针或走罐等综合疗法。现代研究表明艾灸可以调整脏腑机能,促进新陈代谢,抗衰老,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功能,尤其在治疗慢性病、疑难病与预防保健方面有显著优势[30]。近年来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很多,但从循证医学的观点看,存在的问题有:①针灸的适宜时机。更年期综合征预防治疗意义重大,目前均以出现症状治疗为主,早期针灸介入治疗很少,应进行前瞻性研究,争取防重于治。②缺少统一的诊断、纳入和排除标准。③缺少统一的疗效评价指标和标准。目前疗效评价主要是采用改良的Kupperman评分量表,通过治疗前后Kupperman评分变化来评价疗效。但也有学者采用显效、有效、无效3级标准,还有学者采用显效、有效、好转、无效4级标准,划分标准不一致,导致临床报道的各疗效观察结果不具有可比性。④随访时间太短或无随访,无严格的操作规范和质量控制等。⑤实验研究多为保健灸和逆灸,侧重于保健及预防,治疗方面的实验研究较少涉及。

综上所述,艾灸具有经济安全、疗效好的特点,而从体质角度用艾灸法对围绝经期综合征进行防治更是少见,今后可通过对围绝经期妇女中医体质的研究,运用逆针灸的方法,为其提供调质治本、未病先防的个性化指导方案,并在针灸的临床研究中大力推进循证医学的思路与方法,严格按照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的方法去设计研究方案,为临床治疗围绝经期提供更多可信度高的试验结果。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530-2532.

[2]SiddiquiN I,Rahman S,Mia A R,et al.Evaluation of Hormone repla-cementtherapy[J].Mymensingh Med J,2005,14(2):212-218.

[3]李霞,沈洁,沈梅红.灸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1(16):115-117.

[4]钱小路,鲍春龄,侯文光,等.隔药饼灸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症状的影响[J].江苏中医药,2010,42(9):47-48.

[5]何璐,胡玲,周军,等.艾灸三阴交和关元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性激素水平的影响[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4,37 (3):36-38.

[6]钱小路,鲍春龄,候文光,等.隔药饼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合并高脂血症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0,32(10):1516-1518.

[7]朱晓玲,黄芸薇,胡玲香.四花穴麦粒灸治疗妇女绝经后潮热60例临床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10,39(3):33-34.

[8]郑利芳,金亚蓓.针刺配合隔姜灸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临床疗效分析[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10):673-674.

[9]孔凡,刘伟.针灸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5,34(4):78-79.

[10]张宏阳.更年期综合征针灸治疗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97-98.

[11]柳浩,刘天喜.温针灸为主对更年期综合征及其伴发肥胖患者的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4,41(4):777-779.

[12]张娜,刘志诚,徐斌.温针灸为主治疗脾肾阳虚型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分析[J].针灸临床杂志,2013,29(3):1-5.

[13]白新霞.针灸治疗绝经期前后诸症46例[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11):774.

[14]庞智文.艾灸配合药物治疗妇女更年期水肿的临床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2015,2(2):90.

[15]农志新.逍遥丸结合太溪与涌泉艾条温和灸治疗女性更年期亚健康状态80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6):3350-3351.

[16]文幸,米建平.艾灸背俞穴联合电针治疗围绝经期睡眠障碍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3,45(5):129-131.

[17]张梅,曲慧馨,刘世宝.走罐并艾灸治疗更年期肝郁化火型失眠症疗效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13,22(3):210-212.

[18]李娜,程凯,周静.逆针灸关元穴对去卵巢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20 (8):45-47.

[19]郑玲,徐莉莉,李晓泓,等.逆灸对自然更年期大鼠热休克蛋白及应激激素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0,30(2):135-139.

[20]赵胤,王淑娟.保健灸法对更年期大鼠血清E2、FSH、LH含量影响实验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 (6):55.

[21]徐天舒,阮建国,戴玮,等.针刺与麦粒灸对围绝经期模型大鼠血清E2、FSH、LH水平的影响[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6):564.

[22]苏妆,王淑娟,王艳杰,等.艾灸关元、足三里穴对更年期大鼠血脂含量、性激素水平及细胞调凋亡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8):2044-2046.

[23]孙志芳,李晓泓,莫捷,等.逆灸关元穴对12月龄自然更年期大鼠子宫热休克蛋白70、SOD、E2水平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4(11):759.

[24]王淑娟,王艳杰,石星业,等.保健灸法对更年期大鼠抗氧化能力及脑组织中p53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6):529.

[25]李晓泓,宋晓琳,张露芬,等.逆灸关元穴对自然更年期大鼠子宫HSP70,HSP70mRNA,SOD,NOS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1):46-49.

[26]李晓泓,王洪彬,莫捷,等.关元穴对自然更年期大鼠下丘脑及腹部脂肪胰岛素受体表达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10):2354.

[27]Dobrzycka B,Kinalski M,Piechocka D,et al.The role of estrogens in angiogenesis in the female reproductive system [J].Endokry nol Pol,2009,60(3):210-214.

[28]Vydra N,Winiarski B,Rak-Raszewska A,et al.The expression pattern of the 70-kDa heat shock protein Hspa2 inmouse tissues[J].Histochem Cell Bio l,2009,132(3):319-330.

[29]莫捷,李晓泓,郑玲,等.逆针灸关元穴对自然更年期大鼠子宫雌激素受体α和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J].中医杂志,2010,51(8):711.

[30]吴焕淦,严洁,余曙光,等.灸法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1):1.

(编辑熊瑜)

R246.3

A

2095-4441(2015)03-0068-03

2015-08-23

广西科学研究与计划开发计划项目(编号:桂科攻1140003B-59)

猜你喜欢
关元穴关元绝经期
一个睡前养心小妙招
运动改善围绝经期女性健康
艾灸神阙、关元穴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
养身祛病的特效保健穴位——关元穴
独灸关元穴效应探析
滋肾解郁宁心方加减治疗围绝经期失眠临床观察
夏秋之交 灸关元壮阳气
艾灸三阴交和关元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绝经期与非绝经期女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型对比
延经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