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大学生基层党建工作模式创新研究
——基于广西财经学院文化传播学院的实证分析

2015-03-20 19:38曲升刚
梧州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传播学院艺术类党组织

曲升刚

(广西财经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广西南宁530003)

艺术类大学生基层党建工作模式创新研究
——基于广西财经学院文化传播学院的实证分析

曲升刚

(广西财经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广西南宁530003)

该研究在对广西财经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党建工作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90后艺术类大学生的时代特点,揭示了艺术类大学生基层党建工作中的“三个不到位”,进而从健全管理载体、创新制度、精选实践载体、拓展宣传载体等角度探讨艺术类大学生基层党组织生活创新并实证分析其成效。

艺术类大学生;基层党组织生活;90后;新媒体

习近平同志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提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各项工作,要强化思想引领,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1]。这对高校党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做好基本的党建工作,更要不断创新制度和载体,把它们融入整个教育过程中。在高校中,艺术类大学生党建工作特点鲜明,形式也相对自由、灵活,传统的高校党建工作已经不能适应艺术类学生教育的需要。因此,面临不断变化的形势和挑战,艺术类大学生党建工作具有极大的挖掘潜力,必将成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又一新课题。

一、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党建工作现状

以广西财经学院文化传播学院为研究对象,对404名艺术类大学生(包括2014级的295名新生和109名党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基层党支部生活和基层党建工作模式等,共发放问卷405份,回收有效问卷374份,问卷有效率达到92%。根据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情况如下。

(一)艺术类大学生及学生党员现状

1.思想认识较薄弱,入党热情相对较低。艺术类学生专业基础强,但文化基础弱,思想政治理论水平素质不高,尤其在升入大学后,在学习目标不明确、专业知识不巩固、知识面狭窄的情况下,对待专业课和文化课的态度有明显的差别,轻视思想政治课,党课培训出席率偏低,政治觉悟有待提高。因此在发展党员问题上,难以统一思想,教育工作艰巨。被调查的非党员学生中只有38.4%的人有入党意向,本学期分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学员共计235人,中途退出79人,完成培训有资格参加党试者154人,结业144人,结业率61.3%,根本无法达到结业率90%的基本要求。

2.道德观念多元化,功利主义色彩越来越浓。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群体以90后为主体,特定的时代孕育了一群有鲜明个性的群体,他们往往思想新颖、思维发散,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但也容易受多元价值观的影响,呈现出贪图物质享受、追求经济利益的特征,他们常常把获取个人利益作为自己选择“为与不为”的衡量标准[2]。据调

查,文化传播学院学生乐于从事微商、淘宝等在线小生意,就大一某班级来说,卖鞋、卖化妆品、文具等货品的微商达到40%以上;有近一半的受访学生选择把“成名”“赚钱”作为人生的目标。在参加各项比赛或集体活动时,学生大多考虑有没有物质回报,若没有金钱好处的活动,则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

3.追求民主和自由,责任意识和团队精神较弱。90后艺术类大学生自幼接触计算机和互联网,获得信息的渠道广泛,普遍能够运用QQ、微博、微信朋友圈等SNS社交平台和软件公开表达意见诉求。调查数据显示,基本每个同学都有QQ,使用微信和微博的同学也高达87.1%和56%。与此同时,艺术类大学生也呈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对传统的大学班级、年级等集体归属感有所降低,参与集体活动的热情降低,协作能力较差。调查发现,15.3%的学生表示不愿意参加学院和班级党组织的活动,58.2%的学生表示只是被动地配合,仅有26.5%的学生愿意积极主动去参加。

(二)艺术类大学生基层党组织的现状

1.党建队伍配置不合理,落实执行不到位。在被调查的文化传播学院中,党建工作大多由高年级学生或者专业教师承担。专业教师既要做好基本党务工作,开展各种党组织生活,又要承担着繁重的教学、科研、管理等任务,有时难以兼顾,不能及时地传达上级的各项任务;高年级学生由于没有组织的正式授权,面对个性鲜明的艺术类学生,也面临着管理困难、支部难以开展活动的局面。调查数据也显示,38.6%的同学认为党员不能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41.7%的非党员同学表示不知道负责本学院党建工作老师的姓名和本班党员所属支部书记的姓名。

2.党建工作制度不健全,修改完善不到位。在被调查的文化传播学院中,41.2%的党员认为在预备党员转正时期没有明确的评估指标,58.7%的党员认为党员考评方式单一,主要是通过“思想汇报”的形式进行。在与党支部书记的访谈中得知,党支部虽有明确的党建工作制度,但是配套的监督、考评和激励机制并不完善,而且基层党组织生活开展时间、地点比较分散,监督和考核也比较困难。对于一些不能完成基本任务的党员,目前还没有建立完善的退出机制。加之艺术类学生个性鲜明、特立独行,发展和管理起来也比其他学科学生更为困难。

3.党组织生活形式单一,宣传教育不到位。新媒体的流行和社交网络工具在学生之间的广泛应用,使得面对面的交流大为减少,与此同时,传统的“三会一课”的方式对艺术类的学生基本没有吸引力。调查数据显示,接近一半的党员认为“三会一课”内容晦涩,针对性不强;73.8%的学生党支部书记表示,仅根据辅导员的指示安排党组织生活,发展党员、传达会议精神等活动是党组织生活的主要内容;58.5%的党员认为支部组织生活仅仅在党员内部开展,对非党员学生宣传教育作用微乎其微。

根据文化传播学院的总体调查情况发现,传统的党建工作方式已经不适用于90后的艺术类大学生,基层党建工作模式亟待创新。

二、创新艺术类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基本思路及实践探索

根据对高校艺术类院系学生党建工作现状的分析,为解决艺术类大学生党员教育难、管理难、无载体的问题,笔者认为既应该抓住艺术类学生的专业特点,又要把握90后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同时还要有一支又专业又稳定的队伍,这样才能开创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一)健全管理载体,确保党建工作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党建工作要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专职党建工作者的数量,减少兼职老师自身流动对工作的影响,确保在政治导向工作环节上的专业化。同时,要注重对优秀学生党员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党性认识,

扩大在非党员学生中间的宣传,转变以教师为主导的党建工作格局,要建设一支“师生”灵活互动的党建工作队伍。

如,文化传播学院为加强组织队伍建设,结合艺术类大学生生的专业特点,成立了以专职党建工作者为组长、以学生党支部书记为组员的“党员工作站”,同时以“选好对象、敢于授权、勇于负责”为原则,设立“年级长”制度。在党员队伍中,既有专职党建工作者的管理,又有学生党支部书记的参与;在非党员学生中,有专业老师进行思想引导,同时又有年级长配合开展学生党建活动,既分担了专业老师的压力,又增加了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另外,艺术类大学生专业学习实践的空间和时间相对自由和灵活,学院鼓励学生党员在外出学习实践活动中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党组织生活,例如“红色画笔”“红色歌声进乡村”等活动[3]。

(二)创新制度载体,提高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虽然艺术类大学生个性自由散漫,但是党员队伍的纪律不能乱、纯洁不能变、标准不能降,要始终坚持严格履行程序、加强教育管理和考核的原则,对于不合格党员要疏通出口,保持队伍的纯洁性。因此,健全的考核制度、规范的基础平台、明确的实施细则,是确保党组织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的强大后盾[4]。

例如,文化传播学院党委设计推出的《党员实践活动考评手册》,记录学生党员在校生活的表现,所获奖项和所参加的各项活动均在《考评手册》中有所记录,并以此作为学生党员推优、发展、转正等环节的参考依据。在当前深入开展党的“三严三实”活动背景下,文化传播学院尝试完善学生党支部群众工作的实施细则,鼓励非党员学生参与支部建设,对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评议打分,由院系党校汇总结果,支部表彰先进,鞭策落后。

(三)精选实践载体,增强党组织的教育功能和服务功能

对艺术类大学生可紧扣非功利的美学态度,从新生入学和入党教育等方面入手,加以正确引导,纯化入党动机。在支部活动形式上,除了传统的理论研讨外,可立足于专业特点和时政热点开展形式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贴合学生实际,体现以人为本。如开展“艺术学生党员下乡采风”“党员进军营”、暑期“实岗挂职”等活动,引领学生党员发挥个人特长,接受社会正能量的熏陶。与此同时,还可以积极探索跨学科、跨单位、跨区域的合作共建模式,着力创造环境、搭建平台,为艺术类党建工作创新实践载体[5]。

文化传播学院在党校培训方面,就多次与其他院系联合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党校培训班,有经贸学院党委、财政学院党委、石埠镇党委等校内外单位参加,互相交流党员学习心得。暑期实岗挂职活动通过选派优秀党员、学生骨干到南宁市县区的党政机关、乡镇农村和行业系统挂职锻炼,教育学生结合自身优势,进行社会实践,让大学生们在挂职锻炼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四)拓展宣传载体,增强支部生活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艺术类大学生具有独特的审美,善于运用各种丰富而生动的素材,因此创造并运用覆盖面更广、承载信息更多、更富有特色,并适合艺术类大学生特点的宣传载体非常重要。宣传的内容要避免与现实生活脱节。艺术类院系在进行党建宣传的时候,应注意将专业和生活相融合,善于在循序渐进、潜移默化中帮助艺术生实现进步和发展[4-6]。

文化传播学院创建的官方微信平台,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党建宣传和育人的新阵地。目前,微信平台制作有“图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招募2014级年级长”“党风廉政建设漫画系列”“三严三实”等数条宣传微信,点击率845次,文字简洁易懂,图片有趣幽默,使党建宣传日常化、身边化,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与此同时,文化传播学院还以“大学生艺术节”为宣传载体,通过唱红

歌、演出红色话剧等形式开展党组织生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创新艺术类大学生党建工作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目前,面对新形势与新局面,艺术类大学生党建工作在结合学生专业特点、融合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还需要不断拓展新思路、开展新局面,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与道德修养,使其能够发挥专业优势,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将开放式管理与凸显艺术专业特点的育人方式相结合,不断探索和创新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党组织生活模式。

[1]习近平.第23次全国高等学校党建工作会议: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引领加强改进高校党建工作[EB/OL].http://www. gov.cn/xinwen/2014-12/29/content_2798452.htm.

[2]张锐,夏鑫,张琳.“90”后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

[3]冯雯婷.新时期高校艺术类学生党建工作研究——以吉林省为例[D].长春:吉林大学,2013.

[4]程涛.新形势下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基层党建工作机制创新研究[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5(2).

[5]刘雨芙,何文书.关于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作用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3(6).

[6]郭慧梅.研究生基层党组织党员教育活动主体特征研究[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3(10).

G41

A

1673-8535(2015)04-0098-04

曲升刚(1982-),男,江西吉安人,广西财经学院文化传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党建工作。

(责任编辑:高坚)

2015-06-26

广西高校党建工作课题(13DJ017);广西财经学院2014年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传播学院艺术类党组织
清华党组织公开
少先队文学艺术类阵地
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高建新教授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艺术类专访心得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新闻与传播学院
安徽师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科研简介
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