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硬膜外神经阻滞联合星状神经节激光照射治疗面神经麻痹临床探讨

2015-03-20 19:47宋国君顾春杰韩学广孟立海王红杰李艳红
河北医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星状神经节面神经

宋国君,顾春杰,律 师,韩学广,孟立海,王红杰,邵 飞,李艳红

(河北省承德市第六医院,河北 承德鹰手营子矿区 0672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27~69岁,平均年龄50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诊断标准[1]。其中左侧面部麻痹的患者19例,占右侧面部麻痹的患者15例,病程1~21d。经过7d治愈12例,占35.3%,14d 治愈 20 例,占 58.8%,2 例显效占5.9%,其病程均在15d以上,在治疗前部分病人经CT检查,化验检查及其他常规检查,无颅内占位性病变及其他疾病。根据其临床表现,急性起病的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全身状况良好,无其他神经体征,诊断该病较容易。

1.2 治疗方法

1.2.1 高位硬膜外神经阻滞:患者取仰卧位,建立静脉输液通路,行心电监护,对精神紧张者采用心理安慰,此操作必须在无菌的环境下进行,嘱患者侧卧位,选择C7T1间隙,术区常规消毒,铺无菌巾,行硬膜外穿刺,确定穿刺成功后向头侧置入硬膜外导管,置入导管深度3~5cm,留置导管,退出硬膜外穿刺针,沿穿刺点皮肤斜向外上方用硬膜外穿刺针打一约10cm左右的皮下隧道,用带针的4号缝合丝线充分固定硬膜外导管,已防其脱出。嘱患者平卧位,沿硬膜外导管实验性的注射1%利多卡3mL,5min后确认无全脊麻现象,单次注入含曲安奈德30mg,2%利多卡因100mg,生理盐水共15mL的治疗液,将硬膜外导管与一次性使用输注泵(2mL/h)相连接,向输注泵内注入生理盐水100mL,2%的利多卡因10mL,维生素B1200mg,维生素B121mg,平卧30min,无其他不适后,即可起身站立,前往激光室照射治疗,待泵内无液后,按原药液配比量重新注入。10日后再向硬膜外导管单次注入曲安奈德30mg,2%利多卡因100mg,生理盐水共15mL的治疗液,持续给药14d,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及治疗效果,再决定是否撤泵拔管。在行硬膜外阻滞后,应预防性应用口服抗生素3d,穿刺点隔日消毒。

1.2.2 星状神经节照射治疗:嘱患者取仰卧位,在胸锁关节上方约2.5cm,离正中线1.5cm处定位,此点位于第6颈椎横突下方1.3cm处(尾侧),即第7颈椎横突处,此处为星状神经节的位置[2],两侧对称。用LH氦氖激光治疗仪(天津市富意激光技术有限公司),波长632nm,调节光圈大小约为3x3cm2,照射患侧10min,更换照射部位,照射乳突前缘(面神经出茎乳孔的体表位置在乳窦前缘中点),令患者头偏向健侧,调节光圈的位置,用同样方法照射10min,疗程14d,间隔3d,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及治疗效果,进行下一疗程。1.2.3 中药及针灸治疗:可选用平肝熄风类中药方剂于发病后即刻服用。因面神经麻痹急性期(7d内)不宜行针灸治疗。能耐受针灸者,7d后可配合针灸治疗。

1.3 疗效判定:治愈:自觉症状完全消失,面神经功能恢复正常;显效:自觉症状消失,面神经功能基本恢复,但在说笑时仍有不易察觉的口唇歪斜;无效:治疗前后无症状改善(本组无此类患者)。结果34例患者中经一个疗程结束后,7d内治愈12例,占35.3%,7~14d治愈20例,占58.8%,一个疗程共治愈32例,占治疗总数的94.1%,显效2例占治疗总数的5.9%。

2 讨论

面神经麻痹病因尚不明了,多数认为是血管痉挛及病毒学说,其病理改变为茎乳孔内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其表现为面神经水肿,髓鞘前轴窦有不同程度的变性[3],最终导致失神经支配功能,主要治疗有针刺、经皮神经与穴位电刺激、按摩、中医药和糖皮质激素与维生素、星状神经节阻滞等方法[4]。

2.1 硬膜外腔是硬脊膜与椎管内膜间的潜在腔隙,内涵疏松组织、脂肪组织、淋巴管、椎管内静脉丛,有脊神经根通过。高位硬膜外阻滞可以较广泛的阻滞头、颈部血管及神经,通过阻滞,可以阻断所支配区域的神经,扩张该部位的血管。调节局部组织代谢,缓解急性期耳后、颈部等疼痛,能够间接的阻滞星状神经节,也达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局部神经水肿,促进炎性吸收的作用。曲安奈德注射液为长效糖皮质激素具有强而持久的抗炎、抗毒的作用,它可抑制前列腺素,组织胺,缓激肽,5-羟色胺等致炎物质的产生与激活,增加血管对儿茶酚胺的恢复,使细胞间质水肿消退、吸收,从而减轻神经性水肿,注射1~2h后生效,1~2日达最大效应,药效可维持2~3周以上;局麻药利多卡因可阻滞感觉及交感神经,具有非常好松弛血管平滑肌的作用,由此可扩张头颈部血管,可较为迅速的减轻组织水肿;维生素B1、B12有调节和营养神经的作用,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止痛泵持续给药,具有安全性高、携带方便、持久给药的特点。

2.2 星状神经节是 C6、C7和T1交感神经节融合而成,又称颈胸交感神经节,是支配头、颈、肩和上肢的交感神经节,其位于颈后血管鞘的后方,颈椎横突的前方,一般每侧有三个交感神经节,分别称颈上神经节、颈中神经节和颈下神经节。因颈下神经节像星星所以称星状神经节。阻滞星状神经节,可以阻断通过头、颈、上肢、心和肺的交感神经,由此扩张该部血管,一般认为星状神经节阻滞是具有中枢与外周两方面的作用,其中枢作用是通过调节下丘脑使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内分泌功能和免疫功能保持正常;其外周作用是阻滞部位的节前和节后纤维功能受到抑制,交感神经支配血管运动、肌肉紧张、痛觉传导也受抑制。通过激光的照射作用可以扩张该部位血管,增加血运,以达到促进水肿吸收的作用。

2.3 He-Ne激光治疗仪激光照射对生物组织有光电磁、光化学及生物学作用,照射后使星状神经节支配区血管扩张,改善循环及代谢功能,刺激和调整组织的生理状态,通过穴位照射能起到针灸的作用,能对经络产生刺激,调节体内营养平衡和气血运行,从而起到治疗作用,是现代最新技术和传统祖国医学的完美结合。

2.4 本组34例病例中,病程最长17d,最短1d,7d治愈的12例患者病程均在2d内,14d治愈的20例病例病程均未超过一周,2例显效患者病程均在15d以上,此现象表明高位硬膜外阻滞联合星状神经节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与病程长短关系密切,病程越短者,一个疗程的治愈率越高;否则结果相反。

通过临床观察,高位硬膜外阻滞联合星状神经节照射治疗面神经麻痹,具有显效快,疗效满意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尤其对针灸及星状神经节阻滞不能耐受的患者更为适用。

[1] 余宗颐,陈清棠.现代神经病诊疗分册[M].第2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196.

[2] 严相默,潘耀东,宋文阁.临床疼痛学[M].第1版.延边人民出版社出版,1996.191.

[3] 李仲廉,安建雄,倪家骧.临床疼痛治疗学[M].第3版.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415~420.

[4] 蒋德斌,赵振海,庚俊雄.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面神经炎临床报告[J].实用疼痛学杂志,2008,10(5):341.

猜你喜欢
星状神经节面神经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缺氧诱导因子-1α对肝星状细胞影响的研究进展
The Six Swans (II)By Grimm Brothers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针灸为主综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60例
超声引导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原发性痛经
求星状多边形的内角和
面神经麻痹80例的护理干预体会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