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论”针灸治疗失眠的选穴原则*

2015-03-21 00:31杨名己范丁文魏京金谢光春周奇志
黑龙江中医药 2015年4期
关键词:选穴心包失眠症

杨名己 范丁文 肖 夏 何 薇 姚 弘 魏京金 谢光春 周奇志*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成都 610075)

失眠,中医亦称“不得卧”或“不寐”,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足够的睡眠,或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易惊易醒,严重者甚至彻夜不眠。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作压力的增大,生活节奏的加快,觉醒/睡眠障碍成为仅次于疼痛而求医的第二大问题[1],并且和抑郁、焦虑心理障碍成正比[2],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及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治疗失眠症应用最多的药物是镇静催眠药和抗焦虑药,如地西泮、艾司唑仑等,虽有一定疗效,但长期服用易产生耐受性、成瘾性及戒断性反应等副作用[3]。从中医医籍记载,以及现代研究的结果表明,在临床中针灸治疗失眠已取得较好疗效。《灵枢·邪客》曰:“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景岳全书》指出“心藏神,神不守宅,故不寐”。故针灸治疗该病多以“从心论治”。本文根据近年来针灸治疗失眠的相关文献,拟从“心论”总结出其常用选穴原则,现综述如下。

1 远端选穴

远端选穴即在距离病变部位较远的地方选穴。这种选穴方法紧密结合了经脉的循行,体现了“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治疗规律。

1.1 心经和心包经穴位

失眠,主因为心神不宁。治疗首选心经原穴神门、心包经之络穴内关,以其宁心安神之功,故为治疗失眠之主穴[4]。因心主神明,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故失眠的病位在心。而古人认为心不能受邪,心包代心受邪。因此失眠一病多选用心经穴位和心包经穴位。神门位于手少阴心经,为其原穴,《灵枢·九针十二原》日“五脏有疾也,当取之十二原”,针刺该穴具有宁心安神、理气活血的功效。内关位于手厥阴心包经,为其络穴,与手少阴心经相表里,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维脉,是镇静安神的常用穴[5]。故失眠常选取心经神门和心包经内关穴。

1.2 脾经穴位

不寐的病因虽多,但其病理变化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因其病位主要在心,但又与肝、脾、肾关系密切[4]。心主血脉,而肝藏血、脾统血,其生理功能正常与否均直接影响心之行血通调与否;肾藏精而上承于心。三阴交归属脾经,是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的交会穴,可疏肝、健脾、滋肾。胡玲香[6]在治疗失眠时选取针刺三阴交取得较好疗效。

1.3 膀胱经经穴

失眠病位主要在心,而膀胱经背腧穴为脏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又因膀胱经“从巅入络脑”,《针灸甲乙经》曰:“脑为元神之府”,故取膀胱经穴可“益脑安神”和调节五脏,其中心俞为心的背俞穴,尤其可以调节心之气血阴阳,尤为常用,另有胆俞、肺俞、肝俞、攒竹等[7]。张治强[8]将6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选心俞、肝俞、脾俞、肺俞、肾俞等穴位进行针刺治疗,对照组口服西药思诺思,治疗组有效率73.3%,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43.3%。

2 邻近选穴

邻近选穴就是在距离病变部位比较接近的范围内选穴。

《素问·宣明五气篇》曰:“心藏神”;《素问·灵兰秘典论》有:“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针灸甲乙经》曰:“脑为元神之府”。因此失眠病位主要在心,且与脑的病变不可分割。中医认为,百会穴位于巅顶,入络于脑,可清头目宁神志[4];且百会穴归属督脉,《针灸甲乙经》有云“督脉为太阳之会”,因此百会穴具有很好的养心安神作用,临床上治疗失眠疗效显著。另有胡玲香[5]等采用针刺四神聪来治疗失眠取得较好疗效。所以,临床上常用头部穴位如百会、四神聪来治疗失眠。

3 辩证选穴

根据病症的性质进行辩证分析,将病症归属于某一脏腑或经脉,然后按经选穴称为辩证选穴。白伟杰[3]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加用脾俞、心俞,心肾不交型加太溪、肾俞、心俞,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因此对于心之脏腑功能失调型失眠的正确辩证选穴可起到宁心安神、镇静催眠的作用。

另,阴阳跷脉传统经络理论认为,阴阳跷脉“司目之开阖”,《灵枢·寒热病》有言:“入脑乃别阴跷,阳跷,阴跷阳跷,阳入阴,阴出阳,交于目锐眦,阳气盛则嗔目,阴气盛则瞑目。”因此跷脉脉气通畅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体的睡眠正常与否。胡玲香[6]应用阴跷阳跷的八脉交会穴,采用补照海泻申脉的方法治疗失眠;白伟杰[3]选取符合研究标准的失眠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分别以针刺跷脉穴和口服西药艾司唑仑进行治疗并观察到针刺跷脉穴法治疗失眠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均提示阴阳跷脉具有调和阴阳、宁心催眠之功。

4 随症选穴

随症选穴是指在临床中,常根据奇穴的特定作用来治疗疾病,是长期临床经验的结晶,疗效较高,因此人们又将其称为“经验效穴”。安眠穴位于耳后翳风与风池穴之间中点,能够沟通阴阳跷脉经气运行,具有调和阴阳、养心安神之功,为治疗失眠的经验效穴。杜小娜[10]将符合失眠症诊断标准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以中药酸枣仁汤口服治疗,治疗组以针刺双侧安眠穴治疗,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针刺安眠穴是针灸治疗失眠症有效简便经济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5 小结

综上所述,针灸治疗失眠均取得较好临床疗效,其选穴原则多样,且多从“心论”。心经原穴神门和心包经络穴内关常常作为治疗失眠的主穴;其次督脉百会、跷脉交会穴也是治疗失眠的常用穴位。

选穴原则是中医针灸临证选穴的基本法则,也是配穴的基础、前提和先决条件。在选穴的基础上配穴可以加强腧穴间的协同作用,相辅相成,提高疗效。因此,掌握正确的选穴原则对于失眠的疗效非常重要。在掌握正确选穴原则的基础上,为了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应该多种选穴方法配伍使用,以期获得最好的疗效。

[1] Mahowald MW,Schenck CH.Insights from studying human sleep disorders[J].Nature,2005,437(7063):1279-1285.

[2] 诺剑飞.睡眠障碍的现代病因病机探索[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2):151-152.

[3] 白伟杰.针刺跷脉穴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2):413-414.

[4] 王启才,针灸治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86.

[5] 赵以兰,针灸治疗失眠处方选穴规律探讨[J].中医外治杂志,2014,23(4):57-58.

[6] 丰芬,胡玲香针灸治疗失眠临床经验总结[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6):105-106.

[7] 赵欲晓,浅谈《针灸甲乙经》对于失眠的治疗特点[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2(2):39.

[8] 张治强,针刺五脏背俞穴治疗失眠症的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1,26(8):1624-1626.

[9] 陶炳蔚,神经衰弱和失眠[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07,2(6):34-35.

[10]杜小娜,安眠穴施用傍针刺法治疗失眠症36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21(2):228.

猜你喜欢
选穴心包失眠症
左下肢黏液型脂肪肉瘤术后复发并心包转移1例
神门、三阴交配伍对失眠症睡眠质量和血清GABA、5-HT的影响
基于数据挖掘的藏医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选穴规律
从“心脑同治,腹背双调”探析焦虑症的推拿选穴思路
基于古今文献的运动障碍选穴规律探析
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选穴规律分析
浅谈蒙医诊治失眠症
蒙医药治疗失眠症30例临床观察
宁神定志汤治疗失眠症临床观察
结核性心包炎心包穿刺患者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