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应用评价

2015-03-21 04:29顾文刚南志敏陈淑云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5年17期
关键词:螺旋体梅毒灵敏度

顾文刚,南志敏,蒋 芬,陈淑云△

(1.武警北京总队医院检验科,北京100027;2.武警北京总队第二医院信息科,北京100037)

梅毒是常见性传播疾病,感染性强,危害大,临床表现也比较复杂。早期潜伏状态时无临床表现,患者自身难以察觉,很容易通过性行为传播给他人。目前实验室主要通过血清学试验来检测梅毒螺旋体[1],梅毒血清学检测的方法很多,特异度和灵敏度都有差别,选择合适、有效的检测方法有利于梅毒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为此本研究对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阳性的患者进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GA)以及梅毒螺旋体非特异性血浆反应素试验(RPR),以比较后3种方法的诊断效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住院及门诊患者359例,TP-ELISA 结果均为阳性,年龄20~85 岁,其中男187例,女172例。

1.2 仪器与试剂 水浴箱、振荡器、水平转动仪、酶标仪(上海科华),TP-ELISA 和RPR 试剂购自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GIGA 试剂来自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TPPA试剂购于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

1.3 方法 采集静脉血标本3 mL,分离血清,用TP-ELISA法进行筛检,阳性标本做TPPA、GIGA 和RPR 检测,TPELISA 法采用两步法设置空白、阴性和阳性对照,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TPPA 法在U 型板上1~4 空分别加入标本稀释液100、25、25、25μL,取待测血清25μL 加入第1孔中混匀后吸出25μL加入第2孔,依此加到第4孔,然后在第3孔加入25μL未致敏粒子,第4孔加入25μL 致敏粒子,用振荡器混匀,静置2h后观察结果。GIGA 法直接滴板,15 min后观察结果即可。RPR 法取50μL 待测血清加入纸卡的圆圈中,然后垂直滴加一滴RPR 试剂到血清中,在水平转动仪上转8min后3min内观察结果。

1.4 判定标准 以TPPA 阳性或TPPA 为阴性的高危人群,结合临床回访调查及性接触史综合判定符合梅毒判定标准的患者为确诊梅毒感染者。特异度=真阴性/(假阳性+真阴性),灵敏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

2 结 果

2.1 3种方法的检测阳性率比较 TP-ELISA 法进行筛检,阳性患者359例,对359例疑似梅毒感染者的标本进行TPPA、GIGA、RPR 检 测,GIGA 阳 性 率 最 高,为95.0%(343/359),TPPA 法阳性率为93.3%(335/359),RPR 法 阳性率最低,为70.2%(252/359)。

2.2 3种方法的特异度和灵敏度 359例TP-ELISA 阳性患者中,确诊338例为梅毒感染者。TPPA 法真阳性333例,假阳性2例,真阴性19例,假阴性5例;GIGA 法真阳性335例,假阳性8例,真阴性13例,假阴性3例;RPR 法真阳性251例,假阳性1例,真阴性20例,假阴性87例。TPPA 法、GIGA 法、RPR法的灵敏度分别为98.5%(333/338)、99.1%(335/338)、74.3%(251/338),TPPA 法、GIGA 法、RPR 法的特异度分别为90.5%(19/21)、61.9%(13/21)、95.2%(20/21)。

3 讨 论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流动性增加,梅毒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2],选择合适有效的检测方法对梅毒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TPPA 法灵敏度(98.5%)和特异度(90.5%)均较高,GIGA 法灵敏度(99.1%)较高但特异度(61.9%)较低,RPR 法的灵敏度(74.3%)较低但特异度(95.2%)较高,综合比较TPPA 法更适合梅毒的筛查和确诊。TPPA 法是将梅毒的精致菌体成分包被在人工载体明胶粒子上,而这种致敏粒子与样品中的梅毒螺旋体进行反应后会发生凝集,由此可检测血清中的梅毒螺旋体[3],TPPA法被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定为确诊方法,是当前国内外公认的梅毒血清 学 确 证 实 验[4-5]。但 本 文 中TPPA 法 出 现 了5 例假阴性和2例假阳性结果,分析假阴性患者可能是新近感染(窗口期)的患者,这是因为梅毒螺旋体感染人体后,首先产生IgM 抗体而后产生IgG 抗体,IgM 在感染2~4 周方可 检出,IgG 出现较晚,且一旦出现会一直存在,窗口期患者体内还未产生抗体,故TPPA 法检测为阴性,与文献[6]报道一致,如何提高窗口期的梅毒检出率有待进一步探讨。TPPA 假阳性可能是患者服用了免疫球蛋白制剂,也有文献显示由于患者本身和试剂的原因,梅毒血清学试验有一定的假阳性,在对高龄老人的检测中尤为突出[7]。GIGA 法采用胶体金免疫技术和层析原理,是当前快速的体外诊断技术,其包被的单克隆梅毒螺旋体抗原,能够选择性地结合与之相对应的抗体,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的特点,但在本文中有假阳性和假阴性出现,原因尚不明确。RPR 法是检测梅毒非特异性反应素,该反应素在软下疳后才会出现,其阳性滴度水平与梅毒感染情况呈正相关,经梅毒的有效治疗后反应素逐步下降到最后消失,RPR 不适合梅毒的单独筛查,必须与梅毒特异性抗体联合检测才能更为准确有效地判断病情及疗效[8]。考虑到RPR 法是非特异性反应素试验,麻风等患者也可出现阳性。鉴于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对梅毒血清学结果的解释,必须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梅毒治疗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9]。

综上所述,GIGA 试验快速、简便,敏感性好,适合对急诊患者的快速检测,但阳性结果需经过TPPA 确证,普通患者可直接用TPPA 法筛检,TPPA 阳性患者联合RPR 滴度检测,以更好了解感染情况及监测预后,TPPA 阳性RPR 为阴性的患者排除服用免疫球蛋白制剂等因素的干扰,需定期复查RPR,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1]袁余,李冬冬,王婷婷,等.3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应用评价[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1,32(15):1718-1719.

[2]唐满玲,顾敏,将最明,等.几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评价及临床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9):1105-1106.

[3]姜清明.ELISA 与TPPA 检测梅毒螺旋体的临床对比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3):48-49

[4]夏映凤.临床常见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合理选择[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4):3042-3044.

[5]徐新蓉,张剑波.梅毒实验室诊断检测策略的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7):883-884.

[6]陈述文,梁连辉,蔡常辉.四种方法检测早期梅毒螺旋体感染的的临床应用评价[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2(21):2633-2634.

[7]武建国.老年人抗梅毒螺旋体抗体测定的假阳性率偏高[J].临床检验杂志2006,24(4):241-243.

[8]王华,李代渝,雷丽明,等.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测方法比较[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7,30(6):660-661.

[9]罗米.两种方法联合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临床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21):2694-2695.

猜你喜欢
螺旋体梅毒灵敏度
基于机电回路相关比灵敏度的机电振荡模式抑制方法
猪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控
基于灵敏度分析提升某重型牵引车车架刚度的研究
导磁环对LVDT线性度和灵敏度的影响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穿甲爆破弹引信对薄弱目标的灵敏度分析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梅毒螺旋体四种膜蛋白克隆重组表达和ELISA法建立的应用研究
IgM捕捉ELISA法对早期梅毒的诊断价值
5种血清学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