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肝论治甲状腺结节研究进展*

2015-03-22 09:33吴欢欢倪海祥
黑龙江中医药 2015年6期
关键词:瘿瘤瘿病气滞

吴欢欢 倪海祥

(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 310053)

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内出现的局限性肿块。它往往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而是多种甲状腺疾病的体征之一,有的是甲状腺疾病的首要甚至是唯一的临床表现,常见于单纯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囊肿、甲状腺腺瘤、亚急性甲状腺炎、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和甲状腺癌等疾病。据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公布的最新数据,我国居民甲状腺结节患病率高达12.8%,但目前我国甲状腺疾病普遍存在知晓率、就诊率和治疗率皆低的现状[1]。一般而言,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甲状腺结节主要临床表现为颈部肿块、颈部压迫性憋闷、产生阻塞感,属中医学瘿病之范畴。古今医家经过临床观察与实践,发现甲状腺结节的发病机理与肝脾等有密切关系,甲状腺结节的病因、病机虽相对复杂,但因情志异常导致肝郁脾虚、痰瘀壅结颈前而发病者,临床尤为多见,故本文仅从肝论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病因病机

甲状腺结节属中医学瘿病范畴。瘿病是指由于情志内伤,饮食、水土失宜,以致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颈前所引起的、以颈前下方喉结两旁结块肿大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疾病。

古书《济生方·瘿瘤论治》中说:“夫瘿瘤者,多由喜怒不节,忧思过度,而成斯疾焉。”《太平圣惠方》言:“夫瘿之初起,由人忧恚气逆,蕴蓄所成也。”论述了甲状腺结节与情志关系密切,而肝主疏泄,调畅情志。《医宗金鉴》谓足厥阴肝经:“上贯隔,布肋,散布于脏腑,循喉咙之后,上于颃颡,连目系,上额与督脉会于颠也。”则阐释了肝经循行所过之处,恰为“瘿病”病位。《圣济总录·瘿瘤门》中首次提出“妇人多有之。”女子经、孕、乳生理特点与肝经气血密切有关,因女性特殊生理心理变化,易肝血不足,肝失疏泄致病。而素体阴虚患者,病程缠绵不易痊愈。

余江毅教授[2]认为情志不遂、烦躁易怒而导致肝郁气滞为甲状腺结节的始发因素。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肝又主藏血,若情志不遂则肝失疏泄,气机不利,郁而化火,炼液成痰,痰气交阻,血液运行不畅致瘀,痰气瘀三者交阻于颈前结为瘿瘤。李慧林教授[3]也认为甲状腺结节于肝之密切关系,缘于机体内气机升降有序及气血津液运行、输布正常与否,需受命于肝之疏泄功能。若情志抑郁、暴怒伤肝、肝经受邪等均可影响肝疏泄功能,引起气滞、痰阻、湿胜、气虚、血瘀等病理变化而病“瘿病”。金舒白[4]认为情志因素对甲状腺结节影响较大,肝为主要病位。病久肝阴灼伤,上致心火旺盛耗伤心阴,下则损伤肾水。肾水不足,不能上济心火,下涵肝木,以治心、肝、肾三脏阴液俱损。复累及脾、胃等脏腑,出现脏腑功能失常,使痰、瘀等互结于颈部。杨庆云[5]则认为肝火伤脾为本病主要病机,病久常累及心、肝、胃。刘洁[6]认为痰邪贯穿于甲状腺结节的始终,为本病的重要因素。痰是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同时又作为重要的致病因子导致疾病的发生,是形成甲状腺结节的直接原因。而刘学英[7]认为除脾虚生痰外,肝火旺盛,可灼津为痰;虚火灼津,炼津为痰;肝郁气滞,津液积聚为痰。且肝克脾,终必损及脾胃功能而内生痰湿之邪。故肝热、肝阴虚、肝郁均可导致甲状腺结节。

2 临床治疗

单纯甲状腺结节患者大多没有临床症状,常常通过体检、自身触摸或影像学检查发现。目前,现代医学对本病无临床症状患者不采取治疗仅予随诊[8]。而中医在治疗及预防上占有较大优势。

2.1 调情志

本病多由情志不畅所致,正所谓“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9]。甲状腺结节疗程较长,在治疗过程中,医者需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保持心情舒畅不仅可以治疗疾病,更对甲状腺结节的预防大有裨益,正如《素问》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2.2 针灸治疗

郭效宗[10]采用针灸疗法治疗5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局部取穴和邻近、远距离取穴法,配穴有疏肝解郁、通经活络、化痰散结的作用,治疗结束时总有效率89.3%。远期疗效中病情进一步好转和巩固占随访30例患者80%。郭教授认为本病起于情志不畅,临证多见肝郁,手足厥阴上下相通,取内关以调肝郁。

2.3 中药治疗

曾洁[11]等通过扶正疏肝中药复方(黄芪30g,白术10g,夏枯草30g,香附10g,连翘10g等)干预瘿病中肝郁气滞证,显著改善了甲状腺结节患者中医临床症状,减小甲状腺结节的最大径。曾洁等认为甲状腺结节的病机主要在于肝失疏泄,肝气郁结,应从肝论治,并强调扶助正气治疗甲状腺结节的重要性,为早期干预治疗甲状腺结节提供了新的方法。

李中南[12]认出治疗当病症结合,重视肝脾,以软坚散结为基础。对于甲状腺结节无明显症状者辨证为肝郁气滞,脾虚痰凝;对于甲状腺结节伴甲亢辨证为阴虚内热,气滞痰凝;对于甲状腺结伴甲减辨证为脾肾阳虚,痰凝血瘀;对于甲状腺结节伴月经不调者辨证为肝郁气滞,冲任失调,治疗时活血行气,软坚散结贯彻始终。

王季良[13]认为本病病理特点以实证居多,久病致虚。治疗瘿瘤,古有“顺气为先”之训,故方以柴胡、郁金疏肝理气。另用夏枯草、浙贝、半夏、瓜蒌、青皮、陈皮化痰散结。久病痰气郁结化火,火热伤津而导致阴虚火旺,尤以心、肝两脏阴虚火旺的病变最为突出,所以方中选用生地、玄参以养阴增液。辅以海藻、昆布、黄药子、山慈菇化痰软坚,消瘿散结常用药、特效药。

汪洋[14]认为肝肾阴虚是瘿病的主要病机,由六味地黄丸、半夏竹茹汤化裁为滋阴补肾化痰祛瘀方治疗。方中生地与熟地同为君药,滋补肝肾以治本,配以辛寒之丹皮以微清少阴虚火,且通利血脉,可使去虚火之时兼通药力。在补益肾阴基础上适当加用半夏、贝母以治标。

3 小结

综上,甲状腺结节的生成与肝体阴而用阳的特点密切相关。气滞、痰凝、血瘀是其基本病理变化,肝郁不畅是其基本病机,气虚、阴虚是发病治本,因此在甲状腺结节的治疗中,多以疏肝解郁法,配合化痰散结,活血祛瘀以治其标。同时应注意生活调摄及精神护理,保持心情舒畅,不仅有利于病情恢复,还可以预防甲状腺结节的发生。

[1]杨柯君.我国甲状腺病患者人数量或超2亿[J].上海医药,2013,34(12):44.

[2]曹琳.余江毅教授从肝论治甲状腺结节经验[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10):124-125.

[3]程波敏,李增英,李金花,等.李慧林从肝脾论治良性甲状腺结节经验[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27(1):29-31.

[4]金舒白.针刺治疗甲状腺病228例经验总结[J].中国针灸,1982:(1):14.

[5]杨庆云.甲亢的中药治疗近况[J].四川中医,1988:(8):44.

[6]刘洁,梁家利.浅谈从痰治疗甲状腺结节[J].光明中医,2015,30(6):1187-1188.

[7]雒陈,刘学英.化痰散结法治疗甲状腺肿大30例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07(12):4-5.

[8]王深明,李梓伦.重视甲状腺结节的正确评估和随访[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0,30(10):824-827.

[9]刘俊芳,张华锴.近20年中医治疗甲状腺结节方药规律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17):133-135.

[10]张文仙,郭效宗.56例单发良性甲状腺结节的针刺治疗[J].中医杂志,1991,9:41-43.

[11]曾洁,郑敏,刑丽婧.扶正疏肝中药复方干预甲状腺结节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20(2):21-23.

[12]赵华.李中南治疗甲状腺结节经验[J].河南中医,2012,32(4):504-505.

[13]朱荣娟,王季良.王季良主任治疗甲状腺结节经验[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5,36(3):7-8.

[14]汪文星.滋阴补肾兼化痰祛瘀法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2.

猜你喜欢
瘿瘤瘿病气滞
浅谈中医“五辨”思维在瘿病诊治中的运用
Intra-set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medical records of thyroid cancer treat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ster ZHOU Zhongying
瘿瘤的启示
脾胃气滞多因肝胃不和
A Meta-analysis of Dachaihu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with the TCM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 and liver-gallbladder dampness-heat
七制香附丸加味治疗卵巢囊肿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樱桃瘿瘤头蚜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措施初步研究
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有效中药复方用药规律研究
有关甲状腺结节的中西医诊治研究进展
逍遥散加减联合果酸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