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蔻理中汤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观察

2015-03-22 03:50杜联江柳言平
陕西中医 2015年5期
关键词:西药证候胃癌

杜联江 柳言平

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 (安康 725000 )

丁蔻理中汤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观察

杜联江 柳言平

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 (安康 725000 )

目的:评价丁蔻理中汤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经诊断筛选出的9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西药组30例,治疗组30例。全部入选病例均使用DCF方案化疗,在此基础上西药组服用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组服用奥美拉唑镁肠溶片和加味丁蔻理中汤。通过对3组病例的中医临床证候表现、血清CEA和CA19-9水平变化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指标监测,评价丁蔻理中汤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 结果:通过对90例晚期胃癌患者服用药物前后中医临床证候表现、血清CEA和CA19-9水平变化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指标监测,3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好转,有统计学意义 (P<0.05)。西药组、治疗组治疗后各指标均较对照组治疗后各指标好转,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指标较西药组治疗后各指标好转,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丁蔻理中汤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患者有显著疗效。

胃癌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晚期胃癌由于全身转移,患者已失去手术机会,单纯化疗治疗副作用较大,患者往往难以坚持,而中药[1]联合化疗对晚期胃癌的治疗在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延长患者生命等方面显示出了西药所不具有的独特优势,而且经济实惠。笔者在临床中应用丁蔻理中汤加减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9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90例患者为我科2014年1月~12月住院病例,均经病理诊断为晚期胃癌,其中男48例,女42例;年龄41岁~76岁,平均年龄61.3岁;其中在病理分型中,高、中、低分化腺癌分别为32、28、30例,随机将90例患者分为3组,3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理分型及临床分期、既往治疗情况等方面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3组均采用标准化疗方案—DCF方案,即第1d用600mg/m2剂量的多西他赛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93850)静脉滴注,第1~3d静脉滴注注射用顺铂(国药准字H20073652)60 mg/m2,氟脲嘧啶注射液(5-FU,国药准字号H31020593)300 mg/m2。21d为1个疗程,通常为4~6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单一化疗的方法,西药组用奥美拉唑镁肠溶片(国药准字J20080096)联合化疗。治疗组用加味丁蔻理中汤加西药奥美拉唑联合化疗,主方为人参、白术各12g,干姜、丁香、白豆蔻各9g,炙甘草6g,随症加减。上方加水煎至400mL,分成2份,每份200mL,分早晚空腹口服。

疗效标准 中医临床证候表现标准 参照国家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993年,试行)制定[2]。显效:患者临床证候表现总积分比治疗前积分减少达到2/3以上;有效:患者临床证候表现总积分比治疗前积分减少达到1/3以上;无效:患者临床证候表现总积分比治疗前积分减少达到<1/3以下。

生活质量评分判定标准 按照1989年卫生部《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第九分册《肿瘤诊治常用统计指标和统计方法》中[3]“体力状况计分标准”中的Karnofsky计分制标准评定。

治疗结果 本临床观察从中医临床证侯表现、肿瘤标志物即血清CEA和CA19-9水平变化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3个方面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三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证候表现变化比较 见表1。

表1 3组中医临床证候表现比较

注:与空白组治疗后疗效比较▲P<0.05,治疗组与西药组治疗后疗效比较∆P<0.05

从该表看出,西药组、治疗组与空白组比较总有效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西药组、治疗组总有效率均优于空白组,治疗组与西药组比较总有效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西药组。

3组治疗前后血清CEA、CA19-9水平变化比较 见表2。

表2 3组血清CEA、CA19-9水平变化比较(±s)

注:西药组、治疗组治疗后各指标与空白组比较▲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指标与西药组治疗后疗效比较∆P<0.05,各组治疗后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P<0.05

从该表看出,西药组、治疗组与空白组三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血清CEA、CA19-9水平均好转,P<0.05,有统计学意义,西药组、治疗组治疗后血清CEA、CA19-9水平均优于空白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血清CEA、CA19-9水平优于西药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3组生存质量比较 见表3。

表3 3组生存质量比较

注:与空白组比较▲P<0.05,治疗组与西药组比较,∆P<0.05

从该表看出,西药组、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率均高于空白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生活质量下降率均低于空白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率高于西药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生活质量下降率低于西药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典型病例 王某,男,63岁,农民,2014年4月3日以“胃脘胀痛不适、纳差、体重下降1月”之主诉就诊,做胃镜示:胃体部占位,大小为4.3cm×5.2cm的表面凹凸不平的肿块,活检示:高分化腺癌。患者已有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全身消瘦,营养不良,诊断为晚期胃癌,遂给予DCF方案进行化疗,化疗同时给予常规抑酸剂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抑酸保护胃黏膜,同时给予口服汤药制剂。该患者面色萎黄,精神憔悴,纳差,小便尚可,大便少,不成形。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证属脾胃气虚,痰湿内阻,遂给予丁蔻理中汤加味治疗。具体组方:人参、白术、茯苓、鸡内金各12g,干姜、丁香、白豆蔻各9g,炙甘草6g,黄芪15g,,7剂,水煎服,1d1剂,患者服后进食增加,精神好转,二便调,继用7剂,效不更方,以固疗效。三诊自诉,诸症消失,已无不适症状,继续口服中药制剂以利于下一步化疗治疗。

讨 论 历代以来,中医学虽无胃癌一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在我国传统中医中属“噎膈”、“反胃”、“积聚”等范畴。现代医家多认为忧思恼怒、情志不遂、饮食不节等导致肝失疏泄,胃失和降,从而使脾胃功能失常,产生癌变,或久病伤及脾胃,运化失职气痰瘀毒交接于胃,积聚成块而发病。胃主受纳,胃气虚衰,不能受纳腐熟水谷,脾不得水谷精微以致脾气衰弱,脾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亦受影响,心肺肝肾四脏无水谷精微滋养亦发生病变,且脾主升,胃主降,胃气不和,升降失司,则脾的功能活动亦受到影响。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既要重点治“胃”,也要注意五脏的整体调治。本病证型多为脾胃阳虚、热结津伤、肝郁气滞等类型。胃癌与脾的关系最为密切,曾有报道六君子汤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疗效显著,我们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晚期胃癌患者多出现脾胃虚寒之症,同时化疗可导致患者出现呃逆、呕吐、纳差等症状[4]。因此,我们提出了治疗胃癌当丁蔻理中汤。丁蔻理中汤补益脾胃,温中散寒,降逆止呕,化湿和中。方中人参益气健脾养胃;白术健脾燥湿;干姜温中散寒;甘草益气和中;丁香降逆止呕;白豆蔻化湿和中。本次临床观察结果表明经化疗后3组患者的中医临床证候表现、血清CEA水平、CA19-9水平及生存质量较前均有好转,治疗组、西药组与空白组治疗后中医临床证候表现、血清CEA水平、CA19-9水平及生存质量比较均有差异,以治疗组效果最好,说明通过补益脾胃,温中散寒,降逆止呕,化湿和中而使消化功能随之增强,患者的胃肠道症状随之减轻,通过中药汤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生存质量。

[1] 周宜强.实用中医肿瘤学[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2006:386.

[2] 国家卫计委.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362.

[3] 全国肿瘤防治办公室.中国抗癌协会合编[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2006:23.

[4] 樊英华.六君子汤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3,34(10):1319-1321.

(收稿2014-12-11;修回2015-01-15)

胃肿瘤/中西医结合疗法 化学疗法,辅助 @丁蔻理中汤

R735.2

A

10.3969/j.issn.1000-7369.2015.05.002

猜你喜欢
西药证候胃癌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胃癌组织中VEGF和ILK的表达及意义
消渴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82例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
基底节区出血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
参附芪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
中医辨证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