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稻区油菜全程机械化增产技术要点及实施效果

2015-03-23 04:56杨付珍李延生王茂华
湖南农业科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溆浦县溆浦机播

黄 辉,杨付珍,李延生,王茂华

(1.溆浦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湖南 溆浦 419300;2.溆浦县卢峰镇农技站,湖南 溆浦 419300)

一季稻区油菜全程机械化增产技术要点及实施效果

黄 辉1,杨付珍2,李延生1,王茂华1

(1.溆浦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湖南 溆浦 419300;2.溆浦县卢峰镇农技站,湖南 溆浦 419300)

溆浦县于2012年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湖南省唯一的“稻-油”两熟制油菜全程机械化增产模式攻关试点县,承担试点以来,该县从遴选品种、引进机械、筛选技术、加速农机农艺融合等多个环节入手,积极解决油菜机械化生产问题,初步探索形成了一季稻区油菜全程机械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通过筛选合适的品种搭配,推广适宜的耕种机械,正确使用除草剂,机械直播、合理密植、科学施肥、视苗追肥控水,机械收获等关键技术,油菜全程机械化种植比传统油菜种植可节省用工67.5个/hm2,产量基本持平,节支增收达4 200元/hm2,实现了高产高效的目标。

油菜;一季稻区;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效果

溆浦是山区农业大县,辖43个乡镇,总人口10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3万人,现有耕地5.22万hm2,其中水田4.12万hm2。作为传统一季稻区,农作物种植以“稻-油”两熟制为主要模式,油菜作为冬种传统主栽作物,是该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2012年,该县被农业部确定为“稻-油”两熟制油菜全程机械化增产模式攻关试点县。承担试点以来,该县从遴选品种、引进机械、筛选技术、加速农机农艺融合等多个环节入手,积极组织科技攻关,不断探索稻-油两熟高产高效新模式,通过筛选适用的农业机械设备和适宜的油菜品种,运用各种高产栽培技术,探索、掌握油菜全程机械化关键技术,完善油菜全程机械化模式,推动适宜区域油菜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水平的稳步提升。初步探索形成了一季稻区油菜机械联合直播机收技术模式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有效促进了油菜生产扩面增产、节本增效发展,现将该技术要点及实施效果总结如下,以供广大农户参考。

1 油菜全程机械化增产技术要点

机播油菜的营养生长期比移栽油菜的短,一次有效分枝少,单株产量低,在高产栽培策略上应采取加大种植密度等措施,以增加群体效应、稳定单位面积角果数,从而保证产量[1]。

1.1 选择合适的品种搭配

适应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操作要求,筛选适宜的超级稻品种+中早熟耐密抗倒油菜品种进行合理的茬口搭配,确保稻油双高产。根据溆浦当地的种植传统以及实际生态条件,结合近年来品种筛选试验和展示表现,筛选出沣油5103、沣油792、沣油682等在生产实践中抗倒伏、抗裂角、抗病能力强,株型较为紧凑,生育期适宜,便于全程机械化作业的油菜品种。

1.2 推广适宜的耕种机械

溆浦县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多雨,为防止油菜菌核病、病毒病的发生,大力引进推广多功能“黄鹤2BTQ-6型精量联合直播机”,一次性完成油菜种植的旋耕、开沟、施肥、播种、平整、灭茬等工序,一次播种6行,分厢宽1.8 m,开沟宽、深各20 cm左右,日单机播种量在1.33~2 .00 hm2左右。该直播机既满足稻-油轮作制度下留茬板田的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的农艺要求,又可促进农业保护性耕作。

在组织耕种作业时,提前做好机械播种前的准备工作。宜选择地势较开阔、便于机械通行、排灌较方便、肥力较均匀一致的中性沙壤土田块,前茬为水稻或旱作均可;播种前及时清理田块表面影响机械播种正常作业的残茬和杂草,并根据土壤质地情况合理排水晾田。一般前茬为水田作物的土壤,要保持土壤相对湿度为40%~60%,在有灌排条件的地方,结合土壤墒情适时进行排灌,以保证顺利抢墒播种。

1.3 正确使用除草剂

机播油菜的出苗和幼苗生长基本与杂草生长同步,因此有效防除草害是夺取油菜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需选择高效、低毒、无残留,对环境无害的除草剂,如乙草胺、油草双锄、阔草克等油菜专用除草剂,推广芽前封闭除草技术,以减轻劳动强度。

1.4 机械直播,合理密植

根据溆浦当地常年油菜种植的实际情况,油菜播种适期为9月中下旬至10月中旬,在播期范围内提倡早播,以充分利用有效积温,培育壮苗,保障油菜安全过冬,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相对移栽油菜,机播油菜营养生长期缩短5~7 d,单株分枝减少,营养体小,平均角果只有移栽油菜的40%左右,必须通过加大种植密度保证单位面积产量。机械精量联合油菜直播的用种量通常为4.5 kg/hm2,密度37.5万株/ hm2以上。播期推迟应适当增加播种量和播种密度。根据土壤墒情、前茬作物品种及生产实际,播种机具优先选择多功能联合直播机或少(免)耕油菜精量播种机。机播油菜株行距一致、大面积出苗均匀,但转弯调头处易出现过密问题,须及时查苗匀苗,做到三叶期不搭苗,四至五叶期定好苗。

1.5 科学施肥控水

机播油菜的播种期较移栽油菜晚,冬前生长量小,长势慢,宜采取测土配方施肥、施足基肥、合理追施腊肥等措施促进冬壮春发,以夺取高产[2]。一般基施45%含量配方肥450 kg/hm2、高效硼肥6 000 g/hm2。后期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及油菜田间长势,适量追施腊肥,以保证油菜苗数。

推行油菜绿色防控技术,在油菜初花期喷施硼肥、磷酸二氢钾、杀虫剂、杀菌剂等肥料和农药,促进油菜生长发育,防花而不实、防早衰、防菌核病、防高温逼熟,增加角果粒数和粒重。同时,春季搞好田间清淤排水,增强田间排水能力,做到雨停不积水,降低田间湿度,提高抗病能力,减轻菌核病危害。

1.6 机械收获

为了减损保收,油菜机械收获应综合兼顾气候条件、种植规模、田块大小、油菜成熟度等多方面因素,因地制宜选择联合收获或分段收获。对成熟度一致的田块,采取联合收获,时机选择在全田油菜90%以上角果外观颜色全部变黄色或褐色,完熟度基本一致的条件下进行。对成熟度不一致田块,采取分段收获,时机选择在全田油菜70%~80%角果外观颜色呈黄绿或淡黄,种皮由绿色转红褐色时进行机械或人工割晒,就地晾晒后熟5~7 d,采取捡拾收获机捡拾、脱粒、清选,油菜秸秆在机收时同步粉碎还田。

2 油菜全程机械化增产技术的实施效果

2.1 筛选出一批合适的油菜品种

机播油菜要求平均密度高、群体大,个体生长量小,有效分枝少且分布集中在植株距地40~90 cm高度,平均株高较移栽油菜矮,成熟一致性较好,以便于机械化收获作业。承担攻关试点3 a来,溆浦县积极组织开展油菜新品种筛选对比试验和品种展示,先后引进沣油5103、油研10号等43个油菜新品种,安排沣油792等27个新品种进行集中展示。从中筛选出了沣油5103、沣油792、沣油682等在生产中表现抗倒伏、抗裂角、株型紧凑且相对适宜机械化作业的油菜品种,作为“稻-油”两熟全程机械化生产茬口搭配的油菜主推品种。

2.2 加快了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进程

在行政推动的作用下,该县采取政府扶持、大户引导等方式,积极引进推广多功能联合收割机、播种机、开沟机等新型农机具及配套技术,到2015年5月,全县共拥有农业机械11.36万台(套),总动力59.1万kW;其中,油菜联合直播机42台(套)、收割机185台,比项目实施前的2012年分别增加33(套)、130台。目前,该县油菜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的面积达4 133 hm2,机耕、机播、机收综合农机化水平达36%,比2012年增长21%。整合高产创建示范,累计创办油菜667 hm2片30个,示范总面积2.21万hm2,平均增产18.66 kg/667m2,累计增产油菜籽618.58万kg,共新增产值3 711万元。举办机播机收技术模式核心示范420 hm2,扶持6.67 hm2以上种植大户12户,推广油菜机耕、机播、机防和机收全程机械化733.33 hm2。通过试验示范带动,省工、节本、增效的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渐趋成熟,日益受到农民青睐,全程机械化生产面积不断扩大,并成为今后油菜生产的主要发展方向。

2.3 实现省工省力、节本增效的油菜生产

油菜机播一次完成旋耕、开沟、施肥、播种、平整、灭茬6道工序,机械收获一次完成收割、脱粒、秸秆还田3道工序。较移栽油菜,省却了人工育苗、移栽、收割、脱粒等费时费力的生产环节,减少了用工,节本增效明显。据测算,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比移栽油菜平均节省用工67.5个/hm2,产量基本持平,推算平均增收节支达4 200元/hm2,效益显著。

直播油菜开花集中,花期较移栽的缩短3~5 d,可以有效减少花期感染菌核病几率,减轻病害。机械收获时同步实施秸秆粉碎直接还田,可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减少了秸秆焚烧对环境的污染。

3 油菜全程机械化增产技术障碍或不利因素

机播对土壤条件要求较高,要求农田含水量在60%左右为宜,土壤过干出苗难以保障,甚至抗种,影响出苗整齐;过湿,则不利机械翻耕,机械容易陷在田中,或翻耕质量下降,田中泥块过大,出苗无法保障。山区农田面积过小,田块不规则,影响机械入田和操作效率,利用程度大打折扣,因此要进一步推广油菜全程机械化增产技术,还需加强农田改造,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另外,机械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也会影响作业效果,应加强对农机操作人员的专业化培训,提高其作业能力。

3 结 论

大力推进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是加快油菜区域化、规模化种植,巩固油菜主产县地位、提升种植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3]。加快推广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既有利于减轻农民劳动强度,节本增效;又可提高籽粒清洁度,促进秸秆还,减少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稻-油”全程机械化增产模式适应在农田基础设施较好,排灌便利、地势开阔平坦,便于机械化作业,有一定种植基础的一季稻区进行推广。

[1] 李建国,许虎泉,何增富. 油菜机械化直播高产栽培技术关键[J].农业装备技术,2007,33(6):16-17.

[2] 张 青,章玉琴,梅丛友. 水稻田套直播油菜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7,(11):93.

[3] 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 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EB/OL]. http://www.moa.gov.cn/fwllm/nszd/2012nszd/201207/ t20120717_2788674.htm . 2012-07-17.

(责任编辑:成 平)

Key Techniques and Effectiveness of Fully Mechanized High-Yield Production of Oilseed Rape in Single-Season Rice Areas

HUANG Hui1,YANG Fu-zhen2,LI Yan-sheng1,WANG Mao-hua1

(1. Agro-Technical Extension Center of Xupu, Xupu 419300, PRC; 2. Agro-Technical Service Station of Lufeng, Xupu 419300, PRC)

Xupu County was identifed by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f PRC as the only pilot county of rice-rape two-cropping system’s oilseed rape full mechanized higher-yield production mode project in Hunan in 2012. Since then, the county has tried to actively solve main problems in oilseed rape production mechanization with selection of varieties, introduction of machinery, screening of techniques, and speeding-up integration of agro-machinery and agro-technology so as to form an oilseed rape high-yield and high-efficiency cultivation technique system with whole-course mechanization in single-season rice areas through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The oilseed rape cultivation with full mechanization could save labor by 67.5 man-days/hm² to reduce expenditure by 4 200 RMB yuan/hm² and get the similar rapeseed yield as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oilseed rape culture, by means of screening appropriate variety collocation, promoting suitable farming machinery, correctly using herbicides, and applying key cultivation techniques like mechanical direct seeding, rational close planting, scientifc fertilizer application, fertilization and irrigation control depending on the seedling growth and harvesting by machinery to achieve a goal of high yield and high effciency in oilseed rape production.

oilseed rape; single-season rice area; full mechanization; key cultivation technique; effectiveness

S565.4

A

1006-060X(2015)08-0020-03

10.16498/j.cnki.hnnykx.2015.08.007

2015-07-04

农业部粮食增产模式攻关项目(2013~2015年)

黄 辉(1973-),男,湖南溆浦县人,农艺师,主要从事粮油作物栽培研究与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溆浦县溆浦机播
基于产投比的大蒜机播经济性分析
马铃薯机播取得新突破 每亩节约成本360元
一条溆水激扬楚辞骚韵
湖南绿色石材矿山的先进典型——湖南溆浦县蜡烛型花岗岩矿调研报告
介绍一个鹅品种
——溆浦鹅
怀化溆浦县举办网上家长学校工作培训会
屈原与溆浦山水风俗的关系研究
溆浦:首届名师名校长工作室成立
油菜机播机收生产技术初探
秸秆还田条件下玉米精量机播与普通机播的产量比较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