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地区城中村改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以苏州市姜庄村为例

2015-03-23 04:56李鹏宇
湖南农业科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外来人口城中村村民

杨 洁,李鹏宇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院园林系,江苏 南京 210095)

苏南地区城中村改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以苏州市姜庄村为例

杨 洁,李鹏宇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院园林系,江苏 南京 210095)

城中村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特殊产物,具有普遍性。以苏州市姜庄村为例,分析了当代中国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硬环境的改造和软环境的建设两个方面提出了城中村的改造策略,为推进苏南地区城市化总体进程提供了参考。

城中村;硬环境改造;软环境建设;有机更新

在城市化进程中,为了降低征地补偿费用,多征用村落耕地,导致村落逐渐被城市用地包围,形成“城市里的村庄”,简称“城中村”。然而,城中村在建筑景观、行政管理、经济特征、人口构成、生活方式等方面均与城市社区有明显差异,使其逐渐演化为城市中的孤岛。近年来,政府加强了对城中村的改造,使得城中村逐渐具备了某些城市特质,但因户籍、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城乡二元体制,加之这些方面尚未被纳入城市统一规划,因此成了难以彻底城市化的区域,具有明显城乡二元结构特征[1]。

苏州市姜庄村是典型的城中村,共有22个分队,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方式重点调查了何尚渠和九盛里两个分队的城中村改造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为苏南地区城中村的改造提供参考。

1 苏州市姜庄村的现状

1.1 硬环境现状

1.1.1 建筑空间利用 据调查,姜庄村内居民有2种居住模式:一种是条件好的居民于别处置房(约占30%),将城中村住宅整体出租;一种是条件一般的居民釆用混租方式,留部分住宅自住,其余出租。村内出租房都来自乡土建筑的改造,原院落式居住空间被见缝插针的盖上房子,多为私人违章建造的“六无”工程,占合法面积的30%,建筑密度高达70%~80%,但容积率低,一般在1.2以下。这种格局在空间划分和功能分区方面存在较大问题,一方面导致空间浪费,影响城市功能拓展,另一方面阻碍了城市道路、公交、绿化等基础设施向村内延伸。

1.1.2 基础设施现状 调查发现,姜庄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如:近30%的建筑没有排雨排污设施,70%以上的建筑没有管道煤气,沿河均无驳岸及护栏,缺乏必要的公共厕所和垃圾处理站等。原本尺度宜人的街巷空间现已非常狭窄,形成一个密集的交通网络,有些过道仅能容一人通过,通过性和识别性差,存在较大的消防和安全隐患。

总体而言,姜庄村的硬环境条件不容乐观,在对城中村印象的问卷调查中(图1),大部分村民对城中村的居住环境(55%)及基础设施(32%)建设不满意,纷纷表示急需对这些项目进行整改。

1.2 软环境现状

美国社会学家W.F. Ogburm在文化变迁时提出了“文化堕距”理论[2],认为“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组成的文化在发生变迁时,各部分变迁的速度不一致,结果造成各部分之间的不平衡、差距及错位,由此产生各种社会问题”。而在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因居民的高异质性和高流动性,成为不同层次文化的碰撞中心,是“城中村”众多矛盾的根源,主要表现为农村文化与都市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

1.2.1 农村文化与都市文化的冲突 (1)人际关系。调查显示,姜庄村民虽已失去土地,但人际交往依然以血缘和地缘等初级关系为纽带,交往面窄,具有封闭性、排他性;而城市居民以业缘和契约等次级关系为纽带,在行为上更倾向于理性,感情则居次要地位。(2)心理状态。村民对土地仍具有很强的依赖性[3],思想较保守,处于依靠出租经济的“寄生型”生存状态(图2),产生大批无所事事的“二世祖”[4],创业心不足,与城市居民思想开放、竞争意识强的状态之间存在较大差距。(3)文化程度。由图3可知,姜庄村村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特别是40岁以上村民,多数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下。调查还发现,高达68%的无业村民是因为文化程度低而找不到工作。他们在就业中竞争不过文化程度高的城市居民,导致他们产生隔阂和自卑心理。

1.2.2 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 本土文化指“城中村”原有文化;外来文化则指外来人口从原属地带入的文化[5]。姜庄村居住者构成中,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的比例高达1∶20。随着村民不断向外移居,该比例还将继续上升,两种文化的冲突也会更加尖锐。(1)地域歧视。姜庄村的外来人口多来自贵州、苏北等较落后地区,文化素质较低,出于原始的地域观念与乡土文化认同感,姜庄村村民对外来人员存在排斥心理,不屑与其来往,但又因房屋租赁关系而需经常交往,这种交往不平等也不深入,导致冲突不断,不利于城中村的长远发展。(2)语言障碍。姜庄村村民是土生土长的苏州人,交流中多使用吴方言,而多数外地人听不懂吴方言,语言的障碍严重影响两个群体间的交流。(3)社区归属感。由图4可知,城中村房租廉价是大部分居民愿意居住的主要因素,外来人员将姜庄村作为进入城市的跳板,普遍存在过客心理,且因备受歧视而缺乏归属感。而本土村民因乡土情结和经济利益,具有较强归属感,不愿离开(图5)。

2 苏州市姜庄村的城中村改造对策

2.1 城中村二元体制改革

城乡二元体制是城中村形成的根本原因[6],为避免新城中村的形成,首先就要转制,采取城乡一体化的管理模式,把城中村农民转为居民,村委会转为居委会。同时,政府应完善村民社保制度,并将村内的市政、环卫、供电及治安等纳入城市管理范畴。

2.2 城中村硬环境改造

2.2.1 基于有机更新的空间梳理 吴良镛先生提出的“有机更新”理论把城市比作一个需要新陈代谢的生命体,而代谢应像细胞更新一样,是“有机”的而不是“生硬”的替换[7]。从内部需求出发,促进物质空间的整合,再通过外部空间渗透,促进城乡基础设施配置一体化,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1)内部空间整理:在城中村原有的“街巷空间+公共空间”的基础上,将道路拓宽,建立消防网络;优化景观环境,增加街道绿化;拆除违章建筑,营造公共开敞空间,使空间肌理由封闭向有机开放发展,如图6。(2)外部空间渗透:让外部城市空间渗透到城中村中,打破二元空间对峙。通过城市基础设施向内延伸、绿化公共空间交互渗透等措施,将城中村有机地融入城市,如图7。

2.2.2 基于文脉传承的单体建筑更新 新地域主义关注建筑的地方文脉[8],从场地、传统习俗和地方文脉中思考建筑生成条件,而城中村建筑空间是以单体建筑为基础的。在姜庄村改造中,应依据不同单体建筑的文化价值分类更新(表1),使其重新获得场所感和归属感,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拆迁重建。

2.2.3 基于空间补偿的安置房建设 从图8中可以看出,城中村改造后,外来人口去向选择依次为:政府廉租房、其他城中村、城市商品房、离开苏州。而城中村外来人口约占城市外来人口的40%,怎样解决改造后外来人口的安置问题是政府的当务之急。城中村改造后,通过内部空间的梳理,公共空间占据了原居住空间,导致村内建筑密度发生变化,而为了维持即有或更高的容积率,必须对改造的空间做出补偿。空间补偿是一种高密度建筑学策略,在高密度区域内若要加大需求空间,只能向高空发展。为保护外来人口居住权益,并补偿改造空间,村集体投资修建高层廉租房是最好的策略。它不仅缓解了村内的拥挤程度,分摊了居住压力,而且村集体投资可保障村民出租收入。廉租房应以小户型为主,并进行登记管理,依据收入控制供应对象。

2.3 城中村软环境建设

2.3.1 促进功能调整,提升生活品质 城中村要与城市对接,须对内部功能进行调整,包括商业业态调整、出租市场规范化等。(1)商业业态调整。城中村商业类型以杂货店、低端餐饮等为主,存在面积小、档次低、卫生差等问题,商业业态非常初级。为了实现与城市商业的无缝对接,必须整合内部混杂的商业,借鉴城市便利店、连锁店等新型商业经营手段,提升品质的同时为村内居民提供就业机会。(2)出租市场规范化。城中村混乱的出租房管理急需整治,可通过村集体化管理形成规范的出租管理模式,实现对外来人口的有效管理;同时,推广出租信息网络化管理,加快出租信息交流,形成类似连锁酒店的出租模式,提升出租房品质。

2.3.2 加强就业培训,营造学习型社区 据调查,姜庄村40 岁以上的人口中,达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8%,失地村民的低文化程度决定了其就业竞争力差。政府应就此为居民提供一些工作机会和受教育途径,建立培训上岗制度和激励机制,幵展农民就业指导,保持他们长期的学习积极性。

2.3.3 开展社区活动,增加居民交流 调查发现,社区活动开展得好的城中村,其村民和外来人员交往密切,社区凝聚力强。因此,政府应倡导文化关怀,引导姜庄村村民改变排外心理,并通过举办当地特色的节庆活动,如端午节包粽子、腊八节做腊八粥、小年点点柴等,让更多外来人员参与进来,加强本地人与外地人的交流,增强外来人员对城中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 结 语

通过调研,明确了苏州市姜庄村的现状,分析了其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并借助相关理论从多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然而,城中村的改造是个漫长的过程,在改造过程中各级政府应以人为本,多方兼顾,并对其空间和功能进行有机的更新,使其更好地融入城市之中。

[1] 李立勋. 城中村的社会经济特征——以广州市典型城中村为例[J]. 北京规划建设,2005,(3):34-37.

[2] 周锐波,阎小培. “城中村”文化透视[J]. 规划师,2004,(5):22-24.

[3] 吴智刚,周素红. 城中村改造: 政府、城市与村民利益的统一[J].城市经济,2002,(6):65- 68.

[4] 刘庆龙,冯 杰. 论社区文化及其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2-4.

[5] 胡 莹. “城中村”的文化冲融——以广州市石牌村为例[J] . 城市问题,2002,(2) : 41-44.

[6] 许 强. 深圳市“城中村”改造分析研究[D]. 重庆:重庆大学,2005. 11-13.

[7] 杨豪中,王 劲. 以有机更新的方式对大规模城中村规划[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260-265.

[8] 荣明芹. 新地域主义在旅游酒店设计中的应用[J]. 山西建筑,2009,(1):53-54.

(责任编辑:成 平)

Solutions to Problems of Urban Village Reconstruction in South Jiangsu with Jiangzhuang Village as a Case

YANG Jie,LI Peng-yu

(Department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5, PRC)

Urban village is a special and universal product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some problems of urban village reconstruction with Jiangzhuang Village as an example and puts forward some solutions to them, such as the transformation of hard environ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s of soft environment, so as to promote the overall process of the urbanization in South Jiangsu for reference.

urban village; hard environment transformation; soft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organic renewal

F291

A

1006-060X(2015)08-0114-04

10.16498/j.cnki.hnnykx.2015.08.035

2015-07-04

杨 洁(1991-),女,江苏苏州市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猜你喜欢
外来人口城中村村民
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外来人口政策迭代研究
“城中村”改造与规划的思考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发达地区城中村改造困境与出路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特色城中村景观设计初探——以建荣村为例
关于提高沈阳外来人口市民化待遇的对策研究*
存续与发展:我国城中村治理的路径探讨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