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子今何去 出售江南莲
——访武汉市莲荷利民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曾文革

2015-03-24 07:20山娜
长江蔬菜 2015年22期
关键词:镇宁仙桃莲蓬

本刊记者 山娜

侏儒街镇宁堡村是整个蔡甸区最早专门种植、采收莲籽的村子。1997 年,村民们就开始种植湘莲,2003 年,引进口感更好的鄂莲,最初,大家都惯于将采摘后的莲籽晾干,出售干莲籽。新鲜莲籽多半当作茶余饭后的零嘴,很少特意进行贩卖,整个武汉市也并没有形成如今这般消费鲜食莲的风气。

凌晨3 点趟泥水采摘鲜莲销市区

眼下正是秋莲成熟的季节,荷塘里的荷花绽放如旧。在侏儒街镇宁堡村,蔡甸最优质的莲籽基地,亭亭立于碧叶上的莲蓬倾注了莲荷利民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社员无数的心血。凌晨3 点,村民们便摸黑出门,趟水踩泥摘莲蓬;早上7 点,满载莲蓬的车辆从村里出发,开往郭茨口、钟家村等闹市区;中午,市民就能吃上新鲜的莲籽。

之所以在凌晨3 点采摘,因为沐浴月色、沾带露水的莲籽最为香甜。“旋折荷花剥莲籽,露为风味月为香。”在苏轼的咏莲诗《莲》中,道出月露为莲籽带来的好处:莲农攀折担中荷花,剥出莲籽,那莲籽有着露水的风味,月色的清香。

合作社流转土地135.67 hm2,主要出产鲜食莲和藕带。大片的荷塘中,荷花从6 月初开始开花,早期的花瓣慢慢脱离后,孕育在莲蓬里的莲籽日渐成熟。据理事长曾文革介绍,第1 批莲籽在7 月初采摘,能一直持续到10 月下旬,主栽品种是从江西引进的太空莲,667 m2产莲蓬近500 kg。

“太空莲其实没有本地鄂莲好吃,但是蓬皮薄、产量高,鄂莲的莲蓬个大头、口感好,仙桃人就特别爱吃鄂莲。”曾文革告诉记者,太空莲1 斤莲蓬可剥350 g 莲籽,鄂莲只能剥250 g,因此,武汉本地商贩更青睐太空莲。

从仙桃转战武汉做吃螃蟹第一人

2000 年, 曾文革就开始做鲜食莲的生意,包销村里的鲜食莲售往仙桃。选择仙桃市场,主要是因为镇宁堡距仙桃市区仅30 km,比到武汉市区更近。后来,仙桃市场逐渐饱和,曾文革不得不拓展新的市场空间,他第一个就想到了武汉:“既然仙桃都有市场,偌大的武汉市怎么会没有市场?”正是这一想法,促成了今日武汉市区鲜食莲的消费热度。

不到7 月,武汉街头卖莲蓬的小贩又开始随处可见,很多市民都会忍不住买上几个尝尝鲜。然而在11 年前,这些新鲜莲蓬送到菜贩手里,他们并不愿意售卖。曾文革只能每天带着数十斤莲蓬游走在市区的大街小巷,逐一地和菜贩们商量:“卖得好你就继续卖,卖得不好这些莲蓬就都送你了。”他还组织村民在洪山广场、 水厂等地进行户外宣传,大家脖子上挂着莲蓬串起来的“莲环”,向路人免费赠送。

当时恰逢蔡甸区寻找农业产业化典型,区宣传部记者来到镇宁堡村采访,帮助宣传当地的鲜食莲。后来,镇宁堡村的莲籽基地相继迎来了楚天都市报、武汉晨报、武汉商报的记者,后者甚至跟随卖莲蓬的车辆,报道莲蓬从荷塘到商贩的整个流程。

就这样,镇宁堡村的鲜食莲迅速被大众熟知, 更以营养丰富、 味道鲜美受到消费者的推崇,开始成为夏日可口的零食,并成功走上武汉市市民的餐桌。高峰时期,每日供应鲜食莲5 000 kg,与亢龙太子、艳阳天、小蓝鲸、湖锦等多家酒店建立合作关系。

合作社致富村民自己也更有底气

曾文革在武汉市场打拼的过程中,单打独斗的劣势逐渐凸显: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只身一人很难取得合作商的信任。2012 年,武汉市莲荷利民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在镇宁堡村挂牌成立,由于之前十多年的积累,成员、荷塘、技术都是现成的,为合作社的迅猛发展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以前只知道埋头卖莲籽,不知道寻求政府的政策支持。成立合作社之后,有了实体,与酒店接洽起来方便多了,别人更信任自己,自己也感觉更有底气。”现在,合作社成了曾文革的一张背景名片,助力他打开更宽更广的市场。

如今,镇宁堡全村320 户村民近一半都种植子莲,每年的莲蓬收入有800 余万元。莲蓬上市时期,合作社每天固定用工20人。曾文革为他们算了一笔账:早饭之前采摘莲蓬3 h 收入80 元;上午采摘枯莲籽4 h 收入120 元;下午抬藕4 h 收入120 元,每人每天收入达320 元。“不过他们确实辛苦。”曾文革说。

那些上了年纪的留守劳动力,则可以在家做些剥莲籽的活计,赚取2 元/kg 的手工费。但是,越来越高昂的人工费用渐渐成为合作社经营成本的大头:2015 年藕带的收购价为16~20 元/kg,雇佣工人抽藕带则需付费6 元/kg,约占售价的1/3,再除去荷塘租金、种子、肥料,利润几乎没了。

继续做大鲜食莲诸多困难仍存在

2015 年6 月底, 武汉的鲜食莲蓬就采摘上市。尽管市面上的莲蓬卖到10 元/3 个的高价,合作社2015 年售出的莲籽也有近400 t,可在曾文革眼里,合作社的经营态势远不能和过去相比:“这几年鲜食莲的生意已经做的不大了,仅能保证社员的利益,合作社本身并没有什么效益。”

首先,随着鲜食莲蓬受到欢迎,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黄陂、江夏等产莲区都开始种莲蓬、卖莲蓬,这些产区离武汉主城区更近;其次,为了最大限度的保鲜,合作社一般用速度较快的面包车将新鲜莲蓬运往市区,面包车带货上路就可能会受到运管所的管制;再次,保鲜技术迟迟得不到改善,很大程度地限制了鲜食莲的市场空间,莲蓬在常温下只能存放2~3 天,时间一过口感就变差;最后,小摊小贩作为销售莲蓬的主力军,也面临着占道经营、城管驱赶的窘境。

“最怕遇到下雨天,如果小贩们不出摊,只能将莲蓬运至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以2 元/kg 的低价处理。”就算没有遇到曾文革所担心的天气状况,供货小贩所得的2 元/kg 的毛利,扣除人工、运输费用后也所剩无几。

2016 年, 曾文革准备向各大酒店出售真空包装的保鲜莲籽,进一步扩张鲜食莲市场。“必须把鲜食莲做大,不然合作社发展不起来。”为此,他带头在村里建起了保鲜库和加工间。

当然,鲜食莲蓬只是其中一部分,子莲的附属产品还有干莲籽、藕带、莲藕等。合作社每年向湖南省销售枯莲籽约百万元,新鲜藕带产值超过百万元,未来预计加工水生蔬菜酸辣藕带2 t,酸辣藕片3 t,每年可为农户增收20%以上。

猜你喜欢
镇宁仙桃莲蓬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扬镇宁马铁路线路方案比选研究
贵州镇宁—紫云地区重晶石矿床特征与找矿预测
小莲蓬
出淤泥而不染——莲蓬与莲藕
卧剥莲蓬听秋声
镇宁自治县关工委开展春节慰问活动
采摘莲蓬
仙桃归谁
植物帮之仙桃
植物帮之仙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