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超引导在经皮门静脉穿刺置管治疗肝癌中的应用

2015-03-24 21:37戴红卫
当代医学 2015年25期
关键词:门静脉彩色多普勒

戴红卫

彩超引导在经皮门静脉穿刺置管治疗肝癌中的应用

戴红卫

目的 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癌经皮门静脉穿刺置管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进行经门静脉给药治疗的肝脏疾病患者78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经门静脉给药,对照组采用体位标志法穿刺置管,并经外周静脉给药,观察穿刺置管的成功率及不同给药方式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的成功37例,成功率为94.87%,一次置管成功38例,成功率为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和8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25%,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3271,P=0.1845)。结论 在肝癌的治疗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引导可有效地提高穿刺置管的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肝癌;超声;穿刺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肝脏应用解剖以及病理生理的深入研究,临床上直接穿刺肝脏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治疗已经较为普遍的开展[1]。由于传统手术或X线介入的方法效果不佳,因此需引进综合性的治疗方法资料肝脏疾病[2-3]。本研究对肝脏疾病患者采用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门静脉穿刺长期留置导管的方法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月来江西省上饶市立医院进行经门静脉给药治疗的肝脏疾病患者78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患者均被确诊为肝癌。观察组中男22例,女17例,年龄28~71岁,平均(52.7±17.3)岁。其中原发性肝癌患者19例,转移性肝癌患者20例。对照组中男18例,女21例,年龄26~73岁,平均(53.5±16.8)岁。其中原发性肝癌患者16例,转移性肝癌患者23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其他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穿刺置管以及药物注射方法:观察组患者使用飞利浦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测患者肝脏的整个门静脉系统,确定进行穿刺的门静脉支。碘伏消毒皮肤,再铺无菌洞巾,彩超的探头套上无菌保护套,上穿刺引导器。用2%利多卡因行皮肤和肝包膜进行局部麻醉。采用Seldinger技术,用18 G的PTC针沿穿刺引导器经肝脏穿刺门静脉左(或右)支,回抽有血以后,则置入导丝达门静脉的主干。再撤出PTC针,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观察导管位置。导管内注入生理盐水肝素纳溶液(100 U/ mL) 5 mL,上肝素冒和皮肤保护膜以固定导管,以备治疗,术后腹带包扎患者腹部。对合并肝硬化患者则首先将导丝插入18 G导管内并且注入肝素2 mL,16 G PTC针沿穿刺引导器经肝穿刺门静脉左(或右)支,回抽有血以后,沿穿刺针导入18 G导管,再撤出PTC针,在导管的外端安装接头,在导管内注入生理盐水肝素纳溶液5 mL后,操作同上。

对照组穿刺置管以及药物注射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体位标志法进行穿刺置管,给药时采用外周静脉给药,选取患者上肢或者下肢静脉,开放一条给药通道注射药物。

穿刺后治疗方法:慢性肝炎重度患者采用门静脉内注射乙酸半胱氨酸注射液(NAC)进行治疗,原发性肝癌以及转移性肝癌患者采用门静脉化疗法进行治疗,化疗方法为:采用输液泵将氟尿嘧啶(5-FU)2600 mg/m2加上生理盐水100 mL从门静脉持续导入,时间维持48 h,每隔4周对患者进行下一个疗程的治疗,直至患者病情好转。

1.3 治疗效果评定标准[4]显著:肿瘤体积和声像图形与术前相比有明显变化,超声回声增强,患者食欲增强,肝区疼痛及腹腔积液明显好转,临床症状基本消除;有效:肿瘤体积和声像图形与术前相比出现变化,超声回声增强,患者肝区疼痛及腹腔积液有所好转,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患者肿瘤大小与临床症状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总有效率=(显著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 18.0进行数据统计。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Wilcoxon两样本比较法)。计数资料以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穿刺及置管成功率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37例,成功率为94.87%,一次置管成功38例,成功率97.44%;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30例,成功率76.92%,以及一次置管成功32例,成功率82.05%,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一次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超声引导下经门静脉注射药物与外周静脉给药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18例,有效20例,无效1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治疗显著15例,有效17例,无效7例,治疗有效率为82.05%,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3271,P=0.1845)。

3 讨论

肝癌是指发生于肝脏的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两种,人们日常说的肝癌指的多是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最新统计,全世界每年新发肝癌患者约60万,居恶性肿瘤的第5位[5]。临床上一般采取西医的手术、放化疗与中药结合疗法,但晚期患者因癌细胞扩散而治愈率较低,因此要做到肝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6-7]。

当今的多普勒超声可分为连续式多普勒、脉冲式多普勒、多点选通式多普勒、高脉冲重复频率式多普勒以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5种。对于不同的多普勒超声,应根据不同的需求而选取不同的多普勒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一般情况下是用于检查患者的全身脏器,尤其多用于浅表器官、血管、心脏以及腹部、妇产等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对器官内病灶的高分辨率,能清晰地显示出患者患病器官内病灶的具体情况,帮助医生更加清晰、更加直观地了解患者病灶的情况,并且它对患者无痛苦,无损伤,检查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并且显像清晰,确诊率高,是当今医学诊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门静脉穿刺以及置管技术[8-9],可以有效地帮助医生观察患者门静脉的宽度、走行以及血流情况,医生可以清楚地看到穿刺时针的走行情况以准确地将穿刺针刺入患者的门静脉内,明显提高了一次穿刺成功的成功率,最大可能地避免穿刺针损伤中药器官及其他部位,避免并发症发生。超声引导下可实时监控置入的导丝以及导管,可有效避免导管置入对侧的门静脉分支内,提高了患者经门静脉注射药物的有效性。本研究结果显示,超声引导下经门静脉注射药物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44%,明显高于外周静脉给药患者。

综上所述,在肝癌的治疗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引导可有效地提高穿刺置管的成功率,并且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进行药物注射,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1] 陈敏华.超声引导肝肿瘤消融治疗的历史、现状及问题[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4,23(6):463-465.

[2] 谌奎芳,李峰.常规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和弹性成像在小肝癌中的诊断价值[J].当代医学,2013,19(13):65-66.

[3] 郑恩海,张建辉,林诗彬,等.超声与CT 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引流治疗肝脓肿的对比分析[J].重庆医学,2014(22):2884-2885.

[4] 张红卫,黎洪浩,张磊,等.超声介导下门静脉穿刺置管在肝癌术后化疗中的应用[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06,6(6):440-441.

[5] 黄燕金,梁永任,廖均平,等.肝癌患者术后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4(18):17-19.

[6] 胡夏荣,王在国,游志坚,等.肝癌穿刺活检后腹腔灌洗液癌细胞检测研究[J].当代医学,2013,19(7):102-103.

[7] 付志勇,孙智芳,管湘霞,等.彩超诊断肝脏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1):37-38.

[8] 刘光清,张建辉,黄利,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转移性肝肿瘤23例分析[J].重庆医学,2012,41(18):1854-1856.

[9] 王晓东,梁群兴,赵萍,等.超声造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诊断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3,34(12):1869-1871.

江西 334000 江西省上饶市立医院 (戴红卫)

猜你喜欢
门静脉彩色多普勒
彩色的梦
彩色的线
多普勒US及DCE-MRI对乳腺癌NAC后残留肿瘤的诊断价值
多路径效应对GPS多普勒测速的影响
3.0T MR NATIVE True-FISP与VIBE序列在肝脏门静脉成像中的对比研究
有那样一抹彩色
基于W-Net的肝静脉和肝门静脉全自动分割
彩色的风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血β-HCG值对宫外孕早期诊断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