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农业科技需求及推广现状调查报告

2015-03-25 09:37史立英焦翠影宋玉瑞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承德市承德科技进步

史立英,焦翠影,宋玉瑞

(1.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管理工程系,河北 承德 067000;2.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财务处,河北 承德 067000)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科学技术是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增加农业产值、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最重要因素,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14 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为加速承德农业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承德地区在河北省属于相对贫困地区,人口居住分散,大部分是山区,耕地少,投入多,产出少,周期长,发展现代农业困难较大。面临自然资源的稀缺及人们对农产品需求层次的提高,承德地区的农业发展应主要靠科技进步。开展对承德市农业科技现状调查,有助于从总体上把握承德市农业经济增长及农业技术进步现状,掌握承德市农业生产及技术的总体水平和科技进步潜力,对发现承德地区农业科技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调整农业科技政策、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调研样本概述

为了深入了解承德市农业科技需求及推广现状情况,课题组在2015 年1 月20 日至2 月10 日期间,利用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的机会,对承德市农业科技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范围涉及承德、滦平、丰宁、宽城、平泉、隆化、兴隆、围场等八个县、80 个村,共发放问卷160 份,收回155 份,有效问卷142 份。调查内容包括“三农”基本情况、农业科技需求情况、农业科技推广情况三个大方面。调查对象包括种植大户(占11.3%),一般农户(占55.7%)、个体户、乡镇企业工人、合作社社员(占22.5%),本村在读大学生及其他(占8.5%)等,其中男性占59.2%,女性占40.8%。农民的文化程度比例为:初中以下文化水平占22.5%,初中文化水平占52.1%。高中文化水平占22.6%,中专及以上文化水平占2.8%,总体文化水平较高,能很好地理解调查的意义及准确地反映相应的信息。农民的年龄结构为:31 ~40 岁的占9.8%,41 ~50 岁的占85.9%,51 岁及以上的占7.0%,从中可以看出41 ~50 岁的农民占了较大比重,他们是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对“三农”情况有更深入的理解。总之,这次问卷调查从调查的范围、调查对象的年龄和文化层次来看,能比较全面地反映承德市“三农”及农业科技现状,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2 主要调查内容

2.1 “三农”基本现状

2.1.1 农民收入现状

承德市大多地区农业自然条件差,山地多,耕地少,投入多,产出少。其中农业生产以手工劳动(40.7%)为主,思想观念仍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范畴。农村地区人均年纯收入较低,73.2%家庭月人均收入在2 000 元左右,还有一些家庭月人均纯收入在800 元以下(2.8%),其收入来源以种植业收入(29.6%)和外出打工收入(38.0%)为主。其中,种植业中主要农产品的市场半径主要是乡镇(55.0%)和县区(28.8%),省市及以上区域较少,说明农产品辐射面积较小,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农业生产受当地环境影响较大。本村做工与外出打工收入占52.1%,以年轻人为主。这样,在承德农村地区就形成了现代工业与落后农业并存的局面,详见表1。

表1 农民收入情况汇总表

2.1.2 农民支出现状

农民支出方面,购买农资产品支出占34.9%,教育支出占32.5,生活费用占16.9%,其他支出占15.7%。其中,农资支出比重较高源于以下原因:一是主要农资品种价格的上涨,特别是化肥在生产成本上升推动下的价格上涨是主要原因;二是国家的粮食直补等惠农措施调动了农户种植积极性,播种面积增加;三是农民加大投入,促增收意识增强。子女的教育支出在农户眼中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很多农民用辛勤劳作大半辈子的积蓄来供子女上学。此外,“看病贵”问题依然困扰着农民,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社会问题突出。

2.2 农业科技需求现状

2.2.1 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

农民认为发展农村经济的困难从大到小依次是:缺少技术(27.6%)、缺少资金(24.1%)、缺少劳动力(19.0%)、缺少项目(17.2%)、其他因素(3.4%)。从中可以看出农民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困难较多,其中缺少合适的技术是首要问题。农业技术是农业发展的巨大引擎和推动力,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详见表2。缺少资金是影响农民致富的另一主要原因。农村地区的资金需求和资金满足率相差太远。据调查,农村地区有贷款余额的户数占当地总户数的15%左右,而有贷款需求的农户则有90%,可见农村经济严重“缺血”。另外,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足,也阻碍了现代农业发展进程。

表2 农民对农业技术和服务的需求

2.2.2 农民对农业科技的态度

当前,农民对农业科技的依赖程度不高,调查显示,19.7%的农民表示较强依赖科技,43.7%的农民表示为一般。对农业科技的态度方面,35.8%的农民表示愿意积极引进,32.1%的农民表示愿意逐步引进,18.5%的农民持观望态度。农民采用农业新技术而承担的风险方面,能承受10 000 元及以上风险的占14.1%,而占85.6%的农民只愿(能)承担1 000 元以下的风险。农民在使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后农作物产量效果明显增长的只占11.3%,大多数农民表示变化不明显。这说明当前的农业科技还未给当地农民带来看得见的实惠,适合本地经济发展的技术项目还较欠缺,相应的宣传教育工作也不到位,农民对农业科技兴农不了解,不积极,甚至不参与。

2.3 农业技术供给方面

2.3.1 农业技术供给的途径

农民购买种子的渠道主要有:种子公司(41.1%)、乡农技站(23.2%)、自己留种(16.1%)、大学、科研单位(5.4%)、其他(2.4%)。农民现在所用的农业实用技术主要获得途径有:政府技术推广部门和农村农技员(41.0%)、媒体网络(18.0%)、科技下乡活动(14.8%)、科技示范户(11.5%)、其他(14.8%)。从中可以看出,政府部门、种子公司、农技站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相比之下,大学、科研单位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科技兴农需要一个过程:即要有合适的科学技术;要能够及时将这些科技方法进行推广;要创造条件促进农业成果的转化。因此,建立一个以教育部门、科研部门与农技推广部门三位一体的科技体系很有必要。

2.3.2 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实力

农技部门在科研项目推广链条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尽管承德地区农技人员在农业科技推广中尽职尽责,但整体农业科技推广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推广机构少,农技人员少、学历低、知识老化、推广手段原始、推广经费不足等,详见表3。

表3 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推广效果

3 总结及思考

3.1 进一步树立科技兴农理念

本次调查在全面了解承德市农业科技供需现状的基础上,认识到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进一步揭示了农业技术进步对承德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助于引起相关利益主体的重视,促进其从自身利益出发,树立科技兴农的理念,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3.2 为寻找影响承德农业科技进步因素提供依据

影响承德市农业技术进步的因素有很多,总体上包括两大类,一是硬技术因素,如良种、化肥、灌溉、农机、农药等;二是软技术因素,如劳动者素质、政策方针、管理制度等。各因素的影响水平不同,尤其是软技术方面常被忽视。本次调查能够进一步明确影响因素,为后期系统因素分析、评估各因素的单独作用奠定基础。

3.3 提出发挥承德优势、加快承德农业科技进步的对策和建议

1)刺激农户对农业科技的需求方面。如提高农民素质,壮大农业合作组织,完善农业保险政策等。

2)增强农业科技供给方面。如建立多层次的科研机构体系,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大农业科技资金投入,调整农业产业政策,提高农业经营管理水平等,切实满足“三农”对科技的需求。

3)加强宣传和推广。加强以农技推广部门为主的条件建设、人员建设,促进农业技术和项目的推广和应用。

4)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业投资环境,为农业科技进步及现代农业的发展创造优良环境。

[1] 冉瑞平.影响中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因素分析[J].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68-71.

[2] 孙政才.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J].求是,2007(15):4-5.

猜你喜欢
承德市承德科技进步
《承德医学院学报》征稿细则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德分行
中国人民银行承德市中心支行
承德市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德分行
承德市
2018年河南省水利科技进步奖励项目
科技进步有力推动了煤炭工业生产方式转变
轻轻松松聊汉语——夏季避暑胜地——承德市
中国建材再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