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增长经济环境下的制造业如何突围

2015-03-25 22:48童群英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欢喜岭采油厂辽宁盘锦124010
化工管理 2015年18期
关键词:制造业人才信息化

童群英(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欢喜岭采油厂,辽宁 盘锦 124010)

1 当今制造业发张过程中的制约因素

1.1 产能过剩

在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经济态势基本保持稳定发展状态,但是由于政府在制造业等局部行业的过渡投资,直接导致了这个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另外,又由于中小型企业盲目追逐行业利润,逐渐引发了整体企业内部的低水平重复竞争。产能过剩将直接导致企业经济效益下降,亏损企业大幅度上升,最终降低整体国民经济效益,形成社会生产力的浪费。局部行业的盲目发展,已经超越了资源和环境可以承受的压力,将会使中国经济发展失去可持续性。主要行业投资过度的后果是,导致信贷规模扩张和金融风险加大。大量企业亏损带来的更为严重的后果则是失业问题的日趋严峻。

1.2 高杠杆率

目前,无论是中国的金融部门还是非金融部门,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私人部门,都面临着巨大的资产负债表压力。高杠杆背后是企业净资本回报率下降。杠杆比率上升的问题实质是企业赢利能力和净资本回报率的下降。企业高债务杠杆与中国投资驱动模式存在极大的正相关性。

1.3 人工成本上升

随着世界高新技术的发展,全球化市场加剧各个行业人才的流动,人工成本占总成本比重趋于上升,雇主风险增大。行业人员流动过快,无法精确地确定相关资本价值,人工成本很难准确预算,执行中持续追加人工成本,导致实际人工成本超出预算。并且薪酬涨幅易受外界市场环境的影响,高端人工成本支出明显,人才招聘储备与项目签单不匹配,项目急需人才招聘不到,储备的人才不能及时配置到合适的项目上去,导致人工总成本增大。而随之产生的绩效考评和激励措施仅仅局限于短期的局部的规划,而无法实现成本战略控制长效机制,无法锁定外界变化对人工成本上升带来的风险。无法彰显低成本扩张战略。而且,核心骨干人员流动带来法律诉讼风险,薪酬福利补偿导致成本上升风险,还有许多不可预测的成本不可控事件。

2 解决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一般措施

2.1 重视制造业的信息化、虚拟化趋势

自从美国波音公司通过无纸化技术成功设计出B-777双发宽体客机之后,在开创飞机设计新纪元的同时,也使得制造业也开始意识到无纸化技术的必要性。虚拟制造系统运用仿真工具、控制工具、信息模型和设备以及组织方法等,提供一个显示仿真过程的工作平台。在这种平台上建立一种虚拟环境,应用人类的知识、技术与感知能力,与虚拟的对象产生交互作用,对产品设计和生产制造活动进行全面的模拟和仿真,以达到产品开发和生产的周期最短、成本最低、质量最佳的效果。信息化工业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产品研究开发的自动化过程,通过增加信息含量而增值最终的产品,并且信息化可以适用高效、快速的新管理模式、营销模式和组织模式,这样的生产方式势必可以带动生产力的大幅发展,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另外,信息化工业可以帮助企业发现更为有价值的客户或者更有价值的市场空间,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产生新的经营模式。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就会出现柔性和自动化程度很高、由计算机控制的生产设备,通过过程控制、准时生产、授权工作、质量管理等制造过程革新的精益制造,瞄准更小的市场、提供范围更广、更新换代寿命期更短的产品等新的营销战略,使得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改进产品的质量、提供更广泛的选择和快速响应成为可能。

2.2 重视高技术人才的培养

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善,制造业领域的企业面临着新一轮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随着经济开放程度的提高,与国际市场的差距非常大,竞争也迅速加剧。高技能人才也已成为企业确立竞争优势,把握发展机遇的关键。可以说“重视高技能人才,以人为本”的观念已被广泛接受。有效的方法是根据内外环境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人才策略,并在实际中不断改进、完善,使企业保持可持续发展。

2.3 重视整合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的竞争已经由原来的国内竞争为主转向了国际竞争。尤其是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大背景下,国际化是所有企业必须面对的现实。这不仅是企业生存所处的环境,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兴技术和新兴产业将始终发挥主导作用,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展望未来,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是高技术与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融合与协同创新。

3 结语

在稳增长的经济环境下,我国制造业想要从快速发展的实际状态下保持稳定发展,从而持续带动国家生产力的发展,就需要从根本上克服或者规避目前高杠杆率,产能过剩以及人工成本上升的问题,从重视人才培养,重视制造业信息化、虚拟化趋势的发展以及充分利用当今资源共享的优势,形成适应我国国情,具有我国特色的制造业发展模式。

[1]肖士恩.XIAO Shi-en河北省制造业技能型人才问题研究[期刊论文]-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9,32(1).

[2]郑良明.制造业技术型人才集聚模式与对策[期刊论文]-江苏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10(1).

猜你喜欢
制造业人才信息化
人才云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