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交通运输应急抢险工作实践与思考

2015-03-25 22:48黄勇强重庆运输总公司重庆400021
化工管理 2015年18期
关键词:预案物资救援

黄勇强(重庆运输总公司,重庆 400021)

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因风险的客观存在性、突发性及风险失控带来的灾难,必然要求搞好应急工作。石油石化企业涉及高温高压、易爆易燃、有毒有害等高风险,属于劳动密集、技术复杂和连续型生产行业,业务领域广、管理幅度大。因此,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实现安全生产,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迫切要求。

1 石油交通运输应急抢险工作的实施

重庆运输总公司一直承担了部分社会责任和企业内部的应急抢险救援工作。根据社会和石油企业内部的自身需求,按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四种类别突发事件。

1.1 石油交通运输应急预案编制

以预案体系为构架。按照应急总体预案和专项预案的构架原则,在《应对突发重大事件(事故)管理办法》、《应急预案编制通则》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分别编制了总体预案和交通事故处置等十三项专项预案。即“1+13”模式。

以风险评价为基础。通过风险分析与评价,明确风险控制是否充分,确定需要重点考虑应急对象,依据风险分析结果,对应急资源配置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为应急管理的决策提供帮助。

以预案管理作保证。一是评审。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初审,由公司总经理组织功能推演的方式进行管理评审,检验应急预案的操作性、关联性。二是培训。培训应急人员如何辨识危险、报告和采取应急措施。三是演练。开展桌面和实战演练,以检验预案、完善准备、锻炼队伍。四是修订。为了保证应急预案能够适应外部环境、人员和设备变化,每年开展应急预案修订,确保应急预案对应急救援的指导作用。五是保障。为各基层单位生产指挥、安全管理配置必备应急救援器材,为应急抢险的效果提供保证。

1.2 参与的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200 6 年3月25日,重庆市开县罗家2井再次出现井下复杂。急需各类抢险物资,重庆运输总公司立即启动《生产运输应急抢险救援预案》,调集各类运输资源和吊车资源,以最短的时间和最快的速度将现场所需要的抢险物资运抵现场,确保了井控抢险成功。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地震,公司在接到属地地方政府救援指令后,立即启动《重庆运输总公司自然灾害应急抢险救援预案》,应急救援人员按照规定的职责、流程和权限开展工作和反馈信息,使抢险救灾物资完好准点到达,受到了主流媒体的好评。

2 对应急抢险工作的认识

2.1 应急响应时间短。由于应急事件往往具有突发性,再加之石油行业的高风险以及后果的严重性,现场一旦出现应急预警,就是刻不容缓。

2.2 应急资源量大。石油交通运输应急抢险的主要职责承担着抢险物资运输任务,不管是社会应急抢险还是石油行业应急抢险,抢险物资多,需要运力数量大,甚至车型类别多,这就对石油运输的抢险提出了更多车辆的要求。

2.3 应急管理要求高。一是石油应急抢险物资需求量大、类型多,有序组织难度大;二是石油行业生产现场所处位置偏远,自建道路是唯一道路,应急物资运输道路比做是应急抢险的生命线。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地震后,四川省人民政府在第一时间内对成雅高速公路进行管制,确保抗震救灾物资运输生命线的畅通。

3 石油交通运输应急抢险中面临的问题

3.1 应急管理理念淡薄

公司的应急管理体系虽然在不断完善,但许多人认为突发事件发生的几率和可能性不大,存侥幸心理,认为突发事件是偶然的,遇到的可能性不大。

3.2 应急体系还不完善

应急预案适应性、可操作性有待提高,内容还需细化。对应急过程中的风险辨识不足、认识不够,包括运行道路风险、装载风险和应急人员及设备风险。

3.3 应急演练针对性有待提高

基层存在仅仅桌面演练或会议讲解的情况,缺乏必要的安全分析和互动内容;应急演练活动只在少数部门、单位开展,公司专项应急指挥机构之间的协调联动机制需进一步磨合。

3.4 应急物资和应急培训不足

应急技术支撑体系较薄弱,应急管理基础信息平台建设滞后,应急装备的适应性、先进性与目前应急抢险的要求尚有差距。

4 对石油交通运输应急抢险的思考

4.1 提高对应急管理的认识。新《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重点行业、领域建立应急救援基地和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物资,并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转”。国家通过《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明确企业应急责任,应急管理已成为企业正常生产的一部分。

4.2 采用系统工程理论来指导应急管理。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应当遵循系统规划、以人为本、科学实用、落实责任的原则。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做到重点风险管理有预案,安全管理制度为依据,应急处置、响应有程序为指导。应急响应有组织、装备、队伍作保障,应急恢复有措施,应急联动有机制来补充,应急方案有专家和技术作支撑。提升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衔接性,保持基本要求的完整性,制定预防措施的针对性,实现组织体系的科学性,提高响应程序的操作性,保障应急措施的可靠性。

4.3 不断提升应急管理手段。加强风险分析,提高风险分析和对事态发展的判断能力,把日常的常态工作与可能出现的非常态应急管理结合起来,积极应对、提高对策,避免事故和减少损失。深化HSE体系建设中对风险的管理,通过风险分析和科学推演,分析出由于控制不力所可能产生的后果,完善应急预案,落实组织责任、应急措施监督检查到位、应急物资和技术准备到位,继而向系统化应急管理方面迈进。

[1]刘景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4.

猜你喜欢
预案物资救援
紧急救援
3D打印大救援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防汛应急预案等3部应急预案的通知(下)
被偷的救援物资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2016年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解读
紧急预案
救援物资
救援行动
应急预案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