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和发展

2015-03-25 22:48刘迺春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环境保护监测站天津300270
化工管理 2015年18期
关键词:监测站质量标准环境监测

刘迺春(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环境保护监测站,天津 300270)

近年来,环境污染及保护的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环境保护法的逐渐完善,对企业污染问题的监督也越来越严格,而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也日益加快。在20世纪8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先后建立了生态监测系统,有效观察区域空气、水源和土壤的环境动态变化情况,大力发展了现代化环境监测。

1 我国环境监测的现状

环境的问题一直是国家经济发展中关注的问题。我国关于环境监测的发展比较晚,起初仅在某几个试行点进行间断性监测。然而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自然环境的关注,环境监测逐步得到大力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了符合中国情况的环境监测技术、监测标准、监测方法以及环境质量报告制度,监测点也从个别试行点逐步扩展到多个城市、多个区域乃至全国范围。我国在实行环境监测过程中坚持公开监测信息和管理政务,使环境监测与公众保持亲近距离,也促进了公众了解我国环境状况、保护环境。

1.1 环境监测能力加强

目前,我国已先后出台有关环境监测的规章制度,例如《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近年来,环境监测站的数量发生了十分明显的增加,在过去6年内,空气质量监测站由370个迅速上升到1145个,噪声监测站由1078个上升到1244个。除了监测站的增多,关于环境监测项目也有明显的增加,并且拥有了更加先进更加准确的环境监测分析方法。

1.2 环境监测网络与自动监测系统

目前,我国已建立较成熟的管理型环境监测网络,覆盖不同方面,包括空气质量、酸雨、沙尘暴、噪声、放射性和水质的监测网络。同时,环境监测网络设成不同的等级,由县、市级到省级监测网再到国家级监测总站。

1.3 物质基础不断加强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在环境监测的投入已经高达7000亿,其中主要的投资项目是城市空气质量自动检测系统、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系统和重点流域水质自动检测系统。而环境监测仪器占总投入的近二分之一,除了1257台常用的离子色谱、液相色谱等分析仪,还有661台大中型监测仪器。充足的资金投入和物质基础保证了我国环境监测的稳定发展。

1.4 信息处理传输实现计算机化

关于环境监测的数据处理全面采取计算机智能分析,由于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环境监测的联网,因此不同的环境监测站信息都可通过计算机进行汇总、处理和传输,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出真实准确的环境监测报告以及数字信息地图。

2 当前环境监测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发展仍然处于发展中阶段,还未形成成熟的监测系统,尚未能满足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求。而环境监测中所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问题:监测管理水平不高;环境标准未达到国际水准;监测技术配套虽然投入很大,但与国际先进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实行的监测项目较少;尚未普及全国范围,仅在部分区域有较好的发展。

3 今后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环境监测是我国环境保护与管理中的重要支撑,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以控制污染物排放、洁净资源为主要目标,根据我国当前的环境情况制定可行的环境保护方案,大力提升环境监测的现代化水平。

3.1 健全环境监测网络

健全的环境监测网络应该从两个维度进行完善,第一个维度是完善不同环境要素的监测,第二个维度是扩展环境监测的区域范围。其中,需要监测的的环境要素包括空气、水质、噪声、废物、土壤和污染源,而检测的区域范围覆盖县级、市级、省级和国家级。

3.2 加强监测有毒有害的有机污染物

随着我国工业发展,有机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都发生明显的增加,目前国家颁布的有害有机化合物累计100多种,然而关于这些有毒有害的有机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监测仍然不够明确和成熟,因此需要快速健全有毒有害的有机污染物的监测方法,培养专业的监测人员,全面开展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和研究。

3.3 加强重点污染区域的环境监测

经过全国排污量的调查发现,65%的污染源来自特定的几个重点污染区域,这些区域大多数密集发展重工业、煤矿业。因此在环境监测中,应该着重加强重点污染区域的监测,开展环境保护重点工程,研究污染防治及进行环境安全性评价。

3.4 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

近年来国家出台的环境保护规章制度中,明确规定了控制污染物总量的排放,并确定了12项具体的环境监测指标。2004年起,已经有数个省份开展了水系污染物总量的监测。而在实际实行过程中,应该明确对每个省份、市、县进行污染物排放总量的限制。

3.5 加强环境质量标准

由于国家的环境现状及发展需要,目前我国的环境质量标准和国际化标准仍然存在一定的距离。然而,当前国际化环境标准尚不符合我国发展的情况,因此在制订环境质量标准时暂时只能结合国际化标准和我国实际情况制订适合我国当前环境发展的质量标准,仍然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才能真正地逐步与国际化环境质量标准看齐。

3.6 健全环境质量监测管理体系

只有不断健全环境监测管理体系,才能有效发展我国环境质量监测事业。当前监测管理的重点为空气、水质和噪声三个方面。

4 结语

社会在不断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因此人们对环境质量也有了新的要求。环境监测工作者应该勇于接受挑战,提高自身素质,创新思维,研究出新技术来解决即将面临到的问题。

[1]李东阳.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环境与生活,2014,04.

猜你喜欢
监测站质量标准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北京市监测站布局差异分析
对辐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系统开展数据化运维的探讨
功劳木质量标准的改进
石见穿质量标准的研究
抗骨增生丸质量标准的改进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与酷暑奋战的环保英雄——宜兴市环境监测站现场采样组的一天
环境监测站计量认证现场评审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