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拥半个天下的伊斯法罕

2015-03-25 05:13寒露
世界博览 2014年20期
关键词:桥洞阿巴斯清真寺

寒露

与伊朗的其他城市相比,伊斯法罕似乎更加富足、开放。年轻的伊朗女孩们穿着入时,腰身窈窕的长款风衣衬衣长裙和头上懒懒一搭的头巾让她们格外风姿绰约,配上她们如画的眉眼,让人总忍不住多看几眼。夜晚的扎延德河上并肩携手而行的情侣谈情说爱并无忸怩之态,扶老携幼在伊玛目广场上闲坐聊天吃着清凉甜品的一家子享受着天伦之乐,一切都让人觉得在这个城市无比轻松愉快。

伊斯法罕的建筑之美

伊斯法罕曾经是伊朗历史上的都城之一,早在阿契美尼德王朝时就已经建成,在波斯萨珊王朝时成为主要城市之一,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一站,商贾云集富甲天下而获得“半个天下”的盛名。17世纪伊朗盛极一时的萨法维王朝定都于此,留下了不少精美的建筑,这个城市最值得称道的伊玛姆广场、围绕广场的大巴扎、清真寺和阿里卡普宫就是那时候留下的。

伊玛目广场有8万多平方米,是萨法维王朝的阿巴斯一世所建,当时是一个马球场。国王就坐在旁边阿里卡普宫的看台之上欣赏广场上精彩的马球比赛,而他的妃子们则躲在廊柱上挂起的帷幔后面观看。阿里卡普宫的意思是“高高的大门”,这可一点都没错,这座宫殿高近50米,总共有7层,宫殿的走廊有着姿态优美的廊柱,墙壁上绘有各种精美的壁画,除了花鸟走兽,还有许多人像,画工细腻,仕女图尤为值得称赞,尽得美人的神韵。至今阿里卡普宫还在修复,因此有不少主攻艺术的大学生在这里修复壁画。沿着窄小而陡的螺旋楼梯一路往上,一个造型奇特的音乐室,是国王听音乐演奏的地方,据说当年国王喜欢听音乐,而妃子们为了讨国王欢心也会跑到这里来“附庸风雅”,我不禁感叹,后宫众人为了争宠也是满拼的,因为这个音乐市上来一趟实在太不容易,我们这些穿着便利还有些锻炼基础的的现代人上到这里都不禁气喘吁吁,当时那些养尊处优穿着繁复的女子是怎么上得来的呢?此外,这个音乐室的墙上全是许多雕琢精致的圆形壁龛,看着还挺像乐器的形状,本来以为是为了美观,但讲解说还有优良的声学效果,不得不佩服古人智慧。

更令人惊叹于古人智慧的还有谢赫劳夫清真寺。这座清真寺是阿巴斯的私人清真寺,专供皇室贵族在此礼拜。大约是因为皇室所用,显得更加奢华。清真寺的圆顶以柠檬黄色为底,上面勾画着繁复的花纹,而内部装饰则更是目眩神迷,穹顶上蜂巢形蓝瓷装饰和墙壁上细腻精致的马赛克图案以及龙飞凤舞的书法,简直无法想象当年的工匠是如何一小片一小片地将这些碎瓷片粘在一起构成这样画面。 那柠檬黄的圆顶之下的景观是最为惊人的,高高的穹顶在建成之时是世界上最大的穹顶,那样完美的巨型穹顶在当时能够完成堪称奇迹。穹顶仿佛是黄金绘制成的一般,金碧辉煌,阳光从穹顶下的窗口进入室内,在穹顶的正中竟然形成了一只开屏的孔雀,金光灿灿的孔雀在穹顶上绽放着最美的姿态,而且会随着日光的变化而扭转尾巴的方向,没有人知道原理如何,只能仰望着它啧啧称奇,在这大厅里恋恋不忍离去。

四十柱宫则是另一个有趣的地方,虽然说是四十柱,但其实这座宫殿真正的柱数是21根,不过是有20根柱子倒影在殿前的池塘里,所以被巧妙地称为四十柱宫。这里是阿巴斯一世接见外宾的场所,外面是环境优美的大花园,两列造型独特的喷泉兽嘴里吐出清澈的水花,在一池碧水中荡漾起阵阵涟漪,而涟漪当中就是那些看上去很纤长的悬铃木柱子。宫殿里有许多描金的壁画,画着历朝历代的宴饮、涉猎、宗教、爱情为主题的故事。

扎延德河上的清风

伊斯法罕是一座依山傍水的城市,源于雪山的扎延德河穿城而过,河上是阿巴斯一世时候修建的三十三孔桥。伊朗虽然水资源珍贵,伊朗人却在水上动了许多脑筋,像那些波斯庭院中的喷泉和池塘,像这座三十三孔桥,都充满了设计者的巧思。这座33孔桥兼具桥与水坝的作用,是一座双层结构的石桥,名如其形,共有33个桥洞。桥分上下两层。上层供行人行走,行道两侧各有一道墙,每个两三米就有一道弧形的门,门外又有足够单人行走的行道,而下层则是33个半圆形桥洞,最妙的是半圆的桥洞与水面相接,形成了33个圆形。

傍晚时分,扎延德河边和33孔桥就变得格外地热闹。33孔桥会亮起灯光,此时看那河中桥的倒影真是美极了,河边垂柳,水中的圆月,还有清风阵阵吹过,无怪这里会是情人幽会和市民散步休闲的最佳场所,不过夏秋季节河中是没有水的,唯有冬春才会开闸放水,因此要看到桥洞在水中的倒影还真是很难得。在桥上的弧形门中,灯光的作用下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对情侣在谈情说爱,又或是几个好友闲坐吞云吐雾抽着水烟的剪影,就好像是画,又好像是皮影戏,浪漫至极。我们也忍不住找了一个门内坐下,体验了一下人在画中游的感受,这可真应了那句“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在河边还有摆摊的,做游戏的,现场表演的,热闹得不亦乐乎。在同行的朋友看来,这里与国内的大城市也并无二致,比起伊朗其他城市更有开放之风。

我想起来伊朗之前总免不了要面对的惊诧目光,“安全吗?”三个字是最常听见的问题。看来西方国家对伊朗的妖魔化还真是很成功,唯有你真正到达这个国度,看到眼前的一切才会觉得那些妖魔化是多么荒谬。不过,坐在河边和几个当地人聊了一会儿天,又能感觉到在这样一片升平景象背后人们深藏的忧虑。长期的制裁让当地的经济越发不景气,普通人日子也不好过。西方与伊朗没事还爱打打嘴炮,搞得气氛很紧张,但未来究竟会如何,没人能有一个明朗的答案。有些有能力的人便移民海外,因而这里托福雅思还是挺热门的考试。而我们作为旁观者,心中也很是唏嘘,一路上都在感受着伊朗的友好与好客,惊诧于那些历史上留下的神奇建筑和美丽的风景,心中唯一所愿,就是希望这个饱经战火的国度永远不再遭遇战争的厄运。■endprint

猜你喜欢
桥洞阿巴斯清真寺
哪些车能通行
今天
今天
过桥洞
塞那阿巴斯巨人像
Freedom of Religious Belief in Xinjiang(Ⅱ)
小船过桥洞
伊清真寺爆炸7人死亡
伊朗清真寺发生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