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领导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实践

2015-03-27 00:58王浩王莹
关键词:经典作家马克思主义领导

王浩,王莹

(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合肥230009)

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领导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实践

王浩,王莹

(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合肥230009)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具有系统深刻以及内容丰富的特点。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很好的发扬和继承了这一理论,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经历了漫长的实践建设以及长期革命,逐渐的形成了特殊的领导能力素养理论。马克思主义自创建以来,不但经得起实践的考验,而且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把其全部归纳到一篇文章中进行论述是不现实的。所以,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领导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时间作为切入点进行研究,从自身的角度提出点滴见解,达到深化对社会发展进一步认识的目的。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领导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设想

(一)关于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设想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初期,“国家真正作为整个社会的代表所采取的第一个行动,即以社会的名义占有生产资料,同时也是它作为国家所采取的最后一个独立行动”。[1]而向社会主义过渡则是由列宁通过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从理论上作了具体说明。列宁抓住历史的机遇,在一个已经开始了资本主义生产,但农业的小生产还占优势的俄国亲自创立和领导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列宁开始也曾试图对俄国资本主义实行“赎买”政策,但没有实现。后来经过“战时共产主义”的实践,列宁深刻地认识到,落后国家不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而必须通过一系列特殊过渡的办法才能过渡到社会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具体分析了中国的情况,根据中国当时的具体形式,毛泽东同志认为要想将革命进行到底,就必须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的中国分两个步骤进行,分别是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其中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为了解决我国人民和官僚主义、封建主义以及帝国主义之间存在的矛盾,而社会主义革命的进行时为了建立一个在将来可以走共产主义道路的社会,是一个社会主义社会。毛泽东的这一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增加了新鲜的活力,同时对社会主义理论的实施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领导理论面临的挑战

(一)国际环境的日益复杂化

日益复杂的国际政治形势,要求党中央领导集体拥有更高超的政治谋略,以便在国际舞台上游刃有余。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之后,两极对峙格局结束,世界开始了多极化进程。政治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在多极化格局的重要影响之下,世界各种力量逐渐朝着相互制衡以及相互制约的方向发展,对于繁荣稳定新世界局面的形成、国际政治新型秩序的建立以及对强权政治以及霸权主义的遏制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过,仍然存在不公平以及不合理的政治经济国际旧的秩序,所以说这些旧体制以及旧秩序的存在对社会发展的和平与稳定都有重要的影响。

(二)国内环境对领导理论提出了更高要求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指引下,我国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加入WTO为我国提供了进一步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有利条件,在体制环境、对外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2]当然,我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攻坚阶段,新问题很多,工作难度加大,党和政府面临着非常艰巨的任务,国内存在着很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如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经济结构调整问题、农业的基础地位问题、市场秩序的规范问题、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就业问题等。

(三)全球领袖危机的影响

当代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领导实践中的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就是领袖危机的频繁发生,一些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政治的结构性改革中普遍发生了经济衰退、政权更迭、社会动乱等危机,这些国家的执政党领袖或领袖集团常常陷入执政困境和领导危机。这种领袖危机实质上是当代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政党领袖选择本国政治经济发展模式所带来的危机。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领导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实践

(一)科学发展观是经典作家领导理论的新发展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3]科学发展观深化了党对发展地位、发展内涵、发展途径和发展本质的认识,不但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局面,同时也对马克思主义实现与时俱进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伴随着我国市场化、城镇化以及工业化的飞速发展,我国和外界的交往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所以在经济的发展方面自然的呈现出一些阶段性质的特点。为了在我国的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实现快速而又稳定的发展,就需要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过程中贯穿科学的发展观,需要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当中。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但包括经济方面的发展,还包括精神方面的发展,同时还包括自然以及人类等各种组成部分。不但包括了长远和全面的规划,同时也十分看重眼前的利益。这无疑是对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辩证关系认识的新概括和新总结,是对当代中国发展内涵作出的新界定。

(二)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目标

改革开放实践经验充分表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团结稳定和谐的国内环境,也需要稳定和平的国际环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党的领导所面临的复杂的国际环境联系起来进行分析,这是党中央对于我们党领导国家现代化建设战略的进一步发展。“战略机遇期”是党的十六大关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一个重要的科学判断。[4]当前我国还处在一个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而且还将在这一阶段中延续一段时间,及时达到了小康生活水平,也是一个发展不全面、水平较低以及发展不平衡的小康社会,因此在经济的发展中可能会暴露出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因此,为了实现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就必须抓住目前的战略时间,同时用正确的方法面对这些问题。

(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实现领导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党始终重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在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长期实践中,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的执政能力同党肩负的使命总体上是适应的。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不适应”的问题。所谓“不适应”,即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既有思想观念和执政理念的不适应,也有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不适应,还有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和能力等方面的不适应。二是“不符合”的问题,一些党员干部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思想作风不端正、工作作风不扎实、脱离群众等问题比较突出。

四、结语

2l世纪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牢牢把握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进一步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实现我国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全面、深刻地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靠谁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是从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为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为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指明了正确方向。

[1]高晓瑞.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及其当代意义[D].山西师范大学2013.12.

[2]张庆豹.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36-37.

[3]丛微.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思想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5.

[4]朱丽卉.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及其时代价值[D].兰州大学2009.24.

猜你喜欢
经典作家马克思主义领导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法国现代“经典作家”一窥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2016重要领导变更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群众路线的理论奠基与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