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学研结合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究

2015-03-27 16:53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产学研院校政治

马 静

(晋中职业技术学院思政系,山西 晋中306000)

在新的、复杂的国际社会形势下,国家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具有高素质的全面型人才,全面型人才不仅应该具备较强的科研技术水平,还应该具备较强的思想政治水平,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对学生实现产学研结合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产学研结合的合作教育的每个环节中去,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和技术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根据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现状,对产学研结合教育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做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一、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模式综述

在当今复杂的国际发展形势下,一般说来,将产学研结合分为两个层次进行理解,其一是指各级科研人员根据自身的优势不同而进行的合作开发科研工作,其主要目的在于实现对知识成果的有效结合,使其能够实现系统的产业化,为人类生活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就目前社会的发展形势来看,人类已经实现对这一层面的产学研结合。其二是指进行合作培养人才,此时这种方式的研究对象就是广大学生,其最终目的是通过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和培养,使得学生能够具备较高的生产生活能力以及综合技术能力,实现对社会输送综合素质高、全方位发展的创新人才,确保我国社会能够更好、更快的发展。这两种类型虽然在形式上有较大的差异,但其旨在为社会和国家创造更高的效益,而且在实现形式上也有很多的相同之处,这两种类型的产学研结合也逐渐建立起当前的产学研结合教育模式。

纵观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传统的高职院校仅仅旨在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确保学生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形势,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际社会经济逐渐趋于全球化,就使得高职院校在注重对学生技术能力培养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国家对于全方面创新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而在此时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模式就应运而生了。在国际社会科学技术不断高速发展的条件下,产学研结合教育模式有了较好的推广和发展,各级高职院校在进行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也逐渐加强对学生实现产学研结合的教育理念,在不断提升学生技术能力的同时,也在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产学研结合教育的几种常见模式

(一)校内产学研结合模式

所谓校内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模式,就是指在高职院校内部借助校内丰富的人才资源,建立起符合自身发展形势的经济组织,其最终目的是实现学与研的有效结合,将科研成果的价值发挥到极致。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可以将校内的一些教学资源,比如说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场所充分加入到这种教学模式下,尽最大努力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并与此同时实现了对人才的培养和锻炼,为学校的科研工作的开展准备条件,有效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促进高职院校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此外,这种教育模式的应用能够为社会囤积大量的技术科研人才,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促进高职院校又好又快发展。当然,这种教育模式也存在着一些弊端,由于这种教学模式下形成的经济组织是由学校主办,我们知道高职院校的职责在于培养高新技术人才,对于经济组织的管理和经营上还存在着经验不足、管理不力等劣势,对于其中存在的一些突发状况处理不力,很有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双向联合体结合模式

我国高职院校的主要职责在于实现对人才的高效培养,为社会的发展不断输送优秀的各行业人才,其主要任务就是教书育人。但当前由于其在市场开发方面的能力还相对欠缺,加之高职院校的流动资产较少,因此为了实现生产、教学、科研的有效结合,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环境,与周边的校外企业进行战略合作,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有效避免校内产学研结合模式的弊端,而且能够实现高职院校与相关企业的共同发展。两者的有效结合使得企业能够实现对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能够在激烈的竞争形势下保持较好发展,而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这种方式能够确保学生在进行相关科研工作时的经济支持,在锻炼自身能力的同时,还能够为学校的发展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这种教育模式的弊端在于高职院校与校外企业在观点、利益、交流、费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分歧,因此双方在进行合作时应该充分考虑好各方面因素,就相关内容可以进行水平协定,实现双方的共赢。

(三)中介协调型合作模式

在前面两种校内产学研结合的形式中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在进行生产活动的过程中涉及到的都是直接利益,这就使得在合作中难免会因利益分配、产品开发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分歧,进而影响双方的合作关系,不利于高职院校和相关企业的共同发展。近些年来,不少地方出现了一些以协调合作为主要目的的中介机构,这些中介机构能够为高职院校产业成果的推广提供适宜的校外企业,并在两者合作的过程中不断监督双方的合作状态,对于双方存在的分歧进行及时的调解和处理,确保双方合作期间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与此同时,在中介结构的参与下,高职院校与相关企业进行合作时可以签署正式的书面协定,为其中的利益分配和信息传递提供必要的担保,降低双方合作的风险,尽最大努力为双方创造更多的利益。

三、思想政治教育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的进步不仅仅需要具有高新技术的人才,还要求其能够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水平,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对于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必经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为应对不断加快的社会发展节奏,我国政府根据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伟大战略,需要各级教育部门实现对广大学生的认真培养,不仅要向学生教授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还应该就每位学生的不同发展情况,对学生的心理和素质进行必要的培养。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中的不少学生存在着政治素质较差、不敢面对社会生活中的挫折的现象,这不仅容易使学生产生抱怨社会的心理,还不利于学生对书本知识的学习,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各级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教学工作时,应该加强对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引导广大学生形成争取的人生观、世界观,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较好较快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不断发展和丰富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的发展形势日趋复杂化,这就意味着新时期对于人才的培养需要提出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作出调整,保证为社会发展输送大量的人才,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内容,需要相关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及时作出调整和更新,促进对学生的全面培养。

四、产学研结合教育下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现状和发展对策

在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模式背景下,实现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高职院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制定系统的教学规定,并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学习,实现对其的科学有效创新。

(一)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应该加强科学发展观教育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和全面协调发展,旨在促进我国社会的稳定高速进步,科学发展观的伟大决策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能够很好地为高校提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素材,为有效开展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模式准备条件。只有对广大高职院校学生实现科学发展观教育,才能使学生深入学习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政治思想政治觉悟,使学生能够意识到自身肩负着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伟大重任,能够努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二)加强高职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精神一直贯穿着我国的长期发展历程,并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被赋予不同的内容,并且在我国社会的长期发展历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模式背景下,高职院校应不断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确立广大学生的自豪感和自尊心,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融入到每个学生的心中,为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作为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和教育模式,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模式已经在我国的高职院校中普及开来,其对于推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步伐、实现科学研究工作目标以及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长期下去必将促进高职院校的稳定发展。

[1]赵明家,潘玉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产学研相结合的新模式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2(32):45-46.

[2]李俐,罗德贤.高职校企联合办学班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初探[J].科教导刊,2011(22):80-81,98.

[3]蒋平.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抓手推动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发展[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3,11(5):124-126.

猜你喜欢
产学研院校政治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