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视野下的宜昌抗战

2015-03-27 19:26秦良芳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寒衣鄂西新华日报

秦良芳

(中共湖北省宜昌市委党校,湖北 宜昌443000)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战火迅速蔓延,席卷了大半个中国。1937年11月,国民政府西迁重庆,宜昌成为陪都东大门,其战略地位日益凸显。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日寇兵锋逐渐西移,直指宜昌。1940年6月,枣宜会战国军失利,宜昌沦陷,举国震动。《新华日报》作为共产党在国统区的舆论喉舌,对宜昌抗战的关注,亘抗战始终而未中断。

海内外学者关于抗日战争时期《新华日报》的研究较多,但主要集中于舆论建构、宣传策略、政治动员等方面的考察①唐正芒曾研究过新华日报在抗日战争期间的办报宗旨及其宣传的主要内容与形式。(唐正芒.论新华日报的抗日宣传[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5).);汤志华,钟慧容曾研究过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以新华日报为阵地进行抗战中的政治动员,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汤志华,钟慧容.新华日报与抗日战争中的政治动员[J],长白学刊,2015,(2).),而对于《新华日报》视野下的地方抗战,还有较为广阔的研究空间。有鉴于此,笔者以《新华日报》对宜昌抗战的关注为切入点,系统梳理了1938年至1945年宜昌抗战期间《新华日报》的社论和其他形式的报道,以分析共产党如何通过公开的媒体在国统区宣传其抗战主张,发挥在抗战中的重要作用。

一、《新华日报》对宜昌抗战的舆论引领

《新华日报》于1938年1月11日在汉口正式创刊,此后一直作为共产党的“嘴巴”[1]在国统区发声。中共中央在1938年4月2日就党报问题发出了指示:“在今天新的条件之下,党已建立全国性的党报和杂志,因此必须纠正过去的那种观念,使每个同志应当重视党报,读党报,讨论党报上的重要论文。”“各地方党应当尽一切力量来帮助《新华日报》,以达到加强报纸与群众的联系。”[2](P489)《新华日报》创刊10 个月之后,武汉沦陷,报馆迁址重庆并由周恩来亲自领导,成为共产党领导的除八路军、新四军之外的第三支军队——“新华军”[3]。

《新华日报》创刊后还在《大公报》、《武汉日报》等报刊的显著位置宣传其抗战方针:“团结全国抗战力量,巩固民族统一战线,发表正确救亡言论,讨论救亡实际问题。”“是抗战中坚民族喉舌,是非常时期人人必读的报纸”[4](P5)。《新华日报》在对宜昌抗战的宣传过程中,处处体现了这一方针。

《新华日报》刊载宜昌地区的消息,始于1938年2月18日[5]。在此之后,有关宜昌地区的大量报道开始出现在《新华日报》各大版面。据笔者不完全统计,从《新华日报》创刊到1940年枣宜会战之前,有关宜昌战前经济社会状况及抗日救亡运动的报道共计8 篇,枣宜会战爆发到宜昌光复期间的报道共计176 篇,其中直接报道宜昌前线战场战况的有170 篇①这170 篇全部是源自“中央社”的通讯消息。—笔者注。。在这些报道中,宜昌战况占据当天该版“头条”②此处的“头条”是笔者在查阅报纸时通过排版观察得出的,下同。—笔者注。的次数是158次。这176 篇报道中还包括与宜昌抗战直接相关的社论3篇③这三篇社论分别是1941年10月11日《宜昌收复》、1943年5月20日《论湘鄂战局》、1943年6月5日《辛苦了,鄂西的英勇将士们!》—笔者注。,短评2 篇④这两篇短评分别是1943年6月3日《敬礼,鄂西将士》、1943年6月4日《赶办湘鄂战地善后》—笔者注。,以及新华日报记者在前线采访后所写下的报道1 篇⑤1943年7月9日陆诒发表的《追记石牌保卫战》一文。。

在最能代表报社观点的“社论”文体中,《新华日报》更是抓住一切宣传机会践行上述方针。有关宜昌抗战最具代表性的社论是《宜昌收复》和《辛苦了,鄂西的英勇将士们!》。《宜昌收复》一文将反攻宜昌的胜利归功于蒋介石“抗战到底的国策”,并指出应该“力求全国进一步的精诚团结,刷新政治”[6]。《辛苦了,鄂西的英勇将士们!》一文则饱含情意:“辛苦了,鄂西英勇的将士们!”“辛苦了,祖国神勇的飞鹰!”“辛苦了,盟国的飞虎们!”“辛苦了,鄂西的将士和民众们!”其慰劳的范围既包括前线的国军将士和盟国飞行员,还包括鄂西的民众。“军委会发言人把‘民众均益踊跃帮助国军’为所以致胜之由之一,是完全可以了解的。是你们的踊跃帮助,使国军能得到作战时必要的一切便利。这益加证明抗战以来颠扑不破的真理:没有民众的帮助,是不能打胜仗的!”[7]对民众作用的肯定,是《新华日报》在宜昌抗战宣传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其重要特点,是《新华日报》对“团结全国抗战力量,巩固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重要体现。在当时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统治者的双重压迫下,《新华日报》仍然在“夹缝”中发展,以笔墨为刀剑,以人民为后盾,发挥其“抗战中坚、民族喉舌”的作用。

二、《新华日报》对宜昌抗日救亡运动的宣传

国民政府迁都后,宜昌作为重庆的东大门,其军事战略地位可以用《新华日报》的一篇文章概括——《国防门户的宜昌》。该文见于1938年11月21日《新华日报》第四版⑥本文“新华日报对宜昌救亡运动的宣传”这一部分中,对于文章版面若无特殊说明则均指第四版。1938年的新华日报共有四个版面,其中第一版主要刊载社论,第二、三版主要刊登国内及国际局势,第四版则是形式非常多样的“地方通讯”“读者信箱”等栏目,有关宜昌救亡运动的文章,主要集中于第四版。—笔者注。,全文长2515 字。文章说宜昌“进可以攻,退可以守”。“它不仅是江防的门户,还是控制鄂西的据点”。“长江上的百多艘轮船”是“国防交通的动脉”[8]。一个月之后的12月21日,《新华日报》又刊载了一篇名为《西陵峡中一镇市——三斗坪》的文章,全文用1500 字的篇幅详细介绍了距宜昌城区不足百里的西陵峡口要塞三斗坪的地形、人口、物产等兵要地理概况。文章结尾说“三斗坪已由沉寂中转成活跃的一角了,人民已在觉醒,学生奔走救亡,组织民众,在这里兼程并进中,将使三斗坪成为有力的后卫,盼望着政府更予以充分的指导……更需到扩大动员范围,奠定抗战基础,保卫鄂西,则中国抗战前途,光明无限”[9]!宜昌沦陷之后,三斗坪是战时国民党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陈诚的前线指挥部,可见对于其军事战略地位,国共双方达成了共识。

由此可见,早在宜昌抗战的枪声打响之前,共产党人已经把目光聚焦于宜昌,并对宜昌的战略地位作出了准确定位,这是《新华日报》持续关注宜昌抗战的重要原因,也是共产党在华中广大地区进行战略部署的重要依据。

《新华日报》创刊之始,即是宜昌首次大规模遭受日军空袭之时[10](P7),所以《新华日报》从1938年2月就开始报道宜昌空袭[5],但笔者认为它真正将目光锁定宜昌,是以1938年8月7日发表《最近的宜昌救亡运动》为标志的。该文共1554 字,介绍了以小学教员、青年学生、青年妇女等群体为主力的宜昌“青年救国团”⑦中国青年救国团(简称青救)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初期,直接领导的群众性的抗日救亡团体,是一个以公开名义出现的群众性的青年抗日救亡组织,它是结合了一群最热心祖国独立事业的青年,在反对中途妥协与坚持抗战到底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见中国共产党宜昌历史,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被国民党当局“武装解散”之后,宜昌救亡运动的“新姿态”。文章从小学生的歌咏、慰劳和下乡运动,救亡话剧团,“六区”⑧即“第六战区”,下同。—笔者注。青年界行动委员会,“六区”指导专员办公处的“暑假回乡运动”,宜昌妇女运动五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宜昌的救亡运动,并认为这些运动都是在“极端不利的环境下发展成的”,是“可贵”的。当“青救”组织被迫解散之后,宜昌的斗争形势越来越残酷,在这样的情形下,共产党人不仅没有放弃领导宜昌的救亡运动工作,而且更加注重组织形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以团结更为广大的进步人群,为抗战胜利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此后,《新华日报》又相继在第四版上刊登了有关宜昌的地方通讯——《学生流浪在街头》、《宜昌的新形势》、《寒衣运动在宜昌》、《宜昌在轰炸中》等文章。1939年1月22日,该版还刊登了一首鄂西民歌,里面有“听说郎哥从军去,男儿生来保家乡”[11]的句子,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鄂西人民积极参军支援前线的情况。

可见,沦陷前的宜昌,虽然人民饱受日机狂轰滥炸和流离失所之苦,但仍然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宜昌的“寒衣运动”。“寒衣运动”是抗战时期为前线将士募集过冬棉衣的运动。该运动的主要领导机构是成立于1938年9月的全国寒衣总会,是国统区民众支持抗战的重要团体。寒衣总会成立之后,号召“二个月内,最低限度募足棉背心三百万件”[12],大规模的征衣运动,便始于此时。在全国寒衣总会成立仅仅两个月之后的1938年10月31日,《寒衣运动在宜昌》一文见报,文中说:“征募寒衣的运动,现在是被展开了,缝衣工友夜以继日地赶着缝制,许多妇女也很英勇地担任这份光荣的工作,小学生留下了他们的糖果钱捐制寒衣,人力车夫愿意挨饿,把他一日血汗换来的收入,也捐了出来。”[13]在这场运动中,参与的对象既有小学生,也有人力车夫、妇女,这些都是社会最底层、最弱势的群体,但是为了民族的存亡,他们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在宜昌的“寒衣运动”中,共产党领导的救亡团体“宜昌抗战剧团”作出了重要贡献。“宜昌抗战剧团及孩子演剧队是第一个响应这个号召的团体,他们不仅动员了全体团员和队员参加征募工作,并且还决定了以上演五幕国防剧《古城的怒吼》之收入,移作制寒衣的经费”[14]。“在十月二日这一天,宜昌抗战剧团全体团员和孩子剧队的队员,整天的在街头做着征募棉衣宣传工作,他们把所征募来的棉衣抬在街上游行,沿途讲演歌咏,收了极大的效果”[13]。在宜昌的“青救”被迫解散之后,“宜昌抗战剧团”和“孩子演剧队”成为共产党人开展救亡运动的前沿阵地,在“寒衣运动”中,展现了巨大的号召力。

“寒衣运动”在抗日战争时期是一项长期运动。《新华日报》在1939年8月31日第二版发表了一篇《全国一致动员为将士募寒衣》的文章,明确指出寒衣运动以“西安、宜昌、重庆、桂林、吉安五处为棉背心集中及分发地点”[11]。在当时全国的抗战形势下,这五座城市都是军事战略要地和人口集散中心,以这些地方为征募寒衣的中心城市,是根据抗战形势发展作出的正确抉择。为了完成这样重大的征募寒衣的运动,这五个地方“先行缝制棉背心六七十万件”[11],这才有了上文提到的“赶制寒衣”的场景。仅仅11 天之后,1939年9月11日《新华日报》的第一版又发表了《把募寒衣运动变成政治的群众的运动》的社论,提出了要把寒衣运动“扩展为广大的政治运动、群众运动”,“在空间方面,深入到每一个角落,在范围方面,扩大到各个阶层中去”[15]。这篇社论将寒衣运动定性为“政治运动”,提升了它的政治高度,又定性为“群众运动”,扩大了它的群众基础。

《新华日报》对宜昌的救亡宣传也主要是从“政治”和“群众”这两个方面切入的。在政治上,抨击国民党当局“武装解散”共产党领导的进步势力——“宜昌青年救国团”[16],抨击国民党当局教育和组织青年不力,致使“成千的学生”因为“分配学校继续求学的问题”而“至今在马路上彷徨”[17],并对国民党当局提出了质问。在群众问题上,《新华日报》关注底层市民生活,也致力于向底层民众宣传抗战。“这里的民众非常朴实热忱,每张壁报和壁画的前面,每个演讲的场所,都挤满了热心的观众或听众。只要你愿意和他们谈谈抗战问题,他们总是追根究底向你细问。”[8]针对国民党在宜昌地区强行“拉伕”的问题,《新华日报》称“一句话,要反对‘拉伕’,‘虐待伕子’,要以政治动员,有组织有计划,耐心的宣传教育,代替‘拉伕’、‘虐伕’”[18]。无论是学生、工人、妇女、儿童还是民伕、商贩、士兵,都是《新华日报》的关注对象,《新华日报》先对这些群体投之以关注,又继之以有针对性的宣传,开启民智摒除蒙昧,呼吁民众团结一心。

通过对宜昌救亡运动的宣传,《新华日报》及其背后的共产党人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立场、群众路线,为共产党日后在宜昌及周边地区继续开展多种形式的抗日活动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新华日报》之宜昌抗战战场

中国的抗战战场,“实际上是被划分为正面与敌后两大战场,这两个战场的作用是相互援助的,缺少一个,在目前就不能制止法西斯野兽的奔窜,在将来就不能驱逐这个野兽出中国”[19](P54)。因此,对《新华日报》视野下的宜昌抗战战场的考察,同样需要从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两个方面来分析。

《新华日报》从创刊到抗战取得最后胜利的7年多时间里,发表了大量关于宜昌地区正面战场抗战的报道,主要集中在1940年5月枣宜会战开始到1943年6月鄂西会战结束这段时期内。因此,对《新华日报》视野下的宜昌正面战场的考察,主要通过其对不同战役的报道。

1.对枣宜会战的报道

1940年春,日军为了“在汉水两岸地区击败第五战区主力”并“将汉水以西的中国军队向宜昌地区压缩,并予以歼灭”[20](P191),乃于5月1日集结大军进攻随县、襄阳、宜昌等地区,这一役日方称为“宜昌作战”,中国方面称“枣宜会战”。《新华日报》持续关注战争进展,仅5、6月两个月,就在第二版对该战役报道了357次,其中54 次是该版头条。

1940年6月初,战火燃烧到宜昌地界。6月12日,宜昌城沦陷[21](P210)。《新华日报》在6月11日第二版刊登了《当阳南北激战,我正在山地中诱歼敌军,汉宜路正面毙敌四千余》的报道。宜昌沦陷当天的6月12日,其报道题为《宜当间我全线反击,当阳以北困敌山谷地带,汉宜路南进入相持状态》,尚未提及宜昌城沦陷的消息。6月13日的报道题为《宜昌东侧仍激战中(敌方宣传前日已突入宜昌纯属子虚,某长官谈我志在歼敌,重心不在宜昌)》,是时,不仅有关宜昌失陷的消息未见于《新华日报》,报纸还特意加了一个副标题说明宜昌城仍在我军掌握中。枣宜会战期间,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节节败退,这些源自“中央社”的消息很显然没有向《新华日报》和全国读者传递出真实讯息,相反,还有掩饰国民党军事失利之嫌。之后,有关“宜昌沦陷”的消息始终没有登上《新华日报》,这除了与报纸作为媒体在战时宣传的特殊性有关之外,也从侧面反应出国民党当局对《新华日报》的舆论控制。

宜昌沦陷后,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一直没有放弃对宜昌的反攻和争夺,中日双方在宜昌城周边展开的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自1940年7月1日,《新华日报》发表了《宜昌东侧激战又起,渡江南犯之敌全部被歼(我空军又轰炸宜昌附近敌据点)》的报道到1941年8月10日发表标题为《鄂西战役结束,宜昌外围我恢复原态势》的报道,这一年零一个月期间《新华日报》共报道宜昌战况59 次,其中头条33 次。

2.关于反攻宜昌作战的报道

1941年9月,第六战区为“策应湖防及湘江南岸之作战”[22](P188),“并相机收复宜昌”①“国防部史政局和战史编纂委员会”.第六战区抗战纪实(拱卫陪都计划各重要战役作战概要经验教训)1940年11月至1941年9月[R].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787/6713.,决定对宜昌城发动全面反攻。在1941年9月17日到1941年10月14日的28 天时间里,《新华日报》共报道宜昌前线战况8次,其中有6 次占据头条消息。10月11日,《新华日报》发表社论《宜昌收复》,因为中国军队曾于10月10日攻入宜昌城,一度克复宜昌。在国军攻入宜昌城之后,日军出动飞机投下了大量毒气弹,仅3 天之后,全军“奉令撤出宜昌”,反攻宜昌作战结束。

这一战役,虽然历时较短,最终结果功败垂成,但“意义尤其深刻”。《宜昌收复》的社论概括了四个方面的意义,认为这一战既给予了日寇“实在不小”的打击,又“有力地配合了国际反侵略阵线斗争战”,同时也是对“抗战到底”的“国策”的坚持,并且提醒这仅仅是局部反攻胜利的开端,不能存有丝毫的骄矜之心。前两方面从国内和国际形势上分析宜昌收复的意义,第三条将宜昌收复归功于蒋介石发表告全国军民书,申明坚持抗战到底的国策之后,而使国内团结空气增进的结果,是“在这新气象之下造成的光辉战绩”。最后一点,《新华日报》提醒国人,“艰巨的日子还在后面”,不要“被胜利冲昏了头脑”[6]。借宜昌收复之机强调抗战到底的国策,这一举动意味深长。1941年1月,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国共关系一度非常紧张,全国抗战局势也异常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华日报》强调拥护“蒋委员长的告军民书”和“抗战到底的国策”,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坦荡胸怀及以抗战大局为重的态度。

3.对鄂西会战的报道

1943年夏,日军为“争取中国内河船舶”,“以供军事运输,籍补目下船舶吨位之不足”,并且“消灭扬子江右岸第六战区野战军”[21],于1943年5月进攻江南,这一战,日方称为“江南歼灭作战”[21],中国方面称为“鄂西会战”。据笔者不完全统计,1943年5月16日到6月16日的一个月内,《新华日报》共发表有关此次会战的报道25 篇,社论2 篇以及短评2 篇,其中有19 篇报道占据该版头条。

从《新华日报》的报道中,可以明确看出鄂西会战的战场主要集中在长江两岸,日军先从长江下游的枝江溯江而上并渡过长江到达宜都,然后沿着江南继续推进战场。从长江内河航运的角度上看,日军在战斗初期溯长江而上,基本上达到了这一目的,但是在“消灭第六战区野战军”的目的上,却未能如愿以偿,反而在长阳、五峰的渔洋关附近遭到了中国军队的沉重打击。5月31日,《新华日报》在题为《我军攻克渔洋关,敌第十三师团伤亡二千以上,宜昌对岸全线战斗益趋激烈》的报道中刊登:“二十九日上午九时三十分完全克复渔洋关”[23]。6月1日,又发表了《鄂西我全线大捷,长阳西南我展开大歼灭战,宜昌空战毁敌机二十余架》的报道。“我正面部队,三十一日开始全线反攻”,“预料旦夕之间,将可收获满意战果”[24]。

6月1日的报道中还记载了中国空军在此役中的战绩:“敌人战斗机数十架前来挑战,我神鹰立予以痛快之攻击,战斗约十五分钟,确实被我战斗机击落者三架,可能击落者三架,被盟国轰炸队确实击落者二十架,可能击落者五架,我机均安返基地。”[24]

鄂西战场上的空战是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战役。此役,中国空军除了“炸毁了敌寇的辎重接济,阻碍了敌寇的交通运输”[7]之外,还运用“密集攻势出击敌寇供应线交通与军队集中地的方法,完成了击毁敌寇运兵卡车、油库、火车、船只的任务”并且“击毁了敌机二十余架”[7]。“从五月三十一日起,在宜昌土门垭机场上,已无飞机应战,这是说明了经过三十日在三斗坪上空一场空战之后,敌人在战场上的制空权,已经逐渐地减弱了”[25]。有学者统计,在前后半个月的鄂西会战中,中美空军共“击落敌机41 架,炸毁敌机6 架,炸沉炸伤敌舰船23 艘,击毙敌官兵157 人,击伤238 人”[26](P251)。逐步成长起来的中国空军终于在这一战役中扬眉吐气。

鄂西会战中的石牌保卫战,被誉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战役”。1940年6月30日,《新华日报》著名记者陆诒到石牌前线采访,之后写下了《追记石牌保卫战》一文,全文共2016 字,开篇就说“石牌要塞保卫战,是这次鄂西大捷的重要关键”。文章高度认同石牌的战略地位,认为“石牌之为我全线扇形阵地的旋转轴,正如当年鲁南会战中的台儿庄”。文章饱含情意地叙述了石牌保卫战的经过,并在文章末尾回应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说法:“当记者抵达石牌前线,到处采集作战史迹之后,深感使石牌要塞屹然不动的主要因素,既不是深沟高垒,又不是最新武器,乃是我江防部队英勇作战的战斗精神!也只有这一点,差堪比拟斯大林格勒的英勇守军!”[25]这篇文章,虽不是社论,但是也与“中央社”的通讯消息有着决然区别,文章对石牌保卫战的肯定,对国民党江防部队战斗精神的赞誉,是《新华日报》“巩固民族统一战线,发表正确救亡言论”方针的最好证明。

4.对敌后抗日战场的报道

除正面战场之外,宜昌抗战的敌后战场也是《新华日报》关注的重要内容。只是与正面战场上的大会战不同,宜昌抗战敌后战场的地点、人员、军队都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中,战争也主要以游击战为主。今天来看,宜昌抗战的敌后战场,主要集中在鄂西、鄂中和鄂北的广大地区。

1938年10月,武汉三镇沦陷,日寇铁蹄肆意践踏湖北的广大地区,鄂中的广大地区在短时间内相继沦陷,此时鄂北地区的鄂豫边抗日根据地已经开始形成和发展。在1939年9月中共中央中原局关于创建鄂东、豫南、鄂中抗日根据地的意见给刘少奇的电文中说:“鄂东、豫南、鄂中敌占区域,是今天党开展华中游击战争最重要地区之一。创立坚强的游击队伍,建立鄂东、豫南、鄂中抗日根据地,并使之逐渐打成一片,这是今天鄂豫皖、豫鄂边区以及鄂中三个区党委最主要任务。”[27](P551)

《新华日报》早在1938年12月5日、15日和23日,连续在第二版上发表了3 篇有关湖北抗日根据地的文章,分别为《建立中的鄂北抗日根据地》、《开拓中的鄂北》、《鄂豫边抗日根据地》。《建立中的鄂北抗日根据地》一文,对“建立中”的鄂北抗日根据地从“经济民生”、“政治概况”、“文化动态”、“民众武装”、“根据地的远景”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开拓中的鄂北》则从“地形”、“发展着游击战”、“建立着文化堡垒”、“造就着军政干部”、“开展着生产事业”五个方面详细介绍了鄂北抗日根据地的生产生活、文化建设、政权建设。《鄂豫边抗日根据地》一文指出鄂豫边“可以跟大别山那里的鄂豫皖边区互相策应”[28]。鄂豫边抗日根据地的存在,使得武汉地区的日军如芒刺在背,武汉外围的游击战争也取得了重要战果。

在宜昌抗战的战场上,《新华日报》持续关注正面战场动态,及时发表相关社论,积极宣传其抗战主张,有效地监督了正面战场的抗战,弥补了国民党消极抗战、片面抗战路线的不足,践行了共产党“坚持抗战,反对投降”的抗战方针。与此同时,《新华日报》对宜昌敌后战场报道策略的变化,与整个时局的变化密不可分,是共产党“坚持团结,反对分裂”的抗战方针的具体体现。

结论

宜昌抗战的过程中,《新华日报》坚持其办报方针,充分发挥了共产党的政策理论及舆论引领作用;《新华日报》通过战前救亡运动关注民众、发动民众、肯定民众在抗战中的重大贡献,体现了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动员与支持抗战的作用;《新华日报》通过报道、策应正面战场作战与发展壮大敌后战场,充分发挥了共产党监督与配合抗战的作用。在整个宜昌抗战中,《新华日报》充分贯彻了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抗战主张。

[1]韩辛茹.新华日报史:上卷[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7.

[2]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1[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

[3]朱生华.周恩来与“新华军”[J].江汉大学学报,1996,(2).

[4]韩辛茹.新华日报史:上卷[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7.

[5]敌机两架被击落,长沙昨日空战激烈,宜昌广州均遭轰炸[N].新华日报,1937-02-18.

[6]宜昌收复[N].新华日报,1941-10-11.

[7]辛苦了,鄂西的英勇将士们[N].新华日报,1943-06-05.

[8]海若.国防门户的宜昌[N].新华日报,1938-11-21.

[9]高发梁.西陵峡中一镇市—三斗坪[N].新华日报1938-12-21.

[10]中共宜昌市委党史研究室.抗日战争时期宜昌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研报告.2010年编印.

[11]鄂西民歌[N].新华日报,1939-01-22.

[12]全国一致动员,为将士募寒衣[N].新华日报,1939-08-31.

[13]寒衣运动在宜昌[N].新华日报,1938-10-31.

[14]宜昌的新形势[N].新华日报,1938-10-31.

[15]把募寒衣运动变成政治的群众的运动[N].新华日报,1939-09-11.

[16]云夫.最近的宜昌救亡运动[N].新华日报,1938-08-07.

[17]闵廉.学生流浪在街头[N].新华日报,1938-10-29.

[18]豆九.伕子为什么会逃跑[N].新华日报,1938-11-28.

[19]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4[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

[20][日]防衛庁防衛研修所戦史室.支那事变陆军作战[M].朝雲新聞社,1975.

[21][日]防衛庁防衛研修所戦史室.昭和十七、八年の支那派遣军[M].朝雲新聞社,1975.

[22]张琪昀主编.抗日战史[M].国防研究院.中华大典编印会合作,1966.

[23]我军攻克渔洋关,敌第十三师团伤亡二千以上,宜昌对岸全线战斗益趋激烈[N].新华日报,1943-05-31.

[24]鄂西我全线大捷,长阳西南我展开大歼灭战,宜昌空战毁敌机二十余架[N].新华日报,1943-06-01.

[25]陆诒.追记石牌保卫战[N].新华日报,1943-07-09.

[26]唐雪锋.中国空军抗战史[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

[27]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新四军文献:1[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4.

[28]企程.鄂豫边抗日根据地[N].新华日报,1938-12-23.

猜你喜欢
寒衣鄂西新华日报
鄂西高速机电信息化管理系统
“建党100周年”系列故事 《新华日报》的“红色管家”
数字化视频监控技术在鄂西高速中的应用浅析
送寒衣
孟姜女送寒衣的故事
十月节令行乐之制寒衣 灰飞葭管一阳通 彩线徐添日影中
沪渝高速鄂西段隧道LED照明节能技术应用研究
秋天 的 爱
用镜头讲述草根民生——《新华日报》“影像”专版的特色探索与思考
贺龙与鄂西“神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