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学诗,无以言

2015-03-27 05:56蔡琳玲
新课程·上旬 2015年1期
关键词:全诗诗歌教师

蔡琳玲

在所有文学体裁中,诗歌是最富有灵气和美感的一种言说形式。它以丰富的人文潜质,潜在的绘画美,优美动听的韵律,错落有致的建筑美,以及深邃的意境,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正因此,诗歌教学成为文学教育的最好手段之一,就如孔子曾经说过:“不学诗,无以言。根据诗歌表象的鲜明性,用语的变异性,表意的含蓄性和情感的丰富性,可对教学做以下建构。

一、了解背景,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

学习诗歌绝不能脱离作者与时代去凭空解读作品本身,否则很有可能对诗歌原意的理解造成误差。上课时,教师可采用学生汇报信息、教师补充资料的方式来“知人论世”,即了解作品作者的背景,包括作者的情感、身世、写作风格等;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包括时代特征、风俗环境、政治因素等。

二、通读全诗,培养学生感受能力

通读时,第一步是解决诗歌中的生字词。教师可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采用以学生意见为主的解构、形象化等方式。第二步是朗读全诗。教师激励学生采用赛读、组读、群读等多种形式,做到不漏字、不错字;第三步是教师适当地传授一些基本的吟诵方法。并根据诗歌的平仄规律节奏来协调语音的长短、轻重,注意诗歌的韵脚,注意融合表情和动作。

三、深入分析,培养学生理解能力

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时,注重采用“连词成句,串句成诗”的方式。教师要注意在学生自发查找的基础上作进一步讲解,可采用组词、对比等方法强化理解。再引导学生把已经理解的字词组合成通顺、明白的句意,可让学生在互相表达或者小组讨论等形式中得到深入。其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阐述,来发表独立的见解。

四、细致品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诗歌正是非常好的美育教材——中国诗学从来强调:“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情见于言外”。因此,教师在给予学生充分自主的体验空间的同时,要引导学生调动他们已有的各种知识和已有的生活体验,对作者的感受过程进行还原,进入作者情景中。

五、启迪智慧,培养综合能力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发、鼓励。”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领悟和把握自己前面发生过审美过程,通过讨论、辩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作者新颖的立意;让学生透过表层的字词领悟诗歌中含有的哲理等;帮助学生将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思考,从而对诗歌的遣词造句、思想结构、情调境界等方面做出判断、进行评价——只要言之有理,教师都可给予适当的肯定。

编辑 薄跃华

猜你喜欢
全诗诗歌教师
最美教师
劝学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诗歌岛·八面来风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