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衔接贯通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研究

2015-03-28 03:40姚瑾,魏芳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商务英语

中高职衔接贯通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研究

姚瑾,魏芳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商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摘要:目前,我国中职和高职人才培养定位缺乏清晰的层次和梯度的差别,难以进行人才培养的分工和衔接。因此必须基于商务英语专业的特点和毕业生市场需求衔接好中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这是中高职衔接的前提,也是课程衔接的基础。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

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我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商务活动国际化进一步发展,英语作为一门世界语言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愈显重要。开展国际商务业务的企业事业单位对英语语言能力过硬、国际商务操作熟练的应用性人才需求急剧增加。在市场的召唤下,90%以上的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开设商务英语专业的中职学校也是比比皆是。一方面是企业的旺盛需求,一方面却是人才市场竞争激烈,就业压力逐年递增。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面对日趋白热化的国际贸易活动和严峻的经济形势,职业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并没有突出职业性的特色与优势以很好地适应市场的发展,人才培养质量最终难以与企业需求对接。面临这一亟待解决的难题,合理定位、衔接中职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是前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但目前,我国中高职衔接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就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而言,中职和高职人才培养定位缺乏清晰的层次和梯度的差别,难以进行人才培养的分工和衔接。因此,首先要基于商务英语的专业特点和职业岗位群的要求衔接好中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

一、职业教育商务英语专业的定位

为了使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明确,培养模式和教学设计更有针对性,我们有必要明确商务英语专业的定位,及其在职业教育中所具备的特点。商务英语是以是一种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即ESP),和普通英语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简称EGP)相区别。专门用途英语ESP是一种教学方式,其内容与方法都是基于学习目的的,是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商务英语是在商务环境下使用的专门英语,强调的是商务行业中的交际目的。商务英语中的“商务”和“英语”两个概念并不是学科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跨学科的有机融合。“商务”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即商业中的一切事务,在经济全球化的社会里属于“大商务”的范畴,包括经济、金融及财政、经营与管理、流通与营销、商业谈判与宣传、商务合同与法律等各个领域的内容。因此,商务英语可定义为为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从业人员所认可和接受,为国际商务活动交际而存在的一种语言变体,其最大特点是较强的实用性、专业性和目的性。

职业教育中的商务英语应有其自身特点,一是教学目的应与特定的职业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相联系;二是教学内容应体现该职业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专门化内容。因此,无论是中职还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仅仅要夯实学生的语言技能,更要把语言放在商务工作背景中;不仅仅要让学生掌握英语语言技能和商务专业知识,更重要是使培养学生能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熟练地使用英语进行有效的商务沟通,进行国际商务操作,处理国际商务中的各种问题。接下来,如何进一步明晰、细化中职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培养不同层次的商务知识与英语语言兼备的复合型实用人才,以适应市场需求,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还必须仔细进行劳动力市场需求分析。

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市场需求分析

(一)企业和岗位分析

面向中小企业培养实用性人才是中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从目前劳动力就业市场行情看,大型企业事业单位及外资企业录用人才的规格一般要求硕士研究生或重点院校的本科或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人才,录用门槛相对较高,中小企业则需要专科及以上学历。尤其是长三角及珠三角地区,经济较发达,对外贸易及商务活动频繁,人才需求旺盛,但民营中小型企业不易招到高学历人才,并且人才流动偏大,因此,既懂语言又懂商务操作的优秀大中专毕业生能够很好满足民营中小企业的需要。

从适用岗位看,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目标就业岗位(群)比较广泛,人才可塑性强。以商务英语专业外贸方向为例,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从单纯的加工制造转向集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品牌营销于一体的整体格局,面对以往依靠大批的廉价劳动力,如今既擅长英语又精通国际贸易实务的商务英语人才迎来了发展机遇和就业前景,主要岗位有商务助理、外销员、报关员、单证员、外贸业务员等。其它就业范围还涉及会展策划、涉外企业行政及旅游酒店业。职业岗位(群)依次面向会展业从业人员,涉外秘书、翻译、客服,以及涉外导游、酒店接待人员。

(二)企业能力需求分析

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态势。对于商务英语职业人才来说,不仅仅需要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语言能力和商务英语理论知识,还应该具备胜任相关职业岗位的职业能力,其基本要素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1.专业能力。即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技能与其相应的知识,包括单项技能与综合知识与职业技能。对于每一个职业人来说,专业能力是基本生存能力,它是劳动者胜任职业工作、赖以生存的核心本领,对专业能力的要求是合理的智能结构,强调专业的应用性和针对性。就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能力需求来说,分为语言能力和商务知识与技能。各个涉外企业都非常注重英语语言听、说、读、写、译五种基本技能,但涉及职业岗位的具体技能又有不同程度的要求。如“听”着重日常商务谈话;“说”着重日常商务交谈与日常商务谈判;“读”要求能阅读基本商务文本,例如商务文件、商务信函、商务合同与协议等;“写”则需要能撰写各种商务函电与报告;“译”则侧重能翻译日常商务文件。各个单位对人才语言能力的需求说明,商务英语人才应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文化知识,但更应注重商务工作环境下的语言运用与沟通能力,以完成各岗位商务函电阅读、写作、商务文书处理、商务谈判、商务会展等任务。另一方面,商务知识与技能注重常用的商贸基础知识与实务操作技能,商务知识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法、涉外合同与单证、报关跟单等,实务操作技能包括商务谈判、商务翻译、商务函电、对外贸易流程、单证制作等。可见,企业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能力需求是“英语+商务”的复合型人才需求。

2.方法能力。即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包括学习能力、综合运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运用外语与掌握现代科技手段的能力。商务英语专业与工科类专业有很大的不同,工科类毕业生主要直接与有形产品接触,体现个人专业技术和技能,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主要与各类客户打交道,除需要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日常事务处理能力也是极为重要的。企业认为比较重要的方法能力有:持续学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决策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现代企业认为,为了提升商务运作能力,现代办公设备的操作技能和办公室软件的运用能力是关键,持续学习能力能让毕业生在激烈的中有强劲、长远的发展后劲。

3.社会能力。即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能力,包括人际交往、公共关系、职业道德、环境意识。对社会能力的要求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强调目标的明确性、行为的规范性和对社会的适应性。由于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工作更具灵活性,良好的沟通与协作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承受挫折和应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情感、态度是商务行业所必须的。然而,在各大企业,良好的职业道德是考察人才的首要条件,员工的企业忠诚度和职业道德意识是现代企业立足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教学计划,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价值观,是职业教育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重要内容。

三、中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的衔接

培养目标语规格的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前提,也是课程衔接的基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明确了中职和高职要注重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延续和衔接。中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理想、职业道德的劳动者和中初级技能型人才,而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可见,两者既体现了能力培养上的一贯性,又体现了层次上递进。完成中职教育的学生继续到高职院校深造,不但具备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相关岗位的基本技能,同时能在学历和技能上成长为高端技能人才,既符合当今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对人才日益严苛的要求,也有利于个人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

不论是中职还是高职,其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应该结合职业教育的特征、商务英语专业的特点、人才培养层次和就业方向而确定。必须从社会需求出发,以服务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坚持“以岗位(群)为基础,能力为本位,理论够用为度”的原则,着力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和商务知识及操作能力,培养熟悉涉外商务岗位(群),既懂外语又懂商务的复合型实用人才。以下分别提出高职和中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包括专业培养方向和学生职业能力要求。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服务于国际商务、国际贸易、对外经济文化交流行业,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较强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熟练掌握系统的国际商务知识和外贸实务操作技能,并能熟练运用现代办公设备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复合应用型高级技能人才。在学生职业能力要求上,由于商务英语具有跨学科复合型专业的特点,较强的英语语言交际和沟通能力(如从事国际商务业务的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翻译能力)是基础,较强的国际贸易实务操作能力、市场营销和策划能力、商务管理和运营能力等商务运作能力是关键,学生须将“英语”和“商务”达成天然的融通。

中职商务英语专业服务于涉外中小企业,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符合生产、服务一线岗位需要,具备一定专业英语水平,掌握基本的对外贸易和商务理论知识,懂得基本的国际贸易实务操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中级专门人才。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基本的英语交流能力和商务操作技能为重,例如,英语日常商务会话能力,基本的商务函电和公文写作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能够借助网络实现国际贸易交流活动。

根据比较,可以认为,商务英语专业的中职教育应以文化基础和英语基础为重,辅以基本的外贸知识和商务操作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规范,专业学习兴趣以及科学的学习方法;而高职阶段则更加注重英语语言与商务知识技能的融通整合,强化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国际商务沟通能力,以及商务活动中的问题处理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知识迁移能力。对于中职教育,高职教育既是层次的提升,也是能力的拓展。

(注:本文系2013年武汉市属高校教学研究项目立项课题“统筹中高职相衔接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3144,主持人:魏芳)

参考文献:

[1]黄光芬,程颖.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教学原则[J].外国语文,2012,(1).

[2]谈竹琴,王友良.中高职衔接视角下的高职英语教学研究[J].职教论坛,2014,(2).

[3]王育培.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12.

猜你喜欢
中高职衔接商务英语
商务英语通用语研究:现状与反思
基于思辨能力培养的商务英语泛读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及应用
基于SPOC的商务英语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五年制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改革探究
中高职计算机类现代职教课程体系的建设研究
中高职衔接下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探微
中高职衔接教材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浅论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中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