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内整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传统”的重要途径

2015-03-29 03:17王增智
关键词:整党整风中国化

王增智

(海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海南 海口 571158)



党内整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传统”的重要途径

王增智

(海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海南 海口 571158)

摘要:通过整党整风和学习教育活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传统”,是我们党顺利完成革命、建设、改革目标任务的宝贵经验之一。延安整风模式奠定了其后整党整风的基本范式:把整党整风与解决实际问题联系起来,通过整党整风和学习教育活动达到全党思想认识上的一致性,并基于此解决所面对的实际问题,从而构建一个在整党整风中解决问题与在解决问题中整党整风的互动模式,进而有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发展。

关键词:党内整风;学习教育活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传统;互动模式 [1]〔英〕卡瓦拉罗.文化理论[M].张卫东,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54,59.

英国学者丹尼·卡瓦拉罗认为,任何一个文本都具有开放性,且这种“开放性要求我们不能将文本看成单个作者的封闭的、自足的作品”。词源学意义上的文本与编制有关。因而“一个文本的实现有多种潜在的可能性,没有哪种阅读能够穷尽它,因为每个读者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填补空白”。[1]亦即,从文本学意义上,我们仍有很多维度解读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目前学界有一个共识:延安整风实现了全党对马列主义态度的转换,即划清了正确路线与错误路线的界限。这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认识前提之一。通过整党整风和学习教育活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我们党顺利完成革命、建设、改革目标任务的宝贵经验之一。据有关研究,建党九十多年来,我们党先后进行了十次重要的整党整风和学习教育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有力地拓展了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深度和广度。本文以具有标志性的延安整风为例析之。

一、“38命题”文本意义再解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传统”的建构

孔子曾在《论语·阳货》中将现实社会中的人群分为“上智”与“下愚”,且认为这种结构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即“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这里的“上智”主要是指社会统治阶层的知识分子;“下愚”是与“上智”对立的被统治的平民百姓;“唯……不移”是指永不改变的意思。孟子将这句话变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1956年,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芮德菲尔德提出一对类似于“上智、下愚”的文化结构概念,叫做“大传统和小传统”。大传统指代表着国家精英、由城镇的知识阶级所掌控的书写文化传统;小传统则指代表乡村的,由乡民通过口传等方式传承的大众文化传统。[2]运用“大、小传统”的概念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的规律,具有一定优势。限于本文内容,这里只略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传统”是如何建构起来的。

毛泽东在延安整风时期多次谈到六届六中全会的重要意义。重读六届六中全会上的相关文献发现,《论新阶段之学习》[3]532-535(以下简称《学习》,下面分析引用不再作注)这节内容实际上奠定了我们党通过整党整风加强自身建设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范式:“一切有相当研究能力的共产党员,都要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都要研究我们民族的历史,都要研究当前运动的情况与趋势;并经过他们,去教育那些文化水准较低的党员。”在这“三个研究”中,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为着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从而增强党性纯化党风;研究历史和当前运动情况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解决当下问题的历史和现实依据;而“去教育那些文化水准较低的党员”是党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环节(实践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多个主要环节)。

《学习》这节内容共有五段,紧紧围绕“三个研究”而展开。第一段开宗明义点出“三个研究”的主体:“一切有相当研究能力的共产党员”、“文化水准较低的党员”、干部,尤其中央委员会和高级干部;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我们民族的历史”、“当前运动的情况与趋势”。同时,鉴于党员文化水准的差异性、层次性及其在革命中的地位不同,决定了学习形式和重要性的不同,毛泽东在此特别强调干部尤其是中央委员与高级干部都要从事这“三个研究”,因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使之向着胜利,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实际运动的了解,就不能有胜利”。从这段话里可得出三点:一是这种学习的范围主要在全党内展开,即党内学习;二是这种学习凸显了现实的需要和党自身的理论自觉;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展开方式。

第二段主要阐释如何研究马恩列斯的理论及其重要意义。毛泽东认为:“不是把他们的理论当作教条看,而是当作行动的指南。不是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字母,而是学习他们观察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立场与方法。”因为“只有这个行动指南,只有这个立场与方法,才是革命的科学,才是引导我们认识革命对象与指导革命运动的唯一正确的方针”。在此,毛泽东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出发,用“行为指南”、“立场与方法”来解释应该如何学习马恩列斯理论。这里没有涉及经常被学界提及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中的“观点”。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毛泽东在此主要批判的对象是教条主义。教条主义的主要特征就是不顾中国具体实际情况乱套马恩列斯理论的“字母”。反对教条主义是延安整风的主要任务之一。接着,毛泽东又从党员的马克思主义修养角度出发,认为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还不够“普遍与深入”。因为“学习马克思主义,不但要从书本上学,主要地还要通过阶级斗争、工作实践和接近工农群众,才能真正学到”[4]。这即是说学习马列主义要以研究解决当下的实际问题为核心,而不是孤立静止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本本”。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一个四万万五千万人口的大民族,进行着空前的历史斗争”的历史任务所决定的。因此,毛泽东号召在本次全会之后全党要深入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主要责任领导要“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习。这为后来的延安整风作了铺垫。

第三段主要阐释如何学习研究我们的历史遗产。毛泽东深谙一个道理:“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魔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当人们好像刚好在忙于改造自己和周围的事物并创造前所未闻的事物时,恰好在这种革命危机时代,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为他们效劳,借用它们的名字、战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世界历史的新的一幕。”[5]因此,他首先明确肯定了我们民族的历史有它的发展法则、民族特点和许多珍贵品,我们应该继承(这实际上突破了“五四”以来的整体反传统主义)。并强调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总结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以来的历史,并转化为方法论指导当前的实际运动。在此基础上,毛泽东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这一命题在此语境中的涵义有三点:1. 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2. 按照中国的特点应用马克思主义。3.在应用马克思主义时必须反对洋八股、空洞抽象的调头和教条主义。这三点实质上回答了如何具体应用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第四段分析了如何研究当前的运动。这是“三个研究”中的最后一个,也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的关键,是对研究现实国情的要求。国情研究包括历史和现实,第三段讲了研究中国历史,此段自然就讲研究中国的现实,包括国内各阶级状况和国际形势。只有搞清楚了这个现实,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才有抓手,也才能使理论走向实践。亦即只有了解了中国的国情才能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而不是照搬照抄别国经验。同时,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最后一段强调了我们共产党人应具有学习态度:“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从上述几段话可以看出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逻辑结构。首先,在认识上,至少在全党范围内,所有共产党员都必须清楚:由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产生于欧洲的马克思主义是不能够直接地应用于有几千年“历史遗产”和具有特殊革命情势的“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的,而必须是在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基础上经过一定的程序转化(即中国化)才可以具体运用。否则,就会走向教条主义。其次,意识形态不同于一般思想体系,认同、信仰某一种意识形态不仅要求人们在理论上信服,还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去追求和实现意识形态所规定的价值和目标。因此,上述“转化”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们党从“当前运动的情况与趋势”出发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路线方针政策来指导中国革命,只有如此,中国革命才能够走向胜利。第三,要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路线方针政策就必须贯彻上述“三个研究”。第四,要将这些符合国情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下去,就要发挥广大干部的作用,因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3]526。在广大干部的积极作用下,广大人民群众认同和接受这一符合中国国情的路线方针政策并执行之。这一逻辑结构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机制和整党整风的基本范式。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机制有很多环节,而且是环环相扣,各个环节在历史进程中的实现并最终沉淀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传统”。

二、延安整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传统”的深入推进

在延安整风快接近尾声的1943年5月,毛泽东在起草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共产国际执委主席团提议解散共产国际的决定》中这样阐释道:“中国共产党近年来所进行的反主观主义、反宗派主义、反党八股的整风运动,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6]把对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相结合”推进到“深相结合”,这说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传统”已基本在党内建构起来了。

从理论上讲,顺利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必须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国情的研究,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这就涉及一个后设层面的问题:如何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和准确研判国情。从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至1945年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一时段看,反对教条主义贯穿整个延安整风运动及其前后。如何反对教条主义,毛泽东在方法论上倡导上述的“三个研究”。而这“三个研究”在实质上也是在回答如何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和准确研判国情的问题。在此,这两大问题统一了起来。

当毛泽东在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上说“普遍地深入地研究理论的任务,对于我们,是一个亟待解决并须着重致力才能解决的大问题”和会后“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时,蕴涵了延安整风的可能性。当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指出“抗日战争以来,我党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研究抗日战争的具体实践,研究今天的中国和世界,是进一步了,研究中国历史也有某些开始”[7]时,蕴涵了延安整风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密切联系。关于这一联系,从毛泽东对“深相结合”的阐释中可很清楚地知晓。1943年5月,毛泽东在起草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共产国际执委主席团提议解散共产国际的决定》中这样阐释:“中国共产党近年来所进行的反主观主义、反宗派主义、反党八股的整风运动,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6]亦即,通过延安整风,把“相结合”推进到“深相结合”。换言之,只有在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中,才能“更进一步地”达到“深相结合”的程度。那么,如何反呢?通过“三个研究”,倡导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党风和文风。

从某种意义上讲,延安整风就是在贯彻落实“三个研究”,并使之成为党的一贯作风。延安整风围绕学习党的22个文件(既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包括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而展开,具体分为四个阶段*一般认为延安整风是从1941年开始,分三大阶段进行。本文将其上溯到1938年,故划分了四个阶段。。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延安整风任务圆满地完成。延安整风的核心内容是整顿“三风”: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毛泽东在1942年4月《关于整顿三风》一文中对整顿三风的意义、方法和组织进行了完整而严肃部署,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来一个彻底的思想转变”,“做到思想一致,行动一致”。[8]414

在整风的意义方面,统一了中央直属机关干部和聚集在延安的来自全国许多地方的干部的思想:“延安的干部教育好了,学习好了,现在可以对付黑暗,将来可以迎接光明,创造新世界,这个意义非常之大,这是全国性的。”[8]412据萧一平回忆说:延安整风最为重要的是“使广大党员干部明确地认识到,自党创建以来,毛泽东一直是党内正确路线和中国革命正确方向的代表者和实践者,彻底戳穿了曾长期欺骗和蒙蔽着广大党员干部的以王明为主要代表的假马克思主义者的真面目,从而实现了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上的空前的团结和统一。”[9]同时,这种“教育好了”的几十万延安干部在抗战和解放战争的岁月里乃至建国后,为马列主义意识形态在全国站稳脚跟提供了干部组织保证。在整风的方法方面,毛泽东认为:“我们把马列主义搞通,把主观主义反倒,这是加强教育的更深刻的方法,更彻底的方法。”为了贯彻这一方法,中央在一段时期内将学习工作“当成一项中心工作”,并强调:“要把反对主观主义这件事搞得彻底,一定要搞好,我们必须要下这样一个决心。如果搞得不好就再搞,再搞没有搞好还得重搞,要搞彻底。有人反对就要说服,说了不服,还要再说,一定要使其心悦诚服。”[8]411,414-415在整风的组织方面,根据毛泽东于1939年5月《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整风学习采取制度化建构:“现在中央设了干部教育部,负责领导全党的学习。”“全国各级党部,边区各级政府,各个民众团体,各类学校,都须设立这样的机关,建立这样的制度,来领导并进行学习。在军队里也是一样,要设立教育部,建立起学习制度。这样的学习制度,中央要在全国推广,只要共产党力所能及,就要把它推动起来,造成一个学习的热潮。”[8]179-180

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在思想理论、干部队伍和政策执行力等方面为实现了由“相结合”向“深相结合”转变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条件。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思想认识上的一致性促使了实践中的毛泽东思想深入人心,并最终成为中华民族思想宝库的内容,从而完成了“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的历史任务。也正是由于这一“深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在引领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延安整风是一场打破教条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同时又是一场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运动,还是一场“打到两个主义,把人留下来”的思想改造运动。通过延安整风,在全党确立了一条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使广大干部思想认识得到了极大提高,全党达到空前团结,为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奠定了基础。延安整风实践表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制度化学习是基础和前提,调查研究是重要途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有效方法,密切联系群众是核心问题,从高层领导抓起是关键问题。继承和发扬延安整风精神,对于我们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借鉴性和现实指导性。

三、党内整风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传统”的重要保障

延安整风以史无前例的有效方法整顿干部思想,使其与中央高度一致。这种有效的纯洁党风方法被其后我们党历次整风所运用。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意义上讲,我们党积极进取的优良学风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保证,团结和谐的党风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前提,生动活泼的文风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助推器。因此,纯洁党风常抓不懈。本文摘录建国后党内整风为例述之。

1950年至1954年的整风整党。建国后,党的地位和所处历史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党面对如何执政的严峻考验;党组织蓬勃发展,到1949年底,党员人数已达540万,其中未受到教育和训练的新党员200万人左右;一些党员干部滋生了骄傲自满、贪图享受情绪,产生了官僚主义和腐化堕落等问题;少数投机分子和阶级异己分子也在此时混进了党内。面对此种形势,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全军范围内进行一次新的整风。整风历时四年,将整风与当时的工作密切联系起来。经过整风,党的组织成分和党员素质有了明显改善和提高,全党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更加纯洁统一,保证了党所领导的恢复国民经济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等重大任务的完成。

1983年至1987年的整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十年内乱的流毒尚未完全肃清,党内存在一些严重的不良倾向等问题。1983年10月,十二届二中全会做出《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步骤是:从中央到基层组织,自上而下、分期分批地整顿。每个单位党组织的整顿,也要自上而下,先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后党员群众。”方法是:“在认真学习文件,提高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分清是非,纠正错误,纯洁组织。在整党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要加强思想教育,着眼于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觉悟。”这次整党进一步弘扬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比较普遍深入地进行了党的基本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全党的思想、组织、作风、纪律有了明显提高。

1998年至2000年的“三讲”教育整风。20世纪90年代中叶后,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攻坚阶段。针对党的建设的新形势及部分党员干部忽视理论学习、理想信念动摇、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不高、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盛行等问题,中共中央决定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通过“三讲”教育,各级领导干部普遍增强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了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自觉性,强化了坚持和实践党的根本宗旨的意识,促进了自身作风的转变。

2013年开始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新的起点上,党面临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特别是党群干群关系的严峻考验。2013年4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从当年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坚决反对“四风”;以县处级以上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为切入点,认真解决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精神懈怠,贪图名利,弄虚作假,不务实效,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负责任,铺张浪费,奢靡享乐,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等问题。活动要求全党进一步发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以及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等作风,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通过对历史上和现实中整党整风情况的大致梳理,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到:将整党整风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形成了在整党整风中解决问题与在解决问题中整党整风的互动模式,进而有力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2]〔美〕罗伯特·芮德菲尔德.农民社会与文化[M].王莹,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91-134.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73.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5.

[6]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41.

[7]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95-796.

[8]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9]萧一平.延安整风运动——回忆与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18.

(责任编辑:袁宇)

Party Rectification—An Important Way to Promote the

“Great Tradition” of Localiz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WANG Zeng-zhi

(SchoolofMarxism,HainanNormalUniversity,Haikou571158,China)

Abstract:The promotion of the “great tradition” of localiz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by way of Party consolidation and rectification as well as learning and education activities is one of the valuable experience in our Party′s successful fulfillment of targets and tasks in revolution,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The Yan′an rectification model has laid down the basic paradigm for later Party consolidation and rectification, that is, efforts have been made to integrate Party consolidation and rectification with the settlement of practical questions, to attain the consistency of the Party in thinking and understanding by means of Party consolidation and rectification and to provide a solution to relevant practical issues so as to construct an interactive model of solving problems during Party consolidation and of rectification and rectifying the Party amid question settlement as well as to vigorously facilitate the great development of localiz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Key words:Party rectification; learning and education activities;localiz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great tradition; modes of interaction

中图分类号:D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310(2015)-11-0091-05

作者简介:王增智(1973—),男,湖北随州人,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与现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研究、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化变迁等研究。

收稿日期:2015-10-05

基金项目: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博士点建设专项课题“20世纪2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项目编号:HNSK(B)12-53)

猜你喜欢
整党整风中国化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晋陕调查:行动上的整风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用整风精神学习讲话
“地主窝里斗干部”:杨家沟土改的当代启示
改革初期我国的整党整风经验探析
20世纪80年代整党中否定“文革”的教育
谭政在延安整风中的历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