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抗日战争胜利启示录

2015-03-29 15:10汪连天
党政干部论坛 2015年10期
关键词:帝国主义实力日本

○ 汪连天

因为笔者20年前写过一篇文章《抗日战争启示录》,故这次以《再谈抗日战争胜利启示录》为题,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周年。当前,日本军国主义仍然贼心不死,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对此,我们必须高度警醒!恩格斯有一句名言:“历史不会重演,但总是惊人地相似。”前世不忘,后世之师,我们一定要以史为鉴,以史为戒。

启示一: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

中国作为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曾经为世界做出过巨大贡献,“四大发明”极大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但让人痛心的是,中国自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经历了109年的空前苦难,原本1300多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只剩下960万,而至今台湾宝岛仍和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中国自古就拥有的钓鱼岛和南海诸岛仍被日本和一些东南亚小国所觊觎。抚今追昔,令人扼腕,掩卷沉思,痛定思痛。

回首历史,我们发现,整个一部中国近代历史,就是一部屈辱史、挨打史、血泪史,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落后。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1月29日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曾经讲道:“回首过去,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

现在必须搞清楚的问题是,中华民族落后是因为什么?难道仅仅是经济落后吗?我看还应该包括政治落后、社会落后和精神层面的落后。如果回到近代历史的起点,我们不难看到,那时的清政府是多么腐败不堪,而民众也是萎靡不振,那时的国人大概只有“家”的概念,绝少有“国”的概念,正因为如此,所以才会出现一些老百姓为了图点小利(侵略者以高出市场的价格收购各类食物),而“兴高采烈”地把最好的食物送进了英国人的军营,在侵略者大肆抢劫圆明园时,也可以看到不少国人的身影。甚至当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一些国人竟站在一旁看笑话一般,更有人为了区区蝇头小利为侵略者带路。

抗日战争胜利的最重要启示,就是一个民族不能缺少精神力量,但同时也不能缺少物质力量。因为战争不仅是精神的较量,更是物质的对抗。“七七事变”之后,中华民族奋起抗战。然而,虚弱的国力,有国无防的现实,没有做好开战准备的民心士气,让西方的观察家们在惊讶于中国人顽强战斗意志的同时,也预言中国人在这场实力悬殊的厮杀中前景黯淡。这也就是日本敢于以小欺大的主要原因,因为日本虽小却强,中国虽大却弱。

开战时中日两国的国力和军事力量对比即可说明问题。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日本工业产值为60亿美元,中国为16亿美元。日本年产钢580万吨,年产弹药可达50万吨,旧中国没有重工业基础,年产钢不过4万吨,年产弹药几千吨,武器主要靠进口。就军队装备而言,日本海军吨位为190万吨,是中国的20—30倍。日本作战飞机有2700架,而中国仅有305架。拥有近百万之众的中国陆军只是数量上的优势。日本1个师的武力装备,在战争之初相当于中国1个师武力装备的3倍;而在战争的中后期,已经相当于中国的8—9倍。

武装到牙齿的日本军队即使是欧美列强也不敢轻视,而中国只有一个虚弱的中央政府和数十个各自为政的地方政府,经济结构、组织形态和技术水平都还停留在“近代化”进程中。谁都知道,一个软弱乏力的国度与一支如狼似虎的现代化军队开战意味着什么。在淞沪战场长达3个月的鏖战中,中国方面共投入70多万兵力,伤亡20余万人。史料记载,当时的正面战场整营整连阵亡不是罕见之事,每日经由兵站送往后方的伤员常在万人以上。从西部内地行军赶到东南、华北前线的川军官兵们没有见过坦克车,一些战士所拥有的武器还是大刀、长矛。他们上战场就像是羊入虎口,甚至还没见到敌人就战死疆场。据统计,仅仅是中央军校1929年至1933年毕业的25000名年轻军官中,就有10000名牺牲在全面抗战爆发的前4个月,阵亡的比例高达40%。

回顾这段以人力和火力相拼的历史,我们除了对血肉拼搏的感动外,更多的是对实力不济的无奈。在强大的物质力量面前,精神力量固然可贵,但总呈现出一种苍白无力的悲壮。周恩来曾对那场战争感慨:我们反对帝国主义的实力政策,对付帝国主义却不能不讲实力。只有在国家总体实力包括军事实力方面能追赶上世界水平,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启示二:重振民族精神,抗战胜利之本

直到抗日战争,中国的经济虽然还是很落后,但中国的民族意识已经开始苏醒了,民族精神也开始复苏。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共产党人不屈不挠精神的鼓舞和感召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起来了,全民族抗战的激情被点燃,中国军人,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以血肉之躯扑向日寇的炮火,最终以精神的力量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抗日战争胜利的105年间,中国之所以饱受列强欺凌,丧权辱国,是因为政治腐败、经济和军事落后,尤其是军阀割据、内部分裂,中国呈现给世界的形象就是一盘散沙。在物质力量不济的情况下,如果精神力量也没有彰显的话,那么失败就是必然的。其实,全世界的帝国主义都不看好中国,在他们的印象中,中国这个民族是没有灵魂的,是没有精神的,在几十年对中国一而再再而三的侵害和掠夺中,他们已经形成了这种思维定式。但这一次,他们看走眼了。

正如毛泽东在抗战之初所指出: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缺点,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之前,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就非烧死不可。

在民族大义面前,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中国共产党,在“卢沟桥事变”翌日就通电全国,号召全民抗战。危急存亡之秋,蒋介石最终发表讲话,认可团结救国的必要。国共再次携手合作,誓与日寇抗争到底。“卢沟桥事变”后,全国军队总动员。到1945年夏,正面战场共进行24次大的会战和数以万计的较小规模的战役、战斗。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长沙会战……一场场会战,一次次粉碎了侵略者“速亡中国”的迷梦。国民党广大爱国官兵在漫长的战线和持久的作战中,顽强抵抗,他们以血肉之躯和敌人作拼死搏斗,伤亡320万人,表现出中华儿女为抗击外敌侵略而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民族精神。

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迅速挺进敌后,构成对侵华日军两面夹击的战略布局。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黄土岭一战,让日军哀叹“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雁翎队、铁道游击队、平原游击队、敌后武工队,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武装,如同一把把钢刀,插进了敌人的心脏。抗日联军司令杨靖宇,狼牙山五壮士,放牛郎王二小,是千百万抗日军民不畏牺牲、血战到底的缩影。除了这些为后人传诵的英雄,更多为国捐躯的是普通士兵。他们中的很多人没有留下遗骸,甚至没有留下名字。在华夏大地上,他们已化作青山,化作河流,化作风雨过后的一道道彩虹。

1936年7月就任中共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的杨靖宇,仅从1940年初到2月中旬的50多天里,就率部与敌作战40多次,2月23日下午,在被敌人包围数日后,再次击毙日寇20余人。终因弹尽,并因身中数弹,光荣殉国,时年35岁。在日本侵略者留下的战场实录中有这样的记载:“讨伐队已经向他(杨靖宇)逼近到一百米、五十米,完全包围了他。讨伐队劝他投降。可是,他连答应的神色都没有,依然不停地用手枪向讨伐队射击。交战20分钟,有一弹命中其左腕,啪嗒一声,他的手枪落在地上。但是,他继续用右手的手枪应战。因此,讨伐队认为生擒困难,遂猛烈向他开火。”当日本鬼子把杨靖宇剖腹检查时,发现他肚子里只有草根、树皮和绵絮,侵略者被震慑当场。在整个抗日战场,像杨靖宇这样的英雄数不胜数,正是他们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抗日战争,是近现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重大转折点。毛泽东指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历史雄辩地证明:民族精神的觉醒和凝聚,不仅是抗战的胜利之源,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之源。抗战最艰难关头,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给蒋介石的电报中写到:“中国军队对贵国遭受野蛮侵略所进行的英勇抵抗,已经赢得美国和一切热爱自由民族的最高赞誉。”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在这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中华民族不惹事也不怕事的精神,敢于与一切敌人血战到底的精神,为了民族和国家情愿杀身成仁的精神全都复苏了,全中国人民都凝结成了一股绳,海内外所有华人在这一刻,全都万众一心同心同德,爆发出了民族的最强音。

抗战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中国人民付出的牺牲却是无比惨重的,整个抗战期间,中国伤亡人数高达3500万,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美元。但胜利的意义不可低估,正是这场胜利,拉开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之路的序幕。

启示三:维护国家安全,需要强大实力

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已经过去了整整70年,但今天的世界仍然不太平。列宁曾经讲过,帝国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帝国主义由于无法克服其自身永远存在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导致经济危机频繁暴发,危机一旦来临,不仅对生产力造成极大破坏,而且如果使用经济、科技的手段都无法实现经济的全面复苏,那么战争也就不可避免。2008年金融危机暴发以来,中东混战、俄乌交恶、东海之争、南海之争无不透视着帝国主义企图把危机转嫁到别国头上,而处心积虑地挑起政治争端和武力冲突的企图。

把目光投回到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其实都是被危机引爆的。当年德国法西斯步步进逼时,其它的帝国主义国家因为实力不济而一直采取绥靖政策,最终使希特勒坐大而霸。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时,就是看准了中国国力弱。如果中国国力强大,它敢吗?事变发生后,中国政府求助“国联”,但收效甚微,一则还是因为中国太弱,弱国无外交;二则是“国联”也虚弱,实力不济,日本根本不怕。维护国家安全,需要实力做支撑。我们今天要避免曾经的挨打,就必须富国强兵。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必须对日本军国主义可能复活的危险保持足够的警惕。中国日本史学会会长汤重南早就指出,军国主义是日本当年发动侵略战争的思想根源,由于战后没有得到彻底清算,日本右翼势力一直在试图为军国主义翻案,近年来特别是最近一个时期以来,随着所谓“安保法案”修改等一系列动作,军国主义在日本死灰复燃的迹象更加明显。这些军国主义分子不仅在口头上发出战争的叫嚣,而且在实际行动上也越走越远,日本军事力量特别是海空军的力量近年来明显增强,恐怕不只是为了装装样子。对此,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有信心遏制战争的爆发,这个信心就来自于我们今天已经拥有的强大实力。今天的中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二,外汇储备世界第一,拥有战略和战术核武器的威慑力量。中国长期奉行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外交政策,得到世界大多数国家的认同和支持,一切倒行逆施不得人心,所以,我们完全有实力也有能力遏制帝国主义的挑衅。但要彻底消除战争的风险,还需要更加强大的实力来做保证。

笔者以为,现在我国的应对措施充分显示了自信和实力。一是外交层面,中央提出以“亲诚惠融”营造边境和谐环境;以“一带一路”创建大国外交格局;以“丝路基金”、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亚投行创建亚洲乃至世界金融新格局。二是国际政治层面,利用联合国、上合组织、金砖国家组织、东盟10+1等国际平台,宣示中国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主张,争取国际支持,建立反对侵略和霸权的国际统一战线。三是在军事层面,立足于能打仗、打胜仗,抓紧备战,近期不断开展的解放军实兵演练,既锻炼了部队,又展示了实力,“秀肌肉”的结果是让帝国主义收敛其野心和祸心。这一系列的组合拳,鸡尾酒,让人眼花缭乱,遏制帝国主义铤而走险的效果明显,而这一切都得益于建国66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励精图治和飞速发展。中国过去因为缺少实力而被帝国主义欺侮压迫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作者系湖北省委省直机关工作委员会党校校长、教授)

(责任编辑 田莺歌)

猜你喜欢
帝国主义实力日本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日本元旦是新年
探寻日本
实力抢镜
《黄金时代》日本版
托马斯·曼《死于威尼斯》中的帝国主义寓言
王晓晨:逆袭靠实力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
帝国主义教唆国民党军发动第四次“围剿”